各位前輩們大家好,小的因綠際會之下在對岸認識了一些朋友,也因此拿到隻正準備上市的耳機來試聽(這篇文章貼出來時,應該已經正式上市了吧),想說既然都聽了一陣子,就來寫寫心得吧,前言有點長,各位可以無視直接跳後面重點XD
前言
因為小的長期在中國工作,運氣不錯的認識了一群同樣愛好音樂的朋友,而其實二岸對隨身音樂這塊的發展,其實有滿大的落差,或許是因為中國相對的市場規模大很多,所以相對的在音樂市場上比台灣多了不少廠商,從早些年的DIY擴大機,到了後期俗稱磗頭的高階隨身播放器,甚至到了最近,一籮筐的耳機品牌也冒出來了,其中當然有夾帶著品牌優勢想全面吃下所有家電市場的小米,也有專門做耳機且評價不錯的阿思翠(Astrotec)、碩美科(Somic)等等超值品牌,市場上各形各色的耳機品牌,在整個市場上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就結果論來說,對我們消費者而言絕對是正面的,至少,我們可以用更低廉的價格取得更高級的耳機,從一開始被定位在高階的動鐵耳機普及後,現在開始連以往中低階市場較少見的圈鐵價格也開始平民化了,以下要測試的這副,就是由手機大廠華為榮耀所推出定價RMB 299的榮耀圈鐵耳機,至於實力如何,我們就往下看下去吧…
外觀/功能
http://imgur.com/8Ovp5wM
老實說,在收到耳機之前純看朋友拍給我的圖,再看了一下這副耳機的定價及定位(手機配機),本來以為塑膠感會很重,作工大概也沒啥好期待的,沒想到收到後倒是還滿讓我驚艷的,我拿到的配色是鐵灰色,或許是這顏色對到我胃口,個人覺得還滿有質感的;
http://imgur.com/lyhOy2O
http://imgur.com/DK5krFI
http://imgur.com/Ja5zFlD
耳機殼的四邊用消光淺灰色封殼,最邊邊則是亮光金屬色做為飾條點綴
連接線材部份則是加了片鐵灰色的飾板,整體還頗有設計感的;線材是使用扁平線材,這點一方面讓某些人覺得流行時尚,一方面也能避免線材纏繞,不過我對這種材質還是有點感冒,有點偏硬就是。
http://imgur.com/dqXWEa7
http://imgur.com/B9QoVVo
再來,在右耳下方大概12cm處,則是線控面板,一面是聲音控制(還是上下首控制!?)及播放/暫停功能,另一面則是鐵灰色飾板,上頭印了華為榮耀的英文名字,線控這部份就真的讓我比較不滿意了,首先,控制板放在這個部位,其實有點卡卡的,再來,因為控制板有一定重量,其實掛耳機下方,容易造成聽診器效應,最後,不知道是因為我試聽用的Fiio X3K的線控不支援還是因為我拿到機王,在Fiio X3K開啟線控支援時,偶爾會出現自動暫停的現象(我放在床邊run in,應該不可能誤按到),而真的去操作線控面板時反而沒有作用,這部份我過陣子改捅其它手機再來試試;雖然其它朋友對這副耳機外觀的評價普普,不過這種事見仁見智,整體而言,這副耳機外型設計有對到我的胃口,如果能將線控部份下移一點就更完美了。
佩載感
http://imgur.com/xjjayau
這副榮耀圈鐵是設計成類似ATH CKM系列的斜入式耳機,塞進耳道裡後,耳機殼則會卡在耳朵裡,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設計,主要是因為這樣的設計一方面配載舒適,一方面耳機能固定較為穩固,大大的滅輕聽診器效應;再來是耳塞套的部份,原廠附了三種size的矽膠套,老實說,材質不怎樣,而且還滿薄的,隔音及密封效果相對的不是很好,不過這出音孔孔徑有點大,似乎沒辦法塞下我其它耳機的套子就是,所以我是沒試著更換,不過有朋友說換了哥套後低頻相對的扎實,或許過陣子有空再來試試;最後是聽診器效應部份,嗯,就像前面所說的,其實這樣的斜入式設計能大大的滅輕聽診器效應,但,線材有點太硬,再加上線控面板位置設計不良,所以在行走時還是有一定的聽診器效應發生,尤其是背包包之類的,不小心動到線控時就會發生,而扁平線材又不適合使用線夾,斜入式耳機也很難繞耳佩載,倒是可以考慮在線控後面粘個夾子,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聽感
http://imgur.com/QLfCk8Z
接下來到了最重要的聽感部份,開始之前,先大致交待一下目前手頭上常用的設備及對比耳機
耳道:UE-600/ATH CKM55/Denon C400/ATH IM03
耳掛:ATM EM7
耳罩:Shure SRH440/Philips SHP9500+canare 1m手工線
設備:IPT 4/FiiO X3K/Lexicon Alpha/MiniQ
主要還是在FiiO X3K上測試,目前用常聽的音樂(陳昇、張雨生、Eason、Adele、Hebe等)大概run了近50hrs
剛開聲時,第一個的感覺是,哇,人聲還滿靠前的,第一首歌聽得是Adele新專輯裡的All I ask,Adele渾厚的嗓音馬上圍繞在耳邊,沒有明顯的齒音,倒是氣音滿明顯的,聲場不是非常大,不過還算適中,當下馬上問了朋友是不是run 過了(當然是沒有啦XD),接著再仔細聽,嗯,感覺低頻有點糊,解析相較的也沒啥亮點,在樂器上表現很普通,而且一整個悶悶的,鋼琴聲及吉他和弦聲表現都差強人意,沒啥特別讓人驚艷的特點。
接著,大概run 了20hrs後再聽,嗯,低頻好多了,至少不會覺得悶悶的,人聲倒是沒啥變化,這方面的表現的確可圈可點,解析及樂器方面表現仍舊沒明顯的改善。
最後一次試聽大概是run 了50hrs後的事,低頻部份完全改善了,彈性還不錯,只是沒有下潛的很深,悶悶的感覺消失了,人聲部份依舊是這副耳機的強項,我覺得很適合像是陳昇或是張學友之類的男聲,聽Hebe或是A-Lin相對的眩染力跟穿透力就沒那麼強(當然跟IM03這種女毒比實在是很不公平就是XD),樂器方面還是普普,但沒有一開聲的那種糊糊的感覺了,聲場有稍稍變大了,後來猛一回想,這副是圈鐵耳機,而低頻部份是用動圈控制,相對的,動圈更需要run in,也難怪一開始的低頻表現跟run後差別這麼大了。
結論是,這副耳機在人聲的表現上面的確可圈可點,但是由於動態相對的弱,解析部份也是普普通通,拿來聽大編制我想不太適合,流行樂部份,以人聲為主的音樂表現的真的是水準之上,但如果樂器為主就差強人意了,至於搖滾或是hiphop、重金屬,我想,這可能稍稍偏離這副耳機的攻守範圍(有試聽了一下下hotdog的歌覺得不適合,但我是拿C400來比就是,或許再run一陣子來試會更準確就是),總而言之,這副耳機我是覺得對得起RMB299的售價,不過整體風格相對比較偏冷調,大編制或是節奏比較high的搖滾、金屬樂方面的表現似乎不是這副耳機的強項,相對的,如果你也喜歡聽人聲,我想這副耳機可能會滿對你的胃口的。
題外話,這副耳機最終會不會在台灣上市目前我是不清楚啦
反正小的剛好拿到一副來玩,就順手來篇文章了...麻煩前輩們別鞭太大力嘿,謝謝囉
另外,本文章同時發表於PTT...
啊放心不是葉佩雯(台灣會不會上市都不知道,應該不能算是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