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看到照片又看到價格,第一個念頭就是pass,
原因無他,雖然照片看起來很像木殼,但$118一點都不像是木頭該有的定價,
心想一定是貼皮的。
過了一陣子,看了Head-Fi的評論,才發現真的誤會大了,
FA-011的確貨真價實是天然的木殼所致,當然就趁機會衝了。
[規格]
Design: open
Housing: nautural wood
Frequency range: 18-22000 Hz
Sensitivity: 98 dB
Impedance: 160 Om
Input power: 0.4 W
Plug: 3.5mm
Length of a cable: 2.5 M
Cable extension: 3.2 M
Color: athracite/black
Box: carton box
Set: cable extension: 3.2 M
規格裡面有兩點比較讓我意外,
一是外殼材質,的確標明是天然木頭,
一是他的阻抗,這次高達160ohm,跟印象中FA家好直推的印象不同。
[開箱照片]
@ 不意外,又被海關開箱

@ 標籤被割開的痕跡


@ open.hear

@ 盒子背面

@ 盒子標籤


@ 開箱


@ 跟FA-003/w比,很簡陋的包裝,可能跟Grado差不多。

@ 很簡單的配件:延長線、3.5 to 6.5轉接頭、保證書、說明書。
這是不能換線,原本的線也是電話線型式,好不好見仁見智,我個人是覺得這種方式比較方便。



@ 頭帶


@ 耳機與頭帶連結處


@ 單體處沒有海棉,不知道之後會不會出替換耳罩。

@ 耳罩

@ 從殼往裡面看,裡面還有連一顆電容(照片看不太出來)


@ 不可換線

[初步聽感-run 20小時]
主要器材:ipt+line out+asgard+FA-011
1. 第一印象:
Fischer Audio家還是有低音!
這次FA-011的定位,不像FA-003追求平衡的聲音,
反倒比較類似娛樂走向,有強勁的低音,開闊的音場效果。
很要求錄音品質及檔案格式。
run機中,發現有些mp3格式,或是原本錄音效果沒有很好的歌曲,
用FA-011聽真的會放大其缺點,FA-003原本已經很要求檔案品質,
而FA-011這情況更是明顯.
2. 外觀及配件:
以這樣的價位,其實也沒什麼好挑剔的,
雖然不能換線是個遺憾,但我更希望原廠的線能做粗一點,
比碼看起來比較有質感。
木殼比想像有質感,但是還是較目前FA/W遜色。
其他部份的材質都是塑膠的,不過有上層金屬漆,塑膠感不會太重。
3. 舒適度:
hf評論對於舒適度讚不絕口,不過以我自身的經驗,
一開箱我覺得頭帶還是太短一些,目前戴起來頭戴放在頭正上方會有點緊,
必須往前調整一下,經過這段時間後(約20小時),目前頭帶的問題已經不會那麼緊。
耳罩部份大小不算是大耳罩,但剛好可以罩住,所以這部份沒什麼問題。
耳罩類似棉、絨的材質,以目前的溫度,我覺得比FA/w通風、不悶熱。
以目前我戴過得耳機來說,D7000和HD650算是特A級,
FA-011和DT880同一等級,大約算A級。
4. 音質部份:
因為目前才run大約20小時,所以先簡短分享,
之後會陸續更新聽感的部份。
低頻。這部份不用說,我覺得表現的很好,量質都取的平衡,
也沒有低頻過多蓋掉人聲的缺點。
以我目前手邊耳機來比較,FA-011的低頻算是接近HD650的水準(兩個run的時間差不會很多),
但是跟D7000比,我覺得起碼輸兩級...
D7000推得動的話(當時用lyr推),再配上適合的歌曲(當時聽muse),
可以感覺整片振膜都在振動,目前我還沒在任何耳機上有聽過這樣的效果。
中頻。就算跟低音同時出現,也不會覺得人聲後退,人聲來說,我覺得沒有FA/W起來有韻味,
但是人聲該有的聲音厚度都有,聲音算是偏暖,整體來說,還蠻適合目前流行樂的走向。
高頻。高頻算亮,但是有時後會覺得有點刺耳,這部份目前還不確定是耳機限制、run時間不夠,
抑或檔案原始品質使然,這部份由以我手邊的日本女聲為最(這些歌曲多為mp3),
有試過一些無損檔的女聲,目前尚未發現此問題。
音場。音場蠻具空間感,不過定位上無法以聽古典樂那樣的標準來要求,
如果把他當作流行、娛樂取向來使用,絕對可以滿足所需。
速度感。雖然外殼是木殼,但其為開放式設計,因此速度上不會拖泥帶水,聽搖滾樂也沒問題。
小結:
目前最大的感想是,如果手邊的音樂都是mp3,或是沒什麼好的錄音品質,
那FA-011就很不適合。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