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Beats Executive 開箱 改變你對 beats 的印象


azureimf wrote:
SymphonyHa...(恕刪)


我仔細看了一下
確實是在反串
鳳凰院 兇真 wrote:
哀 Beats的確是世界最好的耳機品牌 你在說笑嗎 他營只是贏在行銷 塑造了一個成功的商品形象 作為耳機他完全沒有可觀之處 甚麼叫隨插就不錯聽 還拿k702來比 別笑死我了 這兩隻的定位根本不同好嗎 我強烈質疑你根本沒聽過其他耳機(除了b牌?) 你如果真的不懂耳機請不要隨便發這種文好嗎 還說甚麼狹隘 真是天大的笑話 能用b牌聽的音樂 照你們說法只有那些電音 但古典人聲 流行樂曲的範疇是他的幾倍? 何來狹隘之有? 有超愛電音的人 難道就沒有喜愛古典和流行個的人嗎 真是漏洞百出的一篇文章(喜愛電音以外的多太多了好嗎)還說啥瑪莎蒂 別亂說.....瑪莎拉蒂作為一款車子性能是非常棒的 是想說b牌=瑪莎拉蒂? 就耳機的本質而言 他根本不及格阿 你想要表達甚麼我實在不懂 最後我想說的是 你如果真的沒聽過702 等等其他廠牌耳機(或是只直推 不加amp dac)請先去體驗再來發表感想 發這種文一點意義都沒 搞不清楚目的何在 +N


Beats是世界最好的"耳機品牌", 我沒在說笑(你說的-->塑造了一個成功的商品形象)

但我沒說他是世界最好的耳機

就像TOYOTA是最好的汽車品牌(例), 但他不一定有世界最好的造車技術

還有你的文只看了一半, 我全文的意思就是在講這樣子的比較是可笑的, 不恰當的, 是狹隘的

依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 來挑選耳機, 是很正確的觀念

但是不該批評專聽電音的人他們的首選耳機

我喜愛聽音樂, 也尊重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 和所有愛樂人

沒人有資格去批評別人所愛的音樂與詮釋方法, 以及他的使用環境, 器材與預算

還有這篇文主要是回給私訊給我睿大的, 如果要回應的話也先仔細看完再回, 不要只看關鍵字


chichi0313 wrote:
終於 run in ...(恕刪)
azureimf wrote:
SymphonyHa...(恕刪)

0.0 請恕小弟有眼不識泰山 剛睡醒看到這文就腦衝 不好意思 話說我已經被釣好幾次了.......看來以後發文前要深思熟慮一番 恩 您說的沒錯小弟我以後會改用溫柔勸說的方式 希望大家不要只聽B牌 多多聽其他廠牌的旗艦 才更能體會音樂世界的美好 :)
YaziLightar wrote:
小弟相當贊同azureimf大的說法,
只是有時候現實還蠻殘酷的啊.........(恕刪)


其實您講到了重點了

我很認真思考過Beats到底做了些什麼, 以及他到底想帶給他們的客群(普羅大眾)什麼感受

如果去夜店晃, 就會知道夜店裡那些電音放出來的感覺是什麼

聲音不是清晰的, 不是有層次的, 低音不真正的沉的, 沒控制力的, 但有一種不一樣的氛圍

其實Beats的聲音真的有搔到那個癢處, 別人家的就是少了那個感覺

不可否認AZ大說的, 好多耳機青青菜菜都可以把電音裡的細節, 整體~ 表現的很好

但, 那個感覺, 不是夜店裡的那種聲音

聽音樂的出發點不同, 論點會不同, 親身體驗, 會有不同的想法

我每陣子會去國家音樂廳給他聽一下(上週又去了Sabine Meyer, 簧管女神)

這說來可笑, 但很真實

現場聽起來的感覺, 比較像Denon C260接iPhone的聲音, 而不是PSK放出來的聲音

我們聽太多太棒的聲音了, 有時會拘謹的過頭, 少了那份聽音樂該有的輕鬆感

真正了解耳機系統的, 真的很少很少很少人~

鳳凰院 兇真 wrote:
0.0 請恕小弟有眼...(恕刪)


我突然覺得釣魚好好玩喔~~!

被你們這樣一搞~ 我以後如果上癮了怎麼辦啊?(惡)

SymphonyHarp wrote:
我每陣子會去國家音樂廳給他聽一下(上週又去了Sabine Meyer, 簧管女神)

這說來可笑, 但很真實, 現場聽起來的感覺

比較像Denon C260接iPhone的聲音, 而不是PSK放出來的聲音...(恕刪)

小弟不才也在日本聽了幾場LIVE
有一場是我喜歡的歌手やなぎなぎ在澀谷Music Duo Exchange辦的
可是這個場地原本就是搖滾夜店風的場地,結果音質真的是爛爆了
低音震到耳朵痛(中途我只能拿CK100PRO塞著耳朵聽),中頻太過突出高頻延伸不佳,但是鼓手的金屬敲擊聲又刺耳到不行(這部分應該是樂器近距離直接傳達跟喇叭沒有關係)
說實話,這聲音跟Beats還真是有像

後來去聽坂本真綾的LIVE,場地是埼玉市的市政大廳,音響稍微到位一點
我坐在2F的座席上(太晚買票了),聽到的聲音覺得尚稱三頻均衡但是高音延伸不足,像是SONY EX300或是Z1070附屬耳機NC33的聲音

另外有一次被招待參加一個小人數的LIVE,場地很小,但是音響系統是這兩年才建構起來的,AMP部分不知道但是喇叭是Bose的系統,場地也不大,容納人數也不多.另外麥克風應該是SHRUE,實在是沒看到型號就是
但是在這裡聽到的聲音就比前兩者好太多了
高音纖細,人聲雖然還是稍微凸出但調整上已經非常好,可以感受到歌唱纖細的部分
這樣的聲音,至少已經就有AD700等級了

只是回家拿AD1000PRM和AD2000X一聽
我的家用系統聽起來真的比現場還要好聽
我也想過各種原因,大致歸納如下
1.現場是要放給多人數聽,不可能只針對一個位置的一小群人做完美調音
2.有些現場的系統本身就很爛,或是本來就是夜店DJ取向的音響系統
3.現場系統多半強調人聲也強調樂器,很難強調出立體感

如果有機我應該會去鐵三角自己辦的LIVE,我想在那樣的場合從麥克風到整個音響系統建構應該都會非常的講究才對

azureimf wrote:
其實Beats的崛起,對整個耳機界其實是有助益的

小弟很讚同這種觀點。從市場的大角度去看,還真是這樣。雖然Beats分去了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是Beats的消費者還是以年輕人為主,然後也就直接擴大了整個市場的容量。

YaziLightar wrote:
小弟相當讚同azur...(恕刪)

想起有次去耳機店聽到店長給不熟悉耳機的顧客介紹Beats和Sennheiser,說Beats更潮,Sennheiser音質更好,小弟覺得這個介紹講得很中肯


YaziLightar wrote:
目前比較猶豫的是觀點問題,有時我會不斷的思考
我自己的評測觀點到底夠不夠客觀
會不會太自我觀點出發?
到底看文章的人怎麼想?
我的文章對一般消費者選購耳機到底有沒有幫助?

這幾點是我比較在意的,畢竟幫助消費者選一款能夠感動的耳機
是小弟撰寫文章的動力,但是讀我文章的消費者是哪群人?...(恕刪)

我覺得比較好的作法是 - 引導正確的潮流
就像籃大的分享文引起了AD1000/AD2000X的搶購風潮
看著籃大精湛的敘述,彷彿連自己的靈魂都被感染了
重點不在於是否真的能把最詳盡的資訊傳達給觀眾,而是自己如何去導演好自己想要陳述的意境
AD1000絕對不是最全面最好的耳機,但若很多新手一開始就衝AD1000或是AD2000X
的確可以為他們在耳機路上省了許多時間,即使最後他們覺得AD系列不是他們所想要的
他們下一步通常也都會更精準到位

當然這部分又牽涉到你的正確是不是等於我的正確
我是覺得不用陷入這種哲學省思
畢竟很多人聽了那麼多耳機,再嘗試錯誤中付出了不知道多少金錢與血汗
在這樣的群眾共識中,雖然還是有主觀音染喜好的部分.大家一致會認同某些耳機的音響性很高,音場很大,人聲表現很好,低音表現很好
這些共識靠時間累積,同樣後面也有性能表現的數據加以支持

我身旁的人很多聽JPOP(廢話,因為都是日本人),台灣的話應該也很多人聽國語流行
比起Beats,很多人聲取向旗艦耳機應該能夠給他們更大的感動才是
難道現在還有人在聽64KBps MP3的音樂嗎? 320K MP3配上智慧型手機其實對於入門來說已經綽綽有餘了

SymphonyHarp wrote:
樓上歪大您弄錯了,這...(恕刪)


哈哈 抱歉


辽代的木头 wrote:
小弟很讚同這種觀點。...(恕刪)


這也是種說法



azureimf wrote:
我覺得比較好的作法是...(恕刪)



呵呵 感謝azureimf的批評和指教

這是不錯的做法,我會仔細考慮看看
也許更加豐富的詮釋自己的看法也是種風格

小弟不才,往往都會陷入自我迷思的過程
相信慢慢地撰寫過程中應該會更加確認自己的方向
再次感謝您的回答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