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一部手掌大的耳擴,竟然能把Sennheiser HD-650推得有模有樣,這是我一開聲的第一印象。

這次開箱的主角,是我準備要放在辦公室,只要接上電腦跟耳機後就是陪伴我上班時刻的發燒音響,它就是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這是KECES在2010年新推出的mini系列產品中,兼具USB介面數位類比轉換器以及耳機擴大機的產品,旗下還有純耳擴的mHA-175,USB轉S/PDIF的介面轉換器mUS-155,同屬mini系列的特性就是以手掌大的體積,在有限的空間中包含Hi-End設計元素,有別於市售產品以成本優先考量的作法,KECES設計者肩負過去在Hi-End領域沈浸的經驗,以不妥協與吹毛求疵的發燒精神完這一系列mini耳擴,究竟有哪些特點?且看接下來的開箱吧!

開...開...開箱啦!

不能免俗的還是要對平淡無奇的紙箱開箱一下,滿足敗家的快感~整體包裝很「環保」,簡單的紙箱沒有任何印刷,內部襯上固定隔間紙板,雖陽春但仍然發揮了保護作用。打開後可以看到一份簡單的操作說明書,以及本文主角mDA-153本體、專屬帆布保護套、電源供應器、USB連接線、鍍金連接線等,還算滿齊全的配件,拿到手就可以立刻使用,不用再添購其他配件。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裝入保護套中的mDA-153,帶有些小鋼砲的氣勢。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全鋁髮絲陽極處理外殼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全鋁合金材質的外殼,搭配髮絲與黑陽極硬化處理,前後面板也採用鍍黑內六角螺絲固定,透露出剛強的黑金質
感。精緻小巧的設計,只有一個手掌大,拿在手上很紮實,表面在KECES的LOGO襯托下,整體質感更加分。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面板為耳機連接孔、音量調整鍵以及Line in外部音源輸入孔。插上耳機後,按音量調整鍵可以控制音量大小,
按一下「+」會增加一格,按一下「-」會減少一格,按住則會連做續調整。mDA-153預設音源為內建的USB DAC,當Line in連接時,會自動切換為外部音源輸入,可以接受像是CD player、MP3...等其他訊源,不需要再額外的設定調整,滿方便的設計。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背板設有USB介面、二顆LED狀態燈及電源輸入插座,靠近USB介面的LED為雙色顯示,當USB介面未連接時會呈現紅色,連接成功紅色燈會熄滅,當播放音樂時會亮綠燈,透過這個雙色LED燈可以清楚知道USB DAC的運作狀態。另外靠近電源插座為藍光LED燈,當電源正確連接時,藍光LED就會亮起。

PS.題外話,看到背板下印刷的MADE IN TAIWAN會有種莫名的興奮,就是愛台灣啦!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近看機身的鋁合金表面處理質感,要用相機拍出髮絲還真不容易,應該可以看出些端倪吧?!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內建USB介面數位類比轉換器(USB音效卡)

本機使用了德州儀器Burr-Brown PCM2702為USB DAC核心,這顆晶片的輝煌戰史就不用在此多做贅述,網路隨便搜尋一下就有一堆文章,雖然它是屬於較早期的晶片,但卻是一顆充滿類比味的數位訊源晶片,據說承襲了更早期的PCM1716解碼核心,溫潤豐厚的音色頗令人討喜,加上KECES捨棄了一般廉價的XTAL石英震盪器,改用了高精度OSC震盪器,降低了DAC的Jitter時基誤差,並在電路上技巧的利用DC Servo去除了一般慣用的交連電容,直接交連的設計免除了交連電容帶來的細節與低頻犧牲,使整體的音響性更加豐富,高低頻二端延伸更多,表現出了在平價器材中少有的細節感與低頻動態。

而mDA-153內部可以看到二顆JRC072雙OP,此二顆OP分別負責PCM2702的LPF低通濾波及DC Servo,使用腳座設計方便玩家可以更進一步透過更換OP來達成調音的目的,是個用家們可以升級與玩味的地方。

另外此USB DAC不用額外的驅動程式,Windows作業系統中幾乎都有內建,只要直接插入電腦USB,系統就會自動識別,使用上滿方便的,沒有特別困難之處。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低誤差數位音量控制

mDA-153另一個創新之處,就是在於使用數位音控電路,在耳機擴大機設計中存在一種困擾,就是小音量時二聲
道的平衡性不佳,常常不是左聲道或是右聲道音量比較大,感覺音場就歪一邊,聽起來頗不舒服,這是因為一般
耳擴大多使用雙聯可變電阻來控制音量,平價的可變電阻卻往往存在二聲道誤差的問題,高級可變電阻雖然問題
較小,但高昂的成本卻讓大部分廠家不願買單。

mDA-153在設計中直接導入了數位音量控制,讓二聲道的誤差極小化,遠優於市售可變電阻,但卻完全不用擔心
因為用了數位音控而會有損失音質的問題,mDA-153使用了類似級進音量控制的技術,結合半導體CMOS製程與數位控制理念設計,讓此mini耳擴具備如發燒音響才可見的級進音量控制技術,實現了低損耗、高音質、高頻寬的音響表現,同時也讓產品壽命更長,避免了一般可變電阻時間久了可能因接點氧化產生的雜音問題。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大電流耳機驅動電路

mDA-153的耳機擴大核心使用了Analog Device AD8397,這是一顆高頻寬、高迴轉率、大電流輸出的運算放大器,在國外論壇很熱門討論的元件,但小小的體積實在很難跟強猛推力關連上,我原本也不太相信這顆小小的雙OP能夠有多少能耐,然而當音樂從我的HD-650傳出時,我著實嚇了一跳,怎麼有這麼強勁的推力,而且在大音量與大動態時完全輕鬆自如,沒有產生刺耳的聽感,可見得在負載下依舊保持低失真的特性,這顆晶片在mDA-153的設定下具備了250mA的電流輸出能力,以及0.2歐姆的輸出阻抗,配合約4.5倍的增益,已經足以驅動市面上大部分的耳機了。

處處可見的發燒用料

電路板上到處可見發燒用料,除了以SMD製程的元件外,還用上了日製電容、OS-CON固態電容等高級元件,KECES因為在發燒音響上所建立的經驗與堅持,並沒有因為mDA-153的售價而妥協了用料,算是廠家對自己產品品質與聲音表現上的堅持吧!

用RMAA測試一下mDA-153的THD失真特性,可以看到雜訊底線約在-136dB,背景雜訊處理得相當優秀,測試時使用的是傳統線性電源,所以60Hz處略有電源諧波,1KHz以上二次諧波失真高於三次,聽感上屬於背景寧靜、較溫暖的音色。

[開箱] KECES mDA-153 USB DAC/耳機擴大機

簡單的來說說個人聽感,搭配的耳機有Sennheiser HD-650及Superlux HD-681,標稱阻抗分別為300歐姆與32歐姆,無論是搭配那一隻耳機,mDA-153都能發出我所熟悉的耳機音色,全機直接交連的電路設計,沒有因為它的mini少了低頻、少了細節,低頻的量感與延伸都很豐富,中高頻的飽和度也很好,尤其高密度的中頻使舞台感跳出,歌唱者形體更清晰的呈現在音樂中,可說是相當全面的表現。若真要挑剔,大概就是低頻的彈跳力,以及極高頻的細緻度還有進步的空間,但我想這也許跟原廠使用的JRC072的音色特性有關,依照我的經驗如果將OP換成BB OPA2134或OPA2604,可以有比較細緻的表現,這就是本機可以遊戲的地方,畢竟每個人都有喜好的味道,mDA-153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也留下了創造的空間,就看您如何去玩味。
2010-06-11 13:21 發佈
這幾天嘗試更換不同的OP來調整音色,試了手邊有的AD712、OPA2604、LME49720等,最後決定LPF的OP,也就是電路板上的U6換成OPA2604,DC Servo的OP,也就是U7則維持原本使用的JRC072,這樣呈現出來的音色補足了我之前覺得不足的高頻細緻度及低頻彈跳力,使得mDA-153的音色價值更有Hi-End味,換一顆OP百元台幣上下,就得到了音色的升級,真是好玩又實惠~

LME49720 的音色如何?比OPA2604差嗎?
兩顆價位差很多
最近也想換 OP
這幾顆都是 測試的對象
想聽一聽 CHU 兄的看法
ako wrote:
LME49720 的...(恕刪)


這二顆的價格應該差不多,零售價都在台幣一百初頭上下。
個人喜歡OPA2604多一些,音響性比較好,細節與極高頻細緻度較高,就種像是絲緞般的感覺;LME49720失真很低,聲音比較理性,算是比較中性平衡的音色,但高頻光澤與細緻度略遜於OPA2604,低頻延伸倒是不錯,各有各的味道囉~
網路上許多人說Fubar4高音會有些刺耳
請問大大mDA-153有沒有這種問題

mDA-153的人聲中高音表現如何?


另外mDA-153的底噪問題是否嚴重
KECES 的產品(如DA-151)容易受外界干擾的問題有解決嗎?
要到5K的價格

一樣都是USB DAC+隨身耳擴
不知道和這幾款比起來如何?

FIIO E7

C&C F1U

NuForce Icon Mobile
jason1991 wrote:
網路上許多人說Fub...(恕刪)


我的使用經驗mDA-153不會有高頻刺耳的問題,中頻的密度與厚度也相當不錯,聽人聲不會有音場後退萎縮的情形。Fubar4與mDA-153是不同公司與設計者,音色表現應該是不同的吧!

底躁如同我文章所寫的測試圖,是非常非常低的,許多發燒機器還不見得可以做到這樣的標準,至於干擾的狀況我使用中是沒有遇到過。

耳擴的產品建議有機會還是要耳聽為憑,看外觀來購買很容易會出包,畢竟音響類產品買來就是要聽的,音響表現才是真正的重點,低價產品設計者有時會為了妥協成本而犧牲音色,KECES主事者卻總是留有一份堅持,從他的產品設計與用料就可以看出端倪,至於價格就留給市場機制,以我玩過的許多耳機產品來說,mDA-153算是CP值很高的產品!
可否請問此產品在 USB轉S/PDIF 的功能上與 mUS-155,何者比較出色。

還想請問KECES的產品,與TeraLink-X2比較起來,何者較優,似乎沒看到比較文章。

謝謝
k356g wrote:
可否請問此產品在 U...(恕刪)


mDA-153只有USB介面,沒有USB轉SPDIF的功能。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