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iAudio 6 這台MP3的文章(內含連絡)


ymlccc wrote:
Raymond Lui wrote:
當然! 不支援DRM...(恕刪)

我不太欣賞這種沒有DRM就扣分的說法.

音樂商城這類的東西也不會引起大部分人的反應, 原因跟DRM CD 一樣, 沒錯你說itune 可以讀取/rip 音樂沒有問題, 這個一定的吧?!??! 但是重點是真有必要一個同樣的過程要做超過一次以上甚至像我說的買一大堆一樣的CD?

當然你錢多的話可以一天到晚上線上 music store 買你要的音樂跟電影. 沒人說你不對. 但是有多少人在線上買音樂呢? 有多少人需要在線上買音樂呢? 要是我朋友也不用有“DRM的机器” 而且他推薦我聽某張專輯, 他可以直接把MP3機器接上任何電腦直接MSN傳給我, 或在學校或辦公室就傳給我, 甚至e-mail 給我, 也不用花錢, 這個豈不是比到音樂商城買歌更快? 不喜歡聽也就不用花錢買CD收藏, 真正要買來收藏也不會笨到去線上買有DRM的, 因為燒成了CD家裡的音響, 或是汽車裡的音響不見得聽得到, 甚至下次想介紹人聽又得再RIP一次, 同樣的事要做多少回? 重點是會支持正版的一定會支持, 不支持直會下載的一輩子也不會買一張CD

我的主題是針對CNET的論點不公正. CNET的測試的論點本身就是不公正的, 以一部機器沒有DRM為理由就否決一部機器的好壞, 太過於以偏概全. DRM本身就是給支持正版用戶一個枷鎖, 限制他們的自由.

你說這樣就代表是本身機器的缺點這太可笑了吧?



首先,該機器支援DRM不代表你一定得CD轉成有DRM的(目前來說),我的CD也是轉成沒DRM的。

第二,就是iTunes Music Store 有DRM的檔案,也可以在5臺電腦上播放,無限臺iPod上同步,外加可燒成無DRM Audio CD,算是合理,一般家庭內分享是足夠的,iTunes 也支持區域網上共享音樂,不受DRM限制,算是合理,一般家庭內分享是足夠的。

第三,我並沒有以一部機器沒有DRM為理由就否決一部機器的好壞
我只不過說,因為他不支援DRM,就不能使用線上音樂商店,這算是一種缺失,所以被扣分,但他整體上仍然可以是一臺好機器。

第四,這位朋友要注意,CNET是美國網站,當然是以當地的國情來做Review。
在美國,如果不是住在大城市裏,那要開個一小時車才能買到CD是很平常的事,
線上音樂商店的接受度也明顯較高,
在線上音樂商店買整張專輯也來得比買CD便宜(以新專輯而言),
也有線上音樂商店是吃到飽租用制。

所以我認為CNET的論點沒有問題。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Raymond Lui wrote:
首先,該機器支援DRM不代表你一定得CD轉成有DRM的(目前來說),我的CD也是轉成沒DRM的。

第二,就是iTunes Music Store 有DRM的檔案,也可以在5臺電腦上播放,無限臺iPod上同步,外加可燒成無DRM Audio CD,算是合理,一般家庭內分享是足夠的,iTunes 也支持區域網上共享音樂,不受DRM限制,算是合理,一般家庭內分享是足夠的。

第三,我並沒有以一部機器沒有DRM為理由就否決一部機器的好壞
我只不過說,因為他不支援DRM,就不能使用線上音樂商店,這算是一種缺失,所以被扣分,但他整體上仍然可以是一臺好機器。

第四,這位朋友要注意,CNET是美國網站,當然是以當地的國情來做Review。
在美國,如果不是住在大城市裏,那要開個一小時車才能買到CD是很平常的事,
線上音樂商店的接受度也明顯較高,
在線上音樂商店買整張專輯也來得比買CD便宜(以新專輯而言),
也有線上音樂商店是吃到飽租用制。

所以我認為CNET的論點沒有問題


第一點不太懂你說的"該機器" 是那一台?

2. 5台機器播放似乎少了一點, 我有兩台手提電腦 (U50+P7010), 家里一台桌機, 公司簡體電腦繁體電腦各一台就已經5台, 應該夠用但是我女朋友的桌機還有他的TR3AP1呢? 還是不見的方便, 或許我的例子比較另類但是我相信家裡電腦或是生活上每天必須接觸到加起來超過5台電腦的大有人在, 但是限制還是在, DRM似乎沒有幫助我, 反而在約束我.

3. 這點我理解. 但是CNET因為這樣扣分, 有失公平 (講到爛了). 那可以轉過來說因為有些機器因為是白色的容易髒表面容易刮花所以扣分? 那支援的Codec不多, 沒有直接支援OGG, monkey audio這些codec的還可以獲得最高分, 這樣好像也有欠公平. 這也就是我之前說的CNET有欠公平還有廣告成分過高. 別把他們寫的東西當神拜的主要原因... 要是他們那天反過來咬你喜歡的廠商並用一些有的沒的理由就給個低分, 你還願意支持他嗎? 只要1:15就可以video review 一台機器, 這個我看只有CNET做得到.

4. 對於這點我沒辦法作出回應, 因為我住加拿大, 本來就是比美國落後的國家, 很多3C產品我們比美國還慢, 在我們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都可以只要開車15分鐘就到Walmart, 藥房, Mall的地方都可以買到最新的CD...

但是你說到網上"買" 音樂比較方便這點是沒錯, 一定的. 但是你說的接受程度較高這個我倒不認為, 小聲的問你一句...你有根據嗎?

我們公司的外國人幾乎很少有人在線上買音樂, 要不就是知道在那裡可以免費下載, 要不就是互相交換買的CD (老外對於著作財產權也不是像他們說的那樣清高). 我去年算過我們公司有超過40台Ipod, 但是我認識的這麼多人中只有差不多5個有買音樂的習慣. 當然我這個例子也是非常做不得準...
ymlccc wrote:


第一點不太懂你說的"該機器" 是那一台?

2. 5台機器播放似乎少了一點, 我有兩台手提電腦 (U50+P7010), 家里一台桌機, 公司簡體電腦繁體電腦各一台就已經5台, 應該夠用但是我女朋友的桌機還有他的TR3AP1呢? 還是不見的方便, 或許我的例子比較另類但是我相信家裡電腦或是生活上每天必須接觸到加起來超過5台電腦的大有人在, 但是限制還是在, DRM似乎沒有幫助我, 反而在約束我.

3. 這點我理解. 但是CNET因為這樣扣分, 有失公平 (講到爛了). 那可以轉過來說因為有些機器因為是白色的容易髒表面容易刮花所以扣分? 那支援的Codec不多, 沒有直接支援OGG, monkey audio這些codec的還可以獲得最高分, 這樣好像也有欠公平. 這也就是我之前說的CNET有欠公平還有廣告成分過高. 別把他們寫的東西當神拜的主要原因... 要是他們那天反過來咬你喜歡的廠商並用一些有的沒的理由就給個低分, 你還願意支持他嗎? 只要1:15就可以video review 一台機器, 這個我看只有CNET做得到.

4. 對於這點我沒辦法作出回應, 因為我住加拿大, 本來就是比美國落後的國家, 很多3C產品我們比美國還慢, 在我們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都可以只要開車15分鐘就到Walmart, 藥房, Mall的地方都可以買到最新的CD...

但是你說到網上"買" 音樂比較方便這點是沒錯, 一定的. 但是你說的接受程度較高這個我倒不認為, 小聲的問你一句...你有根據嗎?

我們公司的外國人幾乎很少有人在線上買音樂, 要不就是知道在那裡可以免費下載, 要不就是互相交換買的CD (老外對於著作財產權也不是像他們說的那樣清高). 我去年算過我們公司有超過40台Ipod, 但是我認識的這麼多人中只有差不多5個有買音樂的習慣. 當然我這個例子也是非常做不得準...

1)該機器是指(一臺支援DRM的機器),

2)你看來仍有誤會,支援DRM只代表它能播放有DRM的檔案,
並不代表你沒有DRM的CD要轉成有DRM的檔案,真相是,
iTunes 甚至可以把有DRM的CD要轉成沒有DRM的檔案。所以根本就沒有你說的問題。

不是沒有人像你一樣,但這肯定不是絕大部份的Case
而且iTunes 支援區網共享,公司一臺電腦有就全部都能聽到了。

3)對,你說的這些是可以扣分的。CNET也常扣Apple 比其他廠商短的電話支援這一點的分數。
iAudio 亦常得到Very Good 和 Excellent。

我也並沒有把CNET Review 當神拜,我只不過是引用過他們的電池測試數據,而且我亦曾提出其他網站也得到類似數據和結論亦提出iPod mini / video / nano 等近來產品的電力一般都能達至(常常更是超過)蘋果所稱的數值。除了CNET, 還有PC Magazine 和Tom's hardware Guide 等等,
再給一個THG的吧。
請按我觀看

而iAudio 產品則達不至宣稱值。

如果你認為CNET的文章很有問題,你應該亦會和我一樣,
認為imp3 那篇修改前的Review 是收了評測費了,因為其中所包括的很多錯誤都是對nano 不利的。
例如指nano充電為4小時,實為3小時,又或AAC是蘋果自己的格式,但事實WMA 才是微軟的專利格式,AAC並不是蘋果自己的格式。當然,現在都已作出修正了,好多了。

至於線上買音樂,我是說比較臺灣高,起碼在20-3x這個組別內接受度高得多。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2)你看來仍有誤會,支援DRM只代表它能播放有DRM的檔案,
並不代表你沒有DRM的CD要轉成有DRM的檔案,真相是,
iTunes 甚至可以把有DRM的CD要轉成沒有DRM的檔案。所以根本就沒有你說的問題。
不是沒有人像你一樣,但這肯定不是絕大部份的Case
而且iTunes 支援區網共享,公司一臺電腦有就全部都能聽到了。

這個itune部分你說的沒錯,
但是我可能說得DRM的「形態」跟你不太一樣, 可能廣一點, DRM並不是針對itune這個軟體或是在線上買音樂, 機器裡面的加密也是DRM的一種方式. 必須再次聲明我不是針對蘋果的產品, 像creative zen vison:m也是, 進去的音樂就沒辦法帶著機器到女朋友那裡傳給她, 必須得在UMS的部分再傳一次, 浪費空間+時間...

區網共享就免了吧, 太麻煩了. 不是哪裡都有的..


3)對,你說的這些是可以扣分的。CNET也常扣Apple 比其他廠商短的電話支援這一點的分數。如果你認為CNET的文章很有問題,你應該亦會和我一樣,認為imp3 那篇修改前的Review 是收了評測費了,因為其中所包括的很多錯誤都是對nano 不利的。例如指nano充電為4小時,實為3小時,又或AAC是蘋果自己的格式,但事實WMA 才是微軟的專利格式,AAC並不是蘋果自己的格式。當然,現在都已作出修正了,好多了。
至於線上買音樂,我是說比較臺灣高,起碼在20-3x這個組別內接受度高得多。

因为你说"還是CNET等比較公正可信"....我個人"自私"的認為CNET不夠公平並且扣APPLE的分數似乎少了那麼一點點...高居榜首這麼久... 似乎有點牽強, 到底有沒有收評測費的事情就讓大家自己感覺吧, 不然筆戰不會停的...

ymlccc wrote:

這個itune部分你說的沒錯,
但是我可能說得DRM的「形態」跟你不太一樣, 可能廣一點, DRM並不是針對itune這個軟體或是在線上買音樂, 機器裡面的加密也是DRM的一種方式. 必須再次聲明我不是針對蘋果的產品, 像creative zen vison:m也是, 進去的音樂就沒辦法帶著機器到女朋友那裡傳給她, 必須得在UMS的部分再傳一次, 浪費空間+時間...

區網共享就免了吧, 太麻煩了. 不是哪裡都有的..



1)其實音樂經iTunes進入了 iPod 並沒有被DRM加密,只是隱藏而已。
在Windows 上只是打開隱藏檔即可看到並複制到你需要的地方。

另外,你可能沒有試過iTunes 的共享。蘋果產品向來是User friendly 的。
其實只要是Under 同一個網絡,他就自動會在播放列表中顯示別人的資料庫。
是零設定的,就算電腦之間沒有區網也可以,

以我家為例,兩台電腦都是直接在ISP的Modem 上各自PPPoE 撥接上網的,
本身沒有區網,但iTunes 仍然造到分享。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1)其實音樂經iTunes進入了 iPod 並沒有被DRM加密,只是隱藏而已。
在Windows 上只是打開隱藏檔即可看到並複制到你需要的地方。

我可沒有拿ipod開刀, 請勿對號入座... 但是既然你這麼喜歡幫他說話那就用ipod好了.

為何要隱藏呢?還不就是為了(限制)不讓你跟別人分享你ipod里的音樂, 根本不是原本設計的時候就開放的(要不然你接上電腦時怎麼看不到mp3在那裡?). 你說得這麼簡單, 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不用經過itune或是第三方軟體有可能直接做到嗎? 我如果只要其中的幾首歌, 就算讓windows 直接顯示隱藏folder, 裡面的亂碼+folders不經過itune或是第三方軟件, 認得出來嗎?

我說的分享可不是叫我朋友別支持正版. -->我大部分的朋友都是試聽滿意後高興去買正版. 不喜歡的也不會再聽了, 誰會浪費時間聽不好聽的歌呢?


另外,你可能沒有試過iTunes 的共享。蘋果產品向來是User friendly 的。
其實只要是Under 同一個網絡,他就自動會在播放列表中顯示別人的資料庫。
是零設定的,就算電腦之間沒有區網也可以,
以我家為例,兩台電腦都是直接在ISP的Modem 上各自PPPoE 撥接上網的,
本身沒有區網,但iTunes 仍然造到分享。

兩台電腦還是需要經過"網路"阿... 要是沒有網路的情況呢? 我不是要跟你抬槓, itune設計的確很好, 但是我習慣用winamp的介面還可以每首歌換一個面板. 所以還是直接把歌傳給另一方比較好不是嗎? 播放的機器可以當隨身碟隨意在任何電腦上遷托檔案出入之後順利播放, 沒有限制也不會有同樣的檔案要傳兩次到機器里的情形才可以傳到另一台電腦/mp3上不是比較方便嗎? 並且不是任何地方都有modem... 公司的network也很大, 不是想怎樣就可以自己怎樣都要有管理員的同意才可以.


ymlccc wrote:
1)其實音樂經iTunes進入了 iPod 並沒有被DRM加密,只是隱藏而已。
在Windows 上只是打開隱藏檔即可看到並複制到你需要的地方。

我可沒有拿ipod開刀, 請勿對號入座... 但是既然你這麼喜歡幫他說話那就用ipod好了.

為何要隱藏呢?還不就是為了(限制)不讓你跟別人分享你ipod里的音樂, 根本不是原本設計的時候就開放的(要不然你接上電腦時怎麼看不到mp3在那裡?). 你說得這麼簡單, 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不用經過itune或是第三方軟體有可能直接做到嗎? 我如果只要其中的幾首歌, 就算讓windows 直接顯示隱藏folder, 裡面的亂碼+folders不經過itune或是第三方軟件, 認得出來嗎?

我說的分享可不是叫我朋友別支持正版. -->我大部分的朋友都是試聽滿意後高興去買正版. 不喜歡的也不會再聽了, 誰會浪費時間聽不好聽的歌呢?


另外,你可能沒有試過iTunes 的共享。蘋果產品向來是User friendly 的。
其實只要是Under 同一個網絡,他就自動會在播放列表中顯示別人的資料庫。
是零設定的,就算電腦之間沒有區網也可以,
以我家為例,兩台電腦都是直接在ISP的Modem 上各自PPPoE 撥接上網的,
本身沒有區網,但iTunes 仍然造到分享。

兩台電腦還是需要經過"網路"阿... 要是沒有網路的情況呢? 我不是要跟你抬槓, itune設計的確很好, 但是我習慣用winamp的介面還可以每首歌換一個面板. 所以還是直接把歌傳給另一方比較好不是嗎? 播放的機器可以當隨身碟隨意在任何電腦上遷托檔案出入之後順利播放, 沒有限制也不會有同樣的檔案要傳兩次到機器里的情形才可以傳到另一台電腦/mp3上不是比較方便嗎? 並且不是任何地方都有modem... 公司的network也很大, 不是想怎樣就可以自己怎樣都要有管理員的同意才可以.



這樣說吧,需先把這個話題分開來說。


的確,拖帶放,不受DRM限制。
不過同樣而言,iAudio 6 不支持按歌手∕專輯等搜尋
就我而言,讓iTunes / iPod 幫我分門別類要舒服多了。

Windows 本身可直接顯示ID3 Tags, Winamp 和 Real Player 也能管理iPod

沒有網路的情況呢? 沒有網路也請問你要如何直接把歌傳給另一方比較好?

但有DRM一定比沒DRM麻煩,這是事實。不用討論也知道。

只不過,我的選擇會是把CD放入電腦後,
?入後讓iTunes幫我自動分門別類,自動分享,自動更新iPod。

而不是在轉檔後再自己創立資料夾,再重新分門別類,再慢慢放到mp3 上正確的地方。

討論那個比較好就不用了,有人喜歡手排的操控感,也有很多人喜歡自排省下了他們的功夫,無謂爭論。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這樣說吧,需先把這個話題分開來說。

的確,拖帶放,不受DRM限制。
不過同樣而言,iAudio 6 不支持按歌手∕專輯等搜尋
就我而言,讓iTunes / iPod 幫我分門別類要舒服多了。
Windows 本身可直接顯示ID3 Tags, Winamp 和 Real Player 也能管理iPod
只不過,我的選擇會是把CD放入電腦後,
?入後讓iTunes幫我自動分門別類,自動分享,自動更新iPod。
而不是在轉檔後再自己創立資料夾,再重新分門別類,再慢慢放到mp3 上正確的地方。但有DRM一定比沒DRM麻煩,這是事實。不用討論也知道。
討論那個比較好就不用了,有人喜歡手排的操控感,也有很多人喜歡自排省下了他們的功夫,無謂爭論。

就如你說的一樣:這個是個人喜好的問題, 討論下去可能會引起大部分用戶的筆戰. 算然目前還沒有確定什麼時候我會買ipod, 但是我也蠻喜歡ipod的clicking wheel. 但是我還是比較習慣file tree的排列方式. 至於為什麼, 我想常下載的朋友應該都會知道...

沒有網路的情況呢? 沒有網路也請問你要如何直接把歌傳給另一方比較好?

傳: 不見得一定要網路, 我說的是在辦公室裡或是網路不許可或是有時候許可的情況下... 在公司我們不准安裝itune, 因為公司不准(MSN就可以...). 有時候懶得跑可以用MSN, 在不然就自己跑一趟拿著我的mp3接上電腦USB不久可以傳了... 我甚至開一個FTP, 上傳到NETWORK某一個地方都很快...甚至同事拿一張記憶卡給我傳也很快, 如果用ipod的話我就得在UMS的部分再傳一次(講到爛)...

以DRM來講 有DRM代表可以在網路音樂商店購買有DRM的音樂使用
在須開車兩三小時才能到鎮上買CD的使用者 寧願用網路購買音樂會比較便利
而無此需求的人 當然以DRM無效來討論
而在台北是沒有iTunes商店 DRM在台灣是沒用的(當然也有人跨海購買的 前提是要有海外地址的信用卡與信賴的朋友)

-----以上為DRM討論-----

-----以下無DRM討論-----

音樂分享所以把mp3整個檔案拷貝給朋友?
這種分享抑制盜版是要靠道德良心的
要是朋友覺得好聽 mp3留下又不去買正版音樂轉錄
你會糾正朋友 檔案我傳給你的 你又沒買CD 快刪除.............
載入單首歌曲覺得很棒 但又覺得整張CD只有一首好聽 感覺不值購買時呢..............
會選擇留下mp3檔案 還是刪除檔案去買CD回來轉
實在太多誘惑 讓使用者選擇0元方式獲得音樂

敝人是覺得iPod內的保護 是很有效的防治盜版的機制
對他人不方便才能複製出檔案的方式 來換取檔案不被複製
一種自己CD自己聽的使用方式
導致音樂分享是用聆聽的方分享 而不是整個檔案拷貝給人分享
就像音樂商店的試聽可以聽不能帶走
派對上播放搖頭樂曲也是邊玩樂邊聽 一樣帶不走

但是這保護機制對於有多台個人電腦的人 也是一樣會造成不便

有利也有弊
-----以下無DRM討論-----

音樂分享所以把mp3整個檔案拷貝給朋友?
你有女朋友或老婆的話你不做這件事嗎? 還是花錢再買張一模一樣的CD給她?以前沒有CD的時候, 你會不會跟朋友借錄音帶/錄影帶來拷貝?

這種分享抑制盜版是要靠道德良心的
要是朋友覺得好聽 mp3留下又不去買正版音樂轉錄
你會糾正朋友 檔案我傳給你的 你又沒買CD 快刪除.............
載入單首歌曲覺得很棒 但又覺得整張CD只有一首好聽 感覺不值購買時呢..............
會選擇留下mp3檔案 還是刪除檔案去買CD回來轉
實在太多誘惑 讓使用者選擇0元方式獲得音樂

我早說過了, 這個是良心的問題甚至是人類劣根性的問題, 不買的人打死都不會買, 你不給他它還是會跟別的朋友拿或是去找不要錢的下載, 還是不會買正版. 如果只有一首兩首歌好聽我為什麼要去買他這目前張專輯呢? 聽聽就算了, 別人我不知道, 但是這個情形發生的時候我會等到他出精選集多一點喜歡聽的歌在一張再買(某些藝人出精選集的速度不用不用說了吧?). 互聯網這麼大, 你要是可以做到只聽自己買的CD或是為了一兩首歌就買一張CD, 我佩服你, 也希望唱片公司頒獎給你. 我也希望你見到自己買的CD在不到一年就被唱片公司大減價買出而不會難過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就被人家這樣糟蹋. 反正我是不會當這個冤大頭, 而且冤大頭早就當過還當了很久, 想想以前還真是對不起賺錢辛苦的父母讓我一個月買超過5張CD. 要是唱片公司可以在一開始就降價不用等到之後賤價, 或是根本永遠不會跌價, 我想會直接購買的人還是很多. 還是有很多歌手, 電影, 遊戲出片時我會在第一時間入手不用考慮, 這個是一定的, 但是別人我就管不到了, 最起碼我覺得我沒有對不起這些藝人跟出版商.

敝人是覺得iPod內的保護 是很有效的防治盜版的機制
對他人不方便才能複製出檔案的方式 來換取檔案不被複製
一種自己CD自己聽的使用方式

我真的很想問問, 買了正版CD不借給任何人聽, 或是人家(任何人類, 家人朋友, 老闆, 老婆女友...etc) 跟你開口借, 你可以理直氣壯不借他叫他自己掏錢去買的人請舉手?

導致音樂分享是用聆聽的方分享 而不是整個檔案拷貝給人分享
就像音樂商店的試聽可以聽不能帶走
派對上播放搖頭樂曲也是邊玩樂邊聽 一樣帶不走
但是這保護機制對於有多台個人電腦的人 也是一樣會造成不便
有利也有弊

我瞭解Ipod作為廠商一定得有這個措施, 但是也一樣會有人會想要把它破解. 純粹就是良心的問題 (再次講到爛...). 我買的電器30天不喜歡可以退, 但是音樂可以說因為某些原因我不喜歡了讓我退貨嗎? 答案肯定不行. 你說得沒錯帶不走, 但是帶不走就會讓顧客掏錢去買正版了嗎? 還是那句老話良心問題. 對網路不熟的人或許會乖乖掏錢買, 但是這只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難道他們沒有認識的人可以問嗎, 還不是到最後會找到不用錢的管道取得他要的東西. 更多的限制只會讓更多願意掏錢支持正版的人卻步, 甚至乾脆不買正版了, 反正買正版也只是給自己找麻煩, 何必花了錢還要讓自己受罪?

我還是鼓勵大家支持自己喜歡的歌手, 電影, 電玩以及其他有版權的東西--> 請購買正版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