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煙虫 wrote:
「Q彈滑順」...(恕刪)



3. 「Q彈滑順」大多是業配用在銷售方面的話術 在我看來也是毫無專業可言 跟什麼「女毒」的其實都是一類 其他還有愛講的不過就是什麼三頻 定位 音場 音色 細節 空間感等... 結果搞半天聽的都是些普通流行歌 然後再來那邊故弄玄虛 寫了一大 也不肯公佈曲目 從頭到尾都在講聲音怎樣怎樣 差別在哪在哪的...胡亂瞎編通篇廢文 畢竟這些代理商業務 或是店家代表 本來平時工作內容就是銷售產品 一般音響店家也沒有必要跑外務 所以待在辦公室或店內沒事時 就是上網發表這些文章 而基本原則當然還是以價論聲 畢竟就算是熱衷耳機的玩家 也不可能有那麼多機會試聽這些器材 而有些店家可能為避免自家打廣告的嫌疑 會請網路寫手來店內試聽寫心得 因為寫手確實不是店家代表 且id在板上都有註冊一段時間 可能已經累積一些專業形象能夠吸引其他網友注意 自然容易受到廠商或店家邀約

而就我的觀察 在耳機板裡心得文除了主要的耳機的部份外 線材 電器配件相關的文章也不少 個人是覺得可能是這類產品開發成本低 DIY容易 利潤高 畢竟做一條電線 插頭等...比設計一對耳機簡單太多了 導致很多廠商或工作室之類的 都想來分這塊 問題是耳機板的這些玩家 都是年輕學生族群 預算又很有限 對音響相關懂的也不多 需求也不算大 就實在看不明白一堆人來這邊是要搶什麼

當然我會覺得業配專業不足 胡亂套用音響術語的原因 主要當然還是本身缺乏古典音樂欣賞素養 及現場音樂會相關經驗之故 因為早期一些音響資深前輩值得尊敬的 不是財大氣粗的那種 有很多都是以古典音樂為基礎起步的 所以一些評鑑音響器材的準則 皆是以古典音樂唱片 古典音樂會實際聆賞經驗所確立的準則

像我自己也是剛從國家音樂廳回來





要知道我上星期天才去過音樂廳 結果這星期五又去 等於一星期就去了兩次 簡直可以說是把音樂廳噹住家附近餐廳在上一樣 我覺得要玩音響就該如此 把欣賞音樂會當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讓古典音樂徹底融入 自然進部的快 寫出來的評論才能有客觀性 建設性的內容 而不是像現在耳機板上各式各樣亂七八糟的什麼人都有 整天無言亂語的編一些乏味的故事 空洞的內容 自己在寫什麼都搞的不清不楚的 然後一張臉看起來就年紀輕輕學生模樣 才玩幾年音響聽幾年音樂就學人家在那邊發業配文的 這些都是不可以相信的

不過 你自身的發言不就最沒有建設性並且文章毫無內容空洞嗎?

並且將你說的這句話轉套回給你『 一個人只要是動漫迷(古典樂迷) 喜歡動漫人物(華格納) 動漫音樂(古典音樂) 它所使用的任何音響器材以此做出的評論全部都是不客觀的 並且會試圖加以曲解和美化 這也是站在音響專業評論裡最不願見到的 』

所有音樂都有其藝術性與其價值,不用拿其他音樂做比較論述,你今天想以古典樂來做器材評斷絕對不會有人拿來用其他音樂來跟你的音樂比,所以希望你也別將其他的音樂類型搬進來做評斷。 內容是看的人會做論斷不用幫人做選擇。

再說一次每種音樂都有其價值,不用因為你喜歡A而把B拉進來做比較。
而且這邊是討論器材也不用把音樂內容講那麼多那麼怎樣的,你就把你聽到的感覺(好吧 你古典樂時間都數小時起跳 你就把你特別有感觸的那幾分幾秒至哪一段的做簡單的感覺敘述吧 記得你也有其他付耳機也可以針對那幾段做做你聽感上的差異敘述吧)

你不認為這樣的文章比較和氣並且有所討論價值? 個人的價值觀是個人的不用強硬推給別人,這邊是你開的板你用你的音樂類型做測試評價沒任何人會對歌單 音樂類型 指指點點,所以請容我不厭其煩地再說一次 不用拿其他音樂類型進來做評價甚至是做批判。

H.hao wrote:
不過 你自身的發言...(恕刪)


就PTT那邊被轟爆了之後就會到這邊發洩情緒(稍微看一下兩邊的發文順序與時間點即知

我是不曉得站方放這麼一篇毒瘤不封樓是為啥?
這串到後來只餘徒然給它站音樂相關串當茶餘飯後的笑話而已

至於它站不是把它的引戰文追黑就是乾脆封串了...
煙虫 wrote:
膠片MP3理論」...(恕刪)


關於黑膠mp3的說法 是就聽感上的一種描述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流行音樂 不論採用何種格式 差異通常不會太大 縱使黑膠與CD的讀取方式不同 但因其製作方式及來源一樣 都是採取數位化電子式錄音的「數位黑膠」已經沒有原本黑膠該有的特色 所以內容上並無差異 就聽者的感覺來說確實也應該沒差 只是就便利性 經濟性來說 當然還是線上串流且免費的為優先 且個人也斷言全球這股黑膠瘋不會持續太長 畢竟這種東西不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 試想電腦手機一開音樂就來 誰還會為了聽幾首歌大費周章搬黑膠出來 更何況聽起來沒差 且售價比CD iTune都還貴 不方便又占空間 自然容易令人日久生厭

不過在耳機板比較少有機會見到有人開箱黑膠唱片機 或使耳機系統採用黑膠的方式分享心得 主要原因當然還是音樂來源 耳機板以J-pop 動漫為主 這類唱片錄音大多是數位格式和CD為主 黑膠確實少見 且黑膠也沒有辦法組成隨身系統 耳機用家大多還是隨身為主 家用的不分 為應付數位格式當然還是PC或NB加DAC/耳擴一體機的選擇 所以從看板內相關業配發文就可發現 除了耳機以外 廣告最多一定就是DAC/耳擴 其次就是線材 或相關DIY 手工線材等 很少有看到業配推薦黑膠唱機的 另外從這裡也發現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就是即使是耳機板的高階用家 習慣透過「以價論聲」觀點來藉此提升個人優越感 並在經濟條件較不好的年輕學生族群中突顯落差 但儘管全套系統可能幾十萬上百萬 卻不曾見過有採用黑膠唱機的 因為按理說整套高階黑膠系統組起來 依照「以價論聲」觀點 平均來看是可以超過一般數位流DAC系統的 但高階耳機玩家卻棄而不用的原因 個人認為第一就是音樂來源不足 畢竟耳機玩家最愛的日系女聲動漫歌 流行歌 幾乎沒有黑膠發行 其次 這些高階用家本身對黑膠也不在行 畢竟就音響玩家年齡層分布來看 黑膠都是老一輩燒友在玩 耳機圈平均還是偏年輕 新一代的燒友專精還是在數位線上串流部分 連CD SACD可能都買得少了 所以才會造成在這些一系列「以價論聲」音響心得文裡 不見黑膠相關的緣故

那至於為何這些J-pop動漫不發行黑膠 個人認為應該還是成本考量及市場需求 雖然ACG音樂愛好者佔世界音樂人口比例相當低 但在J-pop裡卻有相當比例 只是這類音樂聽眾偏年輕族群 一些日本當地有點年紀的音樂聽眾 即使要聽本國流行樂 也不太可能去選擇那些動漫音樂 或相關女歌手的唱片 雖然說日本本來就是動漫大國 動漫迷的天堂 在當地的動漫迷遭受一般民眾歧視的可能性也較低 但畢竟音樂類型選擇跟年齡還是有些相關 就跟在台灣本地的年長發燒友一樣 就算要聽華語流行歌曲 多半也是選擇像蔡琴 江蕙之類的年長歌手 年輕的偶像歌手比較不太可能會去聽 所以說要發行黑膠唱片也是要先看聽眾和市場 不然的話就算有發行 買來也是當裝飾 掛在牆壁或放置書房擺設 裝高雅及增添文青氣息用的吧
你要不要直接住在國家音樂廳就好,這裡是行動影音版,以便攜為主以流行科技為趨勢,跟不上時代的人去音響版啊,慢走不送

煙虫 wrote:
「天生就是古典人才」。...(恕刪)


關於這點我覺得可能是有什麼誤解吧 我是很懂欣賞古典樂 但並不代表我是一個擁有高社會成就的人 我覺得這也是一般大眾常會誤解的地方 畢竟古典樂給人感覺 時至今日還是脫離不了那種上流社會 達官貴人宮廷氣息 但也確實不能否認 古典音樂愛好者中 絕大多數都是擁有高學歷 高收入 體面工作 並多少取得一定程度的社會成就 很少有低收入家庭 或一些從事低薪低技術性的社會底層工作者在聽古典樂 上音樂廳的 包括古往今來眾多音樂家裡 就我所知也沒有出身社會底層的 差一點的至少都有中產階級 因此這也容易會造成一種認知 就是習慣用財產身分地位 來判定一個人是否有資格成為古典樂迷 不必去考慮是否真有天分 所以一個出身卑賤微寒的窮人 要是喜歡聽古典音樂 就很容易會被認為是虛偽 假掰 裝高級 裝貴族

至於為何會有這種現像我之前也做過分析 上流社會 有錢人家須要透過藝術來包裝美化自己 所以出身這類家庭的小孩 很早就有機會接觸音樂學習音樂 理所當然較有機會成為古典樂迷 窮人家庭通常雙親多半都是不成功的失敗者 在這種惡劣環境下成長 光是面對生活上的種種艱辛就痛苦萬分 要說能從中學習到領略古典音樂 或其他藝術之美 基本上都只能仰賴所謂的奇蹟了

不過另一方面 這或許也說明 為什麼像我明明這麼懂古典樂的人 寫過相當多古典音樂相關文章 也非常願意分享交流音樂心得 但卻總是還會造成他人反感與不快 覺得不過就一個雜碎而已在裝什麼高級 但我覺得這錯不在我 懂不懂又不是我決定的 我怎麼知道我天生就能欣賞古典音樂 只不過就是很誠實的表現出來而已

總而言之我不認為自己是音樂天才 也確實沒有音樂天分 只是很單純的喜歡古典音樂 並且能夠理解而已 要說天才的話 也是在鑑賞方面 就學音樂的人最重要的音感能力 我並沒有比一般人強很多 這點還是要說清楚避免誤解 至於要分析古典音樂欣賞者與一般音樂欣賞者其中差異 我認為還是看天賦了 畢竟聽不來的就是聽不來 我也很難解釋真正原因為何 目前比較科學的說法還是在於人腦的組織分離結合旋律的能力 舉例來講 各位可以去選一些編制較大較複雜的作品來測試 一般來講面對複雜和聲音樂 沒有天分的人欣賞不來 是因為聲音一進入耳朵 聽到的就是一團混亂的「噪音」 可是善於欣賞音樂的人 是大腦能夠將各聲部旋律 在極短暫的一瞬間 將其分離之後再重新結合 所以才聽的來 不會腦筋一片空白 總之我個人是這樣覺得 反正大部分的人也聽不來 可能很難體會我描述的情況

那要說這跟音響有什麼關係 當然大有關係了 會不會聽古典樂在器材鑑定評測上肯定是比只會聽流行歌的占優勢的 特別是在高階等級器材領域 越往上差距會越明顯
你的留言就像美國白人和黑奴一樣的論調,自以為優越感,之前網路上有個黑人排頭等艙櫃檯,身後的白人婦人就說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請你離開,黑人說我確定是排這,婦人還是要他走開,黑人這時就說了我只是一個黑人,一個有錢的黑人。

自以為的高尚,心卻如此的醜陋

除了樓主,各位大大講的都很有道理.

但....樓主是不會理大家的,哈哈~
他講他的,才不管各位是否贊同,
也不會跟各位戰起來免得被封樓.

個人認為他之所以一直跳針貼重複的無聊言論,
目的不是要分享或推廣什麼,
只是要蓋樓而已,目標可能是一千樓(我猜..哈哈!!!).
煙虫 wrote:
每次啪啦啪啦打了一堆重複回文,一直在刷更新,管妹應該也笑夠久了,該移動或處理了吧!...(恕刪)


一些人不要這麼沒有分寸 管妹你花錢請的? 叫人家做什麼就做什麼? 有時候覺得從網路這些酸民文化 是最能看出人性自私惡劣的一面 這邊也不得不站出來替站方說幾句公道話

我相信Mobile01成立這樣一個網路平台 讓民眾能免費自由加入 參與討論無論是分享交流 閒聊唬爛 還是說三道四 站方其實已經提供相當大的言論空間 結果一堆人不知珍惜 還到處挑剔 得寸進尺 甚至妄想爬到站務管理層級之上 開口就叫管理員刪誰誰誰的文 好像01是自家開的一樣 你說怎樣就怎樣 說的不客氣點 半毛錢都沒出的 連付費VIP都稱不上的人 有資格在那邊指東畫西 這點實在是令人看不下去

況且站方也能理解到使用者各式各樣都有 人人也都有各自好惡 為了避免造成使用者在瀏覽特定文章中所產生的不愉快 也特別提供黑名單的設計 讓使用者可以自行篩選調不想看到的帳號文章 並針對違規爭議文章也提供回報機制 是以文章回收 或帳號關閉與否 站方自有一套審核標準 本身若非站務人員 或該公司內部主管 我認為都沒有資格 也沒有權力去批評或指使任何一位Mobile01的工作人員 這點還請網友自重
pariah.T wrote:
一些人不要這麼沒有...(恕刪)


2018年開始各種藥都會漲價,還不趕快趁2017年最後一天去藥房補貨!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