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Tonyli181 wrote:
牠買的還是仿冒品,...(恕刪)


能夠讓PTT 古典音樂版 這麼溫順的版內暴怒群攻,連版主都講出內文眼不見為淨,不要人身攻擊就好

這已經很悲哀了....
看樓主 唯有古典高 萬般皆下品 一面倒 隨口不離動漫 可想也非常熱愛 動漫音樂
每篇幾乎有念念不忘動漫 提及 動漫對比古典
刷存在感。耳機關 現場 音響 什麼事 ?


本樓標題: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


眾人品味皆下品 唯樓主品味高?
這個廢文出現一次就噓一次,去你的雙簧管像玩具還宣稱自己懂欣賞古典音樂。

sim pin wrote:
看樓主 唯有古典高 萬般皆下品 一面倒 隨口不離動漫...(恕刪)


此樓的標題正確為~

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唯有華格納、無恥沒極限


身高只有165公分(五呎五吋),冷酷、自信、有著瘋子般的狂妄想法,華格納結合「藝術家」與「英雄」的雙重特質,讓他成為19世紀後半的樂壇教主。他認為自己是天才,所以整個社會有義務無條件地奉養他,成就他偉大、獨一無二的藝術想法。

所以,他可以厚顏無恥地寫信給不認識的年輕貴族,只為了要求對方捐款贊助他。這還不打緊,華格納寫信要錢的口氣,可一點都不謙虛,也毫無羞愧。

他認為夠尊貴、夠有錢、夠有地位的貴族,才配被他看上,而且必須真正捐了錢給他,才算擁有高尚人格,否則就是只個為富不仁的下流胚子。如果要到錢,華格納就會主動把雙方的關係「升級」,並告知對方會「考慮」到他的別墅接受長期招待。這些大頭病的舉動,不僅音樂史上絕無僅有,更是人間罕見!

他曾說:「我冥冥之中被某種力量驅使。」意味自己是個被打落凡間的神、是無與倫比的超人。他勒索社會、厚顏廣邀贊助,但卻又目空一切,不僅無視宗教、道德的禮俗,更是激進的種族主義者,認為日爾曼民族優於其他各族,骨子裡盡是令人厭惡的負面元素。
瑪爾Gy wrote:
但也沒有辦法欣賞大多數的古典樂,我覺得時代隔閡也是一個因素。...(恕刪)


1. 我覺得這都是小問題 給自己一點時間總能克服的吧 加油~~

2. 無法欣賞古典音樂當然主要是與天賦有關 與「時代隔閡」根本無關 你以為18 19世紀的歐洲人就有比較懂欣賞古典音樂嗎? 因為古典音樂發展從原本對宮庭教會服務 到進入上流社會資產階級 它的聽眾始終都是佔音樂人口中的少數 主要大概就是富人權貴 上流社會 藝術文學界 高級知識份子等...一般中下階層的勞動群眾 一樣是聽不了這些所謂古典音樂作品 後來是由於有了錄音技術的發展 才打破了音樂傳統階級文化 也改變人們的音樂欣賞習慣 古典音樂才能真正走入平民社會 使得少數原本不是出身音樂世家 菁英家庭 從小未接受音樂教育的古典音樂鑑賞天才的天賦能被發掘 要不然在此之前 這些高級藝術都是被少數菁英份子上流社會掌控 以便維持其尊貴身分 包括一些藝術相關 如 戲劇 舞蹈 文學 繪畫等等...都是維持其優越感所附加的條件 不懂這些的話 就是社交場合等著給人笑沒文化土財主之類的 而這種階級優越感 很有趣的是 到現在竟然還能繼續維持下去

像我本身就是經常出入國家音樂廳 戲劇院的人 欣賞過這麼多場音樂會演出 也觀察很久 說真的一場音樂會 真正是為了音樂而來的 恐怕比例上還不到10% 其中真正的鑑賞家 學者 樂評...等高階音樂欣賞者類型 應該不到1% 其餘9%只能算普通樂迷 所以基本上絕大多數都是來打醬油的 特別是那種平價國內音樂會 觀眾水平通常會再次一些 而國外音樂會大多因為是知名大企業贊助 確實來的觀眾會使氣氛感覺不太一般 但其實都還是打醬油就是了 差別大概就是一個穿短褲拖鞋打醬油 一個穿西裝領帶打醬油的不同罷了

且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 也越來越多人支持 古典音樂的鑑賞天賦主要還是跟基因有關的論點 不一定是遺傳或家庭環境導致 有許多跡象表示 天份都是與生俱來的 舉例來講 有的人天生就很會下棋 大部份人應該都有看過類似題材電影 就一個小朋友 小小天才才幾歲而已 哇賽 棋藝驚人 下棋下得嚇嚇叫 把一群大人耍得團團轉的 天才小棋手之類的 或者是網路或電視節目 找那種天才小朋友 表演玩魔術方塊之類的 一般人可能搞好幾個小時都搞不定的玩具 結果這些小天才 嘩的一聲咻咻咻幾分鐘就完成了 然後觀眾通常當然都是一群傻呼呼模樣的 難以置信的表情之類的...反正劇本大概都是這樣寫的 而你看這些天才小棋手 天才魔術方塊手 或是其它有的沒的天才兒童 可能就是一些上益智節目考算數啦 什麼三角函數 微積分 圓周率等等等的...什麼小的表演一堆 他們的父母親可未必懂這些 尤其是像下棋 魔術方塊之類的這種休閒遊戲性質 大部分到一定年齡可能出社會工作後 就很少有機會去玩 在家庭或遺傳這方面所能夠提供的天才基因證明會比較少 所以確實還是把它當成是「命中注定」或許還比較合理

而我這邊就以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為例 不論在這理或是在古典樂板也是到處講 可是事實你也看到了 至少在這曲目上 台灣應該是沒幾個人可以把我問倒 一些網路酸民氣得要死也是拿我沒轍 討論串底下還有人留言說 什麼...那個音樂系的學生都會...講這話就是搞不清狀況 我就不是音樂系的 那為什麼就會? 因為整首交響曲 光完整聽完就絕對超過200遍 裡頭每一句我都會唱 沒有歌詞也都能哼唱 加上相關研究逐句逐段詳解 手邊又有下載到樂譜可供參考 實在想不通有哪一篇相關文章是我沒有辦法解讀的 各位如果不相信的話 只要看到有什麼跟馬八有關的文章 看不懂的都可以拿來問 我 保證都可以詳細解釋 而要寫到能讓我看不懂解不出來的 這輩子幾乎是不可能見到了

總而言之沒天分就是沒天分 從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案例就可以看得出來 跟一些研究學者 高階樂迷那種故作神秘的高姿態的方法不同 我的解析方式絕對是最淺白的 可是都已經做到這種程度了 不會的就是不會 學不來的就是學不來 聽不完的就是聽不完 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 要說什麼時代隔閡因素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1910年首演至今才幾年? 加上現在有錄音有影片 youtube設計又超貼心 那時間連結點下去 點到哪音樂就到哪 都已經做到那麼簡單那麼便利了 省去那麼多翻樂譜找資料的時間 都這樣還聽不會 那就真的是沒天分沒辦法
瑪爾Gy wrote:
有聽喜多郎,很喜歡他的音樂,但好聽的也聽得差不多了。現在只有偶爾心血來潮會聽一些想聽的歌或音樂而已。...(恕刪)


你說的那個什麼喜多郎的 在我古典音樂鑑賞專業眼裡 大概就是電影配樂類等級音樂 欣賞難度並不高 基本上我是不太喜歡這類 也不可能會去聽的 而事實上這類型音樂就是做為一種替代性質 也就是聽不了古典 又嫌流行芭樂歌水平太低太尋常 所做的取捨 包含一些跨界假古典的音樂歌曲...都是 原因在於人到了一定年紀 如果對欣賞音樂這事還抱有興趣的 大多都不可能會選擇一些年輕人平常愛聽的青春世代偶像歌手抒情芭樂歌 小屁孩嘻哈饒舌電音舞曲...來聽 特別是有接觸到音饗相關領域的 對音樂的選擇會更為講究 通常來講一定會嘗試古典 而那些聽不來的 被篩選下來的 就退而求其次 選擇象徵高級流行樂的爵士 百老匯音樂劇 西洋流行金曲 經典老歌等...而配樂類的在音樂等級分類裡 通常也算是高於流行的一類 可是仔細聽那些東西 其實都是很簡單的素材 而我個人真的是天生音樂鑑賞力超群 本身就極擅長理解音樂這種抽象的語言邏輯 對於各類音樂作品的鑑定 好壞優劣判定確實都很有把握 我知道我這樣講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難以置信 那是因為本身音樂鑑賞能力就真的不好 所以就只能聽一些簡單的東西 然後在簡單的東西裡面挑一些喜歡的而已 真的一般人對於音樂欣賞能做到的就只有這樣了 古典樂確實不是大部分人可以欣賞的 這點我必須很明確的說

其次就是大部分的人對聽音樂這是並不講究 很多人即使已經到一定年紀 可能有了家庭 或有不錯的收入 但對音響的需求卻不會想去提高 很多就是電腦螢幕旁邊擺對藍芽或PC喇叭 電視的話就是前面加個聲霸之類的 甚至就直接電視喇叭在看影片 或者就一般的便宜組合音響 事實上這樣做是沒錯的 畢竟沒有音樂需求就沒有音響需求 音樂欣賞等級越高相對的音響要求就愈高 這在音響界絕對是始終不變的道理 所以要先提升自身的音樂鑑賞能力 再來追求音響系統升級才是合理 不要像板上一些玩家 當然或許有可能是業配 老愛發表一些不著邊際不切實際的言論 聽著一般流行歌 在來講什麼高頻延伸 低頻下潛 這很明顯就是唬爛的銷售話術 流行歌那種錄音方式動態壓縮成這樣 你在來跟人家說什麼延伸下潛的 這不是唬爛什麼是唬爛 甚至還有的故弄玄虛 想一些奇奇怪怪的形容 這些在我看來都是極為好笑的

所以就是說 對音樂的需求就是聽好聽聽舒服的 電腦接個PC喇叭mp3聽聽就好 隨身的話手機加附贈耳機真的就很足夠 反正講到聽感 或音樂欣賞能力這種東西 也不用自己騙自己 聽不來就聽不來 不必勉強 要真有心想進階 就是認真學習聽古典樂 從古典樂裡的高階錄音來鑑定高階器材 因為在高階音響的領域裡 就只剩古典樂了
瑪爾Gy wrote:
現在我愈來愈少聽流行歌了,只有偶爾不小心聽到好聽的會找來聽。...(恕刪)...(恕刪)


我是覺得不要對流行音樂這麼悲觀吧 有好的歌曲還是支持一下嘍

流行歌我確實不愛聽 即使是在接觸到古典音樂以前 對流行歌的感覺就沒特別喜愛 吸引我注意的反而是一些遊戲配樂 而我個人也確實是從電玩中的古典樂配樂 才發現自己原來自己這麼懂欣賞古典樂 彷彿天生就要聽古典樂一般 進而開始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

一般人愛聽的流行歌基本上還是以輕快風格抒情芭樂歌為主 電音舞曲饒舌大多屬於屁孩音樂 搖滾重金屬的話 好像西方歐美聽眾會比較多 不過要注意到一點就是 關於大部分人的音樂欣賞習慣 真的就是這些隨手可得流行歌隨便聽聽而已 可能某個時期剛好有什麼當紅歌曲 大街小巷商家電台節目到處都在播放的 就透過網路找來聽了 而且大部分都應該是聽免費的 畢竟資源真的太多也太好取得 且重點是大部分的人也確實不在意音質的問題 什麼有損無損的 當然也確實不必在意就是了 畢竟這點我之前也都詳盡分析過

而要去了解這些受歡迎歌曲原因 絕大部分還是符合固定幾個要素 也就是輕快簡單好聽順耳等等 這幾點也確實是大部分人不會排斥的 不過重點還是在於歌詞的部分 也就是這些流行金曲在這裡 一定是有甚麼比較特別要素 能夠引起聽眾共鳴之處 不然同樣芭樂歌講的也是男歡女愛的故事 你愛我我愛你的 要在這固定題材裡變出新意有時也很考驗作詞者功力 當然音樂的部分在我古典音樂鑑賞家聽來都是乏善可陳的 既單調又無趣的了

所以說這些流行歌也不過就如此而已 但現在在耳機板我們發現到最嚴重的問題就是 這些耳機玩家竟然把這些在一般人眼裡 就是隨隨便便輕輕鬆鬆的音樂 突然搞得很慎重的 剎有其事般的對待 經常見到一些開箱文 動輒十幾萬 數十萬高價器材堆滿滿 大費周章做什麼調整 什麼系統優化的 結果聽得也是一般尋常音樂 然後再來講得好像多懂音響多懂欣賞音樂 對聲音要求多高多講就音質的 不過就幾首流行歌而已 一首曲子也不過3-5分鐘是能鑑賞什麼? 然後聽的又多是一些日本女歌手 講也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就是愛聽而已 卻又怕給人感覺好像買了高價器材講不出心得就會像個外行 就來牽拖個什麼「女毒」的 反正高階配備就是好就是「毒」

如此根本毫無專業可言 甚至還有拿著動漫美少女專輯封面的 也在跟著喊「毒」的 就看著可愛風格卡通人物就在那邊叫說什麼"好毒喔 我中毒了..." 的 看了也是讓人無言以對 只能說這些耳機板風格真的自成一家 完全脫離音響體系 背離音響專業卻渾然不知 甚至還曾聽過有人批評古典樂迷都很假掰的...關於這點我只能說 人家再怎麼假掰 好歹聽的是古典 就有本事在那邊裝 不要像一些耳機玩家 聽得也不過就一般流行歌 還在那邊一臉陶醉的 閉起眼睛專注聆聽的 裝的好像深得其味的模樣... 這個才叫假掰
a26490541 wrote:
從已前到現在
每次貶低批評引戰的不都是您嗎?
而且您的貶低批評引戰全部都是對人非事
從早期您剛接觸器材到現在變成自走砲
試問被打臉這麼多次的您有接受過他人給予的正面建議嗎???

我覺得這種由於個人自卑感造成的被害妄想
進而貶低他人人格的想法
是相當要不得的...(恕刪)


1. 不清楚你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但不論如何造成不快還是先向您致歉

不過 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在網路開放論壇發表言論 本來就是要有接受公評的準備 這點是每一位使用者發表文章前就該明白的 要是真的玻璃心 脆弱的 禁不起任何批評 否定和打擊的 我建議是不是應該考慮就不要發表任何文章 甚至如果已經嚴重到 連光看他人文章都會感到莫名被侵犯 被羞辱的 我會建議就不如就不要看 或尋求讓自身感覺相對安全的 不會受到傷害的看板就好 且每位使用者都有選擇閱讀的權力 不喜歡的ID發的文可以選擇不看 甚至01還有加黑名單功能 眼不見為淨都可 但不應該試圖去阻止他人發文 畢竟每個人在不違反討論區規定的前提下 都有言論自由的空間 有任何問題意見都可以提出來討論 理性溝通 良性互動 也是個人一直不變的處事原則

2. 所謂的引戰 挑釁更是絕無此事 或許每個人對文章內容解讀不同 但我相信我引用舉例的都是依據事實 及我個人的觀察理解 確實有時表達方式比較直白坦率 但絕無惡意 舉例來講 討論串中多次提到動漫與耳機間的關係 也花了非常多時間去解釋 目的也是希望大眾理解現況 避免被論壇內長期存在的 單一音樂類型愛好者主導的 許多錯誤觀點給誤導 使討論區走向正常化 專業化

更何況一般民眾普遍對動漫迷觀感不佳 態度也不友善 這確實其來有自 各種輕蔑侮辱性字眼我們都見過 所謂的「宅文化」衍生的相關產物 每每令大眾反感 這也是個人雖非動漫愛好者 但一直以來替動漫迷打抱不平之處 奈何社會大眾自有一套衡量標準 個人也是希望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來看待這事 但就事論事 若個人或小團體因為喜好動漫 支持動漫相關音樂商品及演出者 再透過高階耳機系統組合 企圖使ACG動漫音樂導向專業化合理化的方式 個人認為很有可能會對其他消費者造成嚴重誤導 站在專業立場實在不得不提出指正 這點如有冒犯還請見諒

3. 不過 個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 竟然極少數動漫愛好者高階耳機玩家 指責音響前輩歧視動漫這事 我覺得這是非常嚴重的不實指控 我也多次提出批判 做人講話要負責任 怎麼可以這樣隨便指責他人 到底誰歧視動漫音樂? 誰批評動漫音樂? 什麼時候 在哪篇文章中 的哪一段有歧視性的字眼? 要就提供連結 說清楚講明白 哪有說就僅憑個人的心胸狹隘 胡亂猜想 預設立場 認為玩音響的資深燒友就一定瞧不起動漫 就這樣隨便誣衊他人的? 人家為了台灣音響界發展付出多少心力 提供多少寶貴經驗? 就你一句瞧不起動漫 給前輩們造成多大傷害 都不知道嚴重性在哪? 我認為這是相當無理取鬧的事 絕對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為維護音響前輩的名聲和尊嚴 就這點我不得不提出嚴厲批判
pariah.T wrote:
你說的那個什麼喜多...(恕刪)

你說的那個什麼華格納的,在我頂尖古典音樂專業評論者眼裡,大概就是情色配樂類等級音樂,欣賞完全沒難度,基本上你超級喜歡這類,也很愛去聽的,而事實上這類型音樂就是做為一種替代性質,也就是螢幕太小看AV爽度不夠,又嫌自己現實生活水平太低太尋常又沒能力爽不到,所做的心理補償作用.

一個連樂理都不懂的人是能欣賞出啥專業?
你只是個樂迷/粉絲/FANS的程度而已,你打那麼多篇那麼多字還是無法遮掩你跟專業沾不上邊的事實.

Tonyli181 wrote:
請a大不用跟他太認真,其實在01或AA那邊每個人都只是拿他當小丑娛樂大家而已! 因為管妹也是很喜歡看笑話的一員!...(恕刪)


1. 但這個我就不明白了 或許真的是我比較白目吧 有時候也確實想不通為何這些網路酸民態度這麼不友善 我只不過是很誠實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和我所見到的事實而已 並沒有別的意思 也沒生任何人的氣 就看不懂一些人是在不爽什麼 我一向覺得有什麼意見 都可以提出來好好談沒關係 非得要用那種極端的心態和做法來對待他人 我是覺得這種種激烈反應也太恐怖 太誇張了點 個人是認為沒有必要做到這樣

當然每個人個性不同 我承認跟大部分人比起來 我確實情緒的反應潑動通常沒那麼激烈 總是看起來一副淡定模樣 但這並不表示我是一個沉穩的人 相反的 我覺得會有這種現象可能跟我智商不高 品性惡劣有關 就是我這個人很笨拙於理解他人情緒 或體會他人感受 對別人痛苦往往無動於衷 缺乏同理心 同情心等等... 算得上是一個自私又無能的人 不過我並不清楚為何我天生就會是這樣的人 只是誠實的說出我個人的認知而已 抱歉讓您看笑話了

2. AA那邊可能也有很長時間沒去了 印象中除了交易板外 文章都很少 討論區沒什麼人氣 連業配都不想去 之前跟管理群可能有些誤會 但後來解釋清楚也就沒事了 應該沒有你說的那種情形才對 謝謝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