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潛力令人驚豔的平價平板--HE400i


palchiu wrote:
Stax擴上面似乎...(恕刪)

我覺得是讓727直接變成純推力
並單純跳過音量控制
因為聲音差很多
如果只是單純跳過音量控制的話
聲音應該不會差一大截
tgbyh7 wrote:
WOW! 這討論雖...(恕刪)

10萬是加小銀地盒和銀地線
並非只有Apollo一條USB而已
這我之前也誤會XDD
a147896325 wrote:
我覺得是讓727直...(恕刪)


根據各種官方說明以及機內配線看來, 似乎只是純粹跳過音量控制.


●工場出荷時のSRM-727Aは本機のボリュームを使用する設定になっています。
●プリアンプのボリュームや外部のアッテネーターを使用するためにSRM-727Aの内蔵ボリュームを無効にする方法をご紹介します。

工場出荷時の設定 「VARIABLE」本体のボリュームが使用できます。

「DIRECT」 外部のアッテネーターやプリアンプのボリュームを使用する設定本体のボリュームは無効になります。 ご注意ください。

Volume direct mode

●Moreover, when connecting your favorite attenuator or pre-amplifier, a direct switch that avoids duplication of the volume unit is included.
關心高檔耳擴, 從全[不能說]開始!

假面騎士路過中 wrote:
第一次在M01發文...(恕刪)


只聽過560 400i應該也是一樣的
關心高檔耳擴, 從全[不能說]開始!
a147896325 wrote:
小弟507搭配的是727...(恕刪)

QNR、miniQ都是借回家聽的
隔離變壓器是搬自己的耳機、耳擴去店裡試聽
我使用PS noise harvester來測雜訊
也有感覺到當電源不乾淨的時候接什麼電源處理都是好聽的
但當電源乾淨時,接什麼都有副作用,供您參考

我的經驗是挑戰者與康斯坦丁USB在未加接地盒之前不太能與同級的產品相比(Wireworld、Nordost、Dynamique)
農夫的寬鬆、自然,可是銳利度、動態、延伸個人感覺不夠好,銳利度不足樂器的形狀就更不會出來
加了之後會好過同價多數的USB沒錯,但多了一個小銀盒其實價格已經乘以二

從您的器材看起來我覺得您只有去單一的一間店,才會有這樣的搭配
我會建議可以去其他店走走,會有不同的體驗
tgbyh7 wrote:
WOW! 這討論雖...(恕刪)

如果找六七萬的USB線,那可能投資大銀盒或者電源線會更有感
個人覺得插座、保險絲、角錐等等的也都該放在USB線前面
從醫療插座換成頂級的Wattgate或Furutech升級幅度會比USB高的,而且不到五千能解決
當然不排除t大已經換光光了才去升級USB線
一個小小的想法給您參考看看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palchiu wrote:
根據各種官方說明以...(恕刪)

恩 那可能真的只有跳過音量控制
那也證明stax做的音量控制蠻爛的
單純跳過音量控制可以提升這麼大
leaf428 wrote:
QNR、miniQ...(恕刪)


  想必L大家裡的電源處理相當講究,電也相當的乾淨,才會聽到副作用,
小弟雖然沒有這些電源處理的器材,但也是做了相當程度的努力,
如隔離變壓器、濾波排插、也換了壁插等等,每上一樣我只覺得提升感越來越大,
我也試過每樣電源處理(除了壁插,換來換去真的蠻累)單獨上,
最後結論就是,處理越好加乘效果越大,要是照L大說法應該是處理越多副作用越大,
怎麼小弟的聽感與L大如此大相逕庭呢?莫非小弟就是傳說中的木耳兼耳包嗎w
再者,您的QNR、MINIQ、隔離變壓器都是借來玩或是直接去店裡玩,
您又怎麼知道您借回去這些東西是不是在最佳狀態,或是店裡的用電環境?
這些東西借回去您又玩了多久?做過多少測試?店裡的用電您了解多少?
這些都將成為您心得的依據跟可信度的重要基礎,如L大可分享一下,小弟願聞其詳。

  再來小弟想分享一下,對L大所謂的多跑幾間店了解不一樣搭配這件事情的想法,
當初小弟初燒時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在跑店,北中南各大店家小弟幾乎跑透透,非常熱血,
但當你碰到有店家告訴你840跟940聲音跟走向差不多,堅持不讓你同場把兩支拿出來比較,
聽到ACG就直接掏出一大把鐵三角,在你聽完之後分享聽感時無法提供你比較專業的建議,
甚至於告訴你哪支耳機上擴潛力大,但當你玩過一輪之後才發現這耳機的潛力極低,
然後號稱專業的店家連ibaso跟Fiio原廠附送的3.5轉同軸線壓根都不知道有這玩意,
或者是同樣的東西,在A店聽硬生生就是比B店差那麼一大截,這時你還能相信A店的搭配?
我看了L大跟其他大大在這一串這麼精彩的交流之後,我想把L大的話送還給L大自己,
L大真的應該要多去一些比較專業的店家,出來看看這個世界,發燒圈的世界是很大的,
很多東西真的自己走出來看過、聽過、玩過之後,才會顛覆自己以前舊有的觀念跟看法,
無論是對器材、對線材、甚至於對店家對自己,都會有大大的改觀。
IE800 wrote:
想必L大家裡的...(恕刪)

越加副作用不一定越大
有時候互補之後反而副作用會聽不到
例如:QNR+miniQ
QNR在我家聽起來是高頻透明度增加,密度高,聲音自然耐聽,音場稍微增加一點,缺點是低頻力道減弱,整體也就缺乏氣勢
miniQ橫向音場變小,縱向加大,低頻力道增強,樂器有分離,但有點強迫分離的不自然感,加上毛燥感
兩者都接上去時,缺點的部分互補了,QNR的低頻被miniQ補好,miniQ的不協調感被QNR矯正
沒錯,整體結果是好的,但為何我並沒有很推薦電源處理使用在靜電耳機上?
因為我不認挖東牆補西牆是很好的做法
先用一台把一部分調很強,而損失另一個環節,再來買另一台來互補,那當初為何不盡量去選毫無副作用的配件,也不必多花錢來互補了
Nordost QK1、QV2是一樣的結果,兩者合體幾乎0缺點,只接一個都是好壞參半

能借回家的產品當然都會借回家,太大或者無法外借的當然就只能在店裡聽
在店裡聽電源處理基本上都是正向的,因為一次開太多台器材,很需要抗雜訊或者波形矯正
自己的親身的經驗是電光的Supplier AC真空管電源濾波器
我在店聽起來接上去真是毫無缺點,透明、有動態、有韻味
反正便宜就買回家試試看
結果在我家是縮+糊
所以我的經驗是一個電源處理我在店內就能聽到缺點,那回家只會缺點更明顯
在店裡聽不到缺點的,還要等待回家測試才能確定,大概是這樣

我想從器材品牌的多樣性能看出一個人去過多少店
當然去過多少間店也不代表就能學到比較好的搭配
只去過的店明顯太少的話,個人覺得不妥當
所以我覺得說出自己去過幾間店也是沒意義的討論,除非您超想知道,那再說了

店家專業度的問題,我認為通常就老闆、店長會比較專業
可能某個大家評價很專業的店,可是您那天剛好遇到的不是資深員工等等的
不讓人試聽這在某間店常發生,只能說老闆太保護他的試聽耳機,所以不願冒任何損壞的風險
還有老闆如果對自己聽感很有自信的時候,也常常希望客戶直接相信他,就不拿給人試聽了

以上經驗供您參考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leaf428 wrote:
QNR、miniQ...(恕刪)


老實說大家都是台電的民用電,你要多乾淨我也不太信,農夫線是我目前聽過比較寬鬆自然的線

你提的那幾條在我聽時似乎都有特化過某些頻段,但我要的是全面性的提升,不是樂器越銳利越好

小提琴銳利過頭跟殺豬聲差不多,是很有型體感,但我非常不喜歡,難得農夫是可以讓我聽到不是殺豬的聲音

還能聽到細微擦弦跟泛音,以上都沒接地喔,還有接地盒是萬用的,不是只能接usb,要這樣說x2倍價格也太說不過吧

你其他器材也能上接地,難道買地盒只能讓usb接??還有,出門去聽聽真的小提琴吧,可不是只有銳利度跟形體感喔!!

最後,因該是我的問題,我聽的時候比較追求"還原",而不是"特化",我不懂甚麼音場拉 能量感拉 有的沒有的拉

我只要聲音跟我在現場聽得很接近就好了~~~沒辦法,誰叫我是耳包一個,聽不出那麼多"名詞"


leaf428 wrote:
越加副作用不一定越...(恕刪)


葉兄不知當初QNR你是用什麼電源線?

如果是一般小黑線那可能有誤殺忠良之嫌!

QNR用不同的電源線會有不同的效果。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