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嘉試聽HD650和K702和Grado GS-1000i 這3支耳機
發現HD650的聲音真的很適合聽多種音樂
在比較上來說hd650優勢就是k702較缺乏的部分
相反的K702的優勢就是hd650較缺乏的部分
在聽一些鼓類的音樂時
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
只能說棒
Grado GS-1000i 聽了之後只有爽可以形容
那種感覺有種環繞音響的味道
這支耳機聽了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少了一種東西
缺少的那個感覺好難形容
不過聽久了會有種回味無窮的思念
要不是入手空間不夠以及沒器材給他發揮
這支到是挺想要的
K702的表現真的好棒
在層次感和清晰度的表現上都是我想要的
聽Mindi Abair和西村由紀江時的感受很像羽毛的那種柔軟
這種聽感還真是舒服
隨著聆聽的時間一長
發現有種中毒感
這種中毒感成就入手的主要原因
現在的問題是想問各位前輩怎麼保養這支耳機??
音質不用說了,買了不後悔,只談外觀保養部分,這是很多人最容易忽略,也最難事後保養恢復的
有的人可能說,那還不簡單,換掉損傷刮傷或者耳罩換新就好
如果你看到原廠零件報價,妳會換不下去,耳罩七八百起跳,耳機上部支撐結構可以收到兩千多元
k601跟701的側邊條(有兩個金屬圓扣的部分)應該是最容易刮傷的
因為那個銀條,是塑膠材質塗上鋁質感的塗裝,超容易留下刮痕
戴耳機的時候,手都會不知不覺碰到那邊,時間一久,拿到燈光下一看,密密麻麻的都是小刮痕
還有耳罩因為是灰白絨布材質,所以請"洗完臉跟耳朵"後,再配戴,並且定時清洗
否則用久了會變成黃黃的,到時候想洗也洗不掉
那個拉線式的側帶裡面,撐開活動頭帶的塑膠長片的地方,如果頭超大的人,戴耳機要小心
因為頭太大的,撐開的時候,會把那個塑膠長片撐出很明顯的扣痕,長久下來會造成耳機頭帶滑動會卡住
以上是我看我同學那隻k601的經驗,目前他那隻用了一年半,耳罩超黃,側邊刮痕累累,歷經滄桑的感覺,他自已想賣掉都賣不掉,買家看到那個耳罩就失去胃口了,他也拆下來洗過,洗不掉了,太久沒洗
所以我是去買自黏式保護膜,類似包膜的那種軟膜,把側邊條包上一層,金屬圓鈕也貼覆了
耳罩的話,每次要聽之前一定會先去洗臉跟後耳部分,然後再用吸油面紙擦拭臉側
上環架耳帶(有AKG字樣那個),我用上面提到的保護膜,浮貼了一層,撐開時浮動式的用來避免沾上頭髮上的污垢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很龜毛...是沒錯因為我處女座的= =..
再來就是,兩隻加起來快一萬八的耳罩式耳機,我打算用三年以上的,如果沒這樣做的話恩...你知道的
去看看AA或者PTT耳機交易區,有些二手耳機外觀都"不要問,很恐怖"
看過一隻二手ATH-AD1000上面的翼狀支撐黏了好多頭皮屑,還看過木殼耳罩外面的木殼刮的跟印象派木雕一樣
這種耳機就算賣三折(還是很貴,那隻木殼的W5000接近三萬打三折還是要八九千) 我自己是不敢買
還看過有死螞蟻黏在ATH AD2000耳機鋁沖孔裡面的、以及中空耳罩整個佈滿類似乾掉後的油脂分泌物
本來想入手二手的K701,後來乾脆買新品了,因為二手耳罩耳機外觀,跟上一個使用者的衛生習慣有很大的關連
CARLORFF wrote:
我有k601跟k70...(恕刪)
應該也不會這麼恐怖啦......
我最老的耳罩應該是K240 的第一代耳機....這個應該有點歷史....
除了耳機裡的吸音棉已經氧化了外.... 另外頭帶的鬆緊帶也沒任何鬆緊度
其他都還很OK,AKG耳機算是很好養的.....當然....別摔到撞到...到也都還好
我的老K601...三四年了...除了耳罩有變色外....其他的到是還沒太多的痕跡
使用後的清潔到是一個該注意的課題,我是用完後會拿張濕紙巾把頭帶那些地方擦一擦
其實還是要看用的人怎麼使用....有些人是真的蠻誇張的.....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