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電腦用的耳機麥克風有沒有可能比同價位專用耳機優秀?專業耳機麥克風大廠的產品真的比99元白牌電腦耳麥還值得選購?當許多影音愛好者看到德國專業大廠Sennheiser推出要價破千元的電腦耳麥時,應該都會浮現前述疑問吧。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筆者當然也不例外,因此當拿到此次測試分享產品-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時,其實心中充滿疑慮。不過再多的疑慮仍需經由實際聆聽使用印證;外包裝與一般同價位帶專用耳機類似的PC150(左)、PC160(右),除了盒底有大大的Sennheiser商標,讓人能明確辨認這兩款耳麥絕非泛泛之廠商所出,認真說,沒啥特別處。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拆開包裝取出耳麥,PC160(左)與PC150(右)的外觀就有明顯不同;首先耳罩的尺寸部份,PC160比PC150大上一號,耳罩外部的造型也相異,PC160佈滿彷若透氣用細小孔洞,PC150則是密合的銀罩。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頭帶上方大大的「SENNHEISER」字樣,再次強調它們流著德國專業大廠的血。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再看看頭帶內圍;兩款耳麥也略有差異,主要差別在於PC160(左)於頭帶內圍的軟墊採用人工皮革包覆,除了觸感較舒服外,就算沾黏到髒污也易於清理,實際使用時,它與頭部接觸的感覺也很好。PC150(右)則是用海綿墊,佩戴於頭部時也還是很舒適,只是若頭上雪花飄,那就會雪花留頭帶了。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PC160頭帶內墊特寫,可以明顯看到質感頗優,確實不愧於大廠名望。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PC150頭帶內墊特寫,以海棉軟墊來說,品質相當不錯,不過就是要記得常常清理,免得積聚髒污。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PC160(左)、PC150(右)耳墊特寫,兩款耳麥產品都用海綿軟墊,但因為耳罩尺寸不同,PC160較能全面包覆於耳朵外側,較厚的軟墊也利於長時間使用,不會造成耳朵的負擔;PC150則因為耳罩尺寸小,所以軟墊會蓋在耳朵上,就筆者的偏大耳朵尺寸長時間配戴而言,容易有壓迫感,但還不至於會造成耳朵痛啦,在此價位區間屬仍能接受的設計。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PC160(左)、PC150(右)耳罩特寫,而此處也正是麥克風調整的關節。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PC160(左)、PC150(右)麥克風特寫,由於筆者收到的產品前者有麥克風套,後者沒有,但就我所查詢的資料圖片來看,顯然兩款耳麥都有麥克風套,所以此處圖片僅供大家了解麥克風套內的造型,其實與一般大型耳麥的設計相同;而這兩款耳麥的麥克風部分都有作防噪,簡單說就是將人聲與環境噪音區隔,增加接收精度,實際使用時,筆者也確實發現這兩款耳麥的接收性能不錯,與一般平價耳麥相比,網路彼端的朋友能容易聽清楚筆者說的字句。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讓聆聽成為一種享受-Sennheiser PC150、PC160耳麥分享
這三張圖是兩款耳麥線控以及端子的特寫,除了依舊有「SENNHEISER」標示外,兩款耳麥線控器都有「ON/OFF」撥桿,作何用途?其實是用以啟閉麥克風接收功能,另外則是音量調整轉盤;至於接駁端子則屬普及樣式。

從前述圖文可以看出,Sennheiser耳麥產品製作水準較平價同類商品更好,一些小細節也能顧及,至於使用時的感受呢?筆者確實感受到不錯的配戴性,特別是PC160,無論使用時間長短都很舒適,而這兩款耳麥的頭帶調整段落設定的比較細緻,能夠針對多數人的頭部尺寸進行微幅調校。

當然,在原廠網頁中特別強調PC160、PC150是針對電腦遊戲族設計,能夠傳遞更真實且具備震憾效果的音效,不過由於筆者平常完全沒有接觸PC Game,所以決定利用JVC EX-A5劇院音響系統聆聽CD、DVD,藉此驗證兩款耳麥的耳機設計。

測試用的參考軟體橫跨流行音樂、古典、爵士以及電影DVD,而作為參考比對用的專業耳機則是定價12000元的Boss QuietComfort2;為什麼選用價位差距如此之大的產品相比,主要目的在於更清楚PC160、PC150的音質特性,當然,藉此更深刻瞭解這兩款耳麥的市場定位,也是重要關鍵。

經過多番比對、交叉測試聆賞,PC160與PC150兩者間的音效表現差異,最大不同點在於低頻詮釋能力;PC160能夠再生頻率更低的音效,並藉此讓音場擴大,且高頻音色較細緻,殘響表現力也比PC150更好,換言之,兩者差距近千元的價值就在此;至於PC150雖然頻率響應表現不及PC160,但是從價位區間來衡量表現,PC150能夠再生具有衝擊力的中低頻音效,以及更接近錄音室近場聆聽的感受,如果用傳統兩聲道音響比擬,PC160就像是你坐在落地喇叭前方2m以上,可以聽到樂團演奏的舞台深度,而PC150則是坐在書架型喇叭前方1m以內,傳到耳際的聲音緊迫而貼近,像似在Piano Bar演奏台前聽音樂一般。

因此,就產品絕對表現來說,PC160確實有大哥的身價,PC150難以企及,可是相差近千元的價格,其實是讓消費者增加選擇性,若預算真的較緊,PC150已經有PC160百分之八十五的水準,C/P值不低,若你對於音效表現非常要求,則PC160也能提供讓人滿意的音色,就算是拿極度要求音質的古典樂來考較PC160,它都能過關。

當然,或許不少人想問,它們跟Boss QuietComfort2差多少,筆者必須說,差距真的很大,但是仔細評估價差,花12000元買一副僅能聆聽音樂的耳機,跟2000、3000餘元擁有聽、講功能且音效表現有相當水準的耳麥,這之間本就沒有絕對價值可以衡量,只能就需求和預算選擇符合自己的產品,不是嗎?
2007-06-01 9:52 發佈
Bose QC系列主要用途是用於乘坐運輸工具時的抗噪,當有噪音的環境,我相信他會比一般耳機好,但是其他時候,個人測試過不見的比一般的耳機強,因為它必須遷就主動制噪時的一些設計,如噪音偵測mic必需置於喇吧中央,干涉喇吧發音,Bose非常習慣用等化器調整聲音,如他們新出的入耳式耳機,就有線路在插頭,目的是要有平坦的曲線,但是卻忽略了一些失真與相位問題.
當然,各類理論都有擁護者,僅供參考啦.


夢狐 wrote:
電腦用的耳機麥克風有...(恕刪)


買了這兩支都滿失望的說
可能因為我耳朵太大了吧
後來買了icemat哪支
真的有聽了感動的感覺
很有場景的感覺
同樣的音效卡
同樣的音樂
聽起來
差太多了
@@...

小的不才..不過應該沒看錯..

是bose吧...boss是我老爸身上穿的..

.....

歸正題..165應該只是多了個音效裝置吧..(和160比較)

個人一直想要購入165..不過礙於台中沒什麼店家可以看..沒得試聽

也一直沒有看過測試心得..一直遲遲不敢出手

感謝樓主的分享!

不過還是有點小疑惑...

165的音效裝置差異度和他的價差(160 vs 165)成正比嘛0.0\\
165 的定位是專業遊戲玩家,看原廠的說明介紹會更清楚,主要是指「不管你在哪裡玩,都得到一樣的音效聲音」。

可是除非你是遊戲選手,會到處去比賽,也很在意音效對你的影響,不然多花三千塊去買一個可攜性的意義何在呢?

通常都是在家玩,為了遊戲而打造的PC用的音效卡等級也一定比這個內建的音效裝置要好得多吧~

所以還是不要看到型號比較高,就被敗家慾望沖昏頭喔~
我覺得01是一個偉大的網站,它燃起了許多人勸敗的意志,也澆熄了許多無謂的勸敗狂想~
真受不了
怎麼剛買了隨身聽的耳機 敗了數千小朋友
現在又看到這系列的好耳機 又有衝動了~~~

衝動是魔鬼啊 嗚嗚嗚

不過 說實在的 個人覺得 在家中電腦 似乎還是喇叭比較實在
耳機真的是三更半夜怕吵人而已
所以 恩 雖然是很棒的好貨色 卻讓人比較猶豫點囉....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