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早些年自行搭棚做過幾台真空管前後級,因此對自己的焊工尚俱信心,趁國慶休假焊製一條音頻線分享製作過程.

大約七八年沒拿過烙鐵了,趁手還不會抖多做幾條線玩玩,自己親手做過的線材不下百條,不同的方式跟材料對聲音皆有影響,溫度的拿捏也影響一條線的成敗!因此,一套良好的焊接工具是必備的!

不管廠線,還是自製線,價格不是決定聲音好壞的因素,能發出自己喜歡的聲音的線,就是好線!

照片都是用手機拍的,傷眼莫怪,手工粗劣請鄉民海涵莫鞭莫炮~~但是歡迎指教!

路邊買的接頭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所使用的線材外觀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線材品牌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線材外層剝下來的毛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共有四股,這是單心銅線,且有方向性,製作須注意!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看到小字沒,別懷疑~~這是喇叭線材!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成品外觀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進行測試參考的線材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測試參考訊源及耳擴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測試用耳機

自製手工3.5對3.5耳機頭連接線分享

線材成品音色感受分享
單心線跟絞線的聲音,個人聽感較偏向單心線,但是材質不好的單心線會有音色變單薄的現象.
參考用線一條是銅絞線,另一條是銀絞線.銅絞線中頻凸出兩端稍微有凹陷,聽人聲很有感染力,但是音場小一圈,人聲位置在很前面.解析力尚可,低頻有但不鋪天蓋地,下潛度適當,相當(中性)的一條線,(就是百搭).但是聽別的音樂型態,就會有好像少了些甚麼一樣!
另一條銀絞線的音場寬,解析高,定位準,聽交響樂會令人去尋找聲音群的位置,聽大編制的樂曲,會令人有暢快淋漓之感!但是.............還是有但是!!聽當鋪爵士時,空氣感跟包圍感如臨現場,只是銅管一發聲~~~~~卻讓我起了雞皮疙瘩,是不舒服的銅管!

聆聽單心銅線前,用白噪音煲了約兩小時而已,一開聲卻令人驚喜,當鋪爵士的銅管依舊令人起雞皮疙瘩,只是那是金屬管的共鳴聲讓人起了共鳴反應,牛筋的彈跳活生生撼動我的心律.測試聆聽了一整個下午,這條線跟爵士樂是絕配,找到了先前用銅絞線聆聽時沒聽到的感動!雖沒有銀線的解析高,但是空氣感水分俱在,聆賞人聲音樂也ok!是可以長時間聽音樂的線!

手邊的裸線還有十幾種數十米,本來以為以後只能當廢五金賣了,但是現在可以好好玩玩~~有一點要強調,線才不會讓聲音變好,好的前端跟軟體還有後端才是重點!!線~~~只是修飾聲音!

2012-10-10 21:59 發佈
頭香先推!!
最近也在學做手工線
自己玩比較省

juo55855 wrote:
早些年自行搭棚做過幾...(恕刪)


線才不會讓聲音變好,好的前端跟軟體還有後端才是重點!!線~~~只是修飾聲音!

推這句~~~~~~~~~~~~~~~~
越好的線材越能將聲音完美地傳出

線材的好壞會影響聲音的"變化"

至於"修飾"應該是人為的
可能每個人對字義的解釋不同,聲音的“變化”,我的解釋會認為如數位類比轉換叫變化,當類比訊號在導體內傳輸時,不管是原汁原味,還是加油添醋都只能叫修飾!

拆過機或者會自組機器的鄉民應該清楚,類比訊號經由DAC出來後會通過多少狗屁叼糟的東西,懂越多越不相信線材的效用(神線),但是聽越多卻又越愛換線材。這是矛盾的!

我相信,每個音樂愛好者,當願意去投資音響器材時,就是想找到心中最感動的聲音!

boss1228 wrote:
頭香先推!!最近也在...(恕刪)


其實……要做“好”一條線,決不會比廠線省!

線材有方向性?!
線材本身應沒方向性
Run in過後才具有方向性

Dunhill1991 wrote:
線材有方向性?!線材...(恕刪)

關於線材有沒方向性的爭議……
我不是專業人士不敢妄自評論,不過咕狗上資料很多,古河電工跟萬隆都有相關的報告!

方向性跟材質及結晶方式有關,不然廠商應該不會閒閒老在線皮標示箭頭!
之前好像有文章有討論到,
方向性好像跟製程有關!!
那sennheiser頭我也買過, 最後還是覺得百威(大款)還是較佳,倒是YARBO頭沒玩過, 蠻好奇!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