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最後的賈伯斯-全系列APPLE隨身訊源心得


最後的賈伯斯-全系列APPLE隨身訊源心得

這個系列我之所以會稱為最後的賈伯斯,是因為它們是賈伯斯在世時的最後一批產品。
它們每個都擁有獨特的魅力,就讓我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不過心得方面就和我之前的文章一樣,只是單純簡單的說說自己的感想,不是什麼專業的深入評測。(因為單眼不在身邊,所以用手邊較古老的相機拍,畫質較差請見諒。)







iPod shuffle
最後的賈伯斯-全系列APPLE隨身訊源心得

輕巧便攜是其最大的特色,和前一代最大的差別就是恢復了有按鍵的設計,我認為按鍵還是有其必要性,因為聲控還是不夠方便,還是直接按按鍵最快。
續航力雖然不是很夠力,但也勉強夠用,容量只有2G,無法放太多歌或無損音樂,所以我都不放專輯,都是放一些自己最喜歡的單曲和音樂的MP3,整個2G可以說是自己專屬的精選輯,不管放到哪首都是自己最喜歡的音樂,因此沒有螢幕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每一首都是驚喜,我想這就是shuffle的精神和特色。
iPod shuffle小歸小,但是音質仍是相當不錯的,這種體積能有如此音質,我認為已是相當優秀了。










iPod nano
最後的賈伯斯-全系列APPLE隨身訊源心得
所有NANO系列中變化最大也是體積最小的一代,沒有影片撥放功能,回歸為一個純音樂撥放器,但同時也多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功能─可以當手錶。
取消了轉盤,取而代之的是觸控螢幕,個人非常認同這項改變,在選歌上確實便利不少,但是沒有美觀的Cover Flow介面稍嫌可惜,另外當成手錶也非常有型,可惜鬧鐘功能有點雞肋,因為沒有音樂外放的功能,如果沒有插耳機,根本就聽不到鬧鈴聲,而且NANO並不防水,加上每天都要充電,當成手錶用的實用性不高,不過單純用來看時間或當作飾品倒是可以,畢竟可以當作iPOD的手錶或是可以當作手錶的iPOD還是很炫的。
音質的表現其實和shuffle是差不多的,但是NANO多了觸控螢幕、FM收音機功能和較大的容量,如果只是運動用的話我會建議shuffle,因為運動時比較用不到螢幕,也不用怕用傷到螢幕,這樣才能放心的運動。








iPod classic
最後的賈伯斯-全系列APPLE隨身訊源心得
如同其名,iPOD中的經典,所有現役iPOD系列中僅存的硬碟式iPOD,也是僅存的轉盤式,隨著快閃式的容量一天比一天大,體積卻一天比一天小,加上觸碰螢幕的盛行和其便利性,硬碟式、轉盤式的iPOD很可能會走入歷史,因為單純追求音質的消費者比率其實不高,等到哪天iPod touch的容量達到了128G甚至256G或更高時,相信會有更多人選擇擁有更多功能的iPod touch,但是對於追求音質的人來說,iPod classic依然是iPod中的classic。
大容量、高續航力、高音質和較大的推力是iPod classic的特色,也是聽無損音樂的最好選擇。音質是所有APPLE系列隨身訊源中最好的,不像shuffle、NANO、TOUCH之間那樣差別極小,其音質是明顯的較好,尤其是高音的表現特別清亮。








iPod touch 4
最後的賈伯斯-全系列APPLE隨身訊源心得
功能最多的iPOD,擁有許多的運用程式供你下載(雖然很多要錢),簡單來說就是沒有電話功能的iPHONE WIFI版。它不只是一台多媒體撥放器,同時也是一台優秀的掌上型電玩,再加上WIFI上網功能,一次滿足你眾多的需求,但是音質跟shuffle、NANO相比,並沒有顯著的提升,而且藍芽的部分,因為是舊版本的關係,藍芽輸出的音質很差。








iphone 4S
最後的賈伯斯-全系列APPLE隨身訊源心得
apple隨身系列的最新產品,換上了雙核處理器,並增加了64G的版本,整體的功能性大大提升,但是單就音質而論是沒有什麼提升,也有人認為iphone 4的音質還比4S好,我認為不至於差得太多,只是大家對iPHONE的音質一直有著很高的期待,確實它的表現也不差,在所有手機裡它的音質依舊是數一數二的,但如果單純要聽音樂的話我還是比較推薦iPod classic。









ipad 2
最後的賈伯斯-全系列APPLE隨身訊源心得
apple隨身系列裡最大號的產品,拜大螢幕所賜,選歌時就像在電腦上選歌一樣快又方便,容量和電量也大,但是體積也大......用來當作隨身訊源是有點過大,但是在家裡用倒是很好用。
我個人在ipad 2插耳機的機率很低,而是外放的機會較多(外放音質算不錯了),用來看電影的機率也比聽音樂多,我想是因為它的螢幕和體積大所造成的使用習慣。
音質方面和其他的APPLE隨身訊源(不含classic)差不多,而推力也沒有因為體積大而跟著變大,面對高阻抗的耳機一樣沒轍。
2012-01-04 22:32 發佈

肥臉魔人 wrote:
明日會把剩下的部分寫...(恕刪)

大大真是口袋夠深欸!!!!全系列>v<哈哈
我想看TOUCH跟CLASSIC的心得~~~~
最近再想要買哪一台!! 期待!!^v^
不是相機的問題,建議大大下次趁有日光時拍攝,不需費力便可得到好效果
稚齡姊姊給你加油!

來搭個感想順風車
shuffle4是很突出的,令人意外,同等級產品音色突出的還有sansa clip+,兩者都是自家的晶片
而且看到拆機圖裡的電池之小,會有一種身為geek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這才叫科技進步
shuffle同時也是apple對藍牙的表態,不流於多此一舉而相比之下更單純而完善
nano6我聽了很久,還是覺得聲音比起其他apple產品,難免偏尖薄了一些些
加上介面不時卡卡,以apple水準來說不是那麼滿分
但是apple今日就如當年的sony,極小化只要自己想做,沒有不能做的原因
touch4已經算是稱職,音質操作都不輸單功能播放器,是一大成就,寡佔市場理所當然
也是現在iPod的實質標準
classic比上述的iPod有下盤,但有人會想念五代ipod video的聲音嗎?
會不會想念真正黑而不是炭黑,真正白而不是銀色的iPod?

以下出自賈伯斯傳:話說轉盤原來是Phil Schiller的主意?
以前熬夜看keynote都不想看到他...但還真不能藐視這位胖漢
白色耳機搭白色iPod是Jonathan ive,黑影廣告是廣告公司的點子
逼你所有事情都只能在iTunes裡面做...才真的是賈伯斯的主意
不管如何,那一章看完,讓人又想掏錢買iPod了
更新完成~~請慢用~~

~~~~~~~~~~~~~~~~~~~~~~~~~~~~~~~~~~~~~~~~~~~~
請問一下IPC音質跟IPT4聲音差在哪邊?

是厚度嗎? 還是整體感覺
解析、推力都比ipt4佳,而且聲音更乾淨,高頻表現更突出。
但是相對耳機和音源檔的好壞就顯得更為重要。
另外補充一點:
以我目前手中最喜愛的兩個撥放器來說─SONY的X1060和APPLE的iPod classic:
如果說音源和耳機是塊牛排的話,X1060是黑胡椒醬,iPod classic是鹽巴,
X1060厲害的是調味,也就是音效;iPod classic拿手的是原味,也就是音質。
這麼說並不是代表X1060音質不好,只是以不開任何音效的狀態下,和iPod classic相比還是略遜一籌,如果這塊牛排本身不好,那就多加點香辣的黑胡椒醬,還是會有人覺得好吃。但是如果只撒鹽巴,肯定大家都說難吃,所以iPod classic比較適合那些手上有上等牛排的人(好的耳機和好的音源)反過來說,如果手邊大部分的音源檔是低位源率的MP3或是耳機等級較低的朋友,我會強力推薦SONY的撥放器,相信它能給現階段的你較佳的聽覺享受。
大大這邊文章對於在下來說真的是很棒

剛好有想考慮要不要跳IPC這個坑

不然其實蠻想等IPT5出來再來考慮的說

話說在下有幾點疑問

1.FLAC的檔案要怎麼在IPC上面撥放

一定要轉檔嗎?

還是有其他軟體可以讓APPLE直接撥放FLAC?

2.如果只是單純聽音樂的話

大大推薦IPC嗎?

因為在下疑惑的點是在於說網路上大部分的人都說IPT跟IPC的音質差異不大

而IPT的功能又更多樣化

所以觀望了半年之久才遲遲未跳坑

看了大大的文章說IPT的音質跟其它相關蘋果產品差不多

讓我又對IPC又更心動了

3.操作上

IPC會不會有不順手的情況出現

畢竟IPT是比較直觀.簡單的操作
建議轉AIFF擋丟到ITUNES裡面 還可以編輯封面 WAV擋好像不能編輯封面 用fobar2000轉很方便
http://www.fluidr.com/photos/qoogogogo/sets/
肥臉魔人 wrote:
這個系列我之所以會稱...(恕刪)


感謝肥臉大的分享...

只是一看到全系列三個大字,心中的悸動卻以為有第一代的iPod 5GB的硬碟式播放器,小弟心中總有個收藏的念頭,私以為那才是真正經典中的經典...

根據早期爬文的印象,據說第一代iPod 5GB的音質很好,只是傳輸的方式是1394,還得要將Powerbook搬出來才能傳歌...
推薦這篇文章!
這比較實在是清楚明瞭~
害我也好想來一台經典聽音樂...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