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 wrote:
我想外國人是把那些組裝電腦所花的時間與心力花在創造出更快的顯示卡,更快的CPU,更大的液晶面板,更眩的3C產品來供應給廣大的組裝需求吧,賺更多的錢
一點感慨
感慨??兄台此言差矣~
根據小弟我對美國人的瞭解,他們只是對於資訊商品比較於台灣人更"懶"罷了(不過強者仍不少)!
不過別忘了,亞洲人也就是憑著這股"勤勞""耐操""撿便宜"的毅力
在晚了歐美幾十年才進入這些所謂的科技產業下
卻能稍稍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以上離題分隔線---
其實我覺得目前MP3就以下幾個選擇比較常見
創見系列(V200 TF等):價格實惠,功能不錯,音質可以接受,不過錄音效果普普,優點是C/P 值很高。
韓系高檔貨:如IRIVER和MPIO之類的,音質優良,功能眾多,但售價頗高(其實關稅很重),假如對音質有怨念,也不在乎價錢多寡,沒line-in很傷心,選這個就對了!(韓貨也會引起某些人...)
台系便宜貨:如MSI為首要代表,價錢便宜,功能普通,但音質看個人接受程度囉,其實這種類型的市佔率才是最高的,畢竟一般民眾的資訊來源不多,且價格是很重要低....
APPLE系:包含IPOD系列和新的IPOD Shuffle,這個系列有APPLE系列的一貫高質感外觀,方便的操作介面(這個看人啦!我就有認識的人覺得一定要靠ITune超麻煩),但價錢和他的功能比起來稍貴了些,且功能上頗有APPLE一貫的一些限制,配件價錢也很可觀(像是錄音套件..皮套...

感覺大家有點吵起來...其實小弟個人想法,喜歡Apple Style的人就是喜歡他,認為它沒有那個價值的人就是討厭他,其實這挺主觀低,畢竟一些大家認為是嚴重缺點的功能(LCD!)在FANS的眼中自然沒那麼重要,不過市場不就是這樣嗎?有需要的人,就有它的市場,喜歡的繼續喜歡,討厭的自然就不會購買嚕,一句話~各取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