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請教】哪類MP3和FLAC差別比較明顯?

自從接觸行動影音一段時間
也把不少CD轉成了FLAC檔
但是說實在,除了在夜深人靜下
很難感受出什麼明顯的差異
爬了不少文,居然有很多人號稱聯WAV和FLAC都能判斷自如??
不是聽說FLAC和WAV以器材來說聽感是完全一樣的嗎?
即使有差異,幾乎也可以無視了
但是聽部分發燒友的語氣不像是卡唬爛0.0
這不是重點

想請問大家分享一下是怎麼感受出差異的??
因為最近發現我聽的歌多半是流行樂或是搖滾
有些FLAC和320K的MP3即使在安靜的情況下我也感受不到什麼差別
當然我比較的檔案不是左岸的謎之FLAC
(其實我也很好奇要怎麼分辨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有辦法嗎)
我看幾乎多數的發燒友都是有音樂素養會聽交響樂或是一些純樂器
是因為這樣所以檔案的差別才會較明顯嗎?
倒是320K和以下的MP3感受就挺明顯的了

貌似比較冷偏解析的耳機好像也比較能分辨
還是大家搖滾樂甚至流行樂都可以很輕易的分辨?

另外
真的可以輕易分辨的版有們不知道有沒有盲測過?
其實有時候MP3和FLAC的差異我自己覺得會受到我的心理因素影響
更不用說在外面或是通車的時候
那些差異已經完全無法被分辨了
不過我很確定320K和256等甚至更低的檔案差異確實蠻明顯的
希望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感激不盡
2011-07-17 16: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差別 MP3 FLAC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如果是"臺灣"的流行樂的話,wav和mp3(320k)的差異不會很大

(同一張cd轉),但是,同樣是無損格式的話,我分不出來(我不

是金耳朵)。
IVAN0922 wrote:
自從接觸行動影音一段...(恕刪)


個人低頻音樂收集比較多hit-hop 電音-house,以低音的音樂來說,同一張cd去轉wav,flac,mp3-320k,低頻下潛的深度在AB對照反覆聽可聽出差別,而wav和flac的氣空感有差,測試專輯1.阿姆好的很,2.東方耳聯盟開放空間,材器iphone4(白開水)及mmdt(偏暖的耳道)直推.

方法:取一張原版專輯,選一首歌曲同時轉成三種檔案,分別是wav,flac,mp3-320k,因apple-ipod不支援flac,所以flac用alac替代.

將同一首歌三種不同容量的版本用IPHONE4反覆比較,MP3和ALAC差在低頻下潛的深度下明顯有差(深度不夠feel有差),而wav和alac的氣空感明顯有差(中高頻的清析度,也許是iphone4對這兩種檔案的支援度不同).

不過有些專輯收音就不好,應該轉成什麼檔案差別都不明顯,但還是有差就是了,因些第一次聽從未聽過的歌曲,只要在mp3-320k以上的品質也有些難確認是wav,flac,mp3-320k,因為不知那首歌原本收音好不好,所以音質是比較出來的.

以上個人經驗,參考看看.

中頻沒人聲音染的耳機,如jvc fx-700,如果聽者對每種樂器原始的聲音都相當熟悉,聽大編制純音樂,就更容易聽出同一首歌曲,wav,flac,mp3-320k的差別.
這些都是盲測出來的嗎??
AB TEST多次的情形下
確實能夠聽出些微差異
但是要在很安靜的情形下才有辦法(我的情況啦)
請問nelson大是在平常的情況下就可以感受出來嗎?
因為我只有在使用極解析的J3去比較時才有辦法聽出樂器的些許感受
人聲幾乎沒什麼感覺
以前會覺得部分人聲好像有點虛
在自己盲測過後發現那只是幻覺
只有極極極少數外國專輯能有所分辨
(是說我有的外國專輯真的也不多只有十多片就是了...)

因為爬文了過後
發現會影響的因素之多超乎原先的想像
應該說這些因素都能理解但是不太會去注重
像是轉檔的軟體、CD的好壞、國外或國內壓制、音樂的類型、耳機、訊源的搭配
種種因素的影響下
感覺能感受到的的FLAC和320K差異也已經被磨掉了
另一方面是用習慣了ITUNE卻無法一起管理FLAC檔
確實有些不方便
在極大多數的時間下無法以AB TEST以外的方式分辨出差異
開始懶得去執著於無損這東西了
對於曾經感受的出兩者的差異其實頗有成就
但隨著生活的忙碌感覺中間的差異已經越來越離我遠去

對了題外話
大家是用什麼軟體管理你們的音樂呢?
我一直想找理想中的軟體
當初為了FLAC放棄了itunes
後來卻又因為爽鳥太頓又重拾itunes
發現確實是介面最舒服也最順手的軟體
可惜就是無法管理FLAC檔
後來又找到了猴子
貌似也沒有我想像中的方便
不知道itune什麼時候願意開放FLAC的編輯
我比較好奇flac和wav有差異的話
那麼以下是否也會有差異:
1. flac還原的wav vs 原始的wav (還原後兩檔案每個bit皆相同的情況)
2. zip壓縮/解壓縮後的wav vs 原始的wav (flac與zip同屬可逆壓縮)
3. CD rip下來的wav vs 硬碟copy/paste後的wav (使用了不同的硬碟區塊)
4. 不同時間聆聽的wav (播放程式使用了不同的記憶體區塊)
就算都是無損檔

好像也有"風格"上的不同

WAV是最全面的

APE總覺得有些偏暖

FLAC解析比較好

ALAC和AIFF就屬於比較中性....

MP3就有蠻大差異了

音樂一出來音場就小了一圈......

當然可能是我耳朵或心理有毛病......

以上都用foobar2000播放&轉檔

參考看看就好了~~
kouyoumin wrote:
我比較好奇flac和...(恕刪)

第一個好像會不一樣

就像你把一個方程式微分之後再積分答案也不一定一樣
ep001 wrote:
第一個好像會不一樣
就像你把一個方程式微分之後再積分答案也不一定一樣

flac和zip同屬可逆壓縮
既稱可逆當然就不會有微分再積分少掉常數項的問題
(可查查關鍵字"entropy coding")

flac編/解碼後若有任何「資料上」的差異, 只可能是:
1. 開發者騙人
2. codec有bug
3. 電腦故障了
4. 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

正常來說flac檔裡包含原始檔的md5 hash
如果解出不一樣的資料
codec自己就會發現錯誤
APPLE 的I POD阿

你丟越好 它放出來越好聲

IVAN0922 wrote:
這些都是盲測出來的嗎...(恕刪)


我是用mmdt的Monster SuperTips 矽膠 Gel 耳塞



耳塞越小會越接近耳膜,因此中頻人聲和高頻音樂聲會越清楚,但耳塞選越大尺寸,會離耳膜越遠,有氣密的情形下低頻越強勁,但中頻人聲和高頻音樂聲較沒小耳塞清析,

Gel耳塞和空心矽膠耳塞同尺寸比較來說,空心矽膠耳塞聲音較暖聲,高中低頻都比較糊,但低頻量多,而Gel耳塞中高低頻都較冷聲,解析相當好,但低頻量少很多.

固外出因不上擴直推,我是用最小的矽膠耳塞聽低頻為主的音樂,低較足.
而最小的Gel耳塞聽需要解析的音樂,為因較冷聲,所以也適合聽女聲.

而有上擴的時候,選用最小的Gel耳塞,因為高中頻有質,低頻解析Gel耳塞質最好,雖然量不大,低頻的量就由耳擴去補足.

結論是我使用最小號的Gel耳塞,因最小號戴的深,相當氣密,隔音相當棒(包括在外面吵雜的地方),加上Gel耳塞最冷聲解析,所以音樂檔案的細節相當清楚,所以錄音太差(或檔案品質太差)的音樂我就用聲音較糊的空心矽膠耳塞去聽,比較不會聽到缺點.

註:我用最小的耳塞,因深入耳道,耳機線的出線處會卡到而戴不到底,最後改用繞耳配戴才解決,而大點的耳塞我是正常配帶來使用.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