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帶去圖書館用,當然需要隨身
耳機暫時沒有想做太大升級,就動到DAC+耳擴上去了
(是說不升級耳機的念頭大概只維持了3天就開始物色...)
當時想說考完了一定要發一下開箱,結果拖了好久,還是來獻醜一下好了!!




圖不多,畢竟版上專業攝影太多了,聽感分享相信比較可以幫到有需要的人
會選DA-10也是爬了很多文,當時在隨身擴裡面掙扎很久
畢竟預算10K左右,競爭對手說實在蠻多的(也感謝hata大推坑)
下面是個人使用近一個月左右心得,大家參考就好,畢竟每個人的主觀很難代表所有人的客觀
1、外觀與使用
外觀上,DA-10質感我覺得很棒,金屬髮絲紋,使用後機子只會微微溫暖不會覺得熱,至少使用上是覺得安心的。續航推估有6小時,實際沒有很詳細去側過,印象中第一次用到完全沒電是充滿帶去圖書館從早9聽到下午接近吃飯才沒電,這電量我覺得很夠了。機身兩面都有六顆黑色類似橡膠的緩衝墊,可以疊手機或止滑,個人覺得這設計真的很棒,完全大幅降低機身表面刮傷率! 機器可以直接給IPHONE輸出,也可以用mUSB接電腦,本身切換也沒什麼大問題,詳細可以看hata大的規格解說,感覺現在一體機都差不多就不贅述了。補充一個小缺點,旋鈕有防誤觸的地方,有時候反而不好轉,音量上我倒是沒有遇到別人說微調會有偏音或過大過小聲的問題。另外體積和ha200、p50差距不大,比較厚一些但在可接受範圍內,重量反而意外的輕,我是用裝隨身硬碟的絨布套保護,總之外觀和使用上我是給很高的分數的。
2、聽感部分
大家應該比較重視這部分,我盡量詳細一點的描述。用的耳機有IE80、FX-850、B&W P5-S2、KEF M500、DR-150,粗略描述我覺得DA-10的DAC真的做得很好,聲音很搭各式的耳機,原本我預設的定位就是隨身,所以我不太會想拿它去越級打怪,在推隨身耳機的時候,DA-10在低頻量感其實比我預期的少,我以為只要DENON出的就很大機會是一個海量爽低頻的節奏,結果我錯了。低頻部分質改善的很好,尤其在圖書館安靜的環境下完全覺得下潛變得很乾淨,分離度也好上30%。中高頻提升的感覺其實和低頻有等比上升的感覺,這樣的好處是不會讓人有過暖和或解析的問題,但還是留著DENON微暖的聲底在。DA-10在中頻部分,讓人聲更靠前了不少,升級感真的是有出來。解析上的升級我覺得很剛好,因為有點微暖的風格,加上解析度上的適當升級,整體聽起來不突兀,又不會低頻過重或高音過刺,真的很符合我原本的需求。推力方面,我覺得表現在這價位真的可圈可點了,不要到HD600以上的應該都有不錯的表現,整體升級感其實蠻明顯的。最讓我滿意的部分應該就是音場了,幾乎每一類型的歌我都交叉對比的不少次,音場變寬加上解析提升,整體動態表現應該是可以打趴不少隨身擴。尤其水貨的價錢...我只能說太超值了!!
3、比較部分
當時一起準備考試的夥伴後來有收了一台ONKYO HA200,剛好讓我可以更容易聽出差別。HA200非常熱情,暖洋洋的要是我以前一定二話不說直接選HA200,但本身耳機都是偏暖居多的時候,相加之下聽大約半小時以上會有點疲勞感,但交叉比對再回聽DA-10好像升級感又不大,再換回IPHONE直推又感覺出不小的差異了。講這堆廢話,簡單來說就是HA200非常暖,聲底感覺很厚,下盤很厚實,整體提升度集中在中低頻。而DA-10低頻質變得很好,微暖的聲底加上解析的上升,有點類似V型的升級,但又不會過V,感覺是三頻一起提升的又不會有過度集中的感覺,兩者我還是比較偏好DA-10多一點點,應該算是耐聽度比較高一點。但說實在HA200的暖聲常會讓我念念不忘,兩者間有種FX850和IE80的感覺,都是低頻為主的耳機但表現卻截然不同。
暫時簡單開箱與心得分享到這,希望可以幫到一些有興趣的朋友~下一篇再來醞釀B&W P5-S2,想分享這隻也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