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個月因為某知名b牌耳機讓我開始對耳機的世界產生好奇...
來到了01學到很多也看到很多,耳罩、耳道、耳擴、線材、客製、旗艦line out、等等很多很多~
看了這麼多文章也爬了很多相關的歷史文,發現到"耳擴"在隨身影音的討論版裡是個很具爭議也
相當具有話題性的討論主題。 這隻耳機到底該不該上擴? 預算多少內有什麼耳擴選擇?
我是個剛踏進這個大坑新手,對於耳擴的定義只知道阻抗較高的耳機需要耳擴來推。
不曉得大家的耳擴對你來說的定義和定位是什麼?
ps.我朋友和我去試聽耳機(老闆接耳擴),他說:這是拿來加大音量的喔?! 接上去聲音變大聲耶!
在我朋友的眼裡的耳擴只是拿來提高音量的東西....
但是隨身聽通常電壓,電流偏低,有時候聲音會連爛筆電都不如
(底噪等其他質的問題是另外一回事,先不論)
這裡講的不如是:聲音感覺比較乾憋,比較瘦比較尖薄,比較虛,音場比較差
你會發現上述的每一個形容詞都是"比較"
換句話說,如果你單聽隨身聽,不做比較,不見得會覺得哪裡不好
這就是爭議的源頭了 --
有聽過好耳擴的人 VS 沒聽過,木耳,堅持攜帶性,或盲目只知道問什麼最強的人
吵著非要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不可
來個例子,這幾天剛入手Sony XB41EX,還在RUN當中,理論上應該非常好推
凡是接閃存機種,nano IP4還是walkman S,基本上聲音都會偏尖
但一般認為比較有推力的音源就完全不會,包括:M10,IPC,PC&Mac電腦
雖然是主觀,我不認為這是巧合呢。
覺得不會的人,可能音量開比較大聲,彌補了推力上的一些感受
但我是很小聲聽的人,推力也是比較主觀的一種認定
我個人的經驗是,大部分耳機都可以反映出音源的改善(而且是調EQ複製不出來的那種)
但是值不值得花錢,增加體積,多一樣東西要充電
那是跟打砲一樣,你要照自己喜好去決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