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eclair_lave wrote:
不用理他這串700...(恕刪)

雖說如此,但是我也覺得有IE800卻不聽古典樂是很可惜啦

看到樓主如此推崇馬勒,害我又把資料翻了一遍
確定探險家一號送給外星人的唱片裡的確沒有馬勒
不過倒是有貝多芬、莫扎特、巴哈和史特拉汶斯基
其中巴哈第三號獨奏組曲還是我最喜歡的法比學派大師葛魯米歐演奏的




eclair_lave wrote:
...(恕刪)


2.
不能接受你這種講法 今天在開放式論壇 每個人都有權力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大家討論 況且整串看下來 大多數網友語氣態度都算相當和善 加上本人也是堅持針對每篇文章逐一回覆 我認為這是一種對發文者的尊重 這不論是在01或是其他論壇都是非常罕見的

換做是一般人的樓 業配的話 剛開始新產品推出稍為熱絡一點 衝些人氣 過了一段時間也是不了了之 畢竟新產品還要陸續推出 所以這些寫手是不會對過往文章負責的 寫完就沒他的事 針對產品疑問請自行詢問廠商 至於其他非業配的話 那通常就會有些選擇 若看你這人回文有點酸民 吐槽的 語氣態度不佳的那種 不但不可能理你 甚至還會去向站方檢舉 若是要問問題的話 可能就是挑些簡單的來回 太過專業的大概也跳過 反正這邊文章看久就知 低階用家由於本身經濟環境條件受限 造成音響視野觀點難以拓展 所以通常是發表不出太有深度的實用心得 而高階用家條件雖然較好 且多有機會認識同為高階音響同好 三不五時家訪聚會參展等... 但可惜還是一樣 大部份專業素養仍是不足 是以最終也是流於「以價論聲」的處境而已

因此要這樣比較起來就知道本篇主題珍貴之處在哪? 許多參與討論網友在主題中發表的心得與經驗 都相當值得參考 網友要真有耐心逐篇閱讀 相信絕對獲益匪淺 所以樓也不是我一人在蓋 要說封就封 那這些曾經發表回文留下寶貴文字資料的人情何以堪? 我們做人做事怎麼可以這樣只憑一己之私 和個人喜惡來評判 更何況我之前就講過 01本身就是私人網站 很大程度需要依賴廣告收益 那你想文章說刪就刪 版規嚴格執行 使得發文者心有顧忌 沒人想再發表文章 誠然沒錯 文章刪光光 板面清清爽爽的 看起來相當舒服 問題是你覺得乾淨清爽 那廠商來到這邊看了當然也是同樣感受 相對的刊登廣告意願降低 相對的站方收也要減少 那這時員工的去留 網站的經營方針 都會變成相當棘手的問題 那換你是網站老闆會怎麼思考?

所以說不要再想那種不切實際的問題 你們很多人就是那種封閉式論壇待習慣了 一到開放式論壇 對於多元意見接受度就相對較低 注意看從頭到尾喊要封樓 回收文章的就那少數幾個帳號 我就實在看不懂 文章標題 樓主帳號都顯示的那麼清楚 不喜歡看到跳過不就好了 愛看又愛嫌 更離譜的是還對版務指指點點 這種心態恕我實在不能理解



skyggmax wrote:
...(恕刪)


講這話就說笑了 我還想上台指揮哩! 所以怎麼可以說這種話 來這邊分享這些古典音樂聆賞經驗 目的也是希望這些音響或耳機玩家 特別是高階系統等級的 能夠透過這些高端器材感受音樂之美 獲得「正向的藝術感動」 像我也是剛剛才從國家音樂廳回來....








雖然說理論上 確實隨身耳機系統 比起家用 或是兩聲道更不利於表現古典音樂 但不能因為這個理由就拒絕古典音樂 相反的我反而覺得能透過隨身系統的便利性 能夠隨時隨地培養聆聽古典音樂習慣 增進個人聽感 再加上實際欣賞現場音樂會演出的經驗 即使不能因此獲得感動 但相信最少對音響器材再操作調整方面會更得心應手 要不然看耳機板這些整天「女毒」動漫的 把這些日本女歌手捧上天 講的多好多好 但面對實際情況 我相信在大多數燒友眼中大概也不怎樣 你像My-Hiend那些刁鑽發燒友 連Adele都要被嫌的跟什麼一樣 何況這些J-pop女歌手? 試想因為喜歡動漫人物 為了聽動漫主題曲 所以才想買好一點的耳機 那這跟追求音響"高傳真"目的是完全不相干的 就好像喜歡打籃球的籃球迷 可能會去買喬丹鞋來穿 但不一定是真正能在籃球技術上有所成長一樣 所以這種盲目的衝動性的消費行為 是不能跟音響專業劃上等號的

且要說跟不上時代 現在的耳機板才像是 "退化的" 音響相關討論區 我甚至都很排斥把他們歸納在音響領域 就一群動漫愛好者 組成一個討論區 分享使用耳機欣賞動漫歌的心得 怎麼會跟音響扯上關係? 他們追求的說穿了不過就是聲響上的 "爽度" 的問題 也就是透過這些日系女聲所產生的「女毒」效果 就好像在音響圈 多聲道系統玩家 比起兩聲道玩家 通常在專業度 和音樂鑑賞力還是差了一級 原因在於多聲道幾乎都是追求劇院電影聲光效果 而非音樂藝術上的感受 所以相對的在程度上會差了一級 然而耳機板的話我覺得更沾不上邊了 除非是像我這樣都拿古典音樂出來講 那就不能說只是聽爽的而已 畢竟很重要的 追求音樂藝術上的感動 比起追求單純音響效果 在層次上一定是高數個層級的 "爽度" 這種東西就有點像是單純滿足生理需求一般 我不認這有什麼值得拿來做文章的

還有要再次跟各位強調 在發燒領域高階音響系統的主流就是古典音樂 而現在的古典音樂主流就是馬勒 我會建議不論是初入門古典新手 還是準備流行轉古典 有心想音響進階而學聽古典音樂 簡單入門曲目聽完 直接就聽馬勒 畢竟這是一條可以讓你快速通關的捷徑 不然一步一步來真的有點慢 且容易讓人想放棄 馬勒作品又是大編制本身考驗錄音 相對的考驗器材 所以使用高階器材 當然是要聽高階錄音才能發揮 不然買了也是浪費錢 開箱的時候秀幾下 講的自己多厲害 順便批判嘲笑他人幾句 目空一切高高在上好棒棒 結果最後還不是整套系統賣一賣 畢竟感受不到價值的東西 結果就只能如此了




skyggmax wrote:
...(恕刪)


你分享的這個故事 其實根本問題還是在錢 種族歧視的問題反倒是其次 注意到黑人的回答也特別強調自己是有錢人的身分 而非嚴厲指責種族歧視的問題 也就是兩者矛盾的地方 富人認為黑人都是窮人不可能有機會坐頭等艙 而黑人也預設白人認定黑人沒錢所以必須強調自己是有錢人 但其實就社會正義來看 人不論貧富都應該獲得基本尊重 可是現在社會的標準 變成是弄到要強調自己不是沒錢才能被尊重 也是蠻可悲的

不過類似的情形其實也可能發生在音樂會上 因為一般來講 國內樂團的音樂會 通常關係票 特權票非常的少 也就是說一般民眾不須透過任何關係 只要願意花錢 購買音樂廳最好區間的座位是沒有任何條件限制的 且通常定價都在千元左右 也不必擔心有人會來搶票 但如果是企業包場的那種國外樂團高檔音樂會 要是沒透過關係 沒有一定身分 想坐中央區域根本不可能 但雖然如此還是會有音樂藝術愛好者 可能剛好碰到有剩餘幾個座位釋出而買到票 但很可能因本身看起來好像社會地位不夠 又一臉寒酸的 缺乏上流社會氣質 那往中央區域座的話是很有可能遭到誤會 是不是買便宜票再隨意變更座位的 所以說這或許也是無奈的事 人都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認為什麼樣的人會聽古典樂 什麼樣的人又不太可能聽 且我也始終不太明白 為何會有這種古典音樂優越論的觀點 至少就一個天生就註定要聽古典音樂的人來說 不太認同就是了 況且我也並沒有因為特別懂古典音樂而變得特別高尚 相反的以社會階層來看我算是比較卑賤的一群 但是在古典音樂這領域鑑賞能力方面確實是天賦異稟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人的內心的矛盾與衝突自然是無法避免的了 或許這是造成你誤解的地方吧

vule2011 wrote:
...(恕刪)


不懂這嘲諷有何意義 不過我看好像也不是一次兩次這樣 到底這恨意為何如此之深 確實是我無法理解的 像之前也是有人說要殺我 讓我感覺這些人想法都太過偏激 仇恨的情緒太過強烈 我覺得這真的很不好 我這邊始終強調「理性溝通,良性互動」的原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或批評或贊美或肯定或質疑...各種可能都有 畢竟網路上跟人討論 意見不合 觀點不同是常有的事 所以建議各位不要把誰對誰錯這種事看得太重要 網友閱覽文章該有自己的解讀和判斷 不要試圖用那些負面的做法和情緒去影響他人 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不代表其他人也跟你一樣 思想太過封閉的人 看待事情就很容易走極端 所以你們看我文章總是說之以理 情緒起伏坡動不大就是這樣 或許有些人會想說 是不是故意試探性的刺激一下看看誰會不會抓狂 到時吵起來讓整個論串被回收 ....不過各位要想這怎麼可能 要整棟都收走了 還看什麼?

而我也一直強調 有任何意見都可以提出來 我這邊抽空都會逐一答覆 不過很多人後來被我講一講也是無話可說 很簡單的道理就是 在音響領域本身若沒有一套標準和論述 實在很難拿出什麼內容可以跟人討論 例如最基本的在音樂素養方面 最重要的古典音樂的專精程度 就會影響一個人對音響價值的理解 技術層面也會受限 哪有整天流行歌聽一堆的在來說自己音響達人的 音響達人必定要想盡辦法跟古典樂沾上邊 因為一脫離古典就是脫離專業 沒有拿普通流行歌來說自己專業的

TPF1975 wrote:
隨身播放器直推HD800 ?
這樣聽明明比直推HD599還差啊…...(恕刪)


我想可能是你有所誤會 本篇主題並沒寫關於HD800接隨身播放器的心得 且以隨身系統來講 耳罩式的除非是那種可摺疊攜帶的 或是潮牌搭配流行服飾造型 不然在實用上來講確實不太便利

其實包括之前看過有那種耳機發燒友 不過隨身系統 又是播放器又是DAC又是耳擴的綁一大包的 可能就引起一時話題而已 畢竟回歸現實層面 這樣操作並無意義 對廠商而言也不太會這樣設計產品 注意到目前幾個隨身播放器大廠 同時開發隨身聽又開發DAC/耳擴的很少 且在行銷手法上會去誘導消費者播放器跟DAC/耳擴一體機同時搭配的 目前看好像就SONY而已

因為我們可以輕易發現到其中矛盾之處 既然開發了專門的播放器用以促使消費者選購來取代耳機筆電的音質 一方面又隨身DAC/耳擴要消費者做搭配 問題是隨身播放器本身就內含DAC/耳擴 那多買一台機器待著走的意義何在? 難到就為了這樣音質就能更加提升? 事實上比較正確的想法應該是 假設本身有筆電或平板的用家 又有使用更進階耳機的需求 這時搭配一個隨身 DAC/耳擴 或許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畢竟這類電子產品較有定點使用的可能 如果手機帶著走的邊走邊聽 又要加 隨身 DAC/耳擴 就顯得有些不便了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到那種誇張的 綁一大包的開箱文會越來越難見到 畢竟就一些音響外行 只會「以價論聲」 高檔器材買一堆擺滿桌自以為專業 本身卻又毫無論述 毫無觀點 漸漸的都會被論壇給淘汰 包括看現在很多業配也都回歸正軌 明白「以價論聲」並不是一種正確的行銷策略 消費者需要看到的是更多深度的介紹與分析 而非大量空洞無意的形容 看之前一些三流寫手廠商不再邀約撰文就可明白 未來包括像什麼「女毒」的一定也是漸漸退出市場 畢竟那種範圍過於狹隘封閉的音樂欣賞喜好 又無法獲得專業音響相關論點支持 確實是不符合廣大消費群眾期待的 就跟我之前一直分析的觀點 「女毒」來自動漫 而動漫是宅文化的一部份 在音樂人口比例上屬極小眾 無法跟大眾流行音樂抗衡 因此廠商也會逐漸與動漫形象脫離 避免使用過多動漫圖像 導致其他非動漫愛好者的消費意願降低 到後來必然是使「女毒」只能退回到動漫音樂討論區 正規的耳機板將很難在看到「女毒」相關 所以現在業配還在「女毒」動漫的肯定自尋死路 難保下次廠商就不找上門了那還賺什麼?


TPF1975 wrote:
怎麼寫出HD800聽感這麼生動的心得 ?
不覺得聲音全悶糊著了嗎 ?...(恕刪)


你講的就是耳機高阻低阻的影響了 確實如果僅用隨身播放器直推高阻抗耳機是有可能出現你講的情形 所以一般隨身耳道式耳機設計阻抗都不高就是這原因 也就是高阻耳機設定多是在家用 只是有些人不干心 本身又毫無音響專業 只會以價論聲 想說管他隨身還是家用 放正有錢器材買一堆疊一疊聲音自然好 特別是隨身用的 綁一大捆看起來當然嚇人 也很容易造成使人誤以為是發燒專業音響玩家的錯覺 結果當然是外行才會這樣玩 畢竟就是本身不懂才會出現這種行為 只是一般耳道耳機而已根本就不需這麼大的推力 手機直推大不了音量開大一點就好 要說是為了追求音質和聲音表現 那就更好笑了 既然會追求音質怎麼還會去挑一些錄音這麼差的流行歌 很顯然的就是音樂鑑賞力不夠 又無法分辨錄音好壞 卻想透過音響器材來證明自己是一個有品味的人 結果當然是適得其反 一方面說明了自己是盤子只會以價論聲 另一方面在音樂鑑賞力的表現 拿出來的又是些尋常流行歌 無疑是自相矛盾 畢竟這些流行音樂錄音就這點水平 耳機玩家愛聽的這些日本女歌手聲音粗糙沙啞 質地就不好 透過高階器材解析也只是凸顯缺陷 只是人腦特殊的地方 就是對於自身不願接受的事實總會有自我欺騙的機制在作用 這點從耳機板一些用家心得分享就可看得出來

Dunkun wrote:
...(恕刪)


1.
我想應該不是你想的那樣 首先說明 針對本篇主題回文 如果沒有漏看的話 基本上應該已經能做到接近100%的回覆率 我想這不論是在01或其他網路論壇幾乎都是不太可能見到的 就是算一般線上客服或業務代表 回文也是有選擇性的 原則上都是自身利益考量 只有我是站在回文者的立場來看待 我認為這是一種基本的尊重和禮貌 不然你想人家都花時間看你文章 並且發表回復了 不表示一下意見好像也不夠意思

至於贊同與否都是一回事 本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也是講我該講的 有任何意見也都隨時歡迎提出討論 至於要說隨便找個藉口吵一吵鬧一鬧看看能不能讓整棟樓回收掉...我想各位不要做這麼不切實際的考量了 除非主題一開始就違反板規 才有可能連同後續的回文一併回收 要不然按照你這邏輯 任何一篇主題只要之後討論有人吵起來就整篇收掉 那先前樓主開的主題文章內容 和參與回文的文章本身並無違規就要跟著被回收豈不是相當無理 何況站方還有討論區人氣廣告收入等考量 當然是希望使用者多多灌水蓋樓 製造一點人氣熱絡的景象 所以每篇文章站方都很重視 一些人經常誤解01愛刪文是錯誤的 文章只有沒有違規根本沒有被回收的可能 更何況是像我這樣從頭到尾都秉持理性溝通良性互動的態度

當然我知道有些討論區本身比較特殊 管理者個人的好惡表現的太過明顯 容不得一點跟自己不同意見的言論 或是使用者間的一點點觀點不合 那如果是個人板布落格的話當然是可以這樣搞 那換成是公開的論壇 這麼操作自然根本毫無道理 且又會使討論意願降低 發文量嚴重不足 網站經營又有成本考量 幾年耗下來人氣始終沒有起色 自然是離關站不遠了
Dunkun wrote:
...(恕刪)


2.
這話不能這樣講 畢竟還是有許多網友是後來才加入的 可能沒有辦法從頭開始一篇一篇的看 所以才需要將重點整理再三傳達 這或許對從一開始就關注這主題的朋友來說會感覺有些重複 但我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畢竟問題癥結點還是在那 音樂鑑賞力不提升 音響系統就無法提升 光靠花錢堆器材自以為專家恐怕會給消費者造成誤導 這點是我們不太樂於見到的 有本事的音響玩家一定是透過音樂進階 再來將音響系統進階 並提供有建設性調的意見 沒有說只會聽流行歌的人還整天玩什麼升級調整 裝模作樣的都是在唬爛 還想給其他人提供建議的 我覺得那都沒有意義 當然有時候我確實也看不明白 就是有極少部份玩家 明明看他聽的那些音樂確實不用到那麼好的系統 且不論在音樂或音響方面都感覺好像不是很在行 器材拼命買拼命堆到底目的何在確實很難理解 所以我才會一直給予建議說 先讓自身的音樂鑑賞力提升 聽感提升後 再來提升音響系統 應該可以感受到比較明顯的差異 這才是合理的建言 但是我總感覺本板在這方面的共識好像還不是很足 附和的人也不多 畢竟可能還是業配帳號佔大多數了 畢竟站在代理商立場 要消費者先學會聽古典樂 在來買高階器材 就集團獲利來講 根本不切實際 但我個人是沒有這層利害關係在 才能放膽去講 希望各位能體諒這其中差別

TPF1975 wrote:
...(恕刪)


要說自己打臉還打得很爽的 我覺得應該還是耳機板最常見到這些高階用家的心得文了 也就是高階低用的問題 還有編故事的 整段文章講著自己好像多努力多認真在追求器材聲音表現的 實際上看他端出來的東西 隨便幾條線幾個配件就要好幾萬的 你說這人哪裡是真的懂 要真的會玩得好歹拿具體一些的說明吧 要不然在旁人看來也不過就是有錢愛買東西而已 當然有些人會說有錢就是任性的話 問題是任性歸任性 喜歡購物消費都是一回事 至少發表一些專業見解吧 不然要說炫耀 炫富01各板都多的是這種人 大家也習以為常 提不出專業觀點誰拿你當回事 除了賣你商品的店家

那至於要怎麼跟其他大部分的人做出明顯的區別 在音響圈最基本的做法當然就是選擇非大眾化的流行音樂了 這肯定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並不是說這樣誰誰誰就是在裝高尚裝高級 因為這標準不是什麼人可以決定的 而是整個大環境就是有這共識 只是耳機板比較特殊的情況 就是玩家普遍為年輕學生族群 且又多是從動漫 J-pop愛好者連結過來 所以基本上是跟音響體系脫節 自然不了解音樂與音響間這層關係在 所以我建議各位可以參考劉漢盛在他們雜誌社網站介紹的一些錄音曲目 至少總編推薦過的拿出來講稍微有些說服力 也較不會丟人 不然文章打一堆 器材買一堆 照片拍一堆 還自以為內行 講起來話來自信沉穩 有條有理 剎有其事的...其實根本都是唬爛一堆 一個人連鑑定好壞的標準都沒有 是能聽的出音響器材間的差異? 不過也很難講 搞不好一直是我誤會 說不定那些其實也是各大代理商業務之一 推銷自家產品來的 那如果真是這樣那看這些文章還真是浪費時間 不過說也奇怪 好像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耳機板上 沒有看到高階系統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以上的開箱了 又或者是之前那些開箱文其實也是假的?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