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4/12更新]才買10天的Sony MDR-1000X斷裂問題 原廠拒絕保固

感謝大大的血淚分享
看完這篇文後我確實對於Sony卻步不少 雖然我現在正在用Z7....

mvp168ks wrote:
還沒斷裂的人可能要先「預防性」加強,
就是在容易斷裂處先做處理.(貼膠帶或是綁束線帶)...(恕刪)


大大您是在說笑吧
綁束帶應該是有用啦,但那還能看嗎....
一支破萬的耳機搞成這樣
Loompster wrote:
這種頭帶不能拉太寬,它不是像akg的金屬條頭帶,稍微拉一下有戴到頭上就好...(恕刪)


說真的,我沒事也不會故意拉的很寬,都是正常的戴法。消費性產品本來就要考慮到「人因」,並不是每個消費者都能知道「這種頭帶」跟「其他種頭帶」之間的差異,除非在使用手冊上加註警語:「本頭帶由於設計特性,張開不得超過XX.xx公分,否則不予保固」。

戴上取下耳機本來就是常常要張開,設計時本來就該考量到寬限誤差值,而不是做出一個脆弱無比的耳機,這不是挖洞給消費者跳嗎?

其實此文PO了這麼久,並沒有大量的災情傳出,可見耳機結構設計上應該是沒有問題。

問題出在生產線品管,此耳機常常在缺貨狀態,若生產線為了趕工,在組件的黏合上不確實,就很容易出現斷裂的狀況,個人以為這是完全合理的推論。消費者花錢幫SONY當品管員也就算了,也只是要求修復,都還沒提到為了此事而打字PO文、電話爭取權益、赴市府開會的種種精神損耗,買個破萬的高級耳機卻搞的七葷八素,真的是令人十分的不平!
oldcaptain wrote:
說真的,我沒事也不...(恕刪)


金屬條還是有它的好處的

你還沒看過sa3000的脆弱,扳一點點耳機就好像快解體,每次都要小心翼翼的戴。或許買sony專業版的耳機,做工會比較好一點...

真假的啦
最近想要入手欸

感覺要再看看了...
domark0721 wrote:
靠真假的啦最近想要...(恕刪)


現在我買東西會這樣做,上網看人家寫的購買評價,從最爛的評價開始看,看能爛到什麼程度,順便看看是不是網友瞎掰,看5顆星全滿評價根本不準。

oldcaptain wrote:
說真的,我沒事也不會...(恕刪)

哈 本來也差點買這隻 這隻的功能性我很喜歡 可是有疑慮就先不考慮 鐵三角的又缺貨 傷腦筋
受災戶+1


先上圖











今年一月底購買 使用不到一個月 耳機內側也發生斷裂的情況

斷掉的位置基本上跟樓主幾乎是一模一樣 都是在耳機左邊內側旋轉軸的位置

當我發現斷裂的當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副這麼高單價的耳機還在新品期間

而且在我這麼小心使用的情況下 竟然會發生斷裂

各位所看到斷裂處的這個旋轉軸平時的功能其實是用來摺疊耳機 以便收納於旅行盒中

但我幾乎沒有在轉這個軸 因為我平常聽完都是直接掛在特別為了這副"高級"耳機所買的耳機架上

所以我問心無愧 絕對是在正常的使用規範內 甚至又更小心的在使用這副耳機


但送修後這些說法對SONY來說 都只是消費者單方面的心情抱怨而已...



不出所料 最後SONY以" 外觀不在保固範圍內 "為由 拒絕出保固 並開出5800的天價維修費

各位知道5800是什麼概念嗎? 沒錯 那就是這副耳機一半的價錢!!!!



別說我不能接受了 連耳機行的老闆聽到都嚇了一跳阿 我不知道這跟搶錢有什麼兩樣?

我當然馬上打去SONY維修站協調 並告知他們這個情況我並不是個案 而且這種價位我無法接受

希望他們能好好處理重新評估

但又等了一個禮拜後 維修站給我的回覆就是依照SONY總公司的決定 他們還是維持原本的保外判定

後來工程師告訴我 以他的權限 可以給我9折.. 說真的 5800打9折可以省多少 我連計算機都懶得按 有跟沒有一樣


最後我不死心又打了他們的客服 最後也只是又聽了他們千遍一律的官方制式SOP一次 然後這次就更瞎了

打電話給我的女性主管 問我有沒有要修的意願 我說:當然有 但你們要給我合理的價錢阿

於是她跟我說你如果有要修我們可以再多給你一些折扣

我問她折扣可以給到多少

結果她竟然說 :你必須確定要修 才會告知價錢!!




各位 聽到這裡我真的心累了 她死不告訴我價位還要我修 不想在跟她耗下去 就跟他說我不修了 東西還我吧..

(補充一點 我有曾試探性的告訴她 "修這塊裂縫我頂多願意出1000元" 她表示1000與她們的折扣價格所差甚遠

所以他們的秘密價位 以我的猜測大概落在3500到4500左右 絕對還是一般人無法接受的維修價位


以上就是我這次的SONY維修過程 如果有發現不夠詳盡的地方 日後會再補充並持續觀察其他人的使用狀況

這副耳機的確是一副好耳機 但保固方面的認定非常嚴苛 幾乎沒有保固可言 我個人覺得那張保固書

應該改名叫 "公司貨證書" 因為他除了能證明你買的是公司貨之外 就再也沒有其他功能了


結論:

SONY一直以來給我的印象都是高品質與高科技的代名詞

實在讓人難以想像一副旗艦級的耳機會在正常的使用下發生斷裂的狀況

12000的耳機耐用度還不如我那副戴了3年 2900的羅技H800

在跑完他們的送修流程後 不禁感到難過 難過的並不只是無法獲得保固

更大的一部分是SONY這個曾經在我心中閃亮的品牌形象 就此破滅

這樣的品質與這樣的售後 我如何敢再買SONY的產品?

本來還想說搭他們自家的手機有支援LDAC高音質無損傳輸

目前手上的M8也將要退役 正準備等XZP上市就要出手了

現在已完全打消這個念頭...



當初剛出來就買,我也是用了幾天而已,就出塑膠摩擦的聲音,想說sony的品質怎麼做到這樣,

戴著耳機講話或吃東西就有塑膠摩擦聲,送修也說沒問題,結果直接跑維修點反應,最後維修站

有跟店家溝通直接更換一組,可是換完一組還是一樣類似的感覺,現在看到這篇文,我想應該

是設計不良造成的.
這棟大樓好辛酸,多收集幾個案例,一起送消保,請Sony召回失敗產品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