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不再追求極致,只求一步到位。(不返璞但歸真的SONY之路)

一直都喜歡隨身聽,從讀書時聽discman就喜歡上索尼大法。然後迷上了MD(SHARP牌子)。畢業後為了追求便攜就一直是用手機在聽歌,對音質也沒太多要求了。直到前年換上了支援192kHz/24bit聲源的Note3,很好奇什麼耳機能讓Note3發揮它的作用?遇到了XBA-H3,又慢慢陷入追求音質的漩渦。
幾個月前這裡有一位@haoyang大大發表了MUC-M12SM1升級線的開箱文,讓我提起很大興趣,結果遍尋內地和香港都沒貨,半個月前托前去東京旅遊的朋友去銀座整棟四層SONY樓問了也是沒貨。直到我上個周末去香港了解后才得知這批升級線美國的什麼K…K……公司只做了一批,下一批貨可能要到七月才能到。於是我不死心,幾乎逛遍整個香港的專賣店和私人耳機店,結果都沒有,無意中在一家私人店里被我看到SONY的平衡升級線MUC-M20BL1靜靜地倚在那裡,同樣搶手瀕臨斷貨的它仿佛在等它的主人出現……
其實我最初只是看了它一眼,無感。因為我的初衷追求便攜,一手機一升級線一H3,足矣。後來徹夜想了一晚,本身我對新產品的平衡輸出就也是挺好奇的(好奇害死貓)。本身H3也支持MUC-M20BL1這條平衡輸出升級線,無奈必須配合PHA-3。想想PHA3它的價格……嚴重超支!加上這條升級線也要再貴一些……但還是好奇害死貓,很想知道玩平衡輸出到底是何方神聖!這次什麼都買不到的話,真是白白浪費此次香港購物的機會。不如就一步到位!(畢竟沒聽過H3+耳放+平衡鍍銀絞合升級線的最終效果)。所以帶著這種「你耳機再好線材再好也只是玩單邊輸出」的嘚瑟感,咬咬牙,刷了卡,一起把MUC-M20BL1和PHA-3帶回家了,大出血雖然很痛!但興奮也是難以言喻的!

不再追求極致,只求一步到位。(不返璞但歸真的SONY之路)
不再追求極致,只求一步到位。(不返璞但歸真的SONY之路)
不再追求極致,只求一步到位。(不返璞但歸真的SONY之路)
不再追求極致,只求一步到位。(不返璞但歸真的SONY之路)

耳機之所以要格外用夾子固定,是因為線材其實還蠻重的,不固定的話會有一點拉拽感,不能非常好地固定耳朵。升級線2米的長度帶出街似乎長了些,但我覺得很有必要,畢竟很多時候我是在家裡聽的,有時站起來活動一下,或者近距離拿東西都很方便。
說說聽感,已經不能用驚艷或者感動來形容這套平衡組合了。因為十幾個小時聽下來,從最初的細節與層次感的呈現,到音場的區域和高中低頻的分佈,我逐步經歷了欣賞,監聽,享受,最後趨於內心平靜的過程。我覺得,SONY的這套平衡組合帶給我的就是顧名思義的兩個字:平衡!該有的有,該多的多,該少的少。音源的人聲,配樂,編曲,以及錄製歌曲的設備你都可以從聽感中判斷出來。也就是,音樂最本真效果的呈現!而且在PHA3的推動下,不瘟不火,不卑不亢,底氣十足,實打實!好像它在告訴你,我就是我,不跟從不盲從,一種非常平靜的自信。如果說PHA3是大腦,那麼平衡線MUC-M20BL1的搭配就是受左右腦控制都非常發達的四肢!把聰明伶俐表現的淋漓盡致!聽完了H3+M20BL1+PHA3之後你會覺得,其它音質表現都不重要了,回歸本真才是音樂最單純想要傳遞的本意。當然,新機器新線材難免有些部分聽感表現略顯生硬和帶有稜角,就讓它們平靜地run,平靜地磨合吧……(前端是老機Note3加海貝音樂player,必須支持OTG,很多低端機都沒有,比如三星A3……最後呈上我擁有的SONY,外加SHARP的MD)
2015-05-13 3:2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ONY之路

one6 wrote:
一直都喜歡隨身聽,...(恕刪)


Sony的質感 聲音都不錯

期待後續產品~
嗯~~~

Pha3是個好耳擴,解析強,動態好
所以下一步可以換耳機了

Togo 334
衝下去吧~~~~~~^_^
沒錢了,不敢期待了~~
聽過平衡輸出已經很滿足了
這是一條無止境的不歸路啊……
靜靜感受音樂帶來的享受就好。[贊]
器材的東西更新換代太快,永遠買不完的。
同樣都是h3擁有者

自己只有MUC-M20BL1 加iPhone 6直推.....

對了,樓主能麻煩幫忙測試用MUC-M20BL1接pha3的效果嗎?

感謝~
Shinpine wrote:
同樣都是h3擁有者...(恕刪)


據說PHA3也是需要一百個小時煲機,裡面的電容才會更加穩定,所以現在出來的聲音可能還並不是最終的效果。

Shinpine wrote:
同樣都是h3擁有者...(恕刪)


咦?奇怪了,MUC-M20BL1可是平衡線雙插頭,這位仁兄怎麼可能拿它來用手機直推呢?是MUC-M12SM1才對吧,我本來是要買這條的,無奈長期斷貨才陰差陽錯買了PHA3和平衡線的。
基本上聽到現在一個星期應該有40個小時以上時間了。這個耳放的缺點就是耗電太快,容易發熱。優點就是聲音背景乾淨,分離度高。配合平衡線很重要,也是真正意義所在!平衡線下的H3表面聽起來好像人聲變遠了,其實是和音樂搭配更均衡和自然。平常我們聽單端輸出貌似人聲很近,其實是音樂太過於暗淡,所有樂器扭成一團,編曲的起伏和延伸更是微弱。但平衡下的表現,你完全可以聽出一首歌裡面,人,詞,曲,編曲各方面都井然有序,層次分明地鋪展開來,你完完全全可以感受到製作團隊在一首歌上面的用心程度。而且低音更有彈性,下潛更深。聲場宏大,清晰通透,人的聲音更真實,你甚至可以聽出每家音樂公司不同年代錄出的效果都是不一樣的。我個人覺得更加動聽,信息量更加豐富,很有意思。建議你先去試聽一下,記得帶上自己熟悉的歌曲,不要聽店里機器裡面的歌曲。對了,PHA3下的平衡線H3聲音中低頻很好,聽男聲很適合,高音相對略顯不足,有些女聲太嫩太高的就不太合適。
啊上面那個打錯了,抱歉抱歉.....

看來h3真的是很耐玩的一副耳機,無奈只能慢慢存錢觀望pha3了QQ
俺一直都用H3+IPC
看來
月底去香港時要.....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