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圖
外盒正面

外盒背面,沒想到保固書底下啥也沒印=_=

兩年保固,側邊是防偽雷射貼紙

打開外盒

拿出皮套

皮套內部

印有編號的金屬牌,及Made in Germany字樣

內容物一覽,說明書藏在海綿底下忘了拿出來
單體與延長線中間的接頭為2.5,並非3.5接頭

耳塞,耳機上附的是中號,另附兩對S與兩對L
值得注意的是各有一對為楕圓形

說明書,用一個厚塑膠袋裝著

裡面有兩本

圖解說明,收線的繞法以及耳塞的清洗方式

拔下耳塞的樣子,單體與耳塞上都有金屬濾網,耳塞中間的管子是硬的,外面則很軟

收進皮套的樣子

皮套側面有小孔可把L頭插進去
不得不提一下,原廠的線算的剛剛好
也就是要捲的整整齊齊就會剛剛好收的很漂亮,和IE8一樣=_=
加上不想把這麼有質感還有編號的皮套刮花,所以之後應該帶出門會換其它硬盒吧 囧

和訊源來一張…

聽感部份來說,剛開就很好聲了
音場很大,聲音很舒服,等RUN一下再來補完
先補一下佩戴感
我以前都戴繞耳式的習慣了,而且我喜歡從後面繞的戴法
所以這個一般耳機的戴法老讓我覺得有條線在前面晃來晃去…
不過IE800單體非常的輕,戴起來是很輕鬆的
耳套則要選剛剛好的大小,不然容易掉出來
題外話 如果耳機是枰重來賣的話
IE800的cp值應該是史上最低XDDD
超級輕,超級小,聲音卻神奇的很好
看看這個價位帶如果是耳罩式,都是又大又重
相比之下IE800就算連包裝一起也是超級輕的…
---------------12/18 Run-in 8小時後聽感----------------
昨天光拍照和上傳就搞了快兩小時,結果睡前也只玩了一兩個小時而已
剛開聲的時候音場就已經很大了,而且很好聽,但比較糊
而run了一小時後就已經解析變的很好害我超過睡覺時間還不想拔下來
後來放著讓家用系統去跑,我就去睡了
到今天早上約已run了8小時,我覺得已經非常棒了
以下補上一些聽感,對照組為SE535(金,原廠線)、IE8(原廠線)與TF10(自製土砲線)
535和IE8大家應該很熟了不多說,但我的TF10和原廠線差異非常大
改了104芯4股銅線及自選的金銀錫和3.5頭後
聲線與低頻沒有什麼變,但中頻人聲厚實很多(可惜還是沒有SHURE家甜)
解析度與分離度一樣好,高頻延伸上升,音場再大一圈
算是我蠻得意的勞作,後來聽慣了之後其它萬元耳道都被我封印了,這隻以下簡稱TF10改
以下為聽感
首先,IE800最讓我驚豔的是低頻的部份,下潛非常的深,我只有在旗艦級的耳罩上聽過這麼深的低頻
而且最難得的是這個低頻的韻味,不是收放很快很刺激的爽快感,而是很有力但又非常舒服的包圍感
在聽RAP時 - 如Nelly的Just A Dream - 裡面的鼓聲給人一種圍繞、被鼓聲和人聲抱住的感覺
低頻量大概與轉到最小或第二格的IE8差不多,不少,但也不是海量
其次讓人不得不注意到的是解析
解析和我的TF10改及以前玩過的EXK一樣好
也因此完全不會有什麼低頻蓋到中頻去這種事發生,分離度很OK
我之前最喜歡的就是TF10改的弦樂器的聲音
比方說聽吉它時是非常享受的,而IE800的弦聲也一樣非常的清、透、脆
不同的是TF10改的弦聲有一種金屬味,而IE800則是比較中性而不冷
在加洲旅館中的吉它聲,用IE800聽起來一樣清晰有力,與TF10改各有不同風味
再來是我最重視的人聲
雖然我收的音樂很多樣化,但我個人最主要的愛好還是JPOP與歐美的美聲
先拿我最喜歡的居爾特女聲團體之一Celtic Women的 May it be來試試
這首是魔戒電影中的插入曲,非常有悠遠的美感
一播放我就被定住了,非常的甜美、厚實,人聲的部份一點也不輸給我喜歡的SHURE家聲線
然後用海莉的Paradiso專輯高音部份來測女高音部份
在拉到最高的時候也不會出現毛刺,完全不會刺耳,並且即使到了最高點
仍然保有厚實的聲底,一樣是甜的
而中高頻的最高點(女高音的最高點)與TF10改差不多
本來期待它也許會再更高的,呵
接下來測男聲
以玉置浩二的夜色、劉亮鷺的往事如昔來測試
結果並不意外,也是厚而不肥、甜而不膩、不失該有的磁性,好聽
小結一下人聲部份
我個人喜好的人聲並不是日系耳機那種清亮的女高音音染
而是喜歡厚實、甜美多水的聲線
IE800的人聲聲線是歐美風格的音染,恰恰是我的菜
而且要是考慮到IE800優異低頻的包圍感與三頻分離度
不得不說用來聽我喜歡的美聲是大勝目前手邊所有的耳道了
下面就幾項各人的感覺做個排序
每個人的耳型、喜好與感受都不同
我覺得差異不大的就標為相等
所以非常主觀,僅供參考
佩戴舒適度 SE535 > IE800 = IE8 > TF10改
隔音 SE535 > TF10改 > IE800 = IE8
低頻下潛 IE800 > IE8 > SE535 > TF10改
低頻量 IE8 > IE800 > TF10改 > SE535
高頻延伸 IE800 = TF10改 > SE535 > IE8
人聲靠前 SE535 > IE800 = IE8 > TF10改
人聲厚度 SE535 = IE800 = IE8 > TF10改
全面性 IE800 > TF10改 = IE8 > SE535
總結,IE800是一隻非常非常毒的耳機(至少對我而言是這樣)
在我重視的項目上都表現的很好
如果拆開來一樣一樣看的話,各家旗艦都有不輸給IE800的地方
SHURE家的人聲音染、TF10改與EXK超棒的解析、IE8有質有量的低頻等等
可是如果把所有的項目都湊在一起看的話
在我有玩過的所有耳道中這隻是我的首選
在各種音樂上都有很不錯的表現
以上聽感皆為DX100直出,音樂格式為CD自轉WAV
同場加映一下IE800搭配比較多人會有的訊源,iPhone5與iPod nano 6
試了幾首不同曲風的歌,都是常見的320k mp3,就結論來說不算難聽
並不會有推不動的情況,比起一般的萬元以下耳機還是好聽很多
但低頻散了,高頻延伸不足,人聲的甜度也少了一些
有可能是檔案格式較差,也可能是推力的控制不佳
畢竟以播放器來說蘋果家的東西和磚頭還是差了一截
btw 其中iPod nano 6的解析比iPhone5要好些,但聲音也是有一點廋、刺
而我的IPC 160G給朋友了所以也沒辦法試試,但應該會比iPod與iPhone好
所以說如果想發揮IE800的實力,建議還是需要一個好一點的隨身訊源
我再找機會去試試SONY的高階Walkman看看
最後,才run了8小時聲音我已經很喜歡
所以接下來打算用邊聽邊run的方式
我覺得可以不需要特意去衝200、500、1000之類的
慢慢來就好,如果有出現什麼變化的話再來報告XD
另外,其實我覺得很奇怪
IE800這麼輕、這麼小,而且應該一樣也是動圈單體(還是個特別小的動圈)
為何音場可以這麼大、聲音這麼好
如果以全面性的角度來看的話,提升的不是一個檔次而已
但有這樣技術的話為何之前都沒有耳機使用,就好像是突然冒出來的一樣
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12/19更新-----------------
用了兩天之後,補充一下使用心得
在聽感上沒什麼大變化所以不提了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隻耳機的話
"低頻小提升,解析大提升,保留韻味順便加大音場的IE8"
我個人大概就是這個感覺
這兩天在使用上的一些心得分享一下
首先是佩戴的部份,配件的耳塞很不錯,應該大部份人都可以戴的很合
我也試了左右交換然後繞耳戴的方式,非常舒服,戴了一整天直如無物
可是這樣一來因為不能換線所以左右聲道也反過來了
所以我考慮做一條左右反接的2.5對3.5延長線來替換掉原廠分線器下面的那段線
不過這樣一來會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好料的2.5母頭難找,第二是好料的3.5 L頭都又大又重
晚點再來傷腦筋
再來就是它3.5 L頭的部份
原廠線的size可以插的進裝了保護殼的手機中沒有問題(現在的殼應該都有留一點耳機3.5公頭的預度)
不過在入線處,這個3.5L頭的軟膠部份其實有點硬
所以我有點擔心線材有拉扯的時候還是會集中在同一個點
不過還好這截線是可以換的就是了,而且高單價耳機的原廠線材大都很耐操(UE家的除外 呵)
原廠線材算的上是很軟
新品捲的很小一綑,打開來用了兩天就蠻直的了
另外這個柔軟度也讓線材不容易打結
原廠皮套很棒,但我沒有勇氣讓這個皮套在我包包裡磨來磨去
所以現在暫時委曲一下535,讓它多個室友先住一起…
還有,耳塞是霧面的,不曉得用久了之後會不會變成亮面? XD
有楕圓形的耳塞真的很貼心,調整一下角度之後非常的服貼
不過沒有M號的楕圓形,只有S和L有,不曉得能不能另外買到,挺想試試看佩戴感的
最後就是這麼輕的耳機還不太習慣,拿在手上老覺的不太安心…
大概這些,還有心得的話會再更新
---------12/19 下午小更新--------
我傻了,剛剛才突然想到
因為IE800的單體超小,所以根本就可以直接繞耳戴
只是正常戴的時候,後面兩個平衡音壓孔是朝外
繞耳的時候朝後,因為單體很小所以朝後也不會撞到耳朵
TF10用久了,一時之間沒想到這招
以後應該都會這樣戴了,這樣也讓聽診器效降到很低的程度了,開心
繞耳戴時的樣子

----------12/27更新----------
入手到目前為止,Run-in了約50小時
聲線沒有太大差異,但低頻的量變多了
妙的是用DX100推的時候覺得沒什麼問題,仍然相當好聽
可是換用iPhone的時候卻開始有中高頻刺刺乾乾的現象發生
而且會有低頻海量的感覺,加上高頻有點上不去,所以會被低頻蓋到
我猜可能振膜鬆開了之後,控制力不夠的訊源就出問題了
目前的低頻量我覺得和先前聽過的TOGO 334差不多
先前拿這兩隻來比的時候,覺得這兩隻的低頻下潛和音場寬度都相當好
中高頻也是同樣出色,分離度與高頻延伸俱佳
不同的是TOGO 334的中頻染的更豔,讓一些人聲變的非常甜(尤其女聲)
個人覺得應該是因為是針對流行樂風做的調整
讓一些錄音不好的POP,乾乾的人聲也變的較溫潤
IE800就不是這樣,錄的不好的人聲IE800也救不了它orz
相對的說,也就是在音色的還原上比較接近實際情況一些(但真實情況低頻量應該會少一點)
另外,借到了一顆微距鏡頭,所以補上幾張特寫圖
單體非常的小,高度只有區區的1公分,所以其實這些照片很多地方的細節
都是平常肉眼根本不會看到的,而且我還發現原來好多灰塵 = =
Sennheiser的logo,不曉得是不是蝕刻的,底下是黑色咬花質感,做工相當好

單體後方的孔,其實這個孔非常小,肉眼看起來只是個黑點

濾網,很細緻

左右標示與入線處

分線器,帶有logo,塑膠部份為霧面咬花

3.5L頭,質感與分線器相同

分享一下它的新家,為了不傷線,收線時我用的是四指捲繞,所以會繞比較大圈
而市面上可以用來容納四指捲繞大小的盒子幾乎全部都太厚
也就是裡面空間太大,如果是硬盒,收進去後搖起來還很響…
所以找了半天發現這一個大小和厚度都剛剛好的
後面塞各size耳塞、清潔棒及放心安的乾燥劑

蓋上後收的剛剛好,那個10塊是比例尺,很小一包
沒想到把森海的耳機收在SHURE的盒子竟然這麼合 XD
改天想辦法在另一面弄上森海的LOGO好了

當然,如果這個大小有硬盒是最好的,但其實這樣的防護性我個人覺得也很夠了
畢竟IE800的外殼材質是二氧化鋯,而且耳管非常粗短,沒有應力集中而斷掉的疑慮
再run個一陣子看看會不會像老IE8一樣低頻回斂、解析上揚
--------------- 1/9 更新 ---------------
還蠻多人pm問說IE800與某某耳機比較起來如何的
所以本來沒打算這麼快更新,因為我大概才Run 100小時左右而已
不過還是把所有我個人有聽過的高單價耳道的聽感提一下
其實大部份的耳機,超過一個價位以上,大都是口味的變化而已了
而且前端的來源也會有影響
所以以下的聽感也純粹是我以我手邊的設備的個人感受
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以下為我個人認為比IE800低一階之產品線,依品牌字首排列
.Audio Technica CK100pro
聲音清亮,解析一流,女聲通透
應該會是很多人非常喜愛的女毒聲線
做為一隻鐵三角的旗艦耳道我覺得是當之無愧
不過我個人比較偏愛厚實的聲底,因此不是我的首選
佩戴舒適,可是在戴的時候那個mmcx接頭一直轉來轉去的
要戴好需要有一點技巧
.Denon C400
解析不錯,低頻偏少
我個人不是低音控,也很可以接受低音少的耳機
但這聲線實在… 不是我的菜
.Monster MMDT
有名的低音砲,以它的價位(尤其是在美國的售價)來說
是聽Rap、Rock等樂種非常爽快的好選擇
對於歐美系的人聲詮釋很有力
佩戴舒適,外觀漂亮,但非常難保養
.Sennheiser IE8
老字號了,低頻偏多、量感可調整
聲底渾厚,音場大,雜食性非常好
解析是弱點,用久了會慢慢善
如果單比某一樣特長
大概都不是萬元級耳道的最強
妙的是偏偏不管什麼樂種聽起來都很不錯
佩戴很舒適,但隔音性不算很好
換耳塞可改善,但就塞不進原廠收納盒了(笑)
可換線,所以可玩性也很大(坑很深無誤)
.Sennheiser IE80
基本與IE8都相同,但聲線較亮一些
有人覺得比IE8更適合聽人聲
我是覺得都很不錯
外觀變漂亮這一點就很確實的反應在價格上了…
.Shure SE535
山型的聲線,低頻量並不多
人聲非常靠前,音場不大
對於人聲的詮釋很有味道,男聲濃醇厚實,女聲甜蜜多汁
小缺點是因為人聲太靠前了,高低頻的細節會有一點被壓抑
很適合聽有人聲的樂種,而只有樂器的樂種則爽度會低一些
佩戴非常舒適,隔音非常好,搭配Supertips的紅色轉接環
可以適用幾乎所有的耳塞,在耳塞的搭配上有很多的可能性
線身與市面上常見的1.2m不同,是1.5m
建議可以弄一個線夾使用,太長的線才不會干擾
.Shure SE535 LTD
與535聲線相同,但聲線較亮
低頻與535差異不大,高頻延伸加強一點
因此在聽感上會有解析較好的感覺
外型與535完全相同,線長下修為1.2m
且線身改為白色,因此比較怕髒
.Sony MDR-EX1000
音場大、三頻分離度佳、解析好、低頻量適中
中頻的厚度在日系耳機中算厚實,人聲也染的很不錯
是我最喜歡的日系品牌耳道
缺點是我怎麼戴都覺得不是很穩當,隔音不太好
以及專用的接頭規格,所以雖然可換線,但不方便
.UE TF10
國民旗艦耳道,聲底超冷,解析超高,音場大
V型聲線,低頻量不算多,十足的動鐵風味
中頻的凹度讓樂器的包圍感變的很有一番味道
換線後可以在維持優點的情況下補回一些中頻的厚度
或是讓聲線變暖一些(但可能會犧牲解析)
以它跳水的價格來看我覺得真是CP值爆錶
不過樂器的聲音會帶有一絲金屬味,加上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的佩戴
所以入手前最好還是應該先試聽試戴一下
.UE UE900
聲底較TF10暖一些,低頻量也較多
不過在高頻延伸的部份缺了一截
原廠線與接頭的設計我覺得不是很好,四股線先雙絞再對絞
線很細,耐用度不是很優,而且為何要改用mmcx接頭啊
個人覺得這隻比TF10優秀的地方大概就是佩戴感
以及比較適合有人聲的流行樂種
我對TF10的綜合評價較佳
以下為我個人認為與IE800同級,或應該高一級的產品線,依品牌字首排列
.AKG K3003
全面能力都在水準之上
聽感上比較像是動鐵耳機而不像是裡面還有一個動圈單體
三頻的銜接上我是覺得還OK,人聲靠前
而聲線上雖然不是冷底的監聽風格,但我覺得它的聲音較理性
與AKG家大耳罩的清澈風格有些相近
我朋友對這隻耳機的形容我覺得很傳神,像是升級的SE535 LTD
外觀雅緻,作工精良,小地方的細節都處理的很漂亮
單體頗重,繞耳戴舒服很多
.Fitear TOGO! 334
聲音濃郁、音場大、分離度佳
低頻下潛很深,高音延伸也很好
中頻非常厚、甜,相當好聽
與IE800其實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差別在人聲上有多了很多的美化
以及高頻部份較為突顯
個人對這隻小小的不滿是外型不夠漂亮XD
.Finalaudio Piano Forte IX
這隻…
首先是我在佩戴上有很大的問題
非常重、也無法密閉
勉強用手往內壓會好一點
聲音方面,我的感受是很空,非常空
音場很大,但所有的聲音是空、乾、遠
完完全全
不是我的菜,跳過
.Finalaudio FI-BA-SS
比上一隻好聽、好戴很多
聲音也豐沛很多,分離度不錯
中低頻的表現也不錯
但覺得中頻缺少了幾個頻段被神隱了
聽起來不習慣,不是我的菜
.Phonak Audéo PFE 232
瑞典來的旗艦,佩戴算是舒適,線很細但很硬
泛音非常非常少,感覺比正常的聲音還少很多
聽起來不習慣
.JH Audio JH16
非常好聽
顯然這麼多個動鐵單體的調校與分音很到位
低頻下潛、分離度與高頻延伸都是一流的
中頻人聲沒有太多加料,不是很甜,但很厚實
聽到的時候覺得,這真的可以算是動鐵單元的傑作
.Ultrasone IQ
U家新推出的耳道旗艦,佩戴很舒適
低頻收放非常快速有力
聽一些重節奏的high歌時爽度十足
不過中高頻很乾冷,因此對我來說男聲女聲都很不毒
應該不是面向我常聽的音樂種類所做的產品
很多人推薦這隻的解析,猜測可能是因為中高頻特別突顯所以造成的聽感
其實我覺得這隻的低頻表現比解析要來的好
.Sennheiser IE800
前面已經提很多了
除了超大音場、三頻表現、高解析、超毒人聲之外
之所以在這麼多耳道裡還是選擇了IE800
這隻耳機有一個特點是其它耳機中很難找到的
就是每一個音之後,都會有一個餘韻
例如撥弦、擦弦、鼓點
這個餘韻並不一定會很長,但非常非常迷人
營造出的是非常舒服的包圍感,完全可以讓人中毒
倒也不是說這隻耳機就無敵了,幾乎每隻旗艦都有非常強悍的優點
但IE800在這一點上真的難以被取代
提外話,假如是預算有限只能挑一隻萬元耳機的話
我會選擇IE8/IE80或EXK,適合各種樂種又有很出色的聲音
如果不計較預算的話
我最喜歡的是JH16pro、TOGO 334、IE800
這三隻雖然聲線不同,但都非常非常的好聽
--------------- 1/28 更新200小時run-in ---------------
到目前為止Run-in時間約200小時,更新一下階段性報告
森海家的耳機Run-in期向來比較長,所以階段性的記錄比較能排除一些主觀因素
大約在70-80小時左右時,低頻的量感非常的多
多到那時隨手放了一下Kalafina的Migia時被開場的低音給嚇到
原先我的Run-in音樂是常聽的一些POP、JPOP、美聲、古典
也就是儘量找不同樂風的音樂來run
但發現它低頻超量之後開始改用弦樂、女高音,並開始使用Run-in片
使用Run-in片的時候我很小心,只開很小聲的音量
因為其中有幾段是從最低頻到最高頻的連續音,算是強迫振膜去回應每個頻段
弦樂方面則特別提一下這張

Douö
由 Olivier Cahours 的佛朗明戈吉他加上 Bertrand Renaudin 的爵士鼓
兩種樂器互為賓主而又互相鳴放
除了是很有創意的組合之外,重點是錄音非常非常的好
背景透明、線條清晰、動態犀利
所以我還蠻喜歡用這張來run IE800,同時音量也會開大一些
Run到現在約200小時,低頻爆棚的狀況減輕了,但仍然比剛開聲的時候要多
解析也上揚,但在聽錄音不好的音樂時齒音也開始蠻的明顯
特別是錄音不好的ACG,因為這類音樂的演奏與錄製大多與Hi-Fi差了一截
而且常常在錄音時對一些頻段做了很多的增強或改變
所以我手邊有些愛聽的ACG,用IE800來聽
就會埋怨當初怎麼不錄好一點,或是怎麼不挑嗓子狀況好的時候再來錄
像是Fate Zero的ED,春奈るな的 空は高く風は歌う
還有未聞花名的ED secret base-君がくれたもの-
音樂很動人,但那齒音實在是… 唉
可是若是錄音較佳的轉輯,例如借物少女的OST

則聽的時候簡直是昇華的感動,超毒的女聲與弦聲,一點也不想把耳機拔下來
雖然Run-in期應該會很長
但還是先統合一下目前我使用到現在,IE800的優缺點
以便有個初步結論給觀望中的版友
先說缺點:
1.量很多的低頻,雖不會蓋掉細節,但也不適合只偏好中高頻或是喜歡清透女聲的使用者
2.錄音不好的音樂馬上現形
3.單體不能換線,卻在分線器上做了一個2.5頭轉延長線,雞肋
4.說好的線長一米二咧? 我手上這隻和Head-fi上老外的那些都只有105公分哪
5.正常戴法聽診器效應頗大
6.代理商定了個鬼價格,而且不同的店還給不同成本價,真的要買請每間都問,其實比定價低很多很多
優點部份:
1.低頻下潛非常深
2.極大音場
3.解析出色
4.厚實聲底,調音偏中下盤,且有特殊餘韻(殘響?) 這點見仁見智,我個人非常喜歡
5.作工精良,用微距攝影來看細節也都處理的非常好
6.繞耳戴非常舒適且無聽診器效應,但單體到分線處的線並不長,所以只能從後方繞
7.較不挑剔前端控制力(但需要搭配適性),手機與一般隨身聽直推還不算太差
以上是到目前Run-in約200小時之使用心得,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