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audio-technica 2013新產品

shadow70717 wrote:
不客氣不客氣,也謝謝...(恕刪)


你訂了甚麼線呢?

我推介的那幾首歌如果我沒記錯,在日本人中人氣也是很高的,但那幾首歌是我覺得最好聽的,即是包括我的主觀感受,所以並不能完全代表JPop男聲又或者那幾個演出者的風格,特別是當中並沒有陽剛型的男聲,也沒有霸氣側漏的。

學費當然我也有交過不少啦,玩headfi就預了的,量力而為,不要隨波逐流,多去思想不同的問題就ok了。
線材方面,我覺得找些低階的先試試其音色會比較好,一開始攻頂發覺不合適會比較麻煩。

zx1我也有很大的興趣,希望早點可以見到實物和試聽。

鳴人是名人 wrote:
你訂了甚麼線呢?我推...(恕刪)


你說的很正確,一次攻頂很多時候會發現不如預期,
所以個人會先看看市場上的口碑,再配合己身需求來做選擇,
最近剛好也要調整喇叭的系統,
所以順道訂了一條 cardas cross 和一條給小型擴用的twinlink
還有一個停產的藍星381壁插.

有點忐忑,不知道會組合出什麼樣的聲音就是了.
聽過您介紹的歌曲後,到時再向鳴人大報告.

另外,藍星要改版了,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鳴人大日後升級就又多一項好東西可以考慮了.

雖然CDP是比較正統的聽法.但ZX1的表現如果不錯,那就太好了.
畢竟換CD換到手抽筋.

想請問一下鳴人大,DA-200和桌機搭配,有沒有比較推薦的線材,感謝~
目前是用ASUSU的STX,換過OP,但除了解析和人聲外,不算滿意.
另外鳴人大的DA-200,沒用到的端子有上保護蓋嗎,

請求點意見,因為我覺得保護蓋爆貴的.但好像真的有效就是了.

感謝~
shadow70717 wrote:
你說的很正確,一次攻...(恕刪)


我也試過看別人的評測再買, 但有時會對詞彙有誤解, 不如預期。可能是我對線這方面接觸不深吧...
線和耳機和器材及其他配件的配搭千變萬化, 這既是吸引人的地方, 也是令人煩惱的地方, 不過, 我覺得聽音樂時別去想聲音要怎樣轉變, 而是靜下心去欣賞和享受。

藍星wattgate啊, 待之後升級時考慮一下吧。
期待shadow大的報告~

cdt我有興趣入, 但現時資金不足, 先玩玩cas吧。
最近想入閃の軌跡的OST, 有時間就去訂, 裡面的歌我挺喜歡的說。

ZX1如果音色不錯, 入手機會很大, 我還是比較支持日系機。

"DA-200和桌機搭配,有沒有比較推薦的線材"
這裡的線材是指數碼輸出的同軸線(/usb)嗎?
我想先問問shadow大, 你覺得da200有甚麼不足還想加強的地方?
因為我自己偏好柔和, 現在較喜歡有點飄的聲音, 和有氣勢, 實在的聲音是剛剛相反的。在選擇上可能會和shadow大有點出入, 我也不肯定我對線材的微薄認識能不能幫都shadow大...

保護蓋我現在只是用很久之前買的膠蓋(不記得是否ath的)蓋著。如果對luxman的調音有信心的話, 也可以選用Luxman的JPT-10。在amazon上找到7000円應該能搞到的(可能要另找代購), 1 set 8個, 說平也不算很平, 我覺得是不算很貴的了。shadow大可以參考一下。
小弟的ath ck90pro已經用了2年多了 損耗的很嚴重 自己換過線 有點壞單元 diy修過 眼看12月12號台灣發售有點小激動 但im04要2.2k twd實在有點難下手 期待各位大大的開箱 我會去台北ath展示廳參考下音質和舒適度 ck100pro降價了 但帶歪點就慘了 但正確帶就是一毒物 上週末在臺北見以降價 但聽聞停產還會出新旗艦卻步了 還有因為沒用過換線耳機 不知道新的im04的插頭會不會很鬆 我同學剛剛掉了一邊ue900

鳴人是名人 wrote:
我也試過看別人的評測...(恕刪)


你說的很對
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不一樣,詮釋的能力也不同,
一般來說大概厚薄聲都不會有錯,
但空間感拉透明感之類的就容易有很大的誤差.

輕鬆自然飄逸然後帶一絲絲的甜美,然後較不具負擔
可以久聽的氛圍,那我建議鳴人大可以考慮AKG的旗艦,
或新一代的旗艦(K812,應該快上市了,不過不算便宜,4000歐)
但可能更挑耳擴就是了.(或者是說都一樣挑)
每次換耳機聽,再聽回AKG,
總要強迫自己適應一下那麼理性的聲音.
702接DA-200不算難聽,但沒有特別的感動就是,
接BURSON還不賴.比DA-200再好上一些.(中頻 弦樂器)

AKG是打從我退伍後到現在,不管任何耳機,都不會錯過關注
的廠家,因為AKG確有其獨到之處,
我反覆聽了兩年左右,弦樂 人聲在高品質檔案的播放之下,
真的是相當優秀,

我第一支耳機是K501,那空間感的自然在當時機海裡真的是一枝獨秀,
後來的口味都變重了,再回頭聽嫌薄聲了,
但那超自然的空間感現在也難以忘懷.(尤其電影中的配樂,真是令人感動)

不過就如你所說的般,視覺或聽覺的印象很容易被更突出的特點覆蓋,
所以器材更動過一段時間後,或一段時間不聽那印象就會有所差異.

線已換上數天了,立馬顯見的氣勢衍然不太一樣了,
頭一個感受就是變暖聲了,但中頻和弦樂器的表現還是恰如其分的優秀.
一些樂器的共鳴和本來較不注意到的合聲部份都明顯的突出但不刺耳.
有一種遊刃有餘的穩定感.

但如果要說此線的個性,暫時還沒有絕對的感受,希望200hr後能漸入佳境.

壁插還沒有時間裝上,到時再上來報告.

鳴人是名人 wrote:
我也試過看別人的評測...(恕刪)


謝謝推薦,JPT-10一看就知道是好東西.
我會考慮看看的,

我找的是USB線材沒有錯,因為想聽聽搭上PC到底能發出怎麼樣的聲音,
但有的前輩認為USB線對聲音沒有太多的差異性,
因此到底需不需要挑上好一些,或者是說能否帶來特色的線材,
沒有個頭緒.

總之DA-200很棒就是了.

簡單的先向鳴人大報告一下這幾天power cable break in後+a900xltd的聽感,
平常很少聽動漫音樂,今天聽了一首三味線版本的"千本櫻"
真是優秀,慢慢能聽出線材的特性了,的確變的比較溫暖,
細節還要再更好上許多,鼓聲共鳴的感受也相當不錯,
但笛聲還是稍差一些,
但總覺得速度似乎稍慢了些(不知道為什麼有這種感受)
我想是換線帶來的影響.

總之當時是接ipad聽的,接ipad能有這種表現,
實在令人詫異,真是好聽!
尤其是接上w10000x時,那感受真是美好.

我覺得好的器材應該在輕鬆自然的基調上去補強個人所需要的特色,
因為以前聽過膽機的喇叭系統,我一直對那樣充滿感情的聲音念念不忘.
所以對DA-200的看法上不自覺會朝那樣的感受而去.
我很喜歡英國audio note,
但不知道kondo的audio note好不好聽就是了.

但da-200真的優秀相當,有著獨特的個性.
總之這次的換線感受上個人給予正面的評價,
但短時間內似乎還沒能真正完全的發揮就是了.

exile的ただ逢いたくて、僕へ、道,好聽,
HANABI和祈り~涙の軌道的人聲也超好聽的,
流れ星,人聲上相當有感情,如果用真空管的喇叭系統來聽一定很棒,
這附耳機聽男聲相當不錯,但女聲不算特別感動就是了.
A900XLTD聽男聲不會有太開的現象,
但部分樂器可能還是會有,總之這個價位,很值得.
我覺得聲音不落俗套.不是為外表而生的產品.

鳴人大似乎對日本音樂頗有研究,
方便的話請問能推薦一些擊鼓或是日本傳統和西洋風混合的樂曲讓我聽聽嗎,
我一直在找這方面的音樂,謝謝~
shadow70717 wrote:
你說的很對每個人對音...(恕刪)


是啊, 我當時錯誤理解zonotone的艷麗, 當我把usb線買回來後, 發覺和DA200的音色尤其在中高部份有很不同的表達, 算是有衝突, 我自己是不太喜歡那樣的音色。

我曾有過K702, 不過這隻耳機不太好服侍, 很挑機和挑歌, 當時沒能完全發揮出它的魅力。那時是打算和880互補, 不過我還是太喜歡880了, 所以當時很少聽702。另外, 702令我有不太好的印象, 它的配戴感對我來說太差了, 以致我常常頭痛, 所以我就把它雪藏了起來, 後來還把它賣出了。不過, 702聽一些女聲和弦樂的確非常好聽, 有時也會懷念那個聲音起來。以樣貌來說其實我喜歡701多於702。那個白色的外殼和耳綿的顏色都很漂亮~ (和mio沒關係la, k-on我只有聽歌, 沒看漫畫和動畫)

期待其他器材的報告, 家用最近我比較忙, 都沒空閒去想怎樣作調整...

線材在不同的機和環境可能有不同的效果, 不過對聲音的影響是比較細的(和換器材相比), 覺得有不同是可以換換聽聽效果會有甚麼變化,別換太貴的就可以了, 如果有其他樽頸位, 可以先提升那方面的說。

shadow大提到的千本桜是初音ミク那首麼? 初音ミク我只有聽早期的, 大概doriko的magnet後便沒怎麼聽了。power cable是指哪條呢? 我也很想聽聽w1000x在da200上的聲音, 不過, 我怕可能聽完就會去找更好的w5000...

audio note啊, 之前看完牙尖嘴利那邊的一篇文章(及裡面引用的kondo的聲明)後, 我對英國audio note的感想是 - 當它不存在。
http://www.cynicalaudio.com/2010/04/audio-note.html
聲明:
http://db.audioasylum.com/cgi/m.mpl?forum=general&n=37527
kondo聽說是自然而優美(?), 我一直很常聽聽看, 不過, 怕喜歡上了就念念不忘那種聲音...
shadow大以前聽過的那套膽機系統是哪套呢?

shadow大有沒有聽Mr.Children的くるみ呢?
くるみ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歌, 所以我忍不住要提一下。

歌裡面提到幾次くるみ, 有說法是一個女孩子, 亦有另一個說法是"来る未来"(くるみらい)的縮寫, 即 即將到來的未來。
歌詞很有意思, 轉貼自:
http://weskerjax.blogspot.hk/2009/03/mrchildren-kurumi.html

歌詞:
nee kurumi
ねぇ くるみ
Ne~ Kurumi
kono machi no keshiki wa kimi no me ni dou utsuru no?
この街(まち)の景色(けしき)は君(きみ)の目(め)にどう映(うつ)るの? ん
這街道的景色在你的眼中是什麼模樣呢?
ima no boku wa dou mieru no?
今(いま)の僕(ぼく)はどう見(み)えるの?
現在的我看起來又是怎樣?

nee kurumi
ねぇ くるみ
Ne~ Kurumi
dareka no yasashisa mo hiniku ni kikoete shimaunda
誰(だれ)かの優(やさ)しさも皮肉(ひにく)に聞(き)こえてしまうんだ、 ねぇ
若是旁人的關心也讓你聽起來像挖苦似的
sonna toki wa dou shitara ii?
そんな時(とき)はどうしたらいい?
那個時候又該怎麼做才好呢?

yokatta koto dake omoi dashite
良(よ)かった事(こと)だけ思(おも)い出(だ)して
只是回想起過去美好的一切
yake ni toshioita kimochi ni naru
やけに年老(としお)いた気持(きも)ちになる
卻讓人的心情更自覺得瀕老
towaie kurashi no naka de
とはいえ暮(く)らしの中(なか)で
在這樣的生活裡頭
ima ugoki dasou toshite iru
haguruma no hitotsu ni nara nakute wa na
今(いま) 動(うご)き出(だ)そうとしている
歯車(はぐるま)のひとつにならなくてはなぁ
如今的我 一定得做個就要轉動齒輪啊
kibou no kazu dake shitsubou wa fueru
希望(きぼう)の数(かず)だけ失望(しつぼう)は増(ふ)える
伴隨希望的衍生而增加的失望
sore demo asu ni mune wa furueru
それでも明日(あす)に胸(むね)は震(ふる)える
即使如此明天的內心依舊悸動
"donna kotoga okorun darou?"
「どんな事(こと)が起(お)こるんだろう?」
「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呢?」
souzou shite mirunda yo
想像(そうぞう)してみるんだよ
試著去想像看看吧

nee kurumi
ねぇ くるみ
Ne~ Kurumi
jikan ga nani mo kamo arai tsure satte kurereba
時間(じかん)が何(なに)もかも洗(あら)い連(つ)れ去(さ)ってくれれば、 ん
假使時間的河流會將一切給洗刷帶走的話
ikiru koto wa jitsu ni tayasui
生(い)きる事(こと)は実(じつ)に容(たえ)易(やす)い
那生存這件事就變得再容易不過了

nee kurumi
ねぇ くるみ
Ne~ Kurumi
are kara wa ichido mo namida wa nagashite nai yo
あれからは一度(いちど)も涙(なみだ)は流(なが)してないよ
在那之後我一次也不曾讓眼淚流下來
demo honki de warau koto mo sukunai
でも 本気(ほんき)で笑(わら)う事(こと)も少(すく)ない
可是 讓我能夠開懷真心的笑卻也很少

dokoka de kake chigaete kite
どこかで掛(か)け違(ちが)えてきて
不知在哪裡扣錯了
ki ga tuskeba hitotsu amatta botan
気(き)が付(つ)けば一(ひと)つ余(あま)ったボタン
發覺到的時候才知道多了一個鈕扣
onaji youni shite dareka ga mote amashita botanbooru ni
同(おな)じようにして誰(だれ)かが 持(も)て余(あま)したボタンホールに
就像這樣地要是能和 某個有多的鈕扣穴的人相遇
deau koto de imi ga dekita nara ii
出会(であ)う事(こと)で意味(いみ)が出来(でき)たならいい、 oh
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就好了
deai no kazu dake wakare wa fueru
出会(であ)いの数(かず)だけ別(わか)れは増(ふ)える
伴隨邂逅的次數而增加的別離
sore demo kibou ni mune wa furueru
それでも希望(きぼう)に胸(むね)は震(ふる)える
即使如此內心仍因希望而跳動
juujiro ni deku wasutabi
十(じゅう)字(じ)路(ろ)に出(で)くわすたび
每當在走過十字路口的時候
mayoi mo suru darou kedo
迷(まよ)いもするだろうけど
難免也會有迷失方向的時候

ima ijou o itsumo hoshigaru kuse ni
今(いま)以上(いじょう)をいつも欲(ほ)しがるくせに
總是乞望想擁有比眼前更多
kawaranai ai o motome utau
変(か)わらない愛(あい)を求(もと)め歌(うた)う
為了追求那不變的愛而高歌
soushite haguruma wa mawaru
そうして歯車(はぐるま)は回(まわ)る
於是齒輪不停轉動


kono hitsuyou ijou no futan ni
この必要(ひつよう)以上(いじょう)の負担(ふたん)に
超過必要的負擔
gishi gishi nibui oto o tate nagara
ギシギシ鈍(にぶ)い音(おと)をたてながら
讓齒輪一面發出嘎吱的聲響
kibou no kazu dake shitsubou wa fueru
希望(きぼう)の数(かず)だけ失望(しつぼう)は増(ふ)える
伴隨希望的衍生而增加的失望
sore demo asu ni mune wa furueru
それでも明日(あす)に胸(むね)は震(ふる)える
即使如此明天的內心依舊悸動
"donna kotoga okorun darou?"
「どんな事(こと)が起(お)こるんだろう?」
「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呢?」
souzou shite miyou
想像(そうぞう)してみよう
試著去想像看看吧
deai no kazu dake wakare wa fueru
出会(であ)いの数(かず)だけ別(わか)れは増(ふ)える
伴隨邂逅的次數而增加的別離
sore demo kibou ni mune wa furueru
それでも希望(きぼう)に胸(むね)は震(ふる)える
即使如此內心仍因希望而跳動
hiki kaeshicha ikenai yone
引(ひ)き返(かえ)しちゃいけないよね
現在已經不能夠回頭了啊
susumou kimi no inai michi no ue e
進(すす)もう 君(きみ)のいない道(みち)の上(うえ)へ
向前走吧 踏上沒有你的這條路

另一首歌, shadow大說的流れ星, 是指コブクロ的流星嗎?

JPop/JRock的女歌手或女主唱的組合我好像喜歡的種類比男聲多, 大概如下:
(ACG的不包括在內)
Garnet Crow、Jasmine、JUJU、KOKIA、MISIA、RYTHEM、ZARD、いきものがかり、カノン、ステレオポニー、宇多田ヒカル、絢香、松たか子、倉木麻衣、大塚愛。
JPop/JRock我聽了7,8年, 若ACG的也計算在內的話, 便再加一兩年。近幾年JPop多了不少idol group和視覺系的, 以致有不少人認為JPop比較著重外表和包裝, 對歌的本身不太著重,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JPop裡有不少作曲編曲作詞以及演出者的技巧和演繹都很不錯的,視覺系方面亦有一些歌是不錯的, 不過我是只聽歌不看mv的, live亦主要聽多過看的, 所以視覺系給予的視覺上的刺激對我來說沒有加分的(反而過激的那些我會有減分)。
"擊鼓或是日本傳統和西洋風混合的樂曲"這些我不太熟, 我主要聽JPop/JRock/ACG的音樂, 而且喜歡的樂器是豎琴、鐘琴、鋼琴、小提琴。
我能想起的是喜多郎那類的new age音樂, 你可以在youtube search一下喜多郎或pacific moon試聽一下。

女聲方面我喜歡的歌實在很多, 不逐首推薦了, 在這裡我就推薦一首吧,
やさしさで溢れるよう JUJU with BankBand LIVE

原版雖然也不錯, 但這個版本更好。JUJU這次的歌聲, 唱功和感情表達都很好, 和聲 和各種樂器的演出和配合都很好。整首歌就是很好聽, 害我忍不住買了這次的DVD。(這個只有DVD, 沒有CD版本)

鳴人是名人 wrote:
是啊, 我當時錯誤理...(恕刪)


的確,線材影響不小,
而且我發現一個蠻奇怪的現象,
同樣一條線用在喇叭系統或小型低耗電的dac和耳擴系統,
那差異性之大,真的很難用言語形容,

我有一對還算知名的合金的RCA CABLE,
用在喇叭系統上那動態氣勢之好真是不可思議,
有次偶然看到AKB 48的RIVER,一開始那氣勢真是嚇人,
但換到其他設備那感受竟然硬生生整個不見,
真是丈二金剛.不過那條線也並非完美就是了,
那低頻之糟,就像消氣的籃球一樣打下去就彈不回來了.

audionote的恩怨我有所耳聞,
的確,個人也不喜歡這種鳩佔鵲巢的例子.
數年前我曾短暫擁有過kit4
當時我對這入門的套件就已經感到很神奇了,
竟然能發出很有感情的聲音,
從此腦海裡就烙印了,聽人聲必聽真空管.
真不是普通的好聽,再上去的kit1簡直是仙樂了.

audionote JP 佈線很清爽,用料也扎實,
很有日本人的風格,就是不知道聲音詮釋得如何,
但我似乎有看到售價不斐的電容,加上扎實的外殼,售價肯定難便宜.
相較於此,uk的audionote選擇上是多了不少.
總之各有擅長就是,人的一生一定要收一台優秀的管機.

DA-200目前換上的是CARDAS的CROSS,購價大約一萬初頭,
不過我想可能還是買貴了,
cardas的golden reference系列的名氣似乎蠻響的.

但這幾天下來,真的滿意,除了感覺有點稍慢的感受,
整體的提升很喜歡,特別是搭W1000X,聽品質好一點的數位檔案,
真的很棒,超讚的.

但一般CD的音質就比較沒有太多感動了,但整體也算自然中帶點醇厚,
蠻不錯的,跟我剛購入時的印象真是天差地別,
其實這些耳機的能耐恐怕都還超越我們的想像,
到底能發出多動人的聲音,還是得靠搭配來做決定.

前端和播放的檔案品質同樣都很重要,這是自己一路玩下來的結論,
不知道鳴人大是否有著相同的感受.
過去的CD怎麼聽也少有太大的感動,

ZARD 松隆子,我也很喜歡,98年至今聽超過15年了,
倉木麻衣的歌也有13年之久了.
時間過的真是快.

Mr.children的kurumi(歌詞的意境感覺真不賴)
和喜多郎還有やさしさで溢れるよう JUJU with BankBand LIVE
,我會再找時間聽聽看的,真的很謝謝你給我那樣豐富的內容.
一定很花時間.

現在苦惱的是不知道有什麼沒聽過但卻能感動自己的音樂,
器材終究是手段,音樂仍然是王道.



shadow70717 wrote:
的確,線材影響不小,...(恕刪)


那條線好像真的有點奇怪, 你覺得那個改變的走向也不同嗎?還是走向一樣, 只是較多或較少的分別?

AKB啊, 我比較早的時候有聽過點, 在BINGO和僕の太陽時有聽過一會, 之後當告白在香港上映時, 裡面有插曲 - RIVER, 朋友提過是AKB的歌, 就又AKB提起了一點興趣, 聽了一陣子。AKB的歌有些有點洗腦, 有幾首我挺喜歡k的, 但哪首都沒到我最喜歡的地步。

我選擇機子(或配件)的時候, 會先想想我值不值得支持和投資在那間廠上。一般來說, 如果那間廠經常惡意誤導, 誇大其詞, 用各種手段打壓其他品牌等不良操守的話, 我會對它反感, 通常不願意把錢花在他們身上。有幾間廠我把他們放進黑名單內, 但我不想公開。而用心考慮到用家感受和情況的廠, 我則會優先考慮購買他們的產品。為支持廠家, 我是比較少買二手物品的。

audionote UK和kondo的audionote我都想聽聽。不過, audionote我聽完應該沒興趣(因為對廠家的怨念), 而kondo的我很怕聽完有興趣(因為很昂貴)。暫時最有可能入的是kondo的rca線, 不過, 以我現在的機子來說, 恐怕發揮不了(暫時rca只有da200接2170時用), 可能之後升級了再考慮。

稍慢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因為我最喜歡的, 還是慢的舒情歌。不過, 播放rock或電子音樂時, 可能嫌它不夠清爽乾淨...所以, 我可能需要兩個系統?不過, 暫時是沒能力了。

我一直喜歡聽過去我喜歡的歌, 曾經有段時候, 我每天聽超過十小時的歌, 可以說音樂在我成長中, 佔有一個挺重要的地位。每逢聽一些舊歌, 除了想起歌裡的意境, 表演者的技巧與投入度, 樂器的配合和(耳機)系統帶來的良好音質外, 我還會想起我聽那首歌的日子時的感受, 和ACG或映畫有關時, 亦會想起裡面的情境。對我來說, 歌並不只是一首歌, 它成為了我的回憶, 我的感動。所以, 當我再一次聽回一些我初燒的時候我喜歡的歌(及之後的歌), 我發覺我依然喜愛, 也沒法因為錄音、質素等原因放棄掉它們。就算我真的不再聽, 他們還在我的心裡, 我隨時都可哼起來。

有一段時間, 我很追求高質素的, 對定位, 解析力, 密度等的要求越來越高, 不知不覺間也有點越聽越累。但後來, 我因為忙碌, 很少聽歌, 後來沒怎麼要求下, 用不太貴的價錢, 入了一部md deck。對它, 我沒甚麼要求, 在以隨便的心情去聽的時候, 發現我漸漸開始喜歡上了它舒服又輕鬆的音色, 又帶出了豐富的感情。自那時開始, 我不再用吹毛求疵的心態去聽歌, 而是輕鬆的浸在歌和聲音的裡面, 去享受音樂, 對於選擇器材的要求也漸有改變。這是我的一些經歷, 也是我對於自己過份追求高質素的反思(-在當中有為了追求高質素的聲音, 而忘了音樂和聽音樂的本質嗎)。我想, 怎樣在質素和音色間取得平衡也是每個發燒友必遇到的問題, 而我還未完全找到一個確實的答案。看來, 還需要更多的嘗試與體驗。

我前端的品質現在還是嚴重的不足, 看看甚麼時候才能加DDC或轉用CDT/NAS吧, 不過短期內, 應該不會有大更動。檔案方面, 多年來還是在用CD品質, 我覺得還可以, 而高質素的檔案在我暫時沒太多, 我喜歡的歌也沒太多有高質素版本, 根據記憶中以前嘗試比較過的經驗是, 有好一點, 但我不會為了高質素的歌而放棄一直所聽的, 暫時也沒有追求高質素的衝動。

ZARD的離去及宇多田ヒカル那段婚姻和之後的暫離樂壇, 是我在JPop裡覺得的兩大遺憾的事。她們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歌手。坂井泉水的聲線和現在JPop裡很多的女歌手都不同, 我喜歡她歌聲的感染力。宇多田ヒカル的歌很特別, 我還記得初聽她的歌時, 不覺得很特別, 但後來聽著她的演繹時, 發覺歌和配樂本身不特別, 是她讓她的歌動聽起來, 她是其中一個我百聽不厭的歌手, 就算是連續聽也一樣。

倉木麻衣我也很喜歡。她是我在名探偵コナン認識的歌手之一, 是最早認識的ACG/JPop歌手之一。喜歡的歌有很多, 當中包括:
always、 Time after time〜花舞う街で〜、 風のららら、Growing of my heart、Season of love 以及新單曲裡TRY AGAIN的B面さくら さくら…。

整理思緒和打字是花了點時間, 不過我很喜歡和諧的交流和討論, 而且對於推薦我喜歡的歌, 我總是不遺餘力的。只是推薦的歌中通常包含了我個人口味的篩選, 未必每個人也喜歡聽。

是啊, 器材只是手段, 音樂才我王道, 我也很贊同。
好的音樂有很多, 對自己口味的應該也有不少, 但每個人能聽過的音樂數量和歌曲的種類總是很有限。所以, 就需要討論介紹與推廣, 將自己喜歡的介紹給人, 也聽聽別人喜歡的音樂。就像燒友喜歡交流器材, 我覺得交流音樂也應該是那樣的。嘛, 強求自己搜羅發掘新的音樂, 我覺得也不如找些時間靜心欣賞自己所有的。

--------------------------------------------------------------------
哎, 不知不覺又打了很長的回覆,希望shadow大別嫌我囉嗦(うるさいうるさいうるさい, 我喜歡的シャナ...)和眼睛累啦。不好意思了...

之前試過在打回覆時chrome當掉, 要重新打過, 很辛苦的說。之後, 我便開始有用notepad把回文先儲存起來的習慣。可是今次(當我直接把回覆打在網頁上)又是這樣, 還好有把前面的儲起來, 但結果還是要重新打過一小段文字, 真是相當花精神和時間。

鳴人是名人 wrote:
那條線好像真的有點奇...(恕刪)


こちらこそです

不好意思晚回覆了,雖然常檢視網頁,但年終到了較忙些,
くるみ這首歌真的很棒,我蠻喜歡的,
歌詞也很有意思,zard的離去真的是蠻可惜的,
畢竟還那麼的年輕,我買過幾張專輯,
是搭配當時日劇主題曲時,意外發現的感動.
早期的日劇搭的歌曲都很清新,有那個時代特別的風格,
久保田利伸的歌我也很喜歡,他有一首"兩人的管弦樂隊"
我超喜歡這首歌的,可是母親覺得很吵.haha
早期知名的像是恰克與飛鳥 美夢成真 福山雅治
松隆子 宇多田光 槙原敬之 化學超男子
一青窈(好野人,家裡挖金礦的千金)
玉置浩二 森山直太朗 松田聖子 西田光 的歌我也聽過,
印象中有一個叫做speed的團體的歌當時也蠻常聽的,
倉木的歌我喜歡 love needing stand up 冷たい海
還有柯南卡通那首 secret of my heart,那一首好像是她的成名曲.


日本好聽的歌一定蠻多的,
只是我聽的類別和歌手一直蠻窄的就是了.
不過我更少接觸動漫類的音樂,
但印象中好聽的旋律不少,
日本就是這麼不可思議的國度,
就算是電玩的配樂,也有很觸動人心的作品,
有時候甚至會覺得,這麼高品質的製作,
不拿到大螢幕上實在是太可惜了.
謝謝鳴人大分享那麼多好歌給我,
機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聲音質素,
但也唯有音樂才能澆灌豐富器材的生命.

我說的那條是zu cable,走向真的不一樣,
解析比一般就很好的線還要再更高,
尤其是某些音樂的氣勢真的很驚人,
但那低頻就讓人感到落差真大,
總之用在喇叭上感覺是走極端的線材.
但我認為那個低頻應該不是喇叭或擴大機本身的特色可以修飾得來的.
用在耳機系統上特色就不特別感覺得出來了,
我想可能是被器材給拿捏住了.

A900XLTD目前已經RUN了近48個小時了,我給正面的評價,
以聲論價,以價論聲,都是一副很優秀的耳機.
比上週的感受還要再好上不少,而且連某些歌稍微過亮的情況也感受不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CARDAS電源線的關係,
搭DA-200好聽也有官網所評價的特色,
以前剛購入W1000X的時候,覺得這聲音之糟,搭了DA-200後,
現在AKG停機的時間反而變多了,W1000X的確有自然壯闊的聲音感受,
基本跟K702有相似之處,但人聲的表現還是不太一樣,AKG還是飄逸多一點.
但開放感基本已差異不大,現在聽下來還是相當滿意,
改天再試試W5000看看,買來很久了,
但超過兩副耳機也只有一副耳朵可以聽.本來想搭限量的鐵家耳擴,
無奈手腳慢了一步.不過DA-200可以享受很久就相當滿足了.

對了,ZX1已確定是35週年版本,日本好像已經發送了,
不知道搭DA-200合不合拍,
CD機真想讓它放個長長假.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