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rujan wrote:
其實真的要推的話在下...(恕刪)
不過TTA的使用者似乎相當少見,個人用過的感覺還挺不錯的,至少不會像APE一樣吃資源
APE還有一個缺點,舊版本的解碼器無法讀取新版本所壓縮的音樂檔,如3.99版所壓制的檔案,3.97版是無法讀取的,失去了向前相容這點。
Mileslee wrote:
現在對我來說,Use my D2 play flac files and output to my car speaker, it's so happiness ...(恕刪)
Sure~~~那真是太好了
車室這種不規則環境,屏除外在干擾音源的話,實在是個非常好的音響空間
我在公司用i tune+beyerdynamic DT911聽mp3也是聽的很高興
畢竟總不好在公司那小小的座位上架上一台直交管機和背載號角小音箱...跟享受無關,招搖過頭
車上的alpine 9813(若沒記錯)可以吃mp3的CD,可惜不能接i pod之類的訊源(反正我也沒有)
我聽音樂的習慣很專心,一張CD都聽到完~~所以OD對我影響不是那麼大~~車上音響也是聽的很高興
我和你一樣支持更先進的音樂格式的發展,對普羅大眾絕對是好的
希望未來能顧及我們一些小眾的需要啦~~DSD真的很好,但一台i pod也塞不了幾片DSD的容量吧^^"
至於語詞上咱兩的誤會不重要啦~~我們都懂就好
小弟是作廣告這行的,切身痛惡妄加過言的廣告詞彙
因為影響所及不是一句小小的話而已~~有可能對一個產品產生正負兩把非常鋒利的刀
最後被千刀萬割的,都是產品本身
作廣告宣傳的人一點也沒受到傷害,實在太輕鬆,不可取
過重之言不為抨擊個人,只請就事論事才公平
pang8230 wrote:
就是那種 CD-ROM + CD-R 組合在一起的機器 (不需接電腦)
說燒了之後 , 反而比原版 CD 好聽 .
聲稱是說 重新打洞 , Jitter 之類的問題 .
不知有沒有人也看過這種消息 .
還有就是 CD 拿去消磁 (古河消磁機) 再播 , 會好很多之類的 ...(恕刪)
這雖然有點離題,不過小聊一下
jitter的部分影響D/A結果甚深...不過小弟尚未有實際聽得比原版好聽的結果
若是原本製作就不嚴謹的音樂CD,確實結果小弟也不敢說個準
至於CD消磁的比較呢,並不是比原來的好很多
而是跟已經播放過一段時間產生電磁慣性的CD來比好的多,但頂多也只是接近【未拆封播放】時的狀況
CD使用壽命是10萬小時,耐用一倍子了...當然要回到全新無損的狀態是很不容易的
而消磁的處理不只針對訊源本身,機器也有在作消磁的動作
降低導電磁性干擾確實對重播聲音有間接的幫助
有的人說:真是天下太平的好
有的人說:恩~~好像有差啦
小弟針對這兩件事情都沒強求過~~因為小弟的系統聽不到掉下來的那跟毛

continuum wrote:
頻寬不太是問題...再寬人也是聽不到
數位訊源...再怎取多點..密度也比不上類比訊源
又尤其... SACD 不是很爭氣......當初還號稱幾年後要淘汰CD結果呢...
最近又走回老路...LP XD
回正題...
攜帶用音樂格式主要是要 "方便" "好用"
MP3 一堆說聲音爛...那又怎樣
能聽就好阿
你期待你用的音樂格式播放器裡面是高規格IC DAC 電源是發燒電源 ?
那是不是要一台背包型MP3來達成 ? XD ....失去方便的意義
所以量產下勢必有取捨...
既然是大量的量產品....又何必去"太刻意"追求聲音的差異呢 ?
......(恕刪)
人耳最大可聽頻寬為20hz~20khz,多數人連這個底都摸不到這我知道
不過請教打雷您是用聽的?還試用感受的?雷響頻寬約在10hz左右
您知道高頻泛音是在多少的頻寬呢?確實不是用聽的,而是用感受的
如頻寬那麼的不堪,鑽石高音這幾年來力至於80khz以上的規格不是耍白痴嗎?
低頻一般到35hz以下,就得以感受來輔助聽覺了
您說類比訊源指的是LP還是盤帶?如果是盤帶小弟同意,前者抱歉已經確定頻寬規格不足
而是靠3000倍以上放大來將訊號擴充,小弟製作唱放的朋友說他絕得沒有5000倍都不太夠用
SACD的錯誤就在於並非所有SACD使用DSD錄音製程,這點您知道嗎?
用DSD錄音製程規範的結果和一般CD轉SACD打腫臉衝胖子是兩回事
而且必須搭配良好的5ch系統才能完整體會DSD的好,如您參考音響展的東西那就免了
走回LP的路線如就販售比例上來說,還是不如數位訊源,差的遠
但LP從唱頭、唱臂、增壓、抗滑、機械結構.....一堆可以【玩】的部分絕對比數位訊源有趣多了
但請看看現在LP片子的規格是33轉,為了成本與方便捨棄78轉,要稱自己為霸主我覺得是在倒退走
至於後面這一點,看來您沒有完全吸收前面我與幾位網兄討論的部分
我們都同意數位音樂格式的進步對整個環境的貢獻
小弟有異議的只在於【全球發燒有一致認可】這種誇大不實的文宣詞彙
請您明察,與小弟討論的網兄也認為此段詞彙太過
也不需要再爭論~~~~乾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