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擴後,播放器的價值在哪?

我是新手勿插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有了擴後,播放器的價值在哪
因為接了擴之後,聲音不是都會改由擴處理嗎? 即使是ZX2,還是電話的,聲音經擴處理後都會變一樣不是嗎?
還是依然會有差別?
2015-06-16 1:5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價值 播放器

andy3072003 wrote:
我是新手勿插我到現...(恕刪)

要看狀況..假如播放器的電源..雜訊..數位流處理的好或不會偷偷對數位資料加味精
那一切的好壞都看DAC與擴沒錯...只是很難辦到這幾點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andy3072003 wrote:
聲音經擴處理後都會變一樣不是嗎?...(恕刪)


同邏輯可證,
只要是經過米其林大廚料理,食材的品質跟新不新鮮都不重要了,
是嗎?

拙以為,
在有限的預算內,揚聲端>擴大器=訊源(播放器)
而在充分預算下,訊源大於其他兩者(數位或類比播放器皆然)。

不可否認,
在數位技術日與漸進之下,MP3的品質越來越好,
普羅大眾逐漸選擇數位訊源為主,類比CD日漸式微,
但並不代表數位音質已經超越類比,進而消滅類比;至少短期內不能。
如同CD問世多年仍未消滅黑膠。


andy0617 wrote: 同邏輯可證, 只要是經過米其林大廚料...(恕刪)
在DA轉換前,所謂訊源不過就歌曲儲存/分類/播放等的操作界面
以數位來源而言,我還真不知道音頻檔案的數據有分新鮮不新鮮
理論上保護良好,能阻隔外部干擾,同時沒設計不良或亂加味精的話,剩下的就是個人操作的簡易度及流暢度

當然,如果樓主指的是純擴,那上面所有都當我沒說
只是從文脈看就不像
我改裝過的汽車音響是這樣
音響主機還有喇叭才是決定聲音最重要的選項大概占了50%
然後才是擴大機.線材只是最後的調音手段.
TseungKwanOppl wrote:
在DA轉換前,所謂訊源不過就歌曲儲存/分類/播放等的操作界面
以數位來源而言,我還真不知道音頻檔案的數據有分新鮮不新鮮...(恕刪)


新不新鮮說法怪怪的

應該說波形漂不漂亮, 整不整齊

數位訊號的0101你覺得是怎麼傳遞的呢? 是從撥放器端送出連續的正負弦波

高於標準電位的判讀為1, 低於標準電位的判讀為0

而在判讀0/1的瞬間當下, 如果有雜訊, 或是來源有delay or 電壓有波動

就可能導致0/1的判讀錯誤, 或者是音量準位偏移

雖然以CD規格來說, 聲音是由16bit(2^16次方)那麼長的資料串來記錄聲音

其中1.2個0/1錯誤不會明顯影響聽感, 但這就是數位雜訊, 減少雜訊, 並提供穩定波形與電壓準位

就是撥放器端的功勞了


輸出劣質的數位訊號, 不管DAC再好, 也無法還原最先的正確訊號

除非DAC是內建時鐘的高階機種, 可以將延遲雜訊重整

但某些雜訊還是無法彌補

以上數位輸出端的問題, 在以電池供電的隨身機上差異可說微乎其微

所以我是滿贊同數位資料訊源時代預算上把訊源擺在後面的做法

但要了解, 訊源的重要性一樣很重要, 即使加了擴, 壞食材精心烹調後可能也變好吃, 但還是沒有好食材精心烹調來的好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不知道您的手機哪一隻

如果是Z2 Z3
那就去OTG一下 去聽看看跟ZX2走數位有沒有差別

至少我是完全聽不出來= =
擴有分等級
線也有分等級

訊源-dac-擴-耳機

交叉試驗以後
記得來寫心得


ps: 不一定要買, 試聽也能交叉試驗的

andy3072003 wrote:
我是新手勿插我到現...(恕刪)

andy0617 wrote:
普羅大眾逐漸選擇數位訊源為主,
類比CD日漸式微,

光碟、硬碟
都是數位訊號好嗎
CD、VCD也都是數位媒體

andy3072003 wrote: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有了擴後,
播放器的價值在哪

除了上面說講得之外
播放機其中一項價值就是解碼
擴大機再強也不是萬能
一些不支援的格式
必要時還是只能由播放機解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