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9409 wrote:
好消息!看國外討論區...(恕刪)
因為到貨量不足啊,一到貨馬上就被搶光了,台灣也分不到幾台,因此我們討論的熱,無法親炙的燒友自然參與不了。
Head-Fi上的討論是如火如荼,很多資深燒友都已入手,大部份的評價皆是極為優秀的DAC,耳擴這部分就有爭議了。
我會利用幾天時間好好的跟家用系統再對比一下,檢視先前試聽觀察的結論需不需要被修改或新增。
To 韶軒兄:
其實出差有時候也未必不好,把想聽的音樂檔案裝好分類好,離家時反而更能靜下心來享受V6s與VE4帶給你的喜悅。
lieberstanley wrote:
因為到貨量不足啊,一...(恕刪)
台灣代理商第二批也只有5台的量
主要是價格不便宜.意者諸多觀望
看是否有更多人跳水(好評論多些才入)
香港也有二手在拋售(聲音好壞看個人喜好)
第二版的外殼.修改的也不是很好
看啥時有完美版的外殼
台灣代理商有(付費)換殼的服務(國外討論區好像有)
行貨比水貨貴.應該有在地服務的優勢(不然都去買水貨)
Ps:原本是用 Meridian Explorer USB DAC + iUSBPower USB電源
想昇級到 Meridian Director USB DAC
不小心看到樓主的文.就變成 Hugo 了
由Meridian Director £450 >>> Hugo £1400
Meridian Explorer 第一批貨有些問題
台灣代理商等新版到貨後.就免費更換一隻全新的
(有點爽.用了2個多月.換一隻全新的)
http://ameblo.jp/e-earphone/entry-11823577445.html
RCA端子開口(紅・白)由直径11mm擴大至13mm(只有差這部份)
aay345 wrote:
小弟在看完liebe...(恕刪)
善哉,善哉,還望各位施主財去人安樂,時時浸盈在音響涅槃之內啊!
aay345兄就是那一鼓作氣完成AK240+Hugo+VE6三位一體的勇者吧!讓小弟不禁雙膝一軟⋯(哈哈,開個玩笑)
感謝J49409不懈的爲這棟樓添磚。這兩天Head Fi上關於Hugo的串非常火熱,主要是設計者Rob又跳出來闡明他的設計理念與對於耳擴部分的說明,基本上就是強調爲了保全絕對的透明度,他大幅度的簡化DAC後端的放大架構,從一般的三級(包括所謂的耳擴放大級),簡化至只有一級他特別強調高效快速的放大級,直接與輸出端子(RCA Phono、3.5mm、6.3mm)相連。因此,他特別強調,DAC與放大部分基本上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沒有所謂的耳擴部分,音色也是一致的;如果大夥對於DAC的評價如此高,沒道理接上耳機後的聲音沒能得到同樣的評價⋯
其實,這裡就可以看出設計者與終端消費者的認知終究還是有些落差,Rob認為以Hugo極低的輸出阻抗(0.75歐姆),與不弱的輸出功率(視負載,8歐姆大約0.75瓦左右,事實上是真的相當強勁),理應沒有推不好的耳機?
從這兒就可以看出大師應該沒在聽耳機,現在耳機界啥牛鬼蛇神皆有,台式耳擴在電供、功率輸出部方面一面倒的越發overkill,以兩聲道後級規格設計的所在多有,而以Hugo的規格事實上推好大部份耳機(是的,包括HD800)是沒有問題的,但燒友們不只要「推好」更要「極致」,這似乎就不是在一部隨身等級的器材的射程範圍內了,不管Rob如何強調⋯
這兩天初步試聽成品機,VE6對前端器材非常友好,AK120就能推出非常高水準的聲音,加上Hugo當然更加進了一步,但如同我先前的報告,Hugo還是適合定點使用,時時刻刻隨身的確是個不小的負擔,事實上這也不是我購入Hugo的原意。經過與BAD Alpha的比試後,我決定將Hugo加入我家用系統的一環,在必須的時候也可攜帶出差,我想對於Hugo應該是適得其所。
詳細聽感搭配心得還請再給我多些時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