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老是在AA 看到阿仁西裝 阿仁耳擴
那 小弟乾脆也來設計一身谷津西裝好了

當然谷津這台灣在地的音響大廠 小弟就不在此多做介紹
它的產品的用料 與產品的售後服務 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以下讓小弟我介紹一下小弟這身谷津深紅西裝的穿搭
但是用說得有點困難 所以小弟作了張簡陋的視意圖

這是實際圖
最上方的是 DA&T 電源濾波器 在它下面的是 DA&T U1
右邊的是 DA&T C-11

以下容許小弟我介紹事情的始末以及他們的功能
首先 小弟先介紹 U1 與 U2 差異
第二 解開 接USB 與接同軸的疑問
第三 濾波器的功效
--------------------------------------------------------------------------------------------------------------------------------------------------------------------------------------------
第一件 衣服就是小弟的 U1
U1 與 U2 小弟都擁有過
或許現在的您也跟當時的小弟一樣困惑著 到底該買 U1 還是 U2 比較好
(其實 不管買哪一臺 它的售價 絕對對得起它的用料 只能用物超所值來形容)
希望看完小弟以下的碎碎唸之後 在您的心中會有個譜
第1 一體機本身就是大小方面的問題
到底是大多少 呢 希望看完以下照片可以給您一些解答
(PS : 很明顯的就是 兩着都擁有 紅鼻子的血液

U2正面的 長是23公分 寬是16.5公分
U1正面的 長是32公分 寬是16.5公分
也就是說 U1比 U2 長了9公分 而那九公分的由來 就是多了那50瓦 推喇叭的功率器

然而厚度方面 U1 與 U2 均是5.5公分

但是最奇特的一點 就是不管是 U1 還是 U2 他們的包裝盒大小都是一樣大的
沒錯 您沒聽錯 都是一樣大的
至於輸入與輸出方面
第2 的差異性 關鍵在於 U2 多了 DAC OUTPUT / MAIN OUTPUT
也就是如此 U2 的以當 純DAC 前級 將訊號輸出給另外的純耳擴 好比說 HA-3

另外 U1 則是相對U2少了 DAC OUTPUT / MAIN OUTPUT
有就是說 U1 不能當純DAC 不能透過DAC OUTPUT / MAIN OUTPUT輸出訊號給另外 擴大機
也就是說 U1 是不能當前級的 (這點小弟持保留空間 若有誤請您糾正)
(若您堅持要用耳機孔 不在小弟的討論範圍內喔)
然而 U1 多了50瓦可以推可以推被動喇叭

至於 小弟為什麼會換 U1呢
原因有3
第一 小弟應該是不會需要 在購入純耳擴 也就是不需要將一體機 當作前級使用 畢竟小弟還是學生 玩玩一體機已經很滿足了
第二 就像 TK大說的
tkdiven wrote:
單就預算來說~足夠可以選U1還是選U1比較好
畢竟耳機玩膩上二聲道的人實在是不計其數
這時手邊剛好有能用的AMP實在是件謝天謝地的事(恕刪)
於是乎 小弟我被慢性推坑了
第三 只差3000 元 多了可以推被動喇叭的功率器 根本是物超所值
於是乎 在購入U2 不到1個月時間 在經歷心中百般懊悔 與苦惱下 小弟我毅然決然 換了 U1
但是 不管選擇哪個 聲音方面 搭配小弟的 HD650 很耐聽
另外 小弟也聽過 搭配 HD600 聲音也不錯
但是小弟我不推 U2/U1 配 D2000 聲底 似乎不是那麼的合適(當然聽感面是很主觀的)
題外話 若您有 D2000 小弟我大力推薦您 DA&T HA-3 推起來 小弟只能說 根本就是 嚇嚇叫
DA&T C-11 USB轉同軸
小弟我 一直有個疑問 USB 最高可以支援 24bit / 96khz 同軸 最高可以支援到 24bit / 192khz
但是問題來了 小弟 每首用CD直轉的歌曲 都是只有 16bit / 44100hz
也就是說不管用 USB 還是同軸 對付小弟的WAV 都錯錯有餘 理論上聲音的差異應該不是於太大
小弟這樣比喻好了 一台小車 對於他的大小 開鄉間小路錯錯有餘
若給它一條十線道的高速公路開 難道這台車會變保時捷嗎?
但是 小弟聽過許多前輩都說 同軸的聲音 比 USB 好太多了
這這這 到底是為什麼? 小弟百思不得其解
好哩佳在 某天在中壢某耳機單車店的門口 我不小心撿到了這和高級的香菸盒
以至於 小弟我有幸一解小弟常久以來的困惑
若您跟小弟一樣有著 USB 與同軸的聲音到底差別在何處的疑慮
或者是 到底該不該花錢買 USB轉同軸 這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儀器
希望看完小弟這篇 可以給您一些解答
(小弟我可是很愛護它 第一天就自己做個爛爛的保護套給它包起來)

(看起來真的很高檔 那種拿在手上的重量 真有質感 分量 因為聽說是整顆鋁去削切而成的外殼 酸然說它的顏色不是谷津特有的紅 但是此金屬暗色看起來也別有質感 )

(在右邊的是接同軸 在左邊的是接光纖)

(面對正面的右邊是 USB 的 INPUT)

正面的長度 約只有七公分多一些

正面的寬度 約只有6.5公分左右

而厚度方面 約只有3公分多一些
整體而言 體積真的不占空間 真的可以說是小巧玲瓏來形容
但是拿起來卻有實足份量
看起來真的很有價值感

以下我們請來0800先生來說明 這C-11 的神奇療效

若您覺得您耳機音場表現生硬 且不自然 用C-11 有效
若您覺得低頻的力道淺 彈性不佳 收放速度慢 用C-11 有效
若您覺得您耳機人聲與樂器的分離度弱 背景音樂與人聲常常擠在一起 用C-11 有效
若您覺得您耳機聲音表現的自然度不佳 想要擁有兩聲道音樂與真實世界結合的感覺 用C-11 有效
但是口說無憑 所以說不材我找了以下幾首歌 作了一系列的聽感比較 希望給跟我一樣有著困惑的你一些些幫助
分別以 直接 UAB A to A & DA&T C-11 接同軸作AB TEAT
播放軟體 : Foobar 2000
以下測試歌曲時所使用的DRIVER 的 Audio Format 均是使用 AUTO
另外 已補上強制升頻之後的聽感

GREEN DAY –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U9JoFKlaZ0
(1)歌曲的表現大意:這一首歌是GREEN DAY 非常經典的一首歌 可以算是他們最具代表性的抒情搖滾之一,由於GREEN day的歌偏搖滾,背景音樂裡充滿了大量樂器,一旦分離度不佳,一定會造成樂器跟人聲擠在一團可怕混亂的情形 並且人聲會被吵雜的樂器蓋過
(2)目的:是要測試看看在接上DA&T C-11 之後對於龐大背景樂器處理的表現 以及與樂器跟人聲之間的分離度改善如何
(3)
USB A TO A ---U1 :很明顯的人聲的位置是與背景音樂的位置相同的 導致人聲有點被背景音樂拉走 對於龐大樂器的處力能力中上 這可能跟650本身廣大音場有關 但是取多樂器的細節仍會被搖滾歌去的快速度含糊帶過 並且人聲的部分似乎被蓋上一層薄薄網紗 並不是直接且真實的感覺
DA&T C-11 ----同軸-----U1
神奇的,一開聲就可以感覺到人聲的網紗被掀開了,人聲的表現是直接且自然,本來650偏暖的聲底,現在竟有點偏冷,所有樂器的表現更加自然清晰,, 鼓聲的力道明顯的減弱了,但是Q度卻增加的有點像akg低頻的彈性,並且對於龐大樂器與人聲的分離度與其說是更好,不如說是更自然,均衡,聽起來更順耳,大大少了刺激感,

Mariah Carey – Her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IA3ZvCkRkQ
(1)歌曲表現大意 : 相信這首歌大家都不陌生,就連小弟這乳臭未乾的小子都能夠耳熟能詳,就知道它的經典程度,小弟我特別熱愛這動BIG SONG 尤其是大配著650廣大的音場 餘音回盪在650特有音場空間裡 那種氣勢磅礡的感覺 特別有身歷其境在演唱會的Feeling
(2)目的 : 特別想要試試看 接上C-11 到底對於650音場的變化與接USB有何差異
(3)
USB A TO A ---U1 : 廣大的音場中Mariah Carey高亢的聲線整的瀰漫在其中 , 無邊無際的空間感 與聲音的聲線強勢逼近的震撼感 我只能說用650聽這種 Big song 就是一個 “爽” 字
DA&T C-11 ----同軸-----U1 : 一接上去 小弟我終於明瞭 之前板上很多前輩所說的 “背景變黑” 這句話的感受 那種聲線與音場的感覺 是融合在一起的 這種自然度 已經迫近兩聲道的感覺 更貼切一點 就是 自然 這感覺 讓音場的無邊無際似乎有了約束 使人聲的定位更加明顯 聲線的衝擊 更加直接

手嶌葵 ゲド戦記歌集- 1数え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xoCFCtSUQ
(1) 歌曲表現大意 : 小孩子的聲音是最純潔的 在此首歌曲中 那種柔和的聲線 沒有多餘技巧的表現 簡直媲美天籟
(2) 目的 : 大家都知道 650人聲的相對位置並不算太近 且微暖的聲底 有時候聽些乾淨的人聲 小弟覺得表現並不是很搭配 最主要是看看 接C -11 之後對於人聲聲線的差異有多少
(3)
USB A TO A ---U1 : 如同上面所描素的 650對於人聲的表現 尤其是這種純淨的人聲 似乎並不是那得的佳 雖說也不差 但解析度只能說是 中偏上 並且對於情感的接受度 也誤是那麼優 (antway 反正這本來就不是650的特色)
但是….
DA&T C-11 ----同軸-----U1 : 一接上去 差點沒罵出髒話 ,這是小弟的650嗎? 這也太誇張了吧 人聲從遙遠的數十公尺 迫到近在咫尺 人聲的表現 是如此的乾淨 自然 情感的表達是多麼真實 再搭配著 其音場 根本是天籟 天籟阿 那種感覺 純淨的感覺 就像 媽媽聽到小嬰兒剛出生時的哭啼 那種喜悅感 是多麼得乾淨 情感是多麼的濃烈
一般來說 用CD直轉的歌曲 取樣數據應該會是如此 16bit / 44100hz

然而 我們也客利用 DRIVER 強制音樂升頻成 24bit / 44100hz

很明顯的 相對於16bit 強制升頻成 24 bit之後 小弟列出兩點 小弟覺得頗明顯的改變
第一 很明顯的改變 就是升頻之後 音場明顯加大許多 但是聲音的收放卻不會因此而鬆散
反而收放的速度更加迅速 簡潔有力 不拖泥帶水
第二 人聲的相對位置 很明顯的 比16bit往前許多 但是人聲情感方面變得有些不自然 或許是因為人生過於前面 導致聲音有點偏解析了
但是小弟喜歡這種升頻感覺 對於聲音的簡潔 明瞭 音場的收放 很對小弟的味道
但是 或許您是位偏好人聲濃烈情感表的類型 可能就比較偏好升頻之前的聲音
anyway 都算是可玩性十足
以上供給您參考
結論:
用了它之後 完全跳脫了我對於耳機聽音樂 那種帶給人不自然的感覺
一點都不誇張 讓我彷彿就是在聆聽兩聲道 那種音樂與環境是融合在一起的自然感 聲音是那麼的舒服 不刺激 卻又那如此真實 血淋淋
但是那聲音的細膩度 卻又是兩聲到難已達到的境界
這 這 根本就是見鬼了
我完全打消了要買 兩聲道的念頭
我幾乎不敢相信 我是帶著耳機 而那耳機的聲音是我那隻HD650發出來的
其中的差別真的很明顯 有機會 您一定要試試看 絕對讓您的耳朵耳目一新
DA&T 電源濾波器
為什麼小弟會買這一台呢
請您聽小弟娓娓道來
冬天到了 家庭主婦最怕的是什麼 除了為了儲備體力 狂吃而變胖之外
另外 就是大概就是怕剛洗好的衣服沒有乾
也就是這樣 我家的烘衣機 幾乎每天都烘烘烘的運轉
但這又觀這台機器什麼事呢? 喔不 關西可大呢
每當最辛苦的媽媽因為苦惱怎樣也曬不乾的衣服時 這時在家裡就會聽到烘衣機烘烘的聲音
久而久之 辛苦的媽媽 似乎就直接跳過 “曬衣服” 這個步驟
直接交給烘衣機方便又省時
但是 每當那台吃店烘衣怪物一開啟
小弟的 在U1 就可以很明顯的聽到那頭塊物的雌牙裂嘴的叫聲 與不規律高頻的喘息聲
於似乎 為了收服這隻塊物 小弟我用小朋友 換了這台神兵利器
(但是 在此要感謝 某位一下賣單車一下賣耳機 的帥哥老闆 他願意讓小弟拿展示機 帶回家實測效果
我只能說 這老闆 真給力 )
果真 這台神兵利器 不辜負眾望所歸 順利收服了烘衣機大怪獸
下次小弟再來是是看 我姊姊房間那台一樣不遜於烘衣怪物嘶吼聲的吹風機怪物
在每次清晨與夜半十分在小弟U1裡面的高頻呢喃....
另外對於有板上資深大大提出對於濾波器是否會吃掉動態與細節這方面的問題
小弟很努力又爛爛的耳朵 AB TEST 好幾首歌曲
小弟我現階段還聽不出有細節被吃掉的感覺
可能是小弟的爛耳朵 本就不敏感

在此跟您說聲抱歉 小弟我盡力了
(藍黑色的箱子裡 封印著厲害的神兵利器 )

(原來神兵利器也樣附使用說明書喔


(出現了 經典的紅色 與我老爸所謂的三棵樹標誌 PS 插頭是三頭的)

(再給1張美圖欣賞)

(正面有亮的電源輸出 所以說是一進兩出 )

(再給大家一張美圖)

以上 希望看完小弟的文章 可以給您一些對於您疑惑的解答
另外 謝謝您耐心看完小弟的文章
有錯誤請您小力踢

另外若有哪些觀念 疑惑 是小弟此篇沒提出的 您不用客氣
儘管提出 小弟盡量幫忙 就算小弟不會 板上資深大大一定也很熱心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