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值得一探的一體機, BMC Pure DAC(SabreDAC可解DSD)


Adrian1978 wrote:
哇~ 看來兩邊都可以...(恕刪)


有人正在趕工焊轉接線
關心高檔耳擴, 從全[不能說]開始!
palchiu wrote:
有人正在趕工焊轉接線...(恕刪)







關心高檔耳擴, 從全[不能說]開始!
P大有心得可以分享嗎??

今天太忙忘了去跟卡門更新進度了~
我想很多燒友都很關心今天的試聽結果,我就說說我的心得。
這次的試聽當然要先謝謝鄧老闆,真的是等我們到才開箱呢,真是不好意思。
再來是謝謝豬腳大,人面很廣,小弟只是搭個便車跟著聽一下,真的是非常謝謝他們二位。

簡單的心得就是:如果各位有要買USB DAC, 或是耳擴,亦或是DAC與耳擴的一體機的話,務必要聽過這台再定奪喔!畢竟它一開聲就讓我很驚豔,雖然還沒有run過,但聲音算是頗順耳。

我試聽的是用我的HD700,接上我自製的平衡線(Oyaide PCOCC-A線材),耳機頭是日本製的鍍金頭,品質算OK。至於平衡頭是古河較便宜的那一款。然後再透過Neutrik的平衡母頭轉接同廠牌的四針平衡頭,再接上BMC Pure DAC。這樣多個轉接頭,是會對聲音有一些影響的,我個人猜是高音的光輝感少了一些些,但實際影響多少,有待日後驗證。

檔案是自己簡單rip的WAV檔,用Sony D50播放,再光纖輸入到BMC Pure DAC。老闆借了一條光纖線給我試,比我原先的爛線好很多,試聽心得是以老闆的線為配備的。音樂都是K-pop泫雅的ice cream專輯,主要是我熟悉,先前有一些不同設備下的聆聽經驗,所以才選擇她。

複雜的心得如下~

推力:以HD700而言,它的推力很夠了。所有的發聲點都變得很凝聚,不論是鼓聲,還是人聲,都變得清晰,所以下意識是不會想轉大音量的,因為都聽得很清楚。

空間感:也因為推力足和控制力佳,所以空間感變得更好,更清楚。我先前用過RSA Intruder推過700,平衡推法下的強項就是空間感很好很好,但BMC的更好,主要是在低頻的描繪上,更為拉開,以致於會覺得鼓聲會在往後縮一些。所以一度我以為是跟二聲道的空間描繪感受很相像,不大像是耳機的感覺。

三頻:我覺得人聲的解析很清楚,可以更清楚地聽到不同人的音質的差別。再者,對人聲的細微描繪能力很強,所以人聲的情感力量很強,這可能與其DAC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不過我的700功勞也不小,因為700真的是個很敏感的耳機,用它來驗收前端器材的能力,是很適合的。高頻部份我覺得稍有遺憾,光輝感欠了一些,稍稍粗了一些,我和豬腳大都覺得應該是還沒有run夠的關係,這部份我保留,日後再驗證。

雖然現場有LCD2 Ver.2的耳機,但我真的不熟悉它,就不多贅述了,有請豬腳大闡述嚕!

心中的小疑問是它怎麼取個易讓人誤會的名字?Pure DAC?一點也不Pure呀!它的耳擴很強大的!


Peleus wrote:
這次的試聽當然要先謝謝鄧老闆,真的是等我們到才開箱呢,真是不好意思。

昨天沒有先熱機?

Peleus wrote:
所以一度我以為是跟二聲道的空間描繪感受很相像,不大像是耳機的感覺。

這點有毒到

Peleus wrote:
高頻部份我覺得稍有遺憾,光輝感欠了一些,稍稍粗了一些,我和豬腳大都覺得應該是還沒有run夠的關係,這部份我保留,日後再驗證。

多 run run 再看看

感謝 Peleus大 分享初聽感
Peleus wrote:
我想很多燒友都很關心...(恕刪)


P大的轉接線是全新線, 可能也有關係. 我後來接LCD2, 高音部比剛開機時要好. (機器也比較熱)

要請老板改插管迷電源線
關心高檔耳擴, 從全[不能說]開始!

palchiu wrote:
P大的轉接線是全新線...(恕刪)

你們試機器沒揪

Peleus wrote:
我想很多燒友都很關心...(恕刪)

聲海那台800看來可以去填海了

M25K2 wrote:
聲海那台800看來可...(恕刪)


難怪一直拖XDD

motor233123 wrote:
難怪一直拖XDD...(恕刪)

製造一支那麼難搞得耳機玩使用者
現在自己被同一支耳機玩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