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Chord Hugo聽感搭配暨技術資訊分享(更新TT初步聽感)

行動店員 wrote:
嗯,這邊有點看不懂的是,若是不要線路走過繼電器的話,為什麼不把繼電器拆掉呢

我的改裝是不破壞原有的線路架構(可復原).只是提供一條較佳的路徑讓訊號較無損失的走

從耳擴OP腳位到繼電器的訊號路徑銅箔蠻細的(空間小).用數字電表量有2歐姆的阻抗


lovelyleica wrote:
我想j49409兄的用意是要將輸出改走新拉的Duelund DSFW2 銀箔線,不走原本的PCB銅箔,讓最後類比訊號可以直達RCA輸出端子..

不用擔心.我沒有切電路板的銅箔.只是併聯而已.訊號會走阻抗較低的路徑走

這些改裝可以隨時拆掉復原的.會留下來的改裝都是有效果的.只是施工很麻煩

前端源頭的訊號被卡住.後端再怎麼進補.效果也是有限



說實在話.我只敢在電路板背部動手腳.電路板的正面連電烙鐵都下不去

只有劉師父這種高手.才有辦法在正面解銲更換SMD零件
最近有想入手農夫的小銀地盒.但是實在不便宜.數位(DDC)與類比(Hugo)分開就要用兩個地盒

DDC與筆電(訊源)由USB線相連共地.算數位部分

DDC的同軸輸出經過脈衝變壓器隔離與Hugo不共地.Hugo與後端設備共地.算類比部分

搜尋了一下.國產的地盒有3種.有用過的網友請分享下使用效果如何

本著支持國貨與荷包.看是否用國產的2個地盒就可以有1個小銀地盒的效果

接地盒主要內容為介電材料(黑曜石碎石.白水晶碎石.石墨粉.銅網.銅板.銀版.等等)

內容量較大的地盒與可以吸收雜訊的能力是否成正比.故把尺寸標示做容量比較



Silver Minimus (農夫銀版小地盒)



AUDIO REVIVE 超級接地盒 體積 : 3.6*3.6*15(cm)


Audio Reality Ground It 接地盒( IV 版 ) 尺寸:185mm(長) X 110mm(寬) X 65mm(高)
IV版採用獨立電極,可獨立接駁數位 / 類比兩種類型器材


YunYun 接地盒
小接地盒(外觀約15.5*12*8.5cm)
大接地盒(外觀約32*12.5*9cm)


雅士自己研發的產品也可研究一下,張總很執著在電源與接地的研發。
lieberstanley wrote:
雅士自己研發的產品也可研究一下,張總很執著在電源與接地的研發

嗯!電源與接地

也有在想直接上P5

下午將ASUS N750JK筆電(當音樂播放器)拆開.看是否有空間裝SOtM noise Filter

空間還是太小無法加裝東西.分享下拆機內部圖片

是否還有其它可以優化的地方.請指導一下



後記:N750JK有4個USB 3.0輸出座.一邊各2個

離處理器較遠的2個USB輸出座透過電池下的金色排線連接(見圖3)

拆機後才知道USB線.插到較遠的那邊.改插到與處理器較近那頭

訊號少經過一條20幾公分的金色排線.聲音還是聽起來有差(較live.較有臨場感)


金屬底板有10個接地點(紅框).扁圓柱金屬編織網(內襯黑泡綿).3個在金屬底板箭頭處與兩組散熱銅管彈性接觸
7個在鑄鋁機架上與金屬底板彈性接觸



圖片中央處.接地扁圓柱金屬編織網(內襯黑泡綿)透過框架連到金屬彈片與電路板接觸



7個接地點(紅框)在鑄鋁機架上與金屬底板彈性接觸
3個接地點(黃框)在金屬底板箭頭處與兩組散熱銅管彈性接觸
兩顆散熱風扇.兩個硬碟機槽.隨機是附1.5T+24G SSD混合碟.加裝一個256G SSD當C槽
兩個硬碟機槽中間是電池匣(已取下).風扇左邊是光碟機



鍵盤面板與側邊是鋁合金CNC.與鑄鋁機架與金屬底板.成一個金屬機殼
電路板的互相干擾透過接地點.路徑最短的導至機殼
Hugo的香港價格down下來了.這價格才算合理(都想再買一台黑色的)

這降價動作是打算向下擴大銷售版圖嗎?(高端用家去買Hugo TT)

不過那些拋二手Hugo的就可憐了.不能比新的貴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96021&pid=3632027

xlarge1 发表于 2015-2-6 01:07
Hugo在香港买9500左右
其实不贵

steinfigur 发表于 2015-2-6 01:08
我全新入手价格9000,黑色的
香港那边也可以砍价的
最近系統越調越敏感.有在考慮入農夫小銀地盒.看了 這樓的文.又重新調整試

去年6月買了兩次.先買7包.試了有效.又買20包

覺得調音包效果比之前明顯.有想再買第3次來試


拿到新版調音包(300g).舊版(150g)

用Keces DC-116 19V/6A(筆電的電源供應)做實驗比較.放5個不同位置做比較
(接17吋筆電耗電大.6A全功率工作.比較容易發熱)

A. 變壓器正上方

B. 穩壓電路板正上方

C. 變壓器與面板之間

D. 變壓器與背板之間(空間較小.只能放舊版150g)

E. 16顆電容正上方



效果比較結果:
A>B>C>D>E
C+D約等於A
B+C+D大於A


最後決定用B+C+D

變壓器正上方.考慮散熱問題.不放調音包



後記:原來Keces DC-116下面有墊2包舊版(150g)調音包.想抽掉不墊

先抽掉變壓器下面那包.聲音變差.還是有加分作用.又墊回去

再抽電路板下面那包.還是抽不掉(差沒變壓器那包大).又墊回去

最後Keces DC-116用5包調音包(裏3下2)

效果還是不錯.比買地盒或電源線划算





筆電下也墊了4包調音包.....風扇.CPU.兩個硬碟下各1包....效果不錯

筆電直接壓在調音包上面不行(聲音會悶).先墊佑聲的橡膠避震墊 MAGIC DAMPER MD-6(中)

調音包離筆電底部要留一點間隙

筆電一定要讓它避震.直接墊調音包沒用

筆電是當訊源播放器使用.雖然有用1顆256SSD當C槽跑程式.還是怕震動.處理好後聲音差很多

放其他地方的調音包.都沒有筆電下墊的4包調音包的作用來的大(在我的系統)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814233&p=87#54297348



佑聲的橡膠避震墊 MAGIC DAMPER MD-6(中)






系統上調音包共用了23包

KECES DC-116 5x3台=15包

線材 4包

筆電下 4包

調音包放HUGO與DDC的上下都沒啥作用

調音包放DDC的裡面也沒啥作用

剛開始調音包是先買7包做實驗.但最近系統調的較敏感.覺得效果比較好.就越買越多包

有圖有真相







近來勉強騰出空位, 已UPDATE玩有源喇叭, 見到所有空位已用盡, 喇叭跟耳機真是不同的感覺, 因PC, IC都是用跟機線, 所以空間感, 定位, 音場都是一般, 遲些要再花錢入PC, IC, IC已有目標, 想入BLACK CAT, 因不算太貴, 而且CP值不錯, 加上線身軟, 最適合少空間用, PC想入舊版NEOTECH sahara , 不知道台灣這邊價錢約是多少? 有沒有網店有得賣?
今天已入手Black cat Lectraline Xe 1.5M RCA, 現在香港做特價, 價錢HKD$3000, 價錢十分抵玩, 我入手時已是最後一對, RCA插頭剛剛好FIT到HUGO 現在又要開始慢火煲線時間

現在只欠PC就齊全, 之後可以專心聽歌
  • 16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