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那不是我的

之前小弟一直推親戚進入家用坑
介紹了STAX2170、KOSS靜電、Q701+Schiit...
無奈他不常在家聽音樂
所以放棄了家用(推靜電坑失敗

試聽了Z1000之後
小弟和他都十分喜歡Z1000的聲音
中性、解析不錯、唯獨音場不夠寬(可能因為不是開放式)
決定耳機後開始尋找隨身耳擴
小弟向來不認為隨身耳擴會有多好的效果
但是總是有例外的時候

總共是聽了三台:iBasso D12Hj、FURUTECH ADL CRUISE、Corda Stepdance2
(訊源:Walkman X1000)
D12Hj控制力不錯、音場有廣些,但是損失了許多細節,這台放棄
Cruise的推力頗強,可是控制力不是很好,配Z1000太火爆,聲音也很浮躁,底噪不小,也放棄
Stepdance2推得恰到好處,算是比較中性的聲調,音場定位有出來
底噪不見了(應該是Active Balance的關係)
很難想像總推力是別台的四分之一,但是卻推的那麼好(走精緻而不是推力大的路線)
最令人欣賞的是解析,大多數的隨身擴增加了推力,不過跟直推比起來,總會失去解析
這台配Z1000時,卻幾乎沒有損失
所以耳擴也決定了
Stepdance2目前成為小弟聽過最喜歡的隨身耳擴
再來是線材
很囧的是本來他預計買兩三千元左右的3.5對錄線
但是音悅這個價位的線都賣完了

所以只有兩個選擇
600的OFC或是四千多的Qables Silvercab pro
試聽起來差很多(廢話

但是個人覺得這兩條線沒有差到三千多,心目中的差距是兩千
不過後來還是買四千的

Silvercab pro是純銀混金線
解析、音場沒話說,都很好
高頻延伸更是比銅線好了一截
低頻的量倒是沒有減少很多,速度是快了一些
有沒有混金其實差距不大
接下來看圖吧
按照往例,以下是拿Leica X1隨意拍的,傷眼勿怪
Corda Stepdance2銀色+Qables Silvercab pro純銀混金線
![[分享]Sony Z1000+Corda Stepdance2+Qables純銀混金線](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2/mobile01-db510f4b570f5e68790a73266cf4c9e3.jpg)
Sony MDR Z1000
![[分享]Sony Z1000+Corda Stepdance2+Qables純銀混金線](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2/mobile01-a8dbe63cc13b9209b2fea4cff3c44bb4.jpg)
Sony MDR Z1000
![[分享]Sony Z1000+Corda Stepdance2+Qables純銀混金線](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2/mobile01-437cb96692d4664144e67f7b29e89ee9.jpg)
與Walkman X1000合體
![[分享]Sony Z1000+Corda Stepdance2+Qables純銀混金線](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2/mobile01-8dcfba41e0a28743ff1aa6b72d2b1d8c.jpg)
跟小弟的耳機合照一下
![[分享]Sony Z1000+Corda Stepdance2+Qables純銀混金線](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2/mobile01-e82c72c4603c10b043bb51546db9028d.jpg)
再近一點
![[分享]Sony Z1000+Corda Stepdance2+Qables純銀混金線](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2/mobile01-cba44156a3dd0ae851f388efaf6dd475.jpg)
如果拿來跟STAX507比的話
解析不用比也知道,但是以Z1000的價格來說,小弟十分滿意他的解析
Z1000可以讓人在十秒內分出是Wav檔還是MP3檔
音場當然比開放式的窄,定位沒有比靜電好(應該是價格的關係)
兩者低頻的量還滿接近的,動圈在力道上也沒比較吃香,這點還滿怪的
(也許是run不夠,也可能是因為Z1000本身就不強調低頻)
高頻延伸、低頻下潛的比較也不需要贅述
Z1000整體來說CP值還不錯
目前取代了K702,Q701成為小弟心目中兩萬以內表現最佳的耳罩式耳機
(以前聽K702+Audio Valve RKV MKII還是令我魂牽夢縈,但是價位

謝謝觀賞

來補一下Stepdance2配其他耳機的聽感(訊源一樣是Walkman,線材也是Qables)
配IE8:
音場推開了、定位更好,傳說中的Senn veil雖然解開了,無法避免的是解析仍有稍許退步
低頻更紮實,高頻改變並不顯著
配Shure SE530:
可能因為是動鐵,上擴真的沒什麼改變

音場沒更廣,解析也退步,唯獨底噪不見了
個人不建議SE系列上擴,直推就好,至少S-Master的表現令小弟已經很滿意
配Sony XB1000:
低頻控制更好,音場稍微變廣,定位也是稍微進步而已
可能因為XB1000本身的解析不夠,上擴後反而沒感覺到解析變少(真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