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Walkman 是S764、耳機是Chord & Major 9'13,而耳擴是E11 。
以前在使用PO直推耳機時,只要開DSEE,就會覺得音樂聽起來像蒙上了一層東西、又很刺耳,尤其是高頻,所以我後來都不開DSEE。
但是今天心血來潮,我讓Walkman line out 輸出,並接上E11隨身耳擴,Walkman 除了DSEE外,不開啟任何音效;E11切到High voltage,EQ-0、gain-low,發現這樣的DSEE,比直接PO開DSEE好多了!在低碼率的檔案格式(<192kbps)下,細節也有提升,最重要的是高頻控制良好,不會像之前PO開DSEE的聲音一樣。
我測試了幾首歌,川嶋あい的路上集2:時雨、風空波夢,和TESV的OST:Watch the Skies、Far Horizons,還有NightHavok22的Corrosion這五首。
首先談到高碼率(400kbps AAC)的部分,開啟DSEE後,時雨、風空波夢的鋼琴聲似乎變的比較圓潤,歌手的聲音變的有點朦朧美、靠後,樂曲多了一些空氣感,但是「朦朧美」其實就代表,蒙上了一層東西的問題還是存在。
接下來是中碼率(320kbps MP3)的TESV(上古卷軸5):Watch the Skies,DSEE給他灑上了一種空氣感,有一種增強的空間感,但是因為剛開始的鼓聲明顯變弱,所以音樂張力有一點下降,而Far Horizons 在沒有開DSEE時,就有很好的空間感,不過開了DSEE後,空間感卻被破壞得很嚴重,可見DSEE在320kbps下,仍然是雞肋。
最後是低碼率的Corrosion(192Kbps),在開DSEE前,高頻的控制不好,會有一種刺耳的感覺,而開啟DSEE後,高頻的部分被修整得較為緩和,控制得不錯,鋼琴聲得還原度也比較高。
總結以上,對我來說DSEE在line out 配合耳擴的情況下,高頻控制得還不錯,不過會造成聲音模糊的現象,但在低碼率,或是在樂曲太刺激時可以使用,而一切的前提是:耳擴的控制力要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