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虫 wrote:
「Q彈滑順」...(恕刪)
3. 「Q彈滑順」大多是業配用在銷售方面的話術 在我看來也是毫無專業可言 跟什麼「女毒」的其實都是一類 其他還有愛講的不過就是什麼三頻 定位 音場 音色 細節 空間感等... 結果搞半天聽的都是些普通流行歌 然後再來那邊故弄玄虛 寫了一大 也不肯公佈曲目 從頭到尾都在講聲音怎樣怎樣 差別在哪在哪的...胡亂瞎編通篇廢文 畢竟這些代理商業務 或是店家代表 本來平時工作內容就是銷售產品 一般音響店家也沒有必要跑外務 所以待在辦公室或店內沒事時 就是上網發表這些文章 而基本原則當然還是以價論聲 畢竟就算是熱衷耳機的玩家 也不可能有那麼多機會試聽這些器材 而有些店家可能為避免自家打廣告的嫌疑 會請網路寫手來店內試聽寫心得 因為寫手確實不是店家代表 且id在板上都有註冊一段時間 可能已經累積一些專業形象能夠吸引其他網友注意 自然容易受到廠商或店家邀約
而就我的觀察 在耳機板裡心得文除了主要的耳機的部份外 線材 電器配件相關的文章也不少 個人是覺得可能是這類產品開發成本低 DIY容易 利潤高 畢竟做一條電線 插頭等...比設計一對耳機簡單太多了 導致很多廠商或工作室之類的 都想來分這塊 問題是耳機板的這些玩家 都是年輕學生族群 預算又很有限 對音響相關懂的也不多 需求也不算大 就實在看不明白一堆人來這邊是要搶什麼
當然我會覺得業配專業不足 胡亂套用音響術語的原因 主要當然還是本身缺乏古典音樂欣賞素養 及現場音樂會相關經驗之故 因為早期一些音響資深前輩值得尊敬的 不是財大氣粗的那種 有很多都是以古典音樂為基礎起步的 所以一些評鑑音響器材的準則 皆是以古典音樂唱片 古典音樂會實際聆賞經驗所確立的準則
像我自己也是剛從國家音樂廳回來


要知道我上星期天才去過音樂廳 結果這星期五又去 等於一星期就去了兩次 簡直可以說是把音樂廳噹住家附近餐廳在上一樣 我覺得要玩音響就該如此 把欣賞音樂會當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讓古典音樂徹底融入 自然進部的快 寫出來的評論才能有客觀性 建設性的內容 而不是像現在耳機板上各式各樣亂七八糟的什麼人都有 整天無言亂語的編一些乏味的故事 空洞的內容 自己在寫什麼都搞的不清不楚的 然後一張臉看起來就年紀輕輕學生模樣 才玩幾年音響聽幾年音樂就學人家在那邊發業配文的 這些都是不可以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