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開箱]1964-V6 Six Driver Custom IEM (久等了, 1964 Ears新作)


從1964 Ears收到1964-V6以經過了幾天

在連續拼了70多話的動畫後, 今天總算有時間專心試聽


配備:

主要用Anedio D2 DAC這台的耳機端輸出, Bryston BHA-1和iPod classic當輔助

從結果論來看, BHA-1或者用D2差別沒有太大

若仔細區分, D2比BHA-1多留些微暖度, BHA-1的聲線刻劃稍加明顯

1964-V6和iPod classic是表現落後的一組, 可感受到音場和清澈度的層級不同


聽感:

主要參考用耳機為ASG-1 v1.2, 1964-T, Flat4-SUI, 及其它耳罩耳機

整體聲線必須撤回前言, V6沒辦法說是白開水

對比其它三支的確可說是音染沒那麼多, 不做作很乾淨的聲音, 中性偏暖

個人覺得V6在低頻有些許加強, 不會有抱怨缺乏低音的情況

相距1964-T和Flat4不遠, 沒有ASG-1多, 當然更不是低音砲等級

中頻方面不覺得強調突顯人聲

不過常用的三支耳道在人聲方面都算是中或偏前的特性, 要斟酌對比的基準

中至高頻以上部份我認為1964 Ears有在這區段稍微調整

比ASG-1和1964-T更能讓人感受, 而整體亮度和Flat4有程度上差距

細節和分離度, 這點比較難具體形容

在沒有直接對比的情況下, 只能保守的說不會低我所聽過的非客製耳道

空間感V6僅次於ASG-1, 這是建立在上擴的情況下, 不上擴ASG-1會稍微吃虧


評價:

在二號機剛收到時試聽了一下, 其實沒有很驚豔

因為直覺上會以手上的LCD-2/T1/PS1000的特色來思考, 是否有獨到之處

(當然不是V6的錯, 到目前為止聽過的耳道沒有一支能跟耳罩相提並論的)

但把評論的範圍縮小到耳道, 1964-V6的確是有它進步的地方, 這點無法否定

個人不推坑也不評分, 請各位自行判定


照例, 最後一點必須要強調的, 聲音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為準

廠牌/分數/價格/口碑等等因素只是參考用而已

就這樣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分享一下我這幾天收到的V6,




我恰巧跟版主一樣,是1964出錯的苦主,
應該是對方在製作的時候搞錯耳膜號碼,
耳機大小整個不合,1964也是很阿殺力的重做再寄給我,
配戴的感想是合耳型,但沒有十分密合,
比較的對象是另一副Unique Melody的耳機,
UM取耳膜時是閉口,1964則是張口,
建議需要隔音的朋友取耳模張口需要舒適感的閉口
(此處更正,感謝WingC.指教)

目前的音源感覺沒有辦法餵飽V6(應該要耳擴才能整個打開封印),
不過就是很忠實的將CD裡面錄製的聲音傳達出來,
沒有太加油添醋的感覺,是一隻非常非常平衡的耳機,
高頻清亮但不刺耳,中頻比shure 535再亮一點,
人聲比Shure的耳機更退後一點,
中頻也是屬於人聲愛好者會喜歡的調性,
低頻飽滿而不過度,可以長時間聽喜歡的音樂。

有興趣的朋友真的可以趁還特價的時候下手了。
我一直再1964v6和fitear to go334之間掙扎,聽過1964v6的公膜版,感覺是比較喜歡tg334的空間感和分離度,但是因為1694v6畢竟是公膜版和客製化聽感應該有差異,再加上沒run開的因素,比較上也許不客觀....
但tg334的價錢還是讓我下不了手啊!

csc7072 wrote:
我一直再1964v6...(恕刪)

心中已經有比較強的一方了
那還是就選擇那邊吧

選耳機時一瞬間的偏好很容易成大局XD
IPC-Go dap DD 經典 Korg dac 100-Genelec 8020d
csc7072 wrote:
我一直再1964v6和fitear to go334之間掙扎

據我所知這兩者的低中高三頻走向不同
依照聽感來選擇應該不難

V6配戴密合度的確會在空間感和分離度有影響
但客製後能否會讓你滿意就不得而知

其實我也考慮過TG334
只不過知道TG334曾賣30000大洋, 現在要40000根本砸不下去
另一點則是在賭FitEar會不會出調音界於F111和TG334中間的非客製耳機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應該是隔音就張口取,要舒適就閉口取?張口時耳道會擴大的說
aceyyoung wrote:
分享一下我這幾天收到...(恕刪)
張口應該是縮小吧??
我實際測試,內耳應該是會縮小的說~~
SONY Z-1000和MDR-CD900st是好物 Fender魂~~
的確,我剛剛上網查了一下,
像您(WingC.)說的沒錯,
張嘴時耳道會變寬一點,
兩個耳機的尺寸應該是兩家公司製作的差別,
我實際上張口的耳膜製作的耳機比閉口的小一個尺寸,
忘記考慮到不同公司的製作方法不同了,
我來修正一下留言,在此更正,
才不會誤導其他網友,謝謝您(WingC.)的指正。

http://speech-language-pathology-audiology.advanceweb.com/Article/Open-Wide.aspx
你試一下把手指放進耳道, 然後張開口5-6公分左右, 再把口合上, 應該會感受到規口合上時耳道會縮小
yugi760804 wrote:
張口應該是縮小吧??...(恕刪)
不用謝, 只是簡單的經驗分享
aceyyoung wrote:
的確,我剛剛上網查了...(恕刪)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