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見識到聽音樂也是錢坑~讚

今天陪朋友去耳機店逛逛
才多少了解大家聽音樂的執著
現場看到有人把5萬多的DAC給搬回家~
這個跟攝影一樣是錢坑~
要好的效果就要花不少的錢QQ

我現場也適聽了幾雙耳機
雖然不太懂
但真得還是有差
我朋友更借我一、兩天他最近入手的隨身DAC PHA-1
配上我的IPHONE 5,聽起來還不錯
感覺聲音清淅多了
只是要帶著它走,還真得是要一個小包才行呀


見識到聽音樂也是錢坑~讚
2013-02-24 0:1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錢坑 音樂
耳機是跟攝影一樣容易砸錢...

不過我是認為,攝影器材不好不一定拍不出好照片

耳機也是,低階的器材並不認為弄不出自己滿意的好搭配,這點上的話自己覺得滿意那價值真的比上萬器材還高

目前玩耳機這邊也有遇過玩攝影的朋友,每次都會不自覺這樣想~

但耳機這塊就有點玄了~ 並不像攝影有照片可以判斷 聽耳的話實在很容易混淆
有人覺得耳機有聲音不會雜音滿佈就好
有人覺得舒適好戴就好,不會在意什麼音質

聲音這東西,價值在自己心裡

有時砸1~2萬的錢買的耳機,或許在別人耳裡並不值那價格,
但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不管花了多少總是花的值得
FID1124 wrote:
今天陪朋友去耳機店逛...(恕刪)


買50K的DAC如果是有跟喇叭系統共用還不算貴
只有耳機系統就......很難說
耳機系統已經很單純很實際~這是很寶貴的優點
最好不要輕易捨棄它

這邊還有一些延伸想法~是最近看了幾部電影產生的
我們會稱呼沒有營養價值的食物是"垃圾食物"
但有時候還是會想要吃它~只要控制得當即可
不過如果大家都過度消費這種沒有營養價值的東西
早晚這種東西會佔滿我們的生活周圍~我們就會變成其中的一部份
所以~還是要有分辨垃圾的能力~並適度使用它
這是很現實的,金錢的世界就是這樣.........
商品就是用金錢來衡量.....不然要用什麼來衡量??....

用腦放???........(放,對岸說法,擴大器的意思,腦中有擴大器,腦補的意思....)
很遺憾,這個世界容不得自己半分的妄想.....
最大的可能就是不要消費,不要玩.....
要玩就照規則來吧......

像有一個討論串,討論到鐵家某個耳機的售價...
台灣公司貨比日本本地還貴?!...
用膝蓋想就知道不可能去要求公司降價....除非他自己降價...
如果非要買,那可以考慮水貨.....
不買不消費就沒以上公司貨水貨問題....
當然,也可以去買二手貨,可是二手貨....比水貨還詭異....個人是這樣認為...

說到底,還是看自己的心態.....
都要入坑,沒什麼好怨嘆的....
我去年買了一台da3n價錢比w4s略貴....但是不代表他就比w4s強,實際上不過是不同風格而已...
那我為什麼買?因為要跟轉盤組成西裝而已.....效果我是滿意的......
但是在外人來看....為什麼同一個價位或是差不多價位買兩台??....
原因?!....因為我需要而已.....



音樂的執著對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這個聲海是聽無止境變幻無窮
這玩兒很奇妙,你錢能花很大,但你卻不知道這些錢換來的到底是什麼,沒有標準也沒有CP值可言
值不值得,全都是你個人的標準,除非真的很有能力坑,否則就要定下一個自己滿意的臨界點,無謂勉強把自己掉進坑裡挖
KrizalidFx wrote:
音樂的執著對每個人的...(恕刪)


同意

所以,談CP值其實很可笑。
光就CP值字面上,每個人標準就不同。
有人一萬就說好貴,有人一萬算還可以。

但是常常出現一種人,用自己的CP值(或是價值觀)去批評他人的價值觀,其實也是很不成熟的看法,因為會這樣批評的人不知道人是不同的。

隨便一台器材賣個十萬,有的人就批評不值十萬啦,等等之類的。
但是就是有人二話不說,買下去帶回家。
標準在哪?
標準在自己的心中而已,但是千萬不要拿自己的標準出來批評,那真的很搞笑。
不管是不是錢坑,我實在很佩服沒有實際試聽就買器材的朋友.感覺這趨勢有越來越多.

KrizalidFx wrote:
音樂的執著對每個人的...(恕刪)


同意
因為好壞沒有標準
所以導致談C/P值其實很不容易
人類這麼聰明其實有好有壞~您看魚兒不聰明反而很悠哉
所以把自己變不聰明也是個方法
不然聰明人應該去追尋"比較級"的正確
既然設計者都要遵循規格圖表去解釋自己設計的東西
那麼~我們就可以從規格圖表去解釋一些東西~來彌補自己的盲點
AlgerChen wrote:
不管是不是錢坑,我實...(恕刪)


這就太扯了,還是要聽過。
雖然試聽不是一切。

-------分隔線-----

音樂的喜好是無法量化的,這個跟CP值的問題是一樣。
這個道理應該都知道吧?!
例如有人就喜歡女毒,有人就不愛。
有人喜歡低音多一些,有人就是喜歡少一些。
那低音多少是多?多少是少?
那就得由個人的喜好來判斷。

這樣主觀性的判斷,要如何用一個規則或是圖表去說明一切???

聲音其實很難用單一科學來量化。
如果當做是一個產品,為了QC上的需要確實應該科學量化。
可惜,燒友們不是這樣看,如果只看規格,那就不會有女毒不女毒的分別。
話說哪一支耳機不能聽女性唱歌????
又例如:一台器材有人就會說不夠暖,有人就會說夠暖了,標準依舊在個人阿
所以一般樂友會怎麼建議??多去試聽。

還是回歸到一點:個人喜好



  • 3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