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建議大家之後可以分析音色也貼上歌曲和耳機的響應頻率圖

不過多一種方法更了解監聽設備
我想我會盡快發一篇我自己分析音樂和監聽上的方式
---------------
其實我不太懂大家為什麼會一直在討論單隻耳機的男生女生聲音表現?
因為說哪個聲音特別清楚和音樂本身混音和Mastering有很大相關,最後再經過耳機作頻率的反應
我在錄音室、廣播工作一段時間,有人是用軟硬體先去分析過音樂的頻率、聲紋,
再比對耳機對於音樂的各項頻率反應及染色影響嗎?
及使都是女聲不同首歌後製過的頻率應該也都不同,除了個人主觀感受外,好像沒有基本的量化標準。
建議大家之後可以分析音色也貼上歌曲和耳機的響應頻率圖,這樣應該更能了解每隻耳機訴求的特點!

-----------
加上一些簡圖 前兩張基本上是同一首歌曲的頻率(大範圍/小範圍) 後一張是兩隻耳機在接收聲音訊號後響應上的比較
至於應該如何去分析,網路上有太多有關頻率辨別及特性的資料就不贅述了
我覺得最基本有這兩組圖比就可以大概了解要分析的重點
不過當你通過越多不同的設備比如RME和MAUDIO不同的晶片運算、不同的耳擴、越長的導線就越應該要有更詳盡的資料,你才知道你究竟聽到的東西被"加料"或"衰減"了哪些東西。
當然最終端歌曲和耳機的實際互相影響的必須用精密的儀器測,抱歉我現在在家裡手邊沒有東西可以試,再補上。
建議大家之後可以分析音色也貼上歌曲和耳機的響應頻率圖
建議大家之後可以分析音色也貼上歌曲和耳機的響應頻率圖
建議大家之後可以分析音色也貼上歌曲和耳機的響應頻率圖
2011-04-16 0:50 發佈
這個建議相當不錯!!

不過可不可以先請您這專業人士寫一篇"如何看懂頻率圖"嗎??

我想應該會有不少人有興趣卻不知道該如何入門!!

像我就只看得懂HPLC圖而已.....
yuu0613 wrote:
當然最終端歌曲和耳機的實際互相影響的必須用精密的儀器測,抱歉我現在在家裡手邊沒有東西可以試

既然連職業的你在家都沒東西可以試

那請問板上的人一台mp3 player加一支耳機情況下

如何自行測得歌曲和耳機的響應頻率圖這些東西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蘇普 wrote:
既然連職業的你在家都...(恕刪)


yuu0613大實在很替人著想

但是就算同歌手~每首曲調.曲風.技巧都不同

所以依yuu0613大的解釋...小弟推測每首歌都是需要來分析的


不過是否可以提供信箱

讓沒有相關看頻譜軟體的玩家

能夠寄檔案給這位大大代為分析該歌曲

或是提供頻譜軟體

讓大家自己看頻譜並請大大來教學造福01眾板友


不然只是天馬行空的空談而已
音樂部分分析圖基本上都可以透過音頻的編輯軟體作圖形分析
如PRO TOOLS/LOGIC/NUENDO等 如何取得軟體正盜版與否 應該都滿容易的

響應圖因為等餘要受更公正細部的檢驗 一些廠商就沒公開發表 可能就要多花點心思找找
這就是耳機通常只有提到響應範圍EX20-20Khz

最後我再嘴砲幾句
基本上我也只是建議而已
聽音樂可以很專業也可以單純聽爽度
你可以選擇訓練自己對音樂的各種靈敏度
也可以只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
但在分享各種東西前如果可以更了解你聽的音樂還有耳機不是更好嗎?
光是同一首歌不同段落就應該要有不同的頻率和動態 沒先想辦法分析
怎知你有沒有單純的被音樂的表面給"騙"了,除非你本身常訓練自己的耳朵
不然很多人談到喇叭耳機等動態不錯 但自細分析了聽的歌曲 其實歌曲本身的動態範圍是滿小的
不然每一篇推薦文最後不都還是常建議要帶自己聽的音樂和播放器去店家裡面試聽
我想來這的人想知道的資訊應該不只是看看圖片 希望大家都能更好.

yuu0613 wrote:
音樂部分分析圖基本上...(恕刪)


我尊重你的專業,但事實上有些事情實行量化並不會得到真正的結果(這也是為甚麼量化研究在某些領域上並不受重視)。

以上是題外話。

----------------------------------------------------------------

很抱歉,就算有你所說的那些圖,但最準確的還是得要帶自己聽的音樂和播放器去店家裡面試聽(所以你的論點不成立)。

其實國外就有一個網站蒐集了很多耳機的頻響圖,我也看了無數張,但看來看去,其實最終會覺得頻響圖並不重要...

看了頻響圖其實無法讓你真正知道耳機的調音和味精(又不是錄音室用的監聽耳機...),真正想清楚知道耳機,還是得經由心得文章或親自試聽。

就算你看了頻響圖,分析了歌曲,認為某隻耳機應該不錯,但實際上聽到聲音後可能完全不喜歡。

不如參考心得還比較不勞心勞力。

另外我想說的是....你可能在錄音室做久了,對聲音量化的執著,但....你似乎也沒在這版上貢獻出你的專業,反而要求大家一起改變,這好像有點用你的專業在壓人!?

另外連google都沒試找,好像有點誇張....

這網站就出現在搜尋的第一頁,我直接把網站給你吧 點我

如果要我發表心得,我還得要花時間測試,跑出圖表,弄那有的沒的,那我寧願不po,我又不是在賣耳機,更何況頻響圖只能是參考,重要性大大地比不上心得文的一個東西。

我想來這的人應該不是看看頻響圖和歌曲分析,更希望看到的是耳機外觀和聆聽心得。

----------------------------------------------------------------

另外建議樓主,對方po怎樣的文章是他們的事情,更何況你也沒在這版po過你所要求的東西,不能這樣要求別人,你這樣反而是讓想po開箱文的不敢po,而你只是丟出一個難題給未來想po的人~

你不喜歡看到只有圖片+心得的文章,那你可以自行上網找頻響圖回貼在他的帖子,或者pm教導對方要怎測試,可是至今你有這麼做過嗎?




看到這張圖,是不是該說dt880 600歐跟hd800有同樣的音色!?
DACport, ATH-A900X Ltd, Philips X1, DT880/600, HD650, IE8, SCL5, SE420, GR07
yuu0613 wrote:
音樂部分分析圖基本上...(恕刪)

音樂部分不是我專業, 我用自己本行的東西來說明情況

以購屋為例, 你認為建商會拿什麼印在簡介上

丟給顧客一堆結構圖, 鋼筋配備, 混凝土壓力, Reliability, 載重分佈?

看了這些數字請問會得到什麼結論

最後是"親自"去看室內裝潢和房間隔間, 還是靠上述的圖表就決定一切?

我相信沒多少人會在房子簽約前拿著檢測儀器去測

同理, 以專業的角度來說這些是比視覺重要, 更是決定好壞的理論基礎

但是叫業餘玩家在介紹的時候端出這些東西出來, 有幾個人辦的到, 有多少人需要


ps:

當你認為"音樂部分分析圖基本上都可以透過音頻的編輯軟體作圖形分析"應該都滿容易的

那是以你的角度而言

給你計算機外加一本LRFD規範, 請你試算各loading status, 很容易?

再補上這張, 有對Steel比較了解嗎?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有些回覆人說的很實際 我的確也並沒有貢獻什麼東西在論壇上
不過我想我沒有用專業來壓迫或要求別人做到我想討論的事
網站不是我所經營的 這些資料也都不是一個固定要求遵守的格式
我想是我一開始發文語氣 如果大家覺得受到侵犯 真的非常抱歉.
不過我認為可能有些回文者的口氣讓我絕得似乎都比我更具攻擊性
我提到"我想來這的人想知道的資訊應該不只是看看圖片 希望大家都能更好"
是指認為瀏覽者除了圖片和內文外,應該會想知道更多,
我想我應該並沒有攻擊任何沒有貼這些頻率圖形的發文者

沒錯 我可能只單純以一個工程師的觀點 不過說出這些想法我覺得卻也是很重要的事
我做一個Sound engineer也算不短的一段時間了,先盡可能了解歌曲或聲音的原始表現,最後到耳朵之間的染色影響是幫我們了解為什麼聲音會有如此的表現,如果和已知的理論相反,我們就盡量找出原因,再重新歸納.

平常很少閱讀mobile上的影音文章
這是我昨天晚上看了幾個耳機開箱文後覺得其實光看心得描述的並沒有太清楚區分出每隻耳機的特點
而突然覺得應該就追本溯源的先去解析出音樂本身的表現再思考耳機的反應的有的想法
如果每次都用不同的音樂來分享心得,對於比較似乎也沒有太大意義
假設A耳機1K-3K處有增益,B耳機增益3K-5K,你對照的音樂人聲主要在4K處,樂器比如說吉他主要在2k處
那你是不是會覺得A耳機樂器細節比B耳機好,B耳機人聲細節比A耳機更透明,對單一個人來說脣齒音重不重要,空氣空間感重不重要,我是不是需要聽到,如果你覺得脣齒音很礙耳,你想不想了解這首音樂是不是就是想讓你聽見這些細節或是你是不是在挑選這些耳機時就要更注意10K-16K這邊的反應?還有它們的動態是不是自然,還是是有目的的過度壓縮.
當然這些是理論和經驗的歸納,如果我之前口氣讓人覺得心得文不重要,我更要說聲抱歉
因為理論和心得的綜合比較思考後,才是最準確.
但這不是爭論有沒有附上這些圖才是否是正確的
就好像我不是要爭論數位和類比的到底哪個優哪個劣,喇叭到底一定真空管比較好還是電晶體一定就差
頻率響應只是最基本的參考,而相同的圖形代表頻率上的染色是相同,音色相不相同要用聲紋分析比對
不同響應有時候是目的,有的時候是設計,如果你很幸運是負擔的起的人 可以依照不同目的來使用不同耳機,
如果想用一隻耳機就可以了解整個世界的人,就可以需依照自己的需求和目的找耳機

就像Learning Center說的關於這些耳機量測的資料,如果你不想像工程師一樣去注意這麼多的細節
那不如知道的越少越到,單純依靠自己的耳朵找最適合的東西
至於你想了解的到底是音樂工作者想告訴你的是什麼還是讓耳機來要告訴你,見仁見智
E=Mc2是一個理論 你看到的是幾個數字和符號還是你看到的和愛因斯坦看到的相同
重不重要只有在你需不需要的時候才明白

我並不吝嗇分享我知道的東西
事實上很多東西是資深同頁前輩所教導的,或也只是長年網路吸收的知識與實際工作上的反覆驗證
既然論壇上資深的網友認為這些其實都不重要
想一起研究的人就在一起私下研究吧
材料力學的東西我的確不懂
不過這不代表我之後購屋甚至我請人來設計蓋自己的房子時不會想知道
如果設計師建築師告訴我說 "放心這些你都不用了解辣 我蓋的房子一定沒問題起碼可以住上百年 抗9級以上地震" 你想我心裡會想什麼
當然輻射眼睛看不到也吃不出來 但如果我買房子時當然要希望合約上著名房屋的輻射值要在正常範圍內
如果要去日本東北旅遊那當然更是希望要帶一台輻射檢測儀在身上


蘇普 wrote:
音樂部分不是我專業,...(恕刪)
蘇普 wrote:
音樂部分不是我專業,...(恕刪)



好熟悉的圖~~來認親一下~~學土木+1



想發響應頻率圖卻沒有軟體跟假人頭可以測試的人路過留~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