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Mobile01的網友們大家好,這篇聽感是接續小弟發的開箱文,因為怕文章太長觀感不佳,所以這裡將聽感獨自分離出來做分享,也請各位前輩們多多給予指教!
這隻耳機是在約莫兩個月之前入手,至此也經過約莫300小時的煲機,在此分享個人的主觀聽感,用的器材是一些比較隨身、中低階的,這隻耳機的實力在這樣的器材下必定無法完全發揮,希望在將來有足夠的資金可以做更具參考性的分享時,各位前輩也能不吝給予意見!
PS. DT880 PRO有32歐姆與250歐姆兩種版本,以下將一起做一些聽感上的比較。
【正文】
註:以下檔案用皆使用iTunes轉AIFF檔。
器材:
iPod Classic 160GB
先分享直推的感覺,32歐姆的低阻抗版本適合直推,當作隨身耳罩,只要不覺得攜帶上有不方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DT880 PRO 32歐姆版本直推的感覺還不錯,很多細節像是音場和細節方面雖不能和上擴相比較,但對於耳罩式耳機直推,相較於250歐姆版本直推,能達到這樣效果確實讓人驚訝。
整體而言,iPod Classic直推下,整體聲音顯得很平均,低頻下潛算深,但是對我個人來說不夠集中,沒有拳拳到肉的感覺,比較像是大範圍的低頻,或許這是半開放耳機的特色,例如在聆聽交響樂時,定音鼓的聲音顯得沒有那麼集中,細節顯得少了許多,對於喜愛交響古典樂的人可能會有所失望,但其在其他的部分算是非常到位的,對於搖滾樂的詮釋,如果要求不高,那麼應該是非常足夠能聽得非常愉快了。
250歐姆直推完全不行,光是聲音就要開到很大,才會稍微有點聲音出來,在這裡將不多做敘述,有興趣可以用耳朵作見證,相信結果可想而知。
器材:
iPod Classic 160GB + Fireye HD (Line Out)

這裡我用了The Eagles【Hotel California】測試,中頻部分飽滿,低頻帶有穿透力,但還是稍微有點分散,或許是半開放的關係,但這樣的低頻對於我來說很耐聽,我認為表現不錯。
當聆聽到Adele【Set Fire to the Rain】的時候我有點驚艷,Adele獨特的嗓音,顯得比直推明亮不少,對於平時不喜歡人聲太清亮的我來說,覺得非常滿意,飽滿的人聲、獨特的嗓音,讓我陶醉其中,尤其是副歌部分,詮釋的十分到位,有幾個接近吶喊的詞也不會太顯得尖刺,非常舒服。

整體來說32歐姆表現出的感覺出乎我意料,像是奔放的蒼藍之獸,卻不失其高雅,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其才華及魅力,他所奔馳出的線條感,像白壁,卻帶著一股衝擊力。那身影在我腦中浮現出一個青春的背影,趕得上,卻又無法看清,想更了解,卻要花費更久的聲音與他相處,才能了解他想表達的意涵,也是促使我一再戴上它,享受他帶給我的快樂的原因。
對弦樂的表現令人無法忘懷,活潑、奔放、自由自在,那怕稍微加上器材支援,他就能在我身邊跳躍出一道美麗的軌跡,David Garrett【He's A Pirate】被他詮釋得可圈可點,有如親臨現場,感受海盜們壯闊的氣魄,至今仍在我腦海中繚繞。
但他有時太過急於凸顯自己與詮釋單一樂器,忽略了些細節,無法將更進一步的內涵呈現得很好,在他執著於表現時,卻忘了自己的本質,而忽略了總體,有時反而喧賓奪主,喪其音樂的整齊感。
相較於32歐姆這位青春的少女,250歐姆像是沉穩的深山高人,衣冠端正,不做多餘的表現就是最佳表現,穩穩地將音樂呈現於耳前,對於每個拜見他的人,有著一抹慈祥溫柔的微笑;對於雌性,他像是個善解人意的雄性,在身邊,就像一心同體,由衷的表達,就是他最好的語言。
但有時過度強調樂器,像是一種偏袒,擔心他太過,即會一去不回,巨觀極強,但有時又過讀強調單一,顯得有些矛盾,也沉穩的以至於缺乏衝擊力,平平穩穩地訴說,卻少了那麼一點驚喜。
【寫在最後】
最後兩方比較下,我選擇了32歐姆版本,最大的原因是困於器材,即使是32歐姆版本,我相信在更優質的器材加持下也能推出更令人驚艷的聲音。
順帶一提在過程中有試過Line Out和Phone Out,結果是聽不太出差別...或許是小弟木耳...
最後選擇了感覺上推力較強Line Out,第一次上擴的我,還沒有習慣轉擴上的轉輪阿....
以上是個人主觀的聽感,或許和很多人的聽感不同,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教,謝謝各位耐心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