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n80825 wrote: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跟這邊眾多版友重申一樣的想法,每種音樂都有自己的語言,但是卻沒有貴賤之分,
...(恕刪)
18.
你講的這些不過就是一般常見的場面話 客套話而已 說的比唱的好聽 實際根本表裡不一 口是心非 且最不能諒解的 就是批評我這個真正懂古典音樂且熱愛古典音樂的人 而且我一再強調我是非常少見的那種天生就會聽古典音樂的人 學過音樂的人應該不會不知道 有些人就是天生對音樂感觸極端敏銳 特別是旋律和聲變化豐富且複雜度困難度較高的古典音樂作品 而這類人恰好對於過於單調乏味的音樂類型容易反感 這都是必然會有的現象 站在專業從業人員的角度 要去批評那些不懂裝懂的 自以為是的 固然有些道理 但要去批評那些真正懂的且真心熱愛古典樂的音樂藝術愛好者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另外一點就是 我一向覺得 畢竟這邊是跟音響領域有關的行動影音板 傳遞一些正確的觀點也是必須 不然說真的 現在的耳機論壇 大量的動漫J-pop迷佔據板面 不幸當中的少數偏激份子又可能主導相關板務工作 加上大量業配 店家商家代表進駐 整體看來根本沒有什麼值得參考的價值 亂七八糟嘻皮笑臉幼稚荒唐胡鬧搗亂無法無天的....一堆 讓真正專業的音響大老前輩看了也是搖頭歎息 相關專業無法提升 討論區變成只是淪落為動漫J-pop欣賞心得的延伸而已
當然不能否認的 音響圈確實很多發燒友 本身專業程度也是不足 雖然不似耳機板這些年輕學生輕浮躁動 該有的成穩內斂還是有的 只是由於本身沒什麼本事 當然也講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 只好依循過往「以價論聲」 繼續誤導他人以確立在討論圈中的虛假的專業形象
因為人到了一定年紀 興趣嗜好都可能會改變 總不能幾十歲還在玩模型看動漫打電動 加上有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基礎 以男性來講 這時自然就會開始追求更有品味的精緻生活 除了穿著打扮食衣住行等等的講究 培養一些額外的帶有些專業性質的 且不失品味的興趣也是必然 例如玩車改車 收藏高級手錶 買相機學攝影等等...至於音響的話也是一部份人的選擇 因為有錢 買了「高級音響」 自然就要開始聽「高級音樂」 那按照一般人的想法 音樂階級畫分 首選當然就是古典音樂 問題是古典樂真的太難實在聽不下去 流行歌感覺好低俗 用這些高級音響來聽 實在突顯不出個人品味和音響價值 這時當然就折衷選擇爵士 或一些相關發燒片了
我們可以去設想一個畫面 可能一個中年男子30左右 年紀輕輕就出類拔萃 事業有成 企業菁英 這時意氣風發的人要開始裝品味了 要開使故作優雅了 可能住在一個類似日式精品大套房 或北歐風清新小豪宅之類的 整間屋子收拾得乾乾淨淨 布置得整整齊齊 或許客廳旁還有一個小吧檯 意氣風發的男子 喝點小酒 坐在沙發上舒服的優閒的故作陶醉享受音樂 然後拍成影片或照片上傳 讓其他對音響有興趣的朋友分享 試圖引起他人羨慕忌妒之情....當然這些行為在我看來當然都是相當可笑的 也不想想聽那什麼音樂? 就這樣也想裝高級? 既然那麼愛裝高級 那麼想裝高級 怎麼就不乾脆聽古典音樂? 怎麼不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給他狠狠催下去? 啊就隨隨便便聽個西洋女聲 爵士女聲的...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就「高潮」了 那這叫有品味? 這叫懂音樂懂音響?
各位要了解很重要的一點 這種聽著音樂 然後 「舒服了」 「高潮了」 「爽了」 「射了」 「滿意了」....都是一種很「低層次」的感受 完全不是一個專業音響愛好者該有的表現 追求高階音響的目的 就是為了追求 並超越一種更高層次的「藝術感動」 而不很單純的對聽覺感受的滿足 發燒友太多著重在那些聲音表現上的差異的枝枝節節 而忽略了有更該追求的一個更高更遠的目標 - 「藝術感動」 所以我才會再這邊一再說明闡述這個道理 無論是曲目還是版本也都幫各位找好 就 RR發行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泰瑞.費雪指揮猶他交響管弦樂團 2016年live) 相關準備都早已著手進行 從基礎導聆到進階研究 就等眾多燒友能以此為基準 發表更多有關音響方面的見解
但可惜的是 不要說那些所謂的音響發燒友 就算號稱古典樂迷的 整首交響曲這樣一句一句講解都未必能懂了 何況這些就不是專攻古典的音響玩家 不過我覺得畢竟這只是開端 相信未來或許還是有機會吸引更多本身程度較好的 做人比較實在的發燒友投入 畢竟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從各方面綜合評比來看 不論就音響器材價值 音樂藝術價值表現來看 都是首選傑作 即使作不到這點 好歹拿出來有面子又能唬弄他人 好過聽著那些西洋女聲 再來假裝高潮 那這樣跟耳機板那些動漫迷又有什麼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