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就是這傢伙,盒子超低調

2. 開箱!

3. 內容物 (其實早已拿出來用過了..)

4. 變壓器,有很多人升級Supplier 電供

5. USB連接線,大部份的人都改用同軸輸入

6. 說明書 與保卡 店員說這保卡超屌的..

7. RCA公x2 to RCA公x2 可以把它單純DAC另接擴大機

8. 本體出現 正面

9. 45度一張

10. 再一張

11. 側面

12. 上拍

13. 背面

14. 側背面

15. 四腳朝天

16. 上機!

17. 開機後 會出現找到新硬體USB裝置 再來出現已順利安裝完畢 我的是XP SP2

18. 接著可以再「音量」 → 「選項」 →「內容」 看到音效裝置 會自動改為 USB PnP Sound Device,但只有Wave 能控制音量

19. 第一次開Foobar 超緊張的 很怕沒聲音 結果...真的沒聲音,一開始以為買到瑕疵品,後來發現在Foobar選項 「File」 → 「Preferences」 → 「Output Devices」 預設是原本的SIXPACK,要改為 DS: USB PnP Sound Device 再來 Save All 後,才終於有聲音了,鬆了一口氣。(音量請調到0db)

20. 上機照再一張 OVER!

---------------------------------------------------------------------
心得:
耳機輸出方面: 我的耳機為KOSS Porta pro ,跟原本的音效卡比起來,細節有變多,但並沒有到驚豔的程度,且低頻感覺量不多 ,有些樂器聲跟音效卡聽起來不一樣 可能Fubar比較正確吧,至於音場我沒有感覺有變大..可能要再高級一點的耳機才聽的出來吧..,總體來講 聲音聽起來可能就是網友講的偏冷吧。至於網路上講的底噪聲 耳機轉超過一半也沒聽到耶,喇叭待機時也沒聽到..難不成我的是瑕疵品..
喇叭輸出: 喇叭為Altec CS21 聽起來 感覺可能有變好聽吧,不過差異不大就是了,因為聽沒幾個小時,應該不準啦。
優點:
1. 驚人的價格
2. 不錯的質感,長的比音效卡好看多了..
3. 體積小巧不佔空間
4. 可玩性高: 可改Supplier 電供或改為網友推薦的OPA2107AP、LT1358CN8這兩顆雙OP(OP只有影響耳機輸出),還有改USB線的,或者改由 光 纖或同軸輸入,反正都是錢啦!
5.美得在台灣 (應該是吧)
缺點:
1.FUBAR IV開關可能為了美觀改在後面,不太好關,有好有壞啦
2.FUBAR IV剛聽起來並沒有很HiFi ,可能因為這樣,蠻多人改OP跟電供的,這又是另一筆開銷了,小弟有張1723 下次改為從光纖輸入聽看看好了(不會改同軸)。
3.有時FUBAR IV開起來後 ,再開Foobar 一開始沒聲音 輸出明明有設 USB PnP Sound Device ,後來把foobar關掉再開就有了,嚇死我了..,突然沒聲音的網友,可以關掉播放軟體再試看看。
4.限量是残酷的
------------------------------------------------------------------------------------------
總結: 不管聲音怎樣,這是我的第一台USB DAC 再Fubar V出來之前 我會愛惜它的...XD(出了我也買不起),謝謝觀賞!

<==========7/23更新 接光纖 換OP過程=============>
動機: 因為不太滿意原廠耳機輸出的低頻聲,故有想換OP調聲的需求,於是在網路上爬文
主放大U2 LT1358/LT1364+ DC SERVO U3 OPA2111KP/OPA2107AP/2227PA 好像都不錯,其中還有更貴的ADA4627-BRZ*2或AD827AQ或OPA627BPx2 。
因為新的有點貴,小弟在網路找到一顆新的LT1364CN8(因為不貴 又近似LT1358CN8的樣子)及2手OPA2227P(有爬到OPA2227PA對於低頻可能有改善) 雖是不同賣家,但加上運費其實也不貴,以下是換OP過程!
↓
21. 用很多年的1723,光纖線要買方頭對方頭唷,還好卡沒壞 音效卡真的很長壽 (下面的第一篇心得為接1723後,第2篇才是換完OP的心得)

22. 開始換 OP! 鬆開前面板 有4個螺絲

23. 後面板共有7個螺絲 (位於4個角落內的那3顆螺絲 為攻牙螺絲 鎖回去要注意)

24. 後面板 拆開後

25. 11個螺絲皆鬆完後 就可以從前面板順著滑軌小心的抽出來

26. 看的到那2個PCB板滑軌嗎 (裝回去時要對準喔)

27. 拆開樣貌 看到那2個原廠OP囉 (比我想的還要小很多) 好想拆了它!

28. 原廠的OP 左邊U3位置(有看到嗎)為DC SERVO TL072CP,靠近右邊VR U2位置(OP檔住了)為主放大 OPA2604AP (OP小到我的相機很難對焦)

29. OP拿掉後的樣貌 用一字起子用好久...沒辦法同時拔起,真的要買OP夾 才比較好弄(原廠應該要附的啦),後面那條排線我徒手拔不掉...好緊阿

30. 用一字起子的下場 兩邊沒同時拔起 把原廠的OPA2604AP針角弄歪了... ,不知道有沒有內傷

31. 即將換上的兩顆OP 左邊那顆OPA2227P 我要做為DC SERVO U3位置 希望能改善低頻,右邊這顆 LT1364CN8 我要當做主放大U2位置

32. 新買的OP 換上後: 新的OP的針角有點外張,所以放進去時要把針角往內縮 並對準那2排孔 ,確定兩顆OP壓緊的高度一樣後 應該是沒問題了

33. 再一張 (插拔OP是所有過程最難的 有工具在好也不過了)

34.OP裝完組回去要記得要順著滑軌,慢慢的推回,螺絲要注意後面那3顆攻牙螺絲的位置,其他螺絲 就都一樣了,鎖緊它,注意紐力矩,鎖完後一定要檢查,前後面板有無空隙

35.檢查完後 上機吧!

----------------------------------------
--------------------------------------------------
小弟先PO接光纖的心得(還沒換OP):
把Sixpack 5.1+換上04年買的Xfire 1723後,在接上新買的方頭對方頭的光纖線 (當時不知道有分 方頭/圓頭) 剛開始很怕沒聲音,因為放很久了,也沒用過光纖不知道好壞,後來裝完驅動後(搞很久 怎麼裝的都不知道),看到後面光纖孔有紅光(以前不知道這個孔會發光..),應該有希望了,插上後真的有聲音囉 (音效卡真耐操)
喇叭輸出方面(ALTEC CS21): 我原本的音效卡Sixpack 5.1+ 因為低音輸出本來就弱,我以前就把CS 21重低音調到最大了,當時這樣聽重低音還是不強(常懷疑重低音有沒有作用),沒想到接光纖後低音竟然變的過多了(後來發現其實接USB時 低頻已經變強了),很多聲音變翁翁聲 感覺就是把我的重低音救活了過來,且聲音聽起來變比較震撼一點,喇叭用了這麼久沒聽過它的重低音變這麼強,這意味把Fubar IV接光纖後(或接USB) 當純 DAC 接主動喇叭反而有低頻出現。
耳機輸出方面(KOSS Porta Pro): 低頻還是不多,下淺不深,但人聲有出來一點,音場小弟沒有注意到啦,低頻和接USB差不多一樣弱,跟CS21低音差很多,難怪那麼多人改OP,就是因為經過耳擴的線路後低頻被消減了,於是就開始我的換OP之路囉!
--------------------------------------------------------------
再來是接光纖後,換OP之路的心得(KOSS Porta Pro):
本來是考慮 OPA2107AP+ LT1358CN8/LT1364CN8 不過新的蠻貴的,所以在網路上買這2顆 OPA2227P(強調中低頻的樣子) 及 LT1364CN8(強調解析)來聽看看跟原廠的OP聲音有什麼不同
首先值得慶幸的是 換完OP後 VR轉超過一半也沒聽到底燥聲,原本很怕改裝非原廠的OP後,可能會有底噪聲,不過並沒有,好嘉在,小弟主要聽流行歌曲 所以蠻注重低音表現的
聽感如下↓↓↓↓↓↓
1.低頻方面: 我覺得有進步耶,有些能發出低頻的樂器聲有變好聽一點(鼓聲還不錯聽),但有些樂器的低頻 耳機還是很小聲只有量(DAC直推 低頻細節比換OP後多),但CS21的重低音有辦法把它放大出來,嗡嗡叫還比較過癮一些
2.人聲: 有時人聲如果比較仔細聽 聽的到人聲的邊緣有一點撕撕聲,不明顯,不曉得是不是換OP的關係,原廠OP有沒有 我就沒注意了(人聲比DAC直推還有韻味一點 聲音真的有些微不一樣)
3.音場: 我好像有聽出什麼是音場了,有音場的感覺啦,我也不知道怎麼表達,配好一點的耳機應該有加分的效果
4.細節: 細節有變多一點 ,且聲音有稍為放大一點的樣子,比較聽的到細節的聲音(後來發現DAC直推 細節會更明顯)
5.樂器: 比較強烈的感覺是吉他聲 聲音有變大聲的樣子,其他的就算有變好聽 我也認不出是什麼樂器啦
拍謝
總結:
換完OP後 感覺比較強烈的是音場及細節的提升,低頻的量沒變多但質有好一點,人聲跟原廠OP應該沒有差很多 是還不錯啦,倒是有時有一點撕撕聲,我買的LT1364CN8是新的,所以還要在RUN一段時間,也許會有稍稍不同,整體來講就是有升級的感覺啦,可惜低頻的提升沒有音場及細節大,完全抹殺KOSS PP的本能...可能主放大要換更貴的OPA627BPx2或什麼的..才能再加強低頻的量與質(也有可能沒改善 沒試過),但這樣就有損Fubar4的CP值,看各人啦 。
以上給對想自己動手DIY的網友參考一下! 謝謝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