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考古下,看樓主華好華滿
pariah.T wrote:
這個我記得你好像之...(恕刪)
我今天來看笑話跟小丑的,還沒出現嗎? 真失望
haoah wrote:
真的 檢舉都沒用......(恕刪)


這個當然不會有用 之前就講過了 畢竟文章若沒違規 為何要被回收? 且主題裡發表的相關文章 也是講我想講的 和個人的經驗作一個分享

像我也是剛剛才千里迢迢的從台中歌劇院趕回來...







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音響觀念 就是透過器材將音樂重播的方式 在結合現場音樂會經驗作為參考 並從中獲得「正向的藝術感動」 而不是向現在台灣耳機板看到的 整天動漫歌 日本歌的 聽這些東西充其量也只是透過新賞喜愛的日本女歌手的歌聲 獲得短暫的「高潮」體驗而已 問題是「聽覺快感」都是一時的 唯有「藝術感動」才是永恆的 兩相比較之下境界天差地遠

當然我能理解 言論自由的社會就是這樣 有人贊成就有人反對 不可能我講的東西所有人都認同 只是如果是基於個人的仇恨心理 偏激思想 心胸狹隘 淺薄幼稚等因素 企圖去誤導站務管理 這我就真的不能接受了 今天有本事 哪裡看不過去 哪裡有意見 大可提出討論 而不是用那種小朋友的態度來處理 看誰不爽就想透過檢舉的的方式 最好是文章刪光光順便停權處分 我覺得這種心態很不好 也是一種不理性的 對個人不負責任的態度 而我個人其實也不太喜歡跟這類人討論 相信大多數人來這邊看文章 也是希望多少能得到一些有用的訊息 而不是看一些小朋友在那邊胡鬧

不過我覺得從個人喜好 好像也不難理解會有這種情形 例如耳機板這些動漫迷 當同年紀的人都有其他興趣嗜好時 還整天看動畫片 特別是美少女系列的 幻想和動畫人物談情說愛的那種 整天白日夢 現實虛擬顛倒錯亂的... 那基本上這類人肯定在性格上是比較內向敏感多疑 缺乏生活經驗 容易鑽牛角尖 換言之也就是總會讓人感覺較不成熟穩重 有些不知輕重的行為 所以基本上台灣的耳機討論幾乎都很封閉 站在一般大眾的想法 看到這些動漫人物大概就是搖頭就走 我這些都是實話實說 因為現實環境就是如此 世界上沒那麼多人會莫名其妙去喜歡動畫人物 莫名其妙愛上動畫人物的 隨便動畫片看一看就戀上動畫女主角的... 那個真的都是極少數極少數的情況 只是我覺得社會大眾的包容力還是有的 畢竟有這些興趣嗜好並不違法 也沒礙著他人 但人總是會成長 正常來說不可能說等到都幾十歲的人了 還老是這麼幼稚 整天幻想編織動畫世界的 不信一些批評者反對者可以等著看 幾年後再回過頭來看我講的有沒有道理

我覺得布拉姆斯屌打華格納
這狂妄言論看了真傻眼

古典至上的華腦真悲哀

這種文該回收加封號了吧,各種引戰言論
vule2011 wrote:
現在外面有句話說,十幾年前的01算是台灣的資訊,科技,娛樂,生活的權威網站。
但今天的01已經跟「垃圾」網站沒太大的差別了,來這裡當作娛樂看笑話就對了,而且神經病還特別的多!
...(恕刪)


1.
我想或許這是你個人看法 我沒有意見 不過從這幾年對01的行動影音板的觀察 我個人感覺對於耳機及其相關商品 「3C」定調已相當明確 也就是在「去動漫化」之後的一個折衷的辦法 這麼做一方面不會因出現大量動漫人物圖像 動漫周邊 造成其他消費群眾觀感不佳 另一方面 考量到消費市場 3C 電玩 動漫族群 本身就有一定程度重疊性 且相較傳統音響路線 「3C」其實也是一種大眾化年輕化的取向 避免市場過度侷限 簡言之 「去動漫轉3C」 肯定會成為未來開放式耳機論壇的發展趨勢 取代目前幾個已經人氣銳減搖搖欲墜經營方針錯誤的封閉式論壇 早期種種動漫主導的情況勢必逐漸轉換 畢竟現實環境利益考量 不可能會有廠商或店家 會為了少數族群放棄可以拓展市場的機會

2.
不過我覺得批評01是垃圾網站的是還事要再斟酌 首先人不能自相矛盾 既然都說是垃圾網站了那何必再來看 其次就是要將心比心 試問台灣這些耳機論壇 長期在動漫多數主導下 是有對社會大眾傳遞什麼有用的資訊 或參考價值的意見嗎? 說穿了也不過就是一種由同好組成的個板而已 要說01不好 還用幾盡辱罵的方式羞辱其他網友 那我不禁要問 難道動漫比較好? 而既然動漫好 要問各位動漫迷們哪裡好 為何又沒人說的出來 那這不是很荒謬的事? 社會大眾普遍對動漫迷觀感不佳其來有自 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這是大眾的觀感 受當地文化習慣 網路媒體風氣等因素影響 基本上很難去改變 但民眾普遍的包容和尊重我相信還是有的 至少在耳機板 我看過的對於動漫愛好者的批評是非常少的 所以我實在看不懂少數偏激份子到底是在氣什麼恨什麼 真的有必要 因為跟少部份人的意見不合 就罵遍整個網站? 或者只是痛恨某人言論 不爽申訴檢舉 結果網管不予受理 就對站方心懷怨恨 我覺得這都是缺乏理智的不成熟的一種行為表現

文字裡說文解字 不要聽動漫很幼稚 古典是古早時歌仔戲音樂 應要提倡西洋古早歌仔戲樂 因為古早歌仔音樂不會在有 動漫年年有 但個人應是會聽中式歌仔戲 與粵劇 一樣古早音樂 到底是洋人受歌仔戲引響 延生出變調西洋歌仔戲 還是 .. 聽的懂歌中式歌仔戲樂理唱腔字義也非常重要 誰歷史久遠


另外標題 歌仔戲無國界 樂理無貴見

音樂劇達人 wrote:
看你都有Sennheiser IE800, Sennheiser HD800,怎能錯過Sennheiser HDVD800!

之所以會首推Sennheiser HDVD800 當純DAC ,是因為「我試過他接音響系統」,當時的音響系統是:
喇叭:USHER mini X
前級:Sennheiser HDVA600
後級:USHER R1.5
DAC :Sennheiser HDVD800
...(恕刪)



1.
非常奇怪的一種配置方式 相信略懂音響的就應該知道系統配置的基本比例原則 你看你這對喇叭才多少錢 後級多少錢? 結果光前級就比喇叭+後級高 還沒考慮DAC 感覺好像有點是來亂的

因為我知道你是板上算比較出名的業配寫手 但寫出這樣的東西 對自己形象恐怕沒有加分 未來若有廠商在板上徵求寫手可能也會對閣下相關專業能力產生疑慮 而且我看你一直推這組合也很怪 這兩家產品也不同代理商 可見得你並非某代理商員工 應該就是很單純的網路寫手 只是碰巧略懂音響 但也很難說 或許依靠你的寫文章專長 改天搞不好 什麼相機板 手機板 等3C相關產品看板逛一逛 也會有廠商找上門 反正現在很多網路文章 都是隨便拼拼湊湊 寫的人搞不好都不太了解自己寫什麼 所以常看有些業配 沒什麼回應人氣也就不了了之 不過我覺得也並非完全沒效果 且重點是廣告成本很低 不然不會一直吸引廠商進入想經營這塊 只是所有宣傳都有一定的約定時效 做這麼長期的好像很少見 但不論如何類似的文章內容我是都不太參考的

音樂劇達人 wrote:
比原本的USHER 官配還細膩厚聲!Sennheiser HDVD800 DAC 寬闊、細緻、中性微暖聲底,高頻尤其延伸漂亮;接上Sennheiser HDVA600 前級,HDVA600 則是以高控制力和大音場著稱!搭配USHER R1.5的超大動態與猛爆的低頻,推動USHER mini X 的鑽石高音!高中低三頻延伸都很漂亮,而且很厚、解析又很好,聽音樂能感受到「背景很黑」,無噪音!相當百搭的組合。
...(恕刪)


2.
基本上這段描述就跟傳統業配文沒什麼差別 說真的有講等於沒講 因為同樣的敘述 用在任何器材都是可行的 主要幾個問題在於 首先沒有公開測試用的曲目就不正確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寫什麼 都讓其他人無法作為參考 或有所依據 另外一點在於 不論使用何種音響器材測試 關鍵還是在選用的音樂軟體本身的類型和錄音品質 否則你上敘所講得很多都很難成立 例如一般流行歌曲錄音 就不可能又是什麼大音場大動態三頻延伸的...這些都是騙不了人的 不可能說拿著流行歌爛爛錄音 再來那邊又是音場 又是細節動態的...胡說八道一堆 除非是像耳機板這些年輕學生本身不懂 就買了高價耳機以後 又看了一些本身也似懂非懂的網路業配評論 就不懂裝懂得剎有其事的評論 那結果當然看在發燒友裡就是鬧笑話了

所以現在比較安全的器材評測文 如果就一般便宜兩聲道 耳機 主動 藍芽喇叭之類的... 其實真的不用預設立場把產品抬的那麼高 就這點等級流行歌聽聽就好 扯什麼 "寬闊、細緻、中性微暖聲底,高頻尤其延伸漂亮"等等...講得這麼誇張 然後也沒人曉得到底是聽什麼音樂有這麼驚人 事實上像一般那種流行歌 若期望有好的音效 我個人建議就是把音量開大聲一點 然後加個重低音應該就會有很不錯的效果 畢竟音響是無法改變錄音的


音樂劇達人 wrote:
...(恕刪)


3.
這個我應該就不參考了 你說這套兩聲道系統用的DAC推喇叭的效果 等於HD800S...的 我覺得應該是不存在這種邏輯 耳機跟喇叭不能這樣比 而且就我個人經驗還是覺得空間許可下 同樣預算兩聲道還是勝過耳機較多的 只是在耳機板當然廠商多少會誇大耳機聽感效果 或許對消費者無可避免產生誤導 但以市場需求來看 高價耳機相對確實不會好賣 一般來說 少數專業發燒友買來玩玩有可能 音樂愛好者裡因空間受限 或有深入鑑賞需要聽清更深一些細節作為研究 或更深入體驗音樂藝術的也有 在不就是有些閒錢可能晚上開音響不方便偶爾聽聽 所以說高階耳機系統肯定很難成為市場主流 以大編制古典樂作品來講 真正要享受好的效果 喇叭本體就要夠大是基本 且相對應的空間當然也是要有 不可能說小小一對書架喇叭透過組合就能有你描述的神奇效果 更何況你給我感覺也不是那種很懂古典音樂且經常在聽古典樂的人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