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瑪爾Gy wrote:
不過真實的還原是不可能的,因此還是會有主觀調控的空間。...(恕刪)



2. 所謂的調整 控制 升級等等...基本上很多都是業配用語 一些代理商 店家代表 平日公司店內無事就專寫這些話術案例 迷惑耳機板的這些初階但預算充足的玩家 或者有的是真的就已經被迷惑的 但不論如何基本上還是以價論聲原則 而真實還原也不是大部分耳機玩家所追求的 他們主要的需求是在所謂的女毒部份 也就是人聲的解析 及人聲的更靠前的感覺 因為耳機玩家大部分都還是動漫迷組成 偏好日系女聲 本身並不追求音響方面的專業知識 想法也都很單純 就是希望這些日本女聲能聽起來更好聽而已 對花時間調整 優化等應該沒興趣 只求能在能力範圍內能滿足聽感需求而已 畢竟都是學生族群 預算都相當有限 所以就很奇怪的 論壇上看看到的這些高單價器材 三不五時的高階用家網聚 家訪聽感心得文的目的為何 確實令人費解 特別是一些高階用家 我看他們拍的這些展示器材照片 並沒有讓這些動漫人物公仔或唱片封面入鏡 不像一般正常耳機玩家 有機會開箱就一定要秀動漫圖片 ...這點顯示高階用家確實有些是不聽動漫的 但聽感發表感覺都是在炫耀 可能照片拍高單價商品一堆 心得卻沒幾句 講來講句也是差不多的形容 所以個人才會一直懷疑有代理商從中操控 可能剛好代裡某廠牌配件 譬如耳機板最常見的農夫系列 高級線材系列 然後就編故事在那邊講一堆 結論就是東西越貴聲音越好 其目的應該是希望吸引到一些有消費能力的上班族 耳機新手 剛好有耳機相關購買需求 或許看了文能增加些銷量

不過這種銷售策略也確時奇特 就是怎麼會選在一個 以年輕學生 日系動漫族群聚集的論壇講這些 卻又希求能吸引到一般上班族 非動漫族群的消費者 很顯然的業配面臨的困境就是 同樣的文章在兩聲道版 容易踢鐵板遇到專家 且兩聲道目前也確非音響體系主流 相關討論區人氣也不高 所以不得不在學生聚集的耳機板碰碰運氣罷了 而耳機板雖然充滿動漫氣息 到處動漫人物動漫圖片 感覺象是一群小朋友聚集的遊玩園地 但不得不說這些動漫迷相對和善一些 畢竟本身經濟條件也受限 看到這些動輒數萬數十萬的器材 免不了心生景仰 不然同樣的器材拿到My-hiend 面對這些凶神惡剎般的刁鑽音響玩家 就那種等級和一堆騙外行話術 不等著被圍起來揍得滿頭包才怪


瑪爾Gy wrote:
...(恕刪)


3. 還有就是耳機板這些高階用家 往往最矛盾之處 首先就是 使用最不能發揮系統的音樂錄音來做評測 而更好笑的是 平時聽的居然也正是這些音樂 於是這裡就產生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相信有接觸音響相關領域的都知道 為什麼到了高階等級一定就是朝古典音樂方向 先不論個人聽感差別 客觀來講 同樣系統條件比較流行與古典在升級後的差異 很顯然的一定是古典比流行更明顯 且就錄音格式 流行歌的mp3與CD 及古典樂的mp3與CD來比較 相信大部分人都聽的出來 流行音樂無損有損聽起來確實都都差不多 相較於古典音樂 大動態下 高低頻差異就極為明顯

當然或許有些聽感不好的耳機玩家 會不服氣堅持自己聽感很好 透過升級優化調整等等過程...能聽出流行歌有損無損差別... 我們就假設這些人說的是真的好了 但算一算其實也划不來 也就是CP質實在太低太低了 因為既然同樣預算 在古典樂方面的提升可超過流行樂太多太多 那何必這麼大費周章透過系統在改善流行樂錄音上面 很明顯的就是自己不懂 然後又太固執 太堅持己見 太目中無人 太自以為是 聽感不好 音樂欣賞能力也太差就是了 不過這些都不打緊 更要不得的是 居然還用這些錯誤的邏輯觀點 繼續危害耳機板 在討論區內 製造更多的誤導 透過以價論聲方式炫耀高價器材 在這些年輕學生裡製造更多的對立與衝突 我認為這點是非常不好的
誠懇拜託各位的大恩大德,不要在回文了。

這裡只是滑大師的自走炮區,每次回文都是在秀下限,開頭就是「像我也是剛從音樂廳回來」、「動漫女毒字眼」、「Q彈滑順」、「膠片MP3理論」、「天生就是古典人才」。

每次啪啦啪啦打了一堆重複回文,一直在刷更新,管妹應該也笑夠久了,該移動或處理了吧!

瑪爾Gy wrote:
版主po的那些音樂,我的確不懂好聽在哪。可能需要反覆聆聽,比較熟了之後,才能聽出它的編曲及音律。...(恕刪)


確實是如此 古典樂只要是到了進階以上程度曲目 基本上就是看個人天賦了 畢竟這東西說真的也不是你想學就學的會的 只是人性就是如此 特別是涉及藝術領域 即使不懂也是要稍為裝一下 因為很有趣的 生活經驗告訴我捫必須這樣 以免被他人嘲笑沒文化 沒水準 即便是沒受過教育的鄉下文盲只要有點經驗 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除非真的是那種極為白目的 流氓性格鄉下土包子沒見過世面 才會到了美術館音樂廳等高級場所 面對這些藝術品 還在那邊白目大小聲沒水準的靠北一些有的沒的

因為大眾普遍對古典樂就是有這種刻版印象 認為古典樂就是藝術 就是高級的象徵 特別是對一些上流社會人士 總是迫不及待的透過各種方式能與其沾上邊 好到處拿來炫耀 並在社交場合增加自信 譬如說三不五時上上音樂廳 看看畫展 栽培小孩學音樂等...都是 儘管個人對這些也沒興趣 也聽不來 但就是礙於面子就是要裝一下

而且相當有趣的現象 在文明國家裡也通常都會把古典樂是為高尚的藝文活動 並積極推廣 很顯然的就是世界普遍都已有這種共識 只是對那些世間少有的音樂鑑賞天才來說就真的有點小題大作了 畢竟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音樂欣賞天才 即使透過學習成效都相當有限 程度差 理解相對也慢 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理解也確實有限

至於在音響界 確實到了高階等級 基本上就都是古典樂的天下了 原因為何之前都分析的很詳細 重點還是在於要不排斥 不求能深入理解作品 至少在器材評測上能更加客觀 可惜耳機板這些高階用家給我感覺往往太過驕傲 自視甚高 偏偏本身確實又沒本事 無法進階高階兩聲道領域 只好繼續留在耳機板唬弄這些學生族群 甚至有些高階用家本身就是老資格年長動漫迷 可能從年輕十幾歲就開始迷動漫人物 幻想動漫世界 一沉迷就是十幾二十年 在長期思想封閉 不善與人交往 只能透過耳機鑽研動漫音樂的狀態下 所得到的關於高階音響或耳機方面的聽感 已經不切實際 不符合現實情況 除了少部分低階器材可能對一般平時以流行為主的使用者還有點參考價值吧

瑪爾Gy wrote:
相較於流行樂,古典樂又是一般人很難有耐性去聽到懂 進而覺得好聽了。...(恕刪)



正是因為不好聽懂 所以才值得花時間去學去嘗試 並不是說流行歌就不好 確實偶爾想清鬆聽些簡單音樂 不想古典樂的那種深沉嚴肅的時候 一般普通抒情流行歌曲也是可以聽聽 只是我們現在是在音響相關的耳機板討論 在這邊發表的文章很有可能會讓其他網友當作參考 因此我個人還是主張以古典樂為主來作為器材評測的重點 不然看這些耳機板到目前還是以日本流行音樂 特別是動漫音樂ACG的愛好者在主導

由於這類型的音樂欣賞者 通常個性比較內向 情緒較為敏感 且由於極度喜好這些女性動漫人物 多少會造成一個人在外在表現上 會有顯得點缺少男子氣概的 女性化的纖細陰柔氣質 例如喜好收藏小物件 把玩布偶公仔等嗜好 也容易鑽牛角尖 神經過敏 加上長期沉溺動漫幻想世界 與現實世界脫節 缺乏與他人良性互動溝通的情況下 就容易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解與衝突 若加上論壇管理者本身也是先入為主 預設立場會被其他類型音樂欣賞者瞧不起 而產生自我保護心態 刻意排擠效應 就很容易使討論區性質趨於封閉 這自然對一般民眾而言 討論區內的文章就比較難有參考價值了

不過以上也是個人的一些觀點 不代表所有耳機板網友都是如此 所以來這邊就是希望透過古典樂來給討論區注入新能量 也呼籲一些年長的高階耳機系統用家 雖然比起只會聽動漫歌的年輕族群稍微有些音響經驗 但也不要一堆講來講去 講的天花亂墬 買一堆高級音響器材 聽著一般尋常流行歌再來說自己聽感多好多好 我是覺得這是最沒有說服力的 也建議其他網友不要助長這類的玩家的聲勢 講那多還不是「以價論聲」 反正東西貴聲音就一定好 老子有錢就買得起 看你是想拿我怎樣的... 這心態就很不好 畢竟炫耀文01一堆 目的就是想引起他人羨慕 各看板都有很多這種人 我是覺得沒必要

所以才一直建議就是 既然到了高階領域 就應該試著多找一些古典樂來學著聽 把它培養成一種習慣 當不再感到那麼陌生後 再來評論會比較妥當 至於要能聽懂領略其中藝術之美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另一個層次 且畢竟對於音樂個人觀感都不同 只是在音響領域 古典樂在高階器材的表現上比較能反映出其價值 根據音響前輩在音響二十要指出的各項基準 也都是參考古典音樂 沒有資深燒友在拿流行歌試高價器材的 更何況是耳機板常見的這些 真的是尋常再尋常不過的流行歌確實都不值一提 甚至有一些歌曲 給我感覺根本就是已經有點類似小朋友在唱的 輕快活潑兒童歌 實在無法讓人嚴肅對待

煙虫 wrote:
誠懇拜託各位的大恩...(恕刪)

哈哈哈 跟最近一直LINE我的機器人酒店妹有87分像
久久看一下這串,有些話還是頗令人佩服,年輕人愛聽歌無可厚非,希望別被商業操弄才是,很多設備的音色實在是...,總總評論跟留言卻煞有介事,跟新聞一樣充滿了操作,錢花得是有點冤,只能期望他們從中得到真正的滿足與快樂,那就萬幸。

pariah.T wrote:
2. 所謂的調整 ...(恕刪)
Tonyli181 wrote:
天才與白癡只有一線之...(恕刪)


最好笑的是,樓主自己一直再打自己的臉,

「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有看過樓主文章的人都知道,
他極其不屑日韓流行樂,還下這種標題.
不是反串就是真.天才
整棟偏離主題太多 只因一隻Ie800 跟 現場 音樂類型 有何關係 拿來聽兒歌也不為過...

瑪爾Gy wrote:
對於聽不懂的人來說,它就跟噪音差不多。 不過我是相信高階音樂是如版主所說的。...(恕刪)


1.
這部分我就不清楚了 確實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天生就這麼懂欣賞古典音樂 覺得明明就很好聽的音樂 其他大部分的人怎麼就是不愛聽 或總覺得很困難艱深聽不懂 但不我就絲毫沒有過這種感覺 關於古典音樂欣賞 從來就沒有一刻有感到困難過 就實在不明白到底是難甚麼?難在哪裡? 明明就是很簡單的東西 怎麼會連聽都聽不來 不過就是把一部作品完整聽完而已 就這樣程度也做不到

舉例來講 像我一直提到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我猜這作品在一般人聽來 應該就是感覺像一群瘋人在鬼叫一樣 而這問題出在哪裡 主要當然還是在於欣賞音樂的天分不足導致 也就是沒有欣賞高難度音樂藝術的能力 要就科學觀點來分析 我個人猜測還是在於大腦能否有效組織旋律和聲結構 就是同樣聽到的古典樂曲作品 有沒有音樂欣賞天分理解會不同 沒有天分的就是腦筋一片空白混成一團 聽沒幾分鐘昏昏欲睡

而有天分的人就能將各複雜聲部在極短時間內抽離再結合並加以解讀 也就是同一時間內接收到的音樂訊息量 會比沒有天分的多很多 所以這也解釋為何沒音樂欣賞天份的 也就是所謂的一般大眾 真的就是只能聽些簡單小曲 流行歌曲 因為這類音樂簡單又不複雜 但相對的 天分越高的音樂欣賞者 就會希求聽到更高階更困難更複雜的音樂作品曲目 而通常依現今古典樂界的標準 難度的區分是以作品完整演出時間 和形式來界定 也就是作品篇幅大的 編制大的 複雜和聲多的...即為高階曲目 通常來說就是歌劇和大型聲樂 管絃樂作品之類的 特別是歌劇這一區塊 全世界很多古典樂迷都不擅長 所以歌劇迷 善於欣賞歌劇的 在古典樂迷等級界定裡 都會高於其他一般程度樂迷 這點也是愛樂界普遍認同的標準

還有千萬別以為有學過音樂的好像在古典音樂欣賞就比較厲害 這點真的未必 雖然比起完全沒學過音樂的人 這些人確實更有機會進入古典音樂領域 接觸更多古典樂作品 有機會展示自己懂古典樂 因此就很容易造成讓一般人以為 這些人就是懂古典的誤解

畢竟真正懂古典音樂欣賞的人 是不需任何訓練的 因為這就是所謂的「天才」 這點不需要刻意去否認 你看我一天音樂也沒學過 一樣樂器也不會 不懂樂理不識樂譜 還不是前前後後洋洋灑灑幾萬字的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研究 且仍持續進行中 目前尚無任何完成的計畫與時間表 要說這些東西都是胡說八道 那我怎麼沒見過甚麼音樂學者出來批評指正 反倒是些網路酸民在那邊叫罵羞辱 而我之前也一再強調哪裡寫不對寫不好 或有任何質疑 儘管提出來 都可以討論沒關係 結果等不到幾個人來問 反倒很多之前有些小錯誤的地方 還是我後來發現逐一修正的

也就是說不要受電視節目 看一些小朋友在那邊彈鋼琴 吹笛子 就再邊 "哇哇! 好棒棒~ 小天才喔~"... 真的拜託那種技術性的東西 你有錢送你家小孩去學也做得到 而很多要靠天賦的 一輩子努力也不可能學的會

所以今天來這邊也是希望透過音響器材評測的方式 介紹更多的古典音樂 推薦以古典音樂做為高階器材評測的方法 以求得到更加專業客觀的結論 反對不專業業配以價論聲行銷手法 及長年沉迷動漫人物之女毒動漫迷之類做夢文聽感心得 使耳機板朝專業音響專業方向邁進 這也是我個人對耳機板未來發展的期許


2.
確實很有可能是這樣 像我個人一直強烈推薦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便號稱「宇宙之音」 這個絕對都不是隨便豪洨的 各位可以參考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開季音樂會的宣傳海報 及在音樂廳演出的實景





且這都是有經過國家文化機構認證的 絕無不實廣告之嫌 保證高水平高等級音樂藝術 一些人這麼愛現 這東西要拿出來到處講 保證有面子 絕對不丟人 不要像耳機板這些年輕小朋友經常愛聽得這些動漫歌 根本就是所謂的「娃娃之音」 就找一些日本女歌手 刻意變聲假音裝小女孩 咿咿呀呀 嗯嗯啊啊的... 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今天也並不是要去否定其他音樂 只是很簡單的幾個基本問題: 你有沒有專業? 你懂不懂專業? 你要不要專業? ...既然要專業 那為何不願選擇古典音樂?

也並沒有輕視的意思 只是兩者對照起來 在氣勢上就實在差太多太多了 且要說這些ACG音樂專輯 大概也是在耳機板才看得到 不然就是一些電玩動漫專題展 動漫音樂會之類的才有 當然會去的都是些年輕人 要三十幾 四十幾還去那種展感覺就太突兀了 畢竟我一直覺得 人到一定年紀 該做什麼 能做什麼 都要有「自知之明」 要懂得「分寸」 難道真的要那麼執迷不悟 跟這個社會脫節 與大眾觀感 倫理道德...背道而馳嗎? 捫心自問都幾十歲了還看迷動漫片 沉溺動漫世界 幻想動漫人物 這樣真的合理嗎? 並不是說我要批評 而是明明就有很好的選擇為何不用? 偏偏要選擇一個最不能表現專業 最容易產生誤解 最容易使他人困惑的音樂 來讓自己遭受質疑和恥笑呢? 反觀本人力薦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既能發揮音響專業素養 又能彰顯男性成熟品味 給人一種文化的 高尚的 男子氣概的形象 請問是有甚麼不好的嗎? 要說這音樂真的多難多難的...問題是又不是要你全部聽完寫心得報告 只是要評測的時候 開箱的時候 拿出來用用而已 不要習慣性的 動漫世界觀 滿腦子都是動漫 又把動漫人物封面日文專輯拿出來 把整個討論又引導到動漫方向 那只會再造成更多的錯誤 損害耳機板的形象而已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