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手勿插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有了擴後,播放器的價值在哪
因為接了擴之後,聲音不是都會改由擴處理嗎? 即使是ZX2,還是電話的,聲音經擴處理後都會變一樣不是嗎?
還是依然會有差別?
在DA轉換前,所謂訊源不過就歌曲儲存/分類/播放等的操作界面
andy0617 wrote: 同邏輯可證, 只要是經過米其林大廚料...(恕刪)
以數位來源而言,我還真不知道音頻檔案的數據有分新鮮不新鮮
理論上保護良好,能阻隔外部干擾,同時沒設計不良或亂加味精的話,剩下的就是個人操作的簡易度及流暢度
當然,如果樓主指的是純擴,那上面所有都當我沒說
只是從文脈看就不像
TseungKwanOppl wrote:
在DA轉換前,所謂訊源不過就歌曲儲存/分類/播放等的操作界面
以數位來源而言,我還真不知道音頻檔案的數據有分新鮮不新鮮...(恕刪)
新不新鮮說法怪怪的
應該說波形漂不漂亮, 整不整齊
數位訊號的0101你覺得是怎麼傳遞的呢? 是從撥放器端送出連續的正負弦波
高於標準電位的判讀為1, 低於標準電位的判讀為0
而在判讀0/1的瞬間當下, 如果有雜訊, 或是來源有delay or 電壓有波動
就可能導致0/1的判讀錯誤, 或者是音量準位偏移
雖然以CD規格來說, 聲音是由16bit(2^16次方)那麼長的資料串來記錄聲音
其中1.2個0/1錯誤不會明顯影響聽感, 但這就是數位雜訊, 減少雜訊, 並提供穩定波形與電壓準位
就是撥放器端的功勞了
輸出劣質的數位訊號, 不管DAC再好, 也無法還原最先的正確訊號
除非DAC是內建時鐘的高階機種, 可以將延遲雜訊重整
但某些雜訊還是無法彌補
以上數位輸出端的問題, 在以電池供電的隨身機上差異可說微乎其微
所以我是滿贊同數位資料訊源時代預算上把訊源擺在後面的做法
但要了解, 訊源的重要性一樣很重要, 即使加了擴, 壞食材精心烹調後可能也變好吃, 但還是沒有好食材精心烹調來的好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