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Bose 消噪耳塞 全境靜謐的聆聽體驗

有點大隻
抗噪、消噪都好,只要聽的懂就都好!沒啥好吵的啦!

目前爽爽使用中,光說抗噪這一點,真的是很有感,尤其搭捷運時遇到一群嘰哩呱啦的同學時超好用!.......
喜歡小耳機
陳玲玲 wrote:
小編您好:消噪為對岸(恕刪)



上個月也入手了該耳機
在搭乘捷運聽音樂終於不用再把音樂開得很大聲 . 讚...

至於 最適化 最佳化 優化 , 消躁減躁抗躁降躁 看得懂就好 我們不就因為言論自由而令人嚮往
沒必要糾正用字遣詞
DSLR初練生
Bryan.S wrote:
搭載 Bose 引以為傲的 11 段消噪技術



感覺很厲害!
有機會希望能做個降噪能力的評比XD
BOSE音質我相信是很好啦
不過這個耳機不會設計的太大顆了嗎..
無論如何還是要去試聽看看才準,但是對於降噪的功能的確需要樓主的多方測試,才能更清楚其功效
OMB wrote:
這邊陳玲玲板友的用字(恕刪)

這文可是很文鄒鄒的建議,如有不同看法大可提出個人論述即可,不需要自己才是天下無敵對的態度,因為文化是隨著傳播速度,數量,喜好度,而隨著時間慢慢改變,沒什麼對錯,但是文字的精準卻是很重要的,消噪與降噪是截然不同的一件事,不能相提並論,如果語言慢慢變得模擬兩可,那文化就會慢慢低落了....商品的文字宣傳只是要向消費大眾洗腦並不會肩負任何責任,只要商品賣得掉說謊亦可....我們是消費大眾 對於不對的事務本就有義務提出看法...在這論壇看得出發燒友對音質,對降噪的效果真心關切,我本來也想入坑購買,但是突然又覺得電磁波每天在耳孔傳輸訊號...這真的沒問題嗎? 網路論壇查了很多醫學報告,後來我還是退回有線耳機的行列裡,因為這影響是5~10年後才要去面對的,可是現在消費者誰又在意呢?
ivanos wrote:
我不覺得消噪是對岸用(恕刪)


這的確是對岸習慣用語,不信你去pchome搜尋"消噪",台灣的主流用詞"抗噪"和"降噪","消噪"這個詞彙搜尋下去,商品少很多。

只能說現在的網路編輯越來越不專業,根本缺少專業用詞上的能力。因為對岸的人口多,資訊產生的也多,加上很多網路編輯者會去參考對岸的文章,又適當的消化、吸收,只會將台灣網站上的文章越來越對岸用詞話

常見的對岸用詞:兩岸用語差異
alvinhuang wrote:
上個月也入手了該耳機(恕刪)


一個台灣較大型的網站上的專業編輯,應該要有用詞的"精確性"吧。以下以政府的瘦肉精為例

台灣訂定 0.01ppm
國際訂定 10ppb
若今天瘦肉精僅有10ppb,當然0.01ppm = 10ppb,皆能通過台灣和國際標準。
倘若今天檢測到14ppb的瘦肉精,則在台灣可以標示為0.01ppm(0.014ppm四捨五入),可以通過檢驗(合法進口)。國際上因為14ppb大於10ppb,會被列為超標。看起來一樣的標準,實際差40%...

看為以上舉例,你還覺得用詞精確性不重要嗎? 還是這些模糊空間要留給廠商去操弄?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