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CDP的推力比隨身系統好很多
而且又比較便宜
所以在衝到UDA1之前
想先入手一台便宜的CDP渡過中間的空虛期
畢竟耳機已經敗了......
CDP的揚聲器可有可無
畢竟是用來接耳機的
預算3000左右
耳機pro 900
直推佳
andyshie12345 wrote:
抱歉我不小心打錯了是...(恕刪)
我昨天抱著PRO900跟Fubar4+去億而創試聽Creek obh-21se (純耳擴),
用店家的筆電,Fubar4+直推跟做純DAC交叉比對,
自備CD:Pink Floyd - The Wall、Megadeth - Countdown To Extinction
第一首歌"Hey You"就高下立判了,除了音場變大了之外,
高頻變得更柔順,低頻更是拳拳到肉、結實有力,
重點是那個中頻,人聲變得相當的醇美迷人啊!
試聽完回辦公室馬上就向老田訂了一對訊號線,
沒意外的話下禮拜就要入手了....(還要等123的折價券代碼)
之前試聽UDA1直推還沒有讓我這麼感動,
印象最深反而是那個人聲氣音挺刮耳的....
但我的意思不是說UDA1比較不好,畢竟每個人聽感喜好不同,
我只是建議樓主有機會可以試試看Creek obh-21se,
另外,之前網路上看到有人說這台有底噪 (同樣是接PRO900),
我昨天把音量轉到最高倒是沒聽到,給你參考。
Same Shit, Different Day.
andyshie12345 wrote:
請問Fubar4是指...(恕刪)
跟你說說我一路玩到現在的過程好了,
PRO900剛買來的時候,我只有一台Fiio E7,原本是接Grado sr125的,
想說姑且先湊合著聽,再慢慢打算前端怎麼改良,
網路搜尋了一段時間,本來是想試試MX1,
結果剛好遇到Fubar 4 plus特價3.8K,
沒想太多就連著Oyaide升級線一起敗了

這樣組合確實讓人聲推前,低頻收斂、緊實多了,
推力自然是比E7好上一截,解析也更好,
這樣聽了一段時間後,又跑去福星國小旁的電料行買了一條光纖線,
便宜貨,大概三百多塊吧,兩端都有方頭<->圓頭的轉接頭,
(公司電腦是iMac,光纖是用圓頭直接插耳機孔)
跟USB線比聲音又更加凝聚、乾淨了,
網路上查到Fubar4+走光纖/同軸可以升頻到192Khz,挺好玩的!
昨天帶耳機跟Fubar4+去億而創試聽是用店家筆電接USB,
原本想說如果沒什麼升級感就省下這筆錢了,
結果Creek OBH-21se推出來的聲音我相當喜歡,到現在都還回味無窮~
昨天立馬就向老田訂了一對Promise MK3 0.5米訊號線,
123的折價代碼也拿到了,下禮拜就要去敗了~
所以最後接法就是iMac > 光纖 > Fubar > RCA > OBH-21 > PRO900
這樣一路玩下來,聲音應該不是最好的,
但是我覺得還蠻有樂趣的,每次都有升級感,
倒是當初沒有去PK過MX1跟Fubar4+,
樓主要不要去比較看看,再上來跟我們分享一下?
Same Shit, Different Day.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