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耳擴!? 耳擴在你心中的定位和功用是什麼?


jamechen1112000 wrote:
數位化的結果讓許多音...(恕刪)


對, 也不對
對的部份就是我所說的
理論上類比轉數位會有些損失
轉成MP3格式損失會更大

不對的部份
實際上
黑膠唱片其實是很嬌貴的
唱針在播放過程中與唱片摩擦產生靜電
唱片本身的溝槽很容易積灰塵
台灣空氣潮溼還有黴菌的問題
還有不小心刮到用久了會磨損
就算是盤式錄音帶播久了本身也會因為機械應力被拉長
磁性物質卷繞在一起久了會轉印
這些都是不容易控制不好解決的問題

RIAA曲線也是一個容易造成失真的來源

還有最重要的是攜帶非常不方便

其實影響音質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錄音室的品質

Loompster wrote:
我就是這樣聽的啊

...(恕刪)


我前面已經提過
有些人幾百元的收音機已經可以滿足他
聽黑膠甚至盤式錄音帶花個幾百萬的器材也不是沒聽說過
炮銅轉盤, MC唱頭, 鑽石唱針頂級純銀發燒線
這些在20~30年前就已經有許多人玩過

重點還是自己聽的爽不爽
所以黑膠+錄音帶到底是有沒有這回事?
枕頭山謠指部來的消息?
簡單來說
頂級環境與器材來做比較
當然是純類比器材會佔優勢

不過
一般升斗小民加上這裡是隨身版
還是比較適合聽數位訊源

skchen wrote:

1.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2. 就像你不能阻止別人聽老歌一樣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Loompster wrote:
我這樣說好了,為什麼拿中、高階耳機聽數位音源時,聲音會怪怪的。

因為廠商幾乎都是拿黑膠、錄音帶在測試的,所以,他們在音源方面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我們消費者。各位有中高階耳機的可以試著用耳機去聽黑膠、錄音帶,你們就會發現,聲音是這麼的舒服、自然,甚至於不用花大錢就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現在要來說缺點,缺點就是現在要找傳統類比的東西很難找


請先看一下前後文
你好像搞不清楚我在吐槽某人沒根據就亂說
F.SPB wrote:
請先看一下前後文你好...(恕刪)


你要不要先來職訓中心上一下課,免的你花時間焊出來的東西還被人家罵.....

Loompster wrote:
我這樣說好了,為什麼拿中、高階耳機聽數位音源時,聲音會怪怪的。

因為廠商幾乎都是拿黑膠、錄音帶在測試的,所以,他們在音源方面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我們消費者。...(恕刪)


廠商幾乎都是拿黑膠、錄音帶在測試的,真的是這樣子嗎???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不是用黑膠、錄音帶聽,就是有問題的???我怎麼覺得好像回到70年代去了

Loompster wrote:
你要不要先來職訓中心上一下課,免的你花時間焊出來的東西還被人家罵.....

你哪位
你說的"人家"又算哪根蔥?

不懂的話要問
不會的話要學

我沒必要到職訓中心,一樣可以自得其樂,不只自得其樂還可以幫朋友裝機器,或是去跟別人湊熱鬧拿獎品
我又不需要靠操作員的技術賺錢,我也不是學電子的

職訓中心?...相較之下好像多如狗的文憑比較好?

重點是
不知道哪個天才說廠商拿黑膠+錄音帶當基準?

沒有證據就是鬼扯
個人覺得有用
雖然當初也只是戰戰兢兢地買了顆百元耳擴fireye1
但接上是有差的,差最多的是動態,可以讓耳機發揮水準
並不只是音量變大
轉到一樣大聲,加不加擴是有分別的
我朋友聽感也是一樣


今天的心得:「原來同一隻耳機,用不同耳擴差別這麼大。平常不知道這首吉他有錄到撥弦聲現在發現了,人聲的聲線也發現了。果然又是一個搭配的問題,意思又是教人入坑的節奏。」

兩支耳擴都可以把我的耳機推得很好,但其實不用耳擴也是推得好。
此時,對我來說,耳擴起了調音的作用。

如果耳機本身在沒有上擴的情況下是推不好的,這時候耳擴對我來說起了驅動的作用。

我覺得,耳擴只是工具,看你想要利用耳擴做什麼,它對你來說就會是不一樣的東西。

反之,如果你只是想要調音,你也可以透過換線、換OP-AMP、換DAC甚至是換單體都可以。


耳機、耳擴、音效卡、DAC、線材、電供、電容........等都是你手邊可動的變數,
就看你想要改變哪一個,達到什麼目的。

skchen wrote:
對, 也不對對的部份...(恕刪)

我壓根沒提黑膠的部份,我只有說數位時代當初的規格制定及壓片會產生的狀況,您對我的指教,令我真是看不懂,我說的哪不對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