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分享Etymotic Research ER4P.


偉立 wrote:
這種的我知道,是有考...(恕刪)


正解...

基本上對這條線已經沒什麼好挑剔了,就像你說的,10幾個小時之後的聲音明顯的順,應該是說音頻的銜接更好了,就是麥克風效應實在大聲,真的沒辦法靠腦部的迴路過濾掉,但是線太硬不好繞耳

難道...小林大有更好的因應之道?
去找類似SCL5的鐵絲將其黏在單體與耳機線的端子處...
然後再用熱縮套把有鐵絲那段封起來...這樣就能像SCL5一般去彎曲定型繞耳吧...
不過有種更細的水管膠布(鐵氟龍膠帶)把那段纏起來這樣會比較舒適!!!
謝謝小林大

找個時間再來去音X試聽升級線的威力

可以請小林大順便推薦幾個合適的隨身耳擴嗎

想說去的時候順便試聽看看 不用像個無頭蒼蠅 謝謝~

kwangching wrote:
去找類似SCL5的鐵...(恕刪)


謝謝kwangching大...
晚點再來試試,似乎是個不賴的方法,如果手巧一點,就把錢省下來專心在UM2或UM3系列爬文囉~

PS.最近迷上了黑膠...深坑...

偉立 wrote:
基本上對這條線已經沒什麼好挑剔了,就像你說的,10幾個小時之後的聲音明顯的順,應該是說音頻的銜接更好了,就是麥克風效應實在大聲,真的沒辦法靠腦部的迴路過濾掉,但是線太硬不好繞耳

難道...小林大有更好的因應之道?



繞耳戴法的確是消除麥克風效應最佳的方式
但ER4就算繞耳,有比其他品牌的麥克風效應更大!!

一般來說,對岸商家都有製作專屬的耳掛配件
但台灣好像不盛行耳掛配件,所以其次就是衣領夾

建議可以試試看,製作一個類似原廠的衣領夾(靠自已發揮創意!!)
這樣就可以稍微消除掉一部分的麥克風效應

對岸也有一種說法,就是把分音那部分的塑膠外蓋給拆掉
但我沒研究,畢竟我ER4主要還是拿來聽古典樂(在家用就沒啥影響
出外,當然是我的WESTONE3或MX95

wahaha666 wrote:
可以請小林大順便推薦幾個合適的隨身耳擴嗎


其實隨身耳擴數量不多啦,你直接請店員幫你推薦就可以
我是M10還算堪用,所以近期都沒有專注隨身耳擴了!!

畢竟買隨身耳擴,還要挑訊號線
好的訊號線也是一筆錢,搭配上很麻煩= =

不過之前,有在首都聽到一款入門USB DAC+耳擴(Lexicon Alpha)
陪朋友試聽,無意間有用ER4S試聽過,感覺還不賴,價格也實惠!!
若試聽不到,網拍也有或者去AA徵二手也可以
DIY耳掛達成,手不巧做的醜不拉機,結果是失敗...



造型不好看...失敗
麥克風效應更嚴重...失敗中的失敗
可能是熱縮管太大縮不下來, 反而造成線跟熱縮館的敲擊,更大聲了...
所以應該用膠帶纏住比較好吧~但是我怕有殘膠會很麻煩
總之再試試看吧~
謝謝小林大

我這幾天會挑個時間去試聽 在回來報告一下

不過小林大提到的USB DAC 小弟稍微爬了一下文(因為剛跳入耳機的坑 還不是很熟 )

那是接到電腦 好像類似外接的音效卡 感覺要有好聲音 很多轉接的線材都要兼顧到

這是小弟爬文來的資訊 有誤請大大們糾正

目前還是傾向於吃電池的隨身訊源 比較簡單且方便 再來就看升級明不明顯再決定要不要敗
後來還是決定拆了,既然效果更差的話...
其實昨天做的時候是請志達的師父幫忙做的,可能都沒這種需求的經驗,搞的他也很忙...
後來我自己跑去買熱縮套管回來自己再做一次實驗,發現是可以更完整的定型,只要先行將鋁線折好形狀再烘,應該是OK的...




因為之前一直插拔升級線,導致端子的接口有點鬆動,就把兩端用熱縮套管固定起來囉!
不過昨天師父說裡面的單體恐怕不耐熱,所以烤的時候特別小心...
wahaha666 wrote:
謝謝小林大我這幾天會...(恕刪)


我目前的訊源是iPod Classic , 耳擴是NuForce Mobile icon , 格式是AIFF檔

這耳擴並沒有讓原本的來源變的更好,單純只是將訊號變大,推力也更大,卻也沒有造成失真(以我的木耳而言)
但是就以我的目的也是如此,畢竟ER4+4S升級線阻抗比大,雖然phone out也可推到極限,但是我還是傾向走line out的聲音,不再添加其他音染,但是我從ER4聽到phone out的聲音是有音染的,但也不錯啦~

IPT3我聽過的印象好像是比較暖聲的,相對升級線的加成,應該會有明顯的差異...
僅供參考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