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HD系列
HDA/HDB:
最早推出的6000HD,都是采用華芯飛CC1600芯片。造型和按鍵設計都一樣,唯一區別是HDA是4.3寸,HDB是5寸。但是分辨率都是800x480。6000HD系列裏還有幾款,區別也只是屏幕(大小4.3/5,分辨率480*272)。
CC1600芯片是最早上市的,支持所謂"HD"標准的,其實也只是rmvb能支持到720p (1280*720) 而已。
支持的格式和編碼:rmvb - 720p; avi (xvid/divx) - 理論可放到720p,但是兼容性不太好。
優點是:HDA的屏幕素質很高,HDB 5寸屏素質不好,可視角度不好。rmvb支持的很流暢,另外固件支持某些插件程序比如很好用的電子書閱讀器,泡泡龍等遊戲,甚至有人“移植”了仙劍一代dos版本在上面運行。不過艾諾官方不提供支持這些插件的固件,因爲艾諾和華芯飛關系鬧僵了。若要實現以上功能,需要使用網友自己從其他廠牌“移植”的CC1600固件。也是很穩定啦,只是官方不提供要自己找。
缺點是:支持的格式很有限。不支持mkv, wmv等。AVI 的dvdrip 兼容性也不是很好,H.264 編碼的所有文件都不支持。
HDV/HDS:
2台都是采用索智SC8600 芯片。唯一區別也是屏幕而已。HDV 是4.3寸,HDS是5寸。說起來這個索智芯片其實也只是挂牌。坊間傳說是因爲真正的開發公司爲了避免某些專利糾紛,才利用許多挂牌公司提供“不同”品牌和名稱的芯片給各家MP5制造廠商,其實都是同一款芯片啦。
SC8600的特點是,支持H.264編碼的AVI 和 MKV。H.264編碼支持所有的baseline, main profile及 high profile編碼,所以理論上都能看的,只是芯片能力有限,分辨率或者流碼率過高的話,支持的都不流暢。簡單的說,H.264編碼的文件,只支持到Half HD. (小于1024x576分辨率,流碼率不高于4M)
支持的格式和編碼:rmvb - 720p, avi (xvid/divx/h.264) - 小于720p。mkv(xvid/divx/h.264) - 小于1024*576;DAT, mpg, vob。
優點:支持的格式很豐富,基本上就是不支持wmv。RMVB支持的很流暢。
缺點:HDV的屏幕亮點率很高。購機要注意。HDS 5寸屏素質不好,可視角度不好。字幕只支持srt。mkv性能不夠720p(如果這個也算缺點的話

8000HD系列
這個月剛剛推出的新機型。同樣采用SC8600芯片,4.3寸 800x600 屏幕。屏幕素質據說要提高。與HDV的區別是支持HDMI 接口的 TVout。其余部分可以大膽猜測是沒什麽大變化的啦。
=====================分隔線====================
T10/T11
T10 和 T11 都是使用德州儀器 Ti 6411 芯片。區別也是T10 爲4.3 寸,非觸摸,T11 爲5寸,電阻式觸摸屏。
這款芯片也是iAudio Q5/P5, Archos 605 系列等使用的芯片。也是大陸廠商很少使用的“高級芯片”(其實只是因爲貴啦,成本太高)。
芯片的特點是支持的文檔格式很豐富,國外的主流格式MPG/DAT/VOB/AVI/WMV 都是支持的。藍魔適應國內的行情,特別加入了對rm/rmvb/flv/mkv 尤其是H.264 high profile 編碼的支持(605 Q5等國外大牌都是不支持的)。所以基本上兼容性是通吃啦!
性能上rmvb / AVI(divx/xvid/h.264) 到720p,碼率甚至可高達20M。MKV(divx/xvid) 同AVI. H.264的MKV 則基本上只到480p。高于480p的,比如流行的BDRip,分辨率一般在1024x576左右,播放雖然也爲流暢,但是統統都有音畫不同步的問題,基本上沒有辦法觀看的啦(除非你看discovery 720p 風景,還是很漂亮的

另外這2款機器也是現在唯一支持wmv (vc-1) 解碼 720p 的。
HDV 的 SC8600 芯片新固件也支持wmv了,但是效果很不好,容易卡頓,不流暢。高于480p基本無法欣賞了。
屏幕上來說,T10 的素質非常之高,可視角度很好,顯示很精細,色彩還原度也很不錯。
T11 則是恰恰相反,屏幕大了一圈,但是可視角度可以說是差到一個人神公憤。色彩還原也不好。而且屏幕素質之差,總感覺屏幕上面有一層花花綠綠不幹淨的東西,內地的論壇稱之爲“油膩感”。基本上,非要從上之下正對著觀看,而且那層“不幹淨的東西”很容易讓你心情全無。
T11 雖是電阻觸摸屏,但是不能觸摸點進度條,選音量等等,基本上觸摸的界面很難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