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玄學之USB線材討論一級戰區


einstein2100 wrote:
真的說要有差別的話,...(恕刪)


悄悄的說曾在西岸有看到過討論,

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聲音也有差別...(逃)

asome wrote:
之前在朋友家看電影他...(恕刪)


老實說你講的是類比的東西,跟某A討論的數位訊號不太一樣喔@@"
其實我單純覺得你舉的例子不是很有說服力
你確定色溫、對比、銳利有同一個設定值嗎..再來燦坤跟朋友的訊源有一樣?
且大賣場的展示機基本上都是整天操,使用時數差異大
聽說螢幕校色還算有一套標準,如果利用訊號線和電源線來調色,那影像工作者是還蠻煩的

eggx7210 wrote:
老實說你講的是類比的...(恕刪)

他的是原始設定 基本上贏過賣場那些很多等級 真的!!
我舉這個例子 只是說明
線對訊號傳輸有極重要性

(其實類比線可以當數位線用 只是聲音會不同於PURE數位線)
照有些人的說法,換個說法好了那以後買線材時應該是抱著一堆儀器去測嘍,可以告知一下要測哪些數值??怎樣才代表好呢,有人真的這樣挑線嗎??我要音廠大的怎摩挑,人聲甜的怎麼挑,有曲線圖可以說明嗎??
目前為止看到不同的論述,聽得出來的與聽不出來的各有各的說法,但是怎麼都沒有科學性的挑線材方法出現呢??音響這東西也出現很久了,怎麼沒有這門相關的'標準'??
應該有很多大學教授的專業人士應該也有在聽音響吧,對於這些理論他們應該很了解吧,他們都不買高階線材嗎??就因為儀器測起來都一樣嗎??

我不懂原理,但是我有耳朵,所以只能靠耳朵,上述問題只是我很想搞懂的疑問,有科學根據我會很樂意採納
PS:我可以去消基會告那些高階線材廠詐騙嘍,因為測出來跟便宜的線材一樣??

討論可以溫和一點,這是討論區不是一言堂,不是誰說了算,不是有拿風水羅盤的都叫大師
很多時候理論只是依據
還是實際比較重要吧...
就算只是心理因素
人的大腦也會自動解釋為自己所想的那樣
何樂而不為呢?
(前幾天看到電視新聞上講到大陸的憤青 大大還是別在勞日文了 不太安全的...)
先從USB分離線開始就有差異了

電源為音響之母,

USB內供的5V有多髒我想不用任何儀器就知道了吧
lmitmih wrote:
先從USB分離線開始...(恕刪)


我的USB DAC是AYRE QB9,USB線從電腦小黑換成1k多的廠家DIY線
我覺得差異很小(要認真A-B比較的差異我都覺得算小的)

反倒是加個燦坤買的$500左右插電USB HUB,聲音提升幅度驚人
根本不用A-B比較就拔不下來了,因為效果很驚人,所以又買了2K多
金屬殼版的USB HUB,但換上去我倒覺得沒有太明顯的提升,
但都買了,看起來爽度也高,就懶得再換回燦坤500的了。
我覺得換USB線會有感覺,
問題應該不是出現在DATA+和DATA-的differential pair上,
因為USB有CRC機制,
接收端在數位訊號有問題可以check出來,
讓發送端重送,

最有可能的是+5V和GND這兩個PIN,
如果材質太差或隔絕沒有做好,
也許會將source端或環境中的一些雜訊帶到下一級,
這就會污染了聲音,
造成聽覺上的不同~~
azureimf大大講的真是讚!!

我也是理工出身的, 說實話也不相信USB線材影響音質的說法

不過還是忍不住去買了2千多的USB線來用 呵呵

這就不是信不信的問題了, 是慾望的問題XD

有差嗎? 嗯...沒有盲測還真的難說, 不過沒有明顯的差異就是 (跟49元的USB線相比)

不過視覺差異滿大的, 虛榮心差異也很大


比起USB線材料

電源處理比較重要啦

花大錢改線, 還不如拿去改電源或加濾波來的有效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azureimf大大...(恕刪)


器材不夠好 線材差異出不來 但是器材不夠好 電源差異還是出的來

畢竟電源為機器之母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