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日,與謝先生連繫後,知道這款耳機將以 Logic Audio 品牌推出,型號為 T3,且屬於耳道式設計,就拜託謝先生務必讓我聽聽看,特別是這款 T3 同樣採用謝先生獨家精心挑選的兩種銲錫,並以零下一百九十六度(-196度C)超聲冷焊技術焊製,相信聲音必有其獨到處,加上我近日也為了手機匹配的耳機傷腦筋中,當然要感受一下。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1bc61fd0813c3858d53305bd26812bad.jpg)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b8e7a9d094ab9dc1ead19739fa0df3ea.jpg)
或許很多人對於台灣音響產業的包裝設計都微有怨言,但謝先生相當重視產品包裝,就以 T3 的外盒採用硬式米色卡紙,與商標字體設計便能感受到他的用心。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00e478c3819081264770283ddab29a64.jpg)
內裝相當簡潔,可以看到規格以及 T3 耳機本體。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fa57847730ef42003fa42f3e8a6980cc.jpg)
T3 採用 10mm 驅動單元,頻率響應範圍 18Hz-20kHz,靈敏度達 116dB,阻抗 32 歐姆,耳機線長 1m,當然重點還是 -196度C 超聲冷焊技術,這應該是耳機史上少見的工法。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3a6a4d965c5533ea103c2331a8b52dba.jpg)
產品保證卡。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51084b97e2242d9f3c02adbb202d3d20.jpg)
T3 專用的絨布耳機套,隨機附搭共三組不同尺寸耳塞可用。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4ad4bfa00233dac5b73c945d0164890c.jpg)
耳機本體相當有質感。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0c12460ed20e0b2515f56adbddd3a4ab.jpg)
為了能強化低音效果,T3 採用低音反射式設計。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6853c6c662304ec7124476c62885be4e.jpg)
編織耳機線。
![[開箱長期分享]一定要聽到 Logic Audio T3 耳道式耳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2a7d4bd814c2840d5fdbe3998483f7ea.jpg)
鍍金耳機端子,雖是常見的設計,但也確保音訊傳輸的低失真以及高傳真效果。
其實這副 T3 才到我手上不過 24 小時,還沒有足夠的時間 Run in,所以也只是利用手機聽了幾首熟悉的 MP3 歌曲,因此尚無法明確地歸納 T3 的特質,但初步聽感發現,T3 與我先前所用的 Monster SOLO 相比,中低頻的厚度明顯增加,且有很不錯的 Punch 力道,不過也發現 T3 應該需要一段時間徹底的「燒」一下,才能完全發揮實力!看來接下來要好好的用我專用的 Run in 專輯來狂電 T3,至於結果如何,就待下回分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