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萌音?!”初體驗】&【旗艦耳道v.s旗艦耳罩 大亂鬥】

jameskung1980 wrote:
就單體差異性就差距很...(恕刪)
對啊,70mm鍍鋁振膜單元太厚,速度太慢
解釋單動圈注定不及多單元動鐵就算了,音場也不見得封閉式的z7有贏
低頻相對鐵味低頻的快狠準,z7就顯得又糊又鬆泡泡的發散
好吧我z7是7月才買的全新品,有人要求run一千小時的話,我那時還未出再說吧
就韻味來說是跟velvet差不少,但音響性而論我沒法認同z7有資格跟velvet放到同一層面
想當初我也是迷信耳罩比耳道好才入z7,現在雖不說後悔但還是有點失望

訊源就audiobyte black dragon

TseungKwanOppl wrote:
對啊,70mm鍍鋁...(恕刪)


幹嘛那麼堅持……阿你就喜歡聽耳道那就聽耳道,別人喜歡耳罩你管那麼多

路過
高階耳道比起高階耳罩自然有它優勢在
普遍來說耳道細節表現較佳、且細膩,而耳罩又多出了腦外音場,但推好的代價是XX萬前端
1w左右的撥放器+6單元動鐵再換個線就取得非常佳的效果,
以前玩很多,但是現階段是被我淘汰的東西,只有偶爾坐公車才聽,
到家用系統又是一個新世界,就像二聲道比耳機一樣,可玩性和發展性差很多,
依功能性選擇,也端看用家預算。

Z7很弱嗎...我看不是,現在是我專攻的耳機,玩快一年也只開發出約70%能力而已
SA5000我也有,兩隻潛力都非常深,深不見底。
我還是建議耳機別太斷定說他是廢物或神器,會誤導許多人,
就像當初SA5000被罵垃圾、比AD900還不如,只是因為大部分人玩不好,
應該評論用什麼設備會推出甚麼聲音,這樣才合理。

PS: Z7 RUN 1000HR才不會糊,原線也是限制器。另黑龍這機器之前試過捅HD800似乎不太...


TseungKwanOppl wrote:
對啊,70mm鍍鋁振...(恕刪)
TseungKwanOppl wrote:
對啊,70mm鍍鋁...(恕刪)


假如我說我土炮單動鐵耳機上擴比眾家旗艦及客製耳道聲音還要好,你會相信嗎.......(成本不到3000台幣

我覺得我的山寨ckw1000anv比ie800還強的說
jameskung1980 wrote:
假如我說我土炮單動鐵...(恕刪)

jameskung1980 wrote:
假如我說我土炮單動...(恕刪)


“土砲”是什麼意思?
TonyHong1997 wrote:
“土砲”是什麼意思...(恕刪)

土炮算是俗稱,我圖面這隻耳機是找幾個朋友,買材料一起做的~~我是負責出手工焊接

這支被惡搞成需要桌上型耳擴才推得動(隨身擴還很難推)~~~上擴後我認為還蠻好聽的
TonyHong1997 wrote:
幹嘛那麼堅持……阿你...(恕刪)
基於這裡連對強調一加一等於三的意見也只能「尊重」,我用「尊尊相重何時了」的態度回應好了
似乎耳罩一定比耳道好是不證自明的,只要有人說耳道並不一定輸,就是有問題
所以對「有問題的人」,可以不用任何論證地「別傻」,「聽覺異常」,「不可能」一堆轟過去
而被轟不是陪笑「好吧謝謝指教」,就是閉咀,不然那就叫「堅持」
這樣的話討論區乾脆收一收算了

明明台灣沒引進velvet,一堆根本聽都沒聽過可以大放厥詞
的確我聽z7的前端並不算好,會不會隨系統提升而飛天遁地我不得而知,但總比只出一張咀來得可靠點
只有"新手.剛入門"才會說 耳道 比 耳罩 好聽

客製化.幾萬塊,卻比不上:同價位的耳罩,不攻自破~

一樣都是聽音樂,耳道是最傷耳的

還有: 客製化 不管怎麼弄前端,推出來:永遠是差不多的聲音

不像耳罩: 變化多端.實力深不可測

最重要的是: 玩一玩.就退燒吧!! 不要再碰 兩聲道

我是聽到膩.看到膩了,還是"耳機"好~
SUZUKI GSR600

耕太郎 wrote:
還有: 客製化 不管怎麼弄前端,推出來:永遠是差不多的聲音...(恕刪)


這句話是不正去確的

不管是耳道還是耳罩, 前端用的好, 聲音都會不斷提升

我是一附1964v6s耳道從頭用到尾

從一開始單純用隨身聽ZX1撥放, 到現在桌面系統

電源/接地, 撥放器, DAC, 耳擴, 每升級一次都會覺得耳道的潛力又被激出來一次

原本單純低頻滾滾, 中高頻算清晰

到現在低頻充滿彈性有力道, 中高頻扎實分離度高, 背景漆黑收放自如

原本一直對耳道聽大編制古典興趣缺缺, 到現在幾乎1/3的時間在聽古典


耕太郎先生, 你只是沒投資過前端在耳道上無法想像他的改變, 但請不要直接下結論誤導觀眾歐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