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Chord Hugo聽感搭配暨技術資訊分享(更新TT初步聽感)

請問以播放sacd.iso檔為前題,要弄什麼訊源合適,目前用mbpr 軟體Audirvana Plus接HUGO.


想再弄一個專屬播音樂的,樹梅太不懂了,googie系統不太熟,不知道有啥可支援的軟體。

還是弄台準系統或mac mini 好?(最重要便宜好聲少折騰)哈!


有沒大大給個建議呢? 謝謝!
m909922 wrote:
請問以播放sacd....(恕刪)

弄台 Haswell 處理器的準系統,i5 的只需 1140 RMB: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I0MDgzNjcy.html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38788933782

用 12V/3A 的 KECES DC-116 供電就可以了,節能又便宜的選擇。



SACD ISO 方面可以考慮免費的 foobar2000,然後用手機的 apps 就能夠達到 remote 的功能: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570595
http://www.hd.club.tw/thread-135800-1-1.html
http://www.pchif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927

Haswell 處理器的優點是 AVX2 指令集,免費的 MQn Player 正需要這好康:

http://www.tirnahifi.org/forum/viewtopic.php?f=15&t=2418&start=6490
整個討論串終於看完!感謝各位網兄無私分享。

幾乎有近半的文章在討論DDC與Hugo的搭配,
而Hugo研發者卻又透露自己使用光纖連接。

小弟的數位撥放器(SBTouch)剛好USB、光纖、同軸都有,
但目前手上的Wireworld Starlight 7 USB線非mini接頭,需再買轉接頭,或整條線換掉;
而手上品質不錯的手工同軸線,卻遇到接頭太大插不進的窘境,
目前聽Hugo隨機的光纖,品質可接受,
請問:我若改用其他輸入(USB or Coax),甚至搭配DDC走同軸,對音質的提升有意義嗎?
PS. 我的兩聲道系統(SBT數位流+管綜擴+落地)目前唯一問題:聽部份女歌手的高音或小提琴,都略嫌刺耳。

另外,關於線性電源,
Hugo的電池方案似乎已排除交換式電源雜訊問題,
原廠也聲稱再接外部電源感覺不出差異,
但網兄們追求極緻的精神令人佩服,
上了DC-116後,又發現另一個天堂,
不過卻也有網兄表示這僅有3%左右的提升。
請問有使用DC-116的網兄們大致的情況是如何?
還有,對岸的Teradak也有相對便宜,但只有一個12V輸出的線性電源,不曉得和KECES比較起來是否差異?

兩個小問題,不過都需要各位實際經驗的分享,感激不盡!!

awuwa wrote:
整個討論串終於看完!...(恕刪)

您的問題有點複雜,從現有組合來看可能不太容易解決。

先說緣由好了,您提到在您的系統現有問題是「聽部份女歌手的高音或小提琴,都略嫌刺耳。」這通常容易發生於數位播放系統上,這是由於數位系統先天上容易產生射頻電磁波干擾,尤其是從訊源的電源以及地線來的,而這種射頻干擾又會與DAC產生相互干擾作用,以致於容易產生刺耳的情形。

知道問題所在就可對症下藥,必須將射頻雜訊阻絕在DAC之外,工程可大可小。以您的例子最快的方式是將Logictech Squeezebox Touch接一條地線,或是使用接地盒如音樂農夫接地盒之類的東西,不過價格可不便宜。

外接USB可能一樣會有高頻刺耳的問題,同樣是因為電腦的射頻雜訊會經由USB的電源、地線以及訊號線傳輸至DAC端,這時可以用類似iFi iUSB power的東西隔絕一部分的射頻干擾;此外USB線也是一個重點,選擇好的USB線同樣可以過濾掉一部分的干擾。另一種處理USB雜訊的方法是使用音響專用USB卡如PPAStudio的Audio grade USB card等。

而使用DDC其中一個作用也可以濾掉一些射頻干擾,此外好的DDC是可以提升整體音質,除了音場加寬加深之外還可聽到更多的細節,音樂的3D效果更加的顯著等。
這幾天換了17吋筆電(ASUS N750JK)

在業務鼓吹下又加了128G的固態硬碟.專做C槽跑程式(空間夠.無需移除光碟機)

原本的混合硬碟(1.5T+24G SSD)做D槽.回來試.開機超快(10秒)

固態硬碟跑程式的聲音有比較好.細節較多.背景較乾淨


在師傅對筆電加工等待時.就在光華商場逛逛.逛到了佑昇.看到有避震橡膠墊

店員很熱情的拿小平板電腦接音響播放.AB測試有墊沒墊的聲音差別

結果就買了一組中的(4顆).吸收筆電風扇與硬碟轉動時的震動

回來墊在筆電下面試.聲音變得比較凝聚


有大.中.小3種
awuwa wrote:
整個討論串終於看完!...(恕刪)

好的DDC與好的線性電源那是一定要的

餵Hugo越好.它的表現也會更好

KECES DC-116 買5V+12V 一台雙輸出的

5V可調成7.5V給DDC用

12V給Hugo用
Gadgetman wrote:
您的問題有點複雜,從...(恕刪)


感謝!
不過那有這麼巧的事?地盒?!

今天PO文提出問題後,小弟就外出到音響店逛逛!
下午回家後,手上的戰利品有二:
一是Audio Quest的Mini to MICRO USB轉接頭;二就是店家想害我,免費借測的農夫地盒。

二話不說,當然是兩個全上,短時間內沒什麼心思去比較光纖和USB的差別,
倒是地盒,我在店家用耳機系統有聽出不小的差別,
十分期待這神器在家中的兩聲道系統也能大展神威。

有別於一般網友接在訊源或DAC,我是直接用RCA接在管綜擴的輸出上,
聽感1分鐘內就心裡有數了,
連續撥幾張動態、場面規模都算經典的RR錄音,
結果只有二字可形容:爆棚。

這爆棚不是簡單的指場面熱鬧,
而是音場全面性的飽和,飽到快滿出屋子的感覺,
以前常講的高低頻延伸、線條感、細節、暫態…全面得到正面的提升,
而且提升的幅度真的有兩至三成這麼誇張。

至於我那有點刺耳高音的問題,
我特別把地盒分別接至SBT、HUGO與綜擴,
發現還是接到綜擴效果最好,
那尖硬過亮的高音,部份轉化為較舒適的高頻延伸,空氣感出來了。

接上地盒效果這麼顯著,難道是我家的電源太差嗎?
我不敢說我家電源有多好,
但住山上,沒什麼鄰居,
從電箱這迴路出來的電大概就只有我家在用;
而且無論NAS、交換器、撥放器我也全上了線性電源,
壁插、排插、電源線更是早有一定的水準,
唯二還沒做的就是拉專線與接地。
不過這地盒的原理與一般常講的電氣接地似乎又是不同原理,
真的要高喊傑克了!

沒接在自己的系統,真的不曉得這盒子這麼神奇,
晚上看到Gadgetman兄的回文,看來您應該也是過來人!

沒試過的網兄,去找來試試吧!
耳機系統聽得出效果,但在兩聲道系統,這差異實在誇張到難以置信!
m909922 wrote:
請問以播放sacd....(恕刪)

j49409 wrote:
...在師傅對筆電加工等待時.就在光華商場逛逛.逛到了佑昇.看到有避震橡膠墊...(恕刪)

j49409兄,英雄所見略同!確實是好東西。

awuwa wrote:
感謝!不過那有這麼巧...(恕刪)

恭喜!還中毒頗深的呢!現在就差iFi iUSB power與一個優質的DDC,保證您每天都會沉浸在有如人間仙樂裏了!

awuwa wrote:
感謝!
不過那有這麼巧的事?地盒?!

今天PO文提出問題後,小弟就外出到音響店逛逛!
下午回家後,手上的戰利品有二:
一是Audio Quest的Mini to MICRO USB轉接頭;二就是店家想害我,免費借測的農夫地盒。

二話不說,當然是兩個全上,短時間內沒什麼心思去比較光纖和USB的差別,
倒是地盒,我在店家用耳機系統有聽出不小的差別,
十分期待這神器在家中的兩聲道系統也能大展神威。

有別於一般網友接在訊源或DAC,我是直接用RCA接在管綜擴的輸出上,
聽感1分鐘內就心裡有數了,
連續撥幾張動態、場面規模都算經典的RR錄音,
結果只有二字可形容:爆棚。...(恕刪)



自己的喇叭與耳機系統目前也都各用上一個音樂農夫小銀地盒,提升真的超明顯,沒用過的人比如當年我,根本不會相信,後來現在連USB線都已經換成Entreq的了...目前還在等USB的專用地線...
  • 16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