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前言>
自iPod誕生以來,滿足相當多人想聽歌的原始渴望--簡單的介面、看似樸實卻強大的動態選單、良好的音質、優雅的造型都深深打動人心。隨著使用人口的上升,iPod週邊也如雨後春筍般一一浮現,耳掛、保護套、遙控端等等便利小物推陳出新,不斷刺激著大家的視覺神經與浮動掏錢擁有的欲望。
今天為mobile01看官介紹外接式攜帶型喇叭。或者正確的說,它是專為iPod推出的「隨身音響系統」之一。

「iPod為什麼需要一套喇叭?」,你問。
平常帶著逛街、蹓Pod的人,常伴隨著出門的是一對小白線耳機。
Pod友頂多就是分享耳機,聊聊最近的八卦,很個人。
但是,若要同時讓兩人以上分享你最近灌入iPod的新專輯,或者攪點小氣氛、辦party;那就需要一點特別的揚聲器。而iM7就可能是你的首選之一。

觀察到這個趨勢,ALTEC LANSING特意將白色優雅柔和的色調搭配上沉穩內鍊金屬網狀包覆,配合澎湃氣勢的聲音輸出實力---這簡直就是讓人爽翻天的「純白色魔法棒」阿~~


接下來,就讓小弟由外而內,一一為你解析「ALTEC LANSING iM7」這隻「純白色魔法棒」的魅力所在吧!

「分享大綱」
========================
1.外觀、局部近照
2.iPod Nano也可以
3.週邊的週邊
4.心得、評論
=========================

1.overview(測視圖)

用一句話說,你可以把iM7看成 「擴大機+喇叭+iPod Dock w/Remote Control」的集合!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iM7技術規格摘要:
===========================================
輸出功率(總) :50 RMS
輸出頻率:50Hz~20kHz
喇叭數 : 4" 重低音 x 1
3" 中音 x 2
1" 高音 x 2 (Neodymium Drive)
出力端子 : S端子、RCA端子
入力端子 : 35mm 音源線 (其他隨身聽、PSP)之類
遙控長度 : 15 英呎
電力 : ac power / 電池(1號x8顆)
===========================================
參考網址 :http://cs.m-infotec.co.jp/altec/producuts/im7_shiyo.html(日文)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iM7的基座與單體,分述如下:

[iM7基座]

iM7搭配標準的iPod底座,適用於第3代及後繼的iPod(包含Shuffle)。因為不同iPod厚度與寬度不一,因此ALTEC LANSING 想出一個辦法,讓各代iPod配合不同的基架;基架是無料的(請商家提供),當然近期推出的 Nano、Video 等產品亦可以使用。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由上圖可知商家拿回來的基架外包裝,內有空氣泡墊,包裝用心。
其外有相關安裝說明。安裝的步驟也非常簡單,以下小弟使用Nano 搭配基架為大家作安裝的圖解說明

1.首先打開包裝,取出基座本體,並將Nano整齊的放置一旁 (排好方便大家看)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2.底座後方有「Nano Ipod Adapter」字樣,恩 Nano Ipod , Ipod Nano 順序好像反了,哪裡代工的呢? 不管了! 裝了再說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3.基座裝在本體上,本體有個標準iPod底座,先來張底座特寫吧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按下「PUSH TO OPEN」,承載底座會向外彈出~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4.後後~~ 這邊有一個小機關。上述以提到iPod各代厚度不一,為了使插上底座的iPod們不至於無"靠背",就想了這個裝置,利用橫桿控制支撐寬度,讓各人身材比例(厚/薄)來調整適當位置。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依照片視角, 最下方為最大,適合Photo ,U2,或者Video等體積較大者。

調整至中間,適合mini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調至上方,適合Nano等,但即便Nano的輕盈身材,搭配基座後也無須推到最上方(或者說,iM7 可以適用 iPod Pico之類的未來產品)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下面是一張只基座裝上本體的合體照(無Nano)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合體照來一張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近照特寫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搭配伊藤由奈(YUNA ITO)的 「Endless Story」好棒阿~~

講完了基座快速scan一下本機的特寫吧~~

上方簡潔的面板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有power (小藍光)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volume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基本上,iM7的音量調整功能非常妙,不像一般按紐按一下就提高一個單位的音量,而是需要手動按住一會,音量才會自動遞增(減),這個東西讓小弟偶初試聽iM7的時候搞了半天。

===

另外,愛你愛到死的金屬網狀包覆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背版 (簡潔的輸出入+電源接線)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AUX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耳機,若只想iM7當amp用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S端子+RCA接頭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Power Wire (DC 17v ,2.3A)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s端子 or RCA線可接電視輸出視訊, 這台推出時雖打著「iPod photo」名號,但距「iPod Video」推出仍有一段不小的時間,不禁令人懷疑是否在規劃iM7時早已知悉apple 推出Video的計畫呢??

LOGO 驗明正身,正是「ALTEC LANSING」推出的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iM7 --> 純白色魔法棒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呼呼 在外頭觀望那麼久,深入一下吧!!

[單體]

深入一點從單體講起,iM7使用混和釹金屬(Neodymium)的釹磁單體,在體積不大下,磁密度高。五隻喇叭分成三組(重低、中低與高音),各司其職。另外,
總共 50 RMS輸出實力,整合在一起相當夠力。小弟在世貿展場時將<馬友友>--"新絲路"專輯調大,立馬蓋掉對面熱場辣妹的麥克風音量(無破音),當小弟相當驚豔,重低音彭湃更是震撼我心。

[其他]

外出時可使用8顆 1號電池供電,支援多國電源系統的變壓器讓你帶出國也沒問題!!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好醜喔,翻起來看,都看光了~~

====
3.週邊的週邊
「遙控器」

正面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背面: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音量調整分成 volume 總音量,treble 高音,bass 低音
控制鈕 play/pause 前進/後退 也算簡潔。

不過,只要你的播放清單夠精選,除調調音量之外,也無勞煩再動手遙控。
(遙控器上音量的控制邏輯同本體)。

*拆除遙控器電池座*

拆除電池座後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可見到iM7所使用的電池類型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與10元的比較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耶~~由於小弟很蠢,拆開遙控器拍照後要裝回去時居然把電池裝反了~~
然後搞半天沒辦法差,後來終於找到一個施力的好方法,供看官們參考。

首先拿一根金屬的薄柄條,按圖上插入遙控器底座的凹槽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然後吸一口氣,蠻力向右方推開插槽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不瞞看官說,小弟的iM7 遙控器外觀已經給他出現小裂痕了,粉難過
為了mobile01看官,認了~(記得加分阿!)

(2)攜帶包
這台可另購「shoulder pack」與「shoulder Harness」差異是一個有將喇叭外露,一個則否。電影常看到街頭有人扛著*隨身音響*,以後稿不好會有人蹓iM7喔!?
「shoulder pack」

「shoulder Harness」

(3) Shuffle 基座
iM7剛推出時,並沒有支援Shuffle,但請別擔心,最新出來SA-1產品,可讓你的小Shuffle亦可裝載在iM7中。


呼呼~~介紹的差不多拉 !!

最後來幾張好啦

合體+正面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側面+炮筒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As My Command」 聲音催下去啦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
4.優缺點心得與評論

[優點]
1). iM7重低音表現極佳,去聽聽看iM7表現<野人花園> "To the moon & Back"開頭的振動聲,你就知道我在說甚麼了。
2).iM7在低音量時,細節依然分明,不會糊掉;至於高音量..(老實說,小弟住的地方隔音不好、為避免鄰居關切,暫時無法測試iM7的高音量表現)
3).購入提袋週邊,則可攜性更加提高。
4).小弟試過電音、古典歌劇、搖滾、流行、鋼琴與擦弦樂器等不同類型,雖不敢說全方位滿足,但至目前為止iM7表現讓小弟相當滿意。一、兩隻iM7支援下應可提供HOME Party、中型活動(1~200人場地)所需。

[缺點]
1).除非隔音夠好,否則無法開太大聲,不能一次將爽度飆高。
2).接上外部訊源表現不如直接使用iPod來的好,小弟是猜測外部線材衰減了訊號,中間還有其他原因,請其他網兄指教。
========================


若是學生辦活動有沒有,或者home 趴熱場小弟極力推薦你應該要擁有。
想想看,到時候流利的亮出你的小白,在加上平時用心整理的播放清單,秀下去
今晚的氣氛就靠小白、iM7與聰明的你撐場面啦~~

今日介紹成功~~

====

小弟陶醉在音樂聲中, 看iM7的LOGO 不禁也朦朧了起來
純白色魔法棒 --「ALTEC LANSING iM7」近距離接觸

iM7醉我~



=====
「後話」:

1)由於音源喇叭等較無客觀的評比方法,因此購入後遲遲未將報告放上來,基於同事與網兄等有興趣,故作此文以略表一二。
2)本文基於小弟主觀意見,希望有興趣的大大能作親身視聽比較。
2006-01-09 19:43 發佈
感謝大大的文章~

雖然我沒有ipod 但也打算日後買個nano回來享用
而且這個隨身喇叭也蠻適合我在家使用(隔音普通.空間不足 )
你今天茫了沒?
實在是太銷魂了.....

糟糕,線在又在 Mirra / 17-40 F4 / im7 之間游移了!!

遙控器的電池不是用蠻力打開

旁邊有個小卡筍

左手抓著遙控器,大拇指扣住,食指扣住凹槽,向外拉即可

還好現在沒用iPod不然也忍不住了
這組...要多少小朋友呀

心動了.......嘿
滿分滿分... 終於等到有人post心得了..

上回去FNAC,厚臉皮請店員拿出這一台來給我看。
音質感覺確實好,不過拿起來實在有夠重(4KG)...
攜帶性沒那麼好,可能也是另一個缺點!
(想想NB一台最重也差不多3KG)

像我可能比較需要帶來帶去,最後還是決定選擇其他輕巧的inMotion系列...
iM7,等我領了年終,再來考慮,呵呵...
很棒的分享喔~詳細又誘人!!
想請問一下 這台也可以接電腦嗎??效果如何??
音質跟harman Kardon的水母喇叭或MX5021比較起來如何??
因為最近在考慮這幾款
樓主有心得的話 麻煩分享一下 感謝
小金‧法拉利 wrote:
這組...要多少小朋友呀
心動了.......嘿


市價應該超過八張小朋友
看到這篇不僅讓我想毒舌一下......
我大約兩個月前就購入了iM7
入手價約7.6張小朋友 (某水果攤)
優點當然是銷魂...... (略過不提, 想知道優點的只要上網搜尋一下就有很多)
不過有幾點缺點必須讓想入手的版友了解
1.功能性敗筆: 無法當成USB DOCK使用與PC連線傳歌, 得抽來抽去. (為什麼低階的iM3就可以呢? 我也很想問問ALTEC LANSING)
2.功能性敗筆: 無法得知目前音量大小, treble/bass調整值. (如LCD顯示面版...)
編按: 也許是設計考量, 沒錯, 極簡的定義人人都想追求, 可不該是犧牲使用者的使用範疇. (個人意見, 無意筆戰)
3.功能性缺失: 無法在iM7本體上控制treble/bass, 也無法暫存設定值. (電源關閉即回復初值)
編按: 沒錯, iPod是有EQ, 可當聆聽者想嘗試不同的聽覺, 就麻煩了.
4.彆腳的remote: 遙控距離短, 全新電池, 超過6公尺以上感覺就頓頓的, 常常要按很多下. 而且並非全向性的接收器, 僅機身正面收訊好.
5.XdB真有這麼棒? : 以ALTEC XdB加持, 其低音表現, 僅能算中等以上.

會這樣來說, 主要是因為這種價格的揚聲, 應該可以做的更好.
簡單來看 (均為原版CD, 透過iTunes直接轉MP3 192取樣)

周董 11月的蕭邦專輯, 在夜曲/藍色風暴/黑色毛衣這三首歌中
T/B不調整:低音呈現, 不夠深遠, 悶悶的.
Bass調整: 漸漸有低頻的感動, 空間感開始呈現, 繼續往上調, 開始有撕裂共振膜的聲音, 也就是覺得快破音的感覺.
Treble調整: 沒話說, 層次感立現. 繼續往上調, 聲音自然高亢.

t.A.T.u Dangerous And Moving, 在All About US曲中
Avril Lavigne Under My Skin 整張專輯
T/B不調整:根本聽不下去
Bass調整: 音場開始鼓動, 會想要更多低音, 繼續往上調, 仍舊是破音收場.
Treble調整: 主唱的音色表現突出.

BonJovi Crush, It's My Life曲中
Bass調整: 勉強可聽, 再調上去, 就糊在一起了. 殘念.

馬修連恩 狼
Bass調整: 節奏立現, 發燒盤的感動稍稍湧現. (這大鼓聲如非Hi-End設備, 也推不出來, 所以就不強求了)
Treble調整: 高音笛聲清脆, 與簫聲共鳴感十足, 閉上眼睛, 似乎可以感覺到溪流在腳邊流竄.

電影原聲 大地英豪
Base調整: 蕭颯之意表現的恰如其分, 低頻層次一樣不夠細膩.

New Age 喬治溫斯頓, 秋
Treble調整: 琴聲乾淨而婉約直扣心弦.

以上為我常聽的音樂, 只把自己聽的感覺寫下. 也許我耳朵太挑, 被養刁了. 也許每個人的觀感都不同, 僅做建議.
仔細把玩iM7後, 就會懂得我提的“2.功能性敗筆“, 原因在於, 你調了什麼, 你自己都不知道....

結論: 不論其C/P值, 這本就是敗, 談這沒意思. iM7誇大的造型, 讓iPod搖身一變, 爽度大增. 有砲管的架式.
拿來開pa, 可能會搖不起來吧, 因為XdB確實不夠力. 但仍不可否認其兼顧行動性與音值的表現, 確實有平衡
到了, 可推為iPod外接之殺手級的產品, 筆者也將iM7與Bose SoundDuck互尬過, 放心. 買iM7會讓你偷笑
的, 越級挑戰高貴機種(SoundDuck得花你近USD. 300), 結果大獲全勝, 論音質, 論設計, 論格調..... 都
遠遠超過. 所以, 想敗的人, 小朋友準備好吧!
To be or Not to be. Just be...
超級心動~
那裡有實品可看啊~~
桃園有嗎???
雖然很喜歡~但還是想先聽聽音質狀況~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