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耳機新手
最近發現一些歌曲的細節差異
蠻好奇低頻下潛的定義
是不是和頻率響應範圍有關?
最近Philips Fidelio S2 已經run了100小時
發現聽少數歌低頻都失真(聽不太到bass聲或鼓聲)
雖然大部分歌的低頻還不錯
vsd1 聽那少數歌 低頻都有出來
當然vsd1 解析 分離 高頻都較差
我發現vsd1的頻響範圍比較寬(最低到10hz)
S2比較窄
是不是和這有關?
也有可能和訊源有關
但S2也不算難推
5s和電腦播放都試過了
音量調稍大一些
某些歌也是沒甚麼低頻
不過相信用高階訊源一定差很多
S2用過comply jvc海綿 sony耳套 Monster SuperTips foam 和gel
當然各耳套的低頻量有差 不過某些歌的低頻都幾乎沒有(失真了嗎?)
失真原因:1.頻響範圍不夠低(耳機先天原因) 2.那段頻率響應衰弱導致失真(訊源原因)
發這篇是想了解下低頻下潛的定義 還有是不是因為S2的頻響窄導致失真 或訊源太差(或是半開放式的原因??)
以下是bass聲失真的歌
雖說youtube音質不好 要轉稍大聲聽才清楚 不過vsd1聽過後發現有bass聲 s2失真
(這首大概2秒半時有三個bass聲 17秒半時也有 42秒半 副歌有一連串的 等等)
下面這首是鼓聲失真
(副歌部分開始 在鈸聲之間的鼓聲都失真)

這幾首歌可能製作時 低頻就放不多吧
加上s2 的調性 低頻少
I thought what i'd do was,I'd pretend i was one of those deaf-mute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