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請大家討論Beyerdynamic 拜耳 T1耳擴搭配


T1聽了將近一個月了,開始想要給他找一個適合的耳擴,
也順便把這趟耳機之旅畫一個暫時的句點。

目前的器材是NorthStar DAC32,這台DAC我仍然很滿意,沒有打算換掉他,
他算是厚實的聲底,卻仍然保留了足夠的細節,是我很喜歡的聲音。

目前只有兩台算是勉強可以使用來搭配T1的耳擴,
一台是Schiit家的Lyr,管子換過了,算是小小解決了原本聲音過粗的問題,
只是DAC32和他的搭配,還是感覺稍微過濃了一點點(拿來聽人聲還是不錯的組合就是了)。
目前比較經常拿來搭配的,竟然是國產品Bobby耳擴...
Bobby跟這些器材的搭配,我認為算是中規中矩。
Bobby算是個很中性的耳擴,推力過得去,味道很淡。在他的價位帶,我認為是相當不錯的機器。

但是,既然已經走了這麼一段路(手邊耳機也已經迅速累積到了七八個...),
還是想給DAC32與T1找一個適合我自己口味的耳擴。

平常自己聽的音樂算是很雜,真正完全不碰的,還是金屬。
比較多接觸的,可能算是古典(小編制跟大編制我都很愛),也有一些流行音樂(舞曲也聽),
女聲,所謂的發燒錄音...每天上班時間可以聽見好聽的音樂,是一種幸福啊!

所以,請大家來討論一下,有沒有推薦的耳擴呢?

預算...如果實際售價在七八萬以內,應該都可以考慮(越便宜當然是越好,儘管我總覺得這個價位,所謂的c/p值應該開始越來越接近不存在...)

目前在「觀察」的,有RSA Raptor(嗯,大老們就不必推Darkstar了,那個價位,我得考慮很久很久),
Phonitor,以及Woo Audio的機器。
這點很矛盾,因為我實在不是很想碰管機,管子的坑很大,而且管機通常比較偏暖,
我有點想把這套組合弄得稍微偏中性一些...不過,當然,最後是否管機成為我的選擇,
是完全沒有任何預設立場的。如果台灣能夠試聽的耳擴當然最好,如果台灣無法試聽,
需要跑大陸日本...也請提出來,或許就會做一次瘋狂之旅...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更希望我早日找到這套組合的「穩定」耳擴,暫時為自己的耳機系統之路畫一個休止符。
2013-03-15 10:36 發佈
最近也在找
不過DAC和耳擴都沒決定
Burson Soloist我看國外有不少使用搭配T1評價都很好
但以樓主預算可以買更好的
joetliu wrote:
T1聽了將近一個月了...(恕刪)

如果是管機的話,Raptor推T1沒有很好,透明度沒出來(不會比Bobby好多少,也許是店家的線材)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joetliu wrote:
T1聽了將近一個月了...(恕刪)


我不喜歡黑暗星推T1的感覺

我覺得樓主你可以朝中性偏解析的系統找看看,個人覺得T1目前的中低頻都很夠了,不需要加強
「如果世界發明以冷笑話為動力源的汽車的話,你已經跑的相當遠了嚘。」

KOBAYASHI wrote:
我不喜歡黑暗星推T1...(恕刪)


先感謝樓上幾位的意見,Raptor我本來就有點猶豫,只是因為公館那裏離我家很近,
所以想說有機會可以去聽聽看。

我確實目前比較想找一個中性稍微冷一些些的耳擴(是的,偏解析一些),
因為DAC32算是相當有音樂性的機器,已經有他的味道在,而且是我很喜歡的味道。
在耳擴搭配上,我就比較想找比較沒那麼濃烈的。
也因為這樣,Bobby的組合我目前仍然在聽,而且不覺得無法入耳。
老實說,會把預算拉高了一點點,也是因為想在Bobby的基礎上,
找一個可以有提升感覺的耳擴。目前仍然比較偏向晶體耳擴。

請大家繼續提出建議與討論,
很感謝大家熱情的推薦(推坑?)!

leaf428 wrote:
如果是管機的話,Ra...(恕刪)


管機讓我猶豫頗久,
一方面是未來買管那個大坑洞...

一方面是整體搭配,我擔心暖得過頭,
聲音反而會變得有點不耐久聽。

DAC32給我的感覺非常棒,
在未來的組合裡頭,他應該是不會被更動的,
因此,現在想找的搭配,他是必然存在的一個項目。

至於T1...,我有點想去換一個平衡線(只是這樣要徹底破壞他了,又一個猶豫)。
順便請教大家,台北跟新竹有哪裡是可以完成這個T1改平衡線的地方嗎?
價位大概多少?(我的T1本身並不是平衡版就是了)

風中殘竹 wrote:
最近也在找不過DAC...(恕刪)


Burson家的機器我看評價都很不錯,
其實或許也是可以考慮的對象...

也祝您早日完成理想的搭配。
joetliu wrote:
中性稍微冷一些些的耳擴(是的,偏解析一些),

風中殘竹 wrote:
Burson Soloist我看國外有不少使用搭配T1評價都很好


俺也粉想聽聽T1的聲音說
無奈中南部都沒有~

俺是D7000用家
第一部耳擴就是用SOLOIST
DAC用ESSENSIO
搭起來真的粉偏解析 通透
聽演奏樂粉爽 但聽久嚕~粉冷
這也是俺買沒多久拋掉的原因

感覺低阻類要搭這台 粉考驗線材的搭配
當初在店裡試聽 真的讓俺體驗到高級線材的能耐 粉好粉強大粉貴~
中高阻類的就沒這問題嚕

若版大想往偏解析方面的話
SOLOIST是可以考慮的~

joetliu wrote:
T1聽了將近一個月了...(恕刪)


聽對岸評論 Harmony Design EAR 909 搭T1 似乎不錯
joetliu wrote:
管機讓我猶豫頗久,一...(恕刪)


各家音響線材電應該都能幫你改
只是會跟你收一點手工費跟材料費

手工費 500~3000我都問過

材料費 依照你改的端子頭價位收費 當然如果你自己帶過去 通常不會收費

----------------------------------------------------------

T1耳擴 我會推薦找調音方向是 線條柔美細膩 但是要密度紮實 不可產生多餘的肉味
音場一定要大 不然音場推不開 容易出現筒音(SPL音場還太小 至少要比SPL還大)
如果不喜歡太大音場的感覺 建議把T1拆開 買兩個吸音棉貼在塑膠罩上可解決筒音問題

動態一定要全頻開闊(這部分要達成非常不容易 通常只有非常高價的耳擴才做得到)
低頻也要非常扎實 打點感要強 不能以擴散寬大的低頻來配(會跟T1低頻的特點起衝突)

而泛音要自然 太多太少都不好(黑星就太少)
要抓好整體系統的速度調整 不可太快或是太慢 必須抓到一個標準的平衡點(這很重要)

整體的搭配要偏暖 (可用K701當測試) 但不可暖過頭

這樣搭起來 T1的聲音才會適中 達到人聲樂器都有亮點

(三廠耳機中 AKG的K701跟K702最適合當T1系統的測試耳機)

-------------------------------------------------------------

如果不敢自己弄吸音棉 或是 不知道哪買吸音棉
可以去店家買一組K701或是K702用的調音棉
再去買個雙面膠來找我 我幫你代工 不用5分鐘就可完成
(我已經幫兩位改過了 兩位都跟我說過很滿意)
PS:免費服務 但是請本人來找我 恕不接受郵寄

弄吸音棉 聲音會些微偏暖 濾掉部分諧波 聲音變綿密 減少刺激感

------------------------------------------------------------

另外不怕死的 想把T1變的更通透更開闊的
可以找人開洞 需要的人可以來找我拿開洞設計圖
(但是注意 低頻會減少)
PS:不提供開洞服務 只提供設計圖以及原理 一樣需本人找我 一率不郵寄不訊息

(洞可不是隨便亂開 開錯位子 大小不符 都會造成聲音空洞或是細節大量流失
請勿非自行設計開洞方式 聲音走位 恕不負責)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