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最令人感到高興的一件事,莫過於iriver S10在台正式上市了。
如果說2006下半年度的沉寂,是醞釀一罈罈比經典前作們更加香醇的美酒佳釀而必需的存在,那麼S10就是令人驚艷的餐前酒。

一、S10外觀篇:
(一)拆包裝


興高采烈地拆開那缺一角、饒有童趣的包裝盒時,第一個反應竟然是「呆掉」,沒錯,就是「呆掉」。
她的確躺在包裝盒裡面,但還是阿天阿天地把盒子拿起來搖了數下,說真的, 搖起來的感覺是裡面根本什麼都沒裝。
半信半疑的打開,耶!? 竟然真的有機器,還是小到一個超級卡哇伊的地步!面對這景象,不呆個幾秒再驚呼的人大概沒幾個吧?!


趕緊捧起來把玩一下,嘿嘿,說她「超級沒有存在感」可是讚嘆之詞喔!只有約2個10元零錢的重量,官方說法是只有17.5g,沒有秤,但手感差不多。含面板厚度也不過1.08公分;朋友還笑說挺像片狀巧克力,不小心可能真把她吞下肚喔。
(二)與N10比較:
本來預期S10的SIZE是比N10薄、機身大小仍略同。
事實證明,我大概沒把CES上展出的新機型好好認真的研究,所以輕忽iriver近來對輕薄機型的設計功力了。

S10竟然跟N10本體(不含帽蓋喔!!)接近,似略寬,薄了約2 mm左右的差異,要知道S10可是還包含了面板的高度喔~


如果不計入面板高度,那兩者間的差異約為6 mm,這分釐之差可是實實在在地展現了iriver工藝技術的躍進喔。
二、S10配件篇:
雖然從T系列開始,推出機種的配件就不多。但不可免俗地還是要來介紹一下。

(一)綿繩部分:把綿繩耳機拿出來細瞧,會心一笑,耳機接頭上面果然有個小到不行的扣夾,絕對是怕精細的S10被甩飛而設計的……拍拍手以示鼓勵。
(二)耳機部分:應該還是Creysn幫iriver代工的耳機吧~

設計上跟頸繩併在一起,會讓人有:「如果這條壞了怎麼辦?」的疑慮,不用擔心,其實任何3.5mm耳機都可以接的,對FM功能也完全沒有影響。
啥?!跟N10的扣環耳機設計相比哪個好喔?

個人是覺得兩款耳機的頸繩,在長度的調整都拿不到滿分;S10的線長、掛上後機身位置稍低,雖有設計替換綿繩的卡榫,但並不能調整繩長;N10如要掛在鎖骨附近,頸後還得弄個扣夾。
但N10在調整長度的設計上,是簡單易懂的,雖然多少還是會有滑落的問題;且A式耳機附有扣環,可以在不使用時夾住耳機,至今仍是個很棒的Design。
(三)耳棉:隨廠附的白色棉套怎麼不多給幾個,很難買到白色的耶。
(四)USB充電、傳輸兩用頭:顯示出S10的耳機孔兼有USB充電與傳輸功能,免除了一個USB連接埠的空間,讓主機內部的空間得到更精簡的利用。

相信主機板線路設計又將是一個經典的工業設計典範,再次拍拍手。
拆機詳解:http://www.imp3.net/articles/4/2006_11/10870_1.html
(五)說明書:對於操作已經非常簡單的S10來說其實沒什麼必要性,不過為了保心安,iriver還是附上了多國語言的說明書。
(六)iriver Plus 3軟體:我想這才是重點吧~
早在之前就曾下載iriver Plus 3來使用過,還是覺得iriver Pus、iriver Pus 2的缺點並沒有得到大幅改進。
但這次安裝新版iriver Plus 3,以往的大麻煩:「將歌曲或相片透過iriver Plus傳輸到主機上的時候,為了分類,常得另外做資料夾或是播放清單,檔案一多真的不慎其擾。」終於被改善了~
新版只要傳輸入主機,會自動分類、依資料夾創建新播放清單,減少了無謂的管理時間,實在太棒了。
三、S10功能、硬體規格表
功能部分以圖示表示囉!

硬體規格,就簡要提些我個人重視的部份吧~

(一)螢幕:1.15吋OLED超正,當S10一開機絕對伴隨著一連串「好漂亮」的驚呼聲。一般白牌機使用多色OLED總會有種俗艷的感覺,清晰度、色彩的正確性跟S10不能比擬。
當然啦,S10總不能到了晚上才能顯耀她的光采,就算是白天,表現也是很亮眼的喔。

什麼?跟N10的16灰階OLED 相比如何?
您真是愛說笑了,N10的螢幕在白天幾乎是無用武之地的啊!!看看上面照片中兩個螢幕的顯示表現,就知道有什麼差別了。
(二)耳機輸出:單邊15 mW,一般耳機就足夠讓你耳朵享受聽覺震撼了,音質部份容後再談。
(三)FM訊噪比:比前期作品的50dB提高10dB,FM清晰度應較前作更佳。
(四)支援的音頻格式:一路走來iriver在接受的音頻格式上非常堅持
(五)支援圖片:算是我對S10最失望的一點吧,竟然支援BMP而不是JPG和GIF!
有道是,同一張照片JPG和BMP容量就有差,雖然說iriver Plus 3傳輸到S10內會轉成較小的規格保存,一張BMP照片也只佔了幾kb,但是……一般電腦保存圖片多半是採用 JPG或是GIF,如果要放到機內還要先轉檔,還真是不痛快。
(六)錄音:直錄成MP3格式,所以不用擔心轉檔問題了。
(七)續航時間:官方說法是8小時。連續兩天觀察使用時間,實際測試的環境:依照128kbps的MP3、EQ Normal、音量20、背光10秒、除開關機外完全不操作的標準規格,其結果跟官方數據差不多,甚至還更長了一些。
不過,對於iriver的產品,我想用家會關心的是應該不是這樣的測試環境和數據吧!?
所以,額外作了殘酷測試:「螢幕完全常亮(設定屏保為”時鐘”)」、播放128kbps的MP3、自訂EQ、音量20設定,量量S10能有怎樣的表現。
想不到對這塊OLED耗電量的擔心竟是多餘的,大出意料之外撐到3小時之久。看官們要知道,就算是採用16灰階OLED的N10在這樣嚴酷的測試環境下,大概能撐到2小時就令人驚訝了。不得不稱讚這塊瑰麗OLED的省電能力了。
四、S10玩什麼?怎麼玩?
雖然前面比較了一堆,但拿N系列與S系列來比較其實並不正確;原因是:兩款機種主打的群眾並不相同。
N系列是設計與氣質集大成,S10則是屬於玩樂派,故S10細部的設定明顯年輕了許多,整體風格很討喜、具嘻哈風味。
以2007的電子產品趨勢來研判,S10絕對是勝出的。
其決勝要點:
(1)體積小、重量輕:17.5g,整天帶在身上也幾乎感覺不到重量。
(2)清晰、色彩鮮豔的螢幕:吸睛重點。
(3)富趣味性的操控面板:移植U10成功的直覺性操作介面,當在尺寸迷你的面板上飛快游移時,總讓人油然而生「天天玩遊戲」的快樂感。
(4)續航力佳:即使在使用高品質OLED下,還是平均保有6-8小時的使用,通勤時間使用已綽綽有餘了。沒電的話,接上USB快充一小時,又是一尾活龍囉。
(5)該有的功能,一個也沒少:音樂播放、音詞同步、FM、錄音、圖片瀏覽、時鐘……等。
(6)炫麗的屏幕保護程式:有視覺效果、時鐘、圖片幻燈片三種選擇。 Beware(請當心),一旦開啟S10就變身時尚裝飾,不要怪我沒有提醒你喔!

時鐘(依時間區分日夜兩圖示)

視覺模式(依音樂曲勢波動)
一個時尚玩物該怎麼玩,諸位看官應該都比小的厲害,怎麼玩出自我風格才是重點啦。而繼E10、T10被改造出嶄新界面的PACKAGE比賽後,看著手上應該也是使用三星晶片的的S10就不禁竊笑了起來……說不定,過些時日就釋出更改介面的PACKAGE喔。
五、S10與N10的差異解析
想當初2004年底N10剛推出時,打著「最小巧」、「最輕量」、高雅珠寶盒裝之配件組、貼心耳機扣環,不知讓多少女性朋友無力接招。如果不是當初的售價高聳入天、硬生生阻攔著眾家姐妹們敗家念頭,我想街頭「人手一機」應非難事。
N系列,個人勸敗了不少肯花大把鈔票的女性友人,最早的評價當然是:「超小」、「好美」、「聲音很立體」……等。
但用了一陣子後,幾乎95%的朋友都會問我一個問題:「六個按鍵的操作很麻煩,沒辦法改嗎?」
S10的出現給了這個問題絕佳的解答:
一、沿用U10的Direct-Click使用者介面

(一)設計指標
U10的Direct-Click使用者介面,其設計理念相當「直覺」,許多設計工作者也給予高度肯定;畢竟電子性產品趨勢,「簡約易用」的概念一以貫之後「不用學就會用」理所當然成為最高設計宗旨。
U10將面板當成按鍵,操作上會使用的部份大幅減少到只剩四個方向數,這就是Direct-Click使用者介面取得成功的關鍵。
(二)按鍵數與操作介面
相較過往的IFP系列五維方向鍵加上上排三按鈕,有8個按鍵,加上長短按法均有不同功能;這樣的操作系統,對於老艾友而言是「經典」,但對不熟悉的用戶而言卻是「災難」,太常碰到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得求助他人的窘境了。
N系列和T20、T30的6個按鍵,正處在轉換期,雖然按鍵數減少,但是操作並不因之簡化。
H系列的觸碰感應條、側邊3按鍵、開機鍵;觸碰式感應條的立意良好(雖疑有抄襲IPOD圓形操控盤創意之嫌),可惜操作的直覺性不佳,也有磨合期。
而U10按鍵數,加上音量鍵兩個、開機鍵、直橫切換鍵,含面板也算有5個按鍵。你可能會說並不算少啊,可是卻是透過把平常較少用到的鍵獨立出來,讓Direct-Click使用者介面能發揮所長。經過實地測試,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拿到的10分鐘內了解操作介面,並開始玩的不亦樂乎。
(三) Direct-Click使用者介面在S10上的改進
Direct-Click使用者介面實際運用在U10上,雖好評不斷,但也招致不少批評。
首先,就是U10過多的功能使得操作要頻頻按壓、不清楚自己身在功能表何方、為尋找選項而使按壓次數提高、反應遲鈍….等問題。
在此……
很高興的跟大家報告,這些令人困擾的問題在S10上面完全感受不到。
就主功能菜單的部份,或許是(1)功能較U10少或(2)主處理晶片效能增加,進行功能選擇的時間縮到理想範圍內。而就算進入了主菜單功能選項內進行設定,Direct-Click使用者介面直接的反應速度也不賴喔。
好了,說了一堆關於操控介面的好處,相信您大約可感受到S10的魅力了吧。
六、關於音質
相信對於很多艾友而言,這絕對是選機最重要的一環,也是評測中每個人都必看的一點。
在閱讀個人淺見之前,得先跟各位大大說明,我並未擁有「傳說中的耳機」,也不是金耳朵,加上每個人對音樂主觀評價、口味均有所不同,所以結論仍是「僅供參考」@@lb,還望功力深厚的大大多多指教喔。
測試環境:測試前已將所有設定回復原廠預設值,但音量均調整到個人較適應的18,耳機均使用約一年的MX400(這應該煲的夠透了吧!?)。
對照組:使用菲利浦晶片的N10。
用來評測曲目:最近常聽的Take That(接招合唱團) Patience

主唱Gary Barlow的聲音屬清亮型且真假音轉換時用到的鼻音柔軟,背景音與合唱部分群起時不會搶掉主體的丰采,反而有環繞主體的包圍感,S10在音量18完全未做EQ設定時就能將這些特質表現無疑,貼近原始的音色。
鑑於耳機輸出的功率N10多了S10整整3mW,所以N10在音量16就能擁有不錯的表現,透過飛利浦晶片的加持,整體音色的表現上,其低音表現比S10更令人驚嘆。
唉,只是這又成了一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的天字號之謎;初次聽到N10的音色保證您驚為天「機」;但如果聽慣S10的純淨音色,又不禁對音效濃重的N10覺得過頭了點。看官,您愛的是哪種口味呢?
七、總體評價:
(一)優點:
1.領先的微型機工藝技術。
2.面板頂級,看起來100%不一樣,飽滿色彩和清晰度,加上超省電,絕對值得您多掏幾百元把她買回家。
3.成功移植操作介面至小尺寸機型上,完全不影響操作。
4. 整體操控性能優異,已大幅改善U 系列缺點。
5.iriver Plus 3改進,大幅修正H系列、T系列所搭配之iriver Plus缺點。
6.合而為一的USB、耳機孔設計。

(二)缺點:
1.待機時間若能加長到10以上更佳。8小時應付日常播放或FM是足夠,若使用錄音功能,預估是10小時的電力方足予應用。
2.沒有如U10的Hold鍵來將面板頂高,僅有自動上鎖功能,總覺得會不小心壓到。
3. 圖片功能有點跛腳,希望能增加支援JPG和GIF。
4.特殊的雙用USB充電器,非常容易掉或是忘了帶吧?
(三)選購評價
外觀:亮眼、有型,但能有更多顏色選擇會更搶眼吧,9分
操作:本機操作簡單易用,主功能菜單也能是中文會更好;iriver Plus 3改版後深得我心,9分。
功能:圖片功能增加支援JPG和GIF吧,衷心期盼,8分。
價格:與三星產品相較,可以更物超所值一點,6分。
結果:
S10獲得8分高分,絕對值得品味挑剔的你來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